终于,当翟达的三作《断指》,已经写了十多万字的时候,他的处女作《漫漫吕途》,开始了影视化的推进。
虽然改编权合同还没签,但翟达向来是说话算数的,只要筹备过程中没有出现致命缺陷,最终这个机会会给到高媛媛。
而高媛媛和胡哥也没立刻离开,机会难得,开始向翟达讨教剧本问题。
从纯文字到电影或电视,“改”是必然的,这不是单纯尊不尊重原作者的问题,是两种不同载体,表达侧重点不同的原因。
哪怕翟达是曹植在世,高媛媛以跪地捣头的态度服务,也得改。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那就是“独白”。
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方式描述角色的心理状态,电影却不行,总不能一直用画外音旁白吧?多尬啊!
有些心理活动注定无法用台词呈现,那就需要其他方式,比如画面隐喻、表演、额外增加冲突,而这些东西也都会互相影响,一来二去,可能某段剧情当下的时间、地点、环境、人物都得配套改,甚至还得删减一部分。
加之剧本必须得是导演、演员、工作人员能看懂的格式,得简化提炼根据场次重排顺序,谁拍戏举着原著演啊。
最后再因为导演、演员的水平原因打个折扣
这就是为何许多“原著党”看影视,总觉得面目全非。
翟达很早就做好了被“改”的心里准备,但这依旧不代表他对剧本没有要求,给高媛媛和胡哥交代了一些关键节点和角色逻辑,让他们回去后找合适的编剧操笔。
顺带,也提升了两人对角色的理解。
比如高媛媛和胡哥都要再胖一点,林漫漫是长期尿毒症,因为水肿原因不可能视觉上这么精致,而吕途则是术后营养恢复+生死看淡,不可能控制饮食。
甚至,翟达提出一个想法,如果合适,两人可以都带一点点“小肚子”,在合适的场景里露出少许镜头。
这能极大的降低观众对“俊男美女”的固有滤镜,还能提升冲奖的概率。
其实影视化还是挺有意思的,尤其是有足够话语权的情况下,翟达越聊思路越有。
高媛媛和胡哥对演艺的态度还是比较认真的,默默将这些灵感记在心里。
大概交流了两个小时。
之后胡哥轻松一些,只需要钻研角色,调整档期就可以了,高媛媛身上担子就重了,要组局。
至于导演,高媛媛给了几个人选,翟达看了一下全都很陌生他有好印象的那些导演在09年大多还未崛起,甚至未入行,而《漫漫吕途》又注定不可能请老一辈大导。
所以那名单翟达一个都不熟悉,最后让高媛媛自己做决定,但最好将理由和分析过程告诉他。
最后,不可避免的来到了选角问题。
虽然这是个很复杂的过程,远不是研究院一人一瓶可乐能聊明白的,但高媛媛依旧想要听听翟达的意见。
除了男女主外,戏中的配角其实并不多,这也是这部作品容易拿奖的原因之一。
男女主拥有绝对的戏份,且题材天然占据优势。
其实几个配角罢了,翟达完全可以不关心,但出乎意料的居然开始犹疑起来。
那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甚至让高媛媛都惊讶了。
导演都没意见,配角怎么会犹豫?难道说翟老师有一个特别离谱的人选?
一瞬间脑子里想了很多,包括圈内一些脑干缺失的选角塞人
难道翟老师想捧某个新人?女人?女友?
总不能是男友吧?!
最后,翟达还是说服了自己,给出了自己对于选角唯一的建议。
“能不能请范伟老师来演林漫漫的爸爸”
高媛媛:
胡哥:.
不是范伟你犹豫什么?那表情还以为你要玩哪个小明星呢!
翟达不自信的说道:“是不是挺合适的?”
翟家祖训:让老妈开心!
“我我试一试吧”
虽然聊的进展很快,但人家刚来也不能下午就赶人走,翟达晚上请二人吃了个饭。
他们第二天一早就会返回京北,目前影视行业的绝对中心依旧是那座城市,大部分资源、演员、工作人员都得从京北找。
而翟达晚饭后就不再关注了,一行人自己住酒店去了,翟达则回到了神舟尊邸。
在1.25倍重力下锻炼了半个小时,翟达现在已经在“高重力”的情况下,还要给自己加分量了,他感觉自己的训练小有成效,准备找时间测一下各项数据。
洗完澡后,翟达重新坐回了自己的书桌,翻开了记录着《断指》手稿的笔记本。
这本书的总长度,他预计会在25万字左右,是他作品长度的新高,目前已经完成了一半。
今天的事情让他有了一些新鲜感,灵感比往常更甚。
作品,是作者的孩子。
每一个字迹,都是作者灵感与思绪的延伸,文以载墨,墨以载人。
他大概这辈子,都不会停止写作这件事了。
曾经那个对文字毫无敬意,只是因为工作积累了些许底蕴的文案策划,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成熟的作者。
“那么,定个小目标,距离开学还有一周,收心截稿!”
只要有整块的时间,他效率是很高的。
说着看向一旁伏案的卢薇,手不自觉放在那圆嫩的膝盖上:“我们的大数学家,你进度如何?那什么凸函数从暑假前算,也有三四个月了吧?还没眉目么?”
卢薇转过头来,心悦诚服的说道:“你确实比我快,各方各面。”
翟达:.
“记住你现在说的话。”
到时候不要给老子哇哇叫。
新学期开学前的最后几日,翟达深居简出,每天保持高效写作8小时以上,每日稳定能输出万字左右。
而且是实体文学的万字,可不是网文的万字。
多重外挂加持下,翟达根本不用忧虑“质量问题”,他只需要抓住灵感,去关注自己“想写什么”。
《断指》的进度越来越快,流畅的笔触每日都在书桌发出莎莎声,一旁的卢薇几乎是稍一愣神,翟达就已经翻了一页稿纸。
【文艺少女的笔】都快磨冒烟了。
终于,8月26日的时候,这个难忘暑假的尾巴,翟达完成了自己的三作。
但他没有急着发给娄恩,还准备沉淀润色一下,转而抽出精力,去面对另一件事情。
于晓丽和唐小葵,要回东阳了。
哈城太平机场,翟达将唐小葵抱起在臂弯,精致的裙子,比同龄人更高挑的体型,其实抱着有点显大了。
坐在翟达臂弯,比翟达还高
但不能忽略,这还只是一个不满七周岁的孩子,并且经历过人生破碎的重大变故。
所以唐小葵对家人的依恋,是极其强烈的,这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在作为女孩子,且没有生活压力,好处多一些。
唐小葵抱着翟达,眼眶通红:“哥,我不能在哈城上学么?妈妈也留下,一家人整整齐齐的。”
“哎~这话可不兴说啊。”
翟达笑着给唐小葵抹去了泪珠:“这种大事儿,哪是这么容易决定的,你先回去,安心先上学,时间还长。”
对唐小葵来说,光小学就六年,但对翟达来说,如果不出意外,他下学期就将修满所有本科学分,得以提前毕业。
路该怎么走,他有了些想法,但还未决定。
唐小葵将头埋在翟达肩膀上,一抽一抽的。
翟达叮嘱道:“在家听老妈的话,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寒假我就回去了”
“嗯”
放下唐小葵去和卢薇告别,翟达则抱了抱老妈:“那辆沃尔沃,我回头让人送去东阳,你接上下学也能轻松些。”
“放心吧,这样以后你回东阳也有车用了。”
翟达心说我去哪都能有车用,因为我车可以揣口袋里。
经过长达半年的学习,中年妇女于女士终于拿到了驾照,其实按照驾校的说法早就可以出山了,但翟达坚持不能以小县城驾校的标准。
那有多水他能不知道么当初两条中华就给自己办下来了。
于是让老妈耐着性子继续练习,在哈城两个月,偶尔也会带老妈去荒无人烟的封闭道路练一练。
最终于女士终究是在翟达这里过了关,而不是一个中年“女磨头”。
女司机、磨合期、头一回上路。
翟达也就在哈城为老妈买了一辆沃尔沃XC90,东阳太小买不到什么好车,让于晓丽一个人操办买车的手续又很麻烦。
在国产车尚未崛起的现在,沃尔沃是目前最能兼顾安全的选择,XC90虽然算不上豪车,但也要60万,很可以了。
于晓丽笑了笑道:“放心吧,我会注意安全的,寒假等你回来住新家。”
一个难忘的暑假,终究是结束了。
挥别了母亲和唐小葵,翟达和卢薇对视一眼。
“又只剩我们两个了?”
卢薇点点头。
“偶尔热闹,偶尔清静,人之常态。”
但不管时间怎么推移,她始终在身边,这就够了。
翟达温声道:“偶尔出发,偶尔停留,世之常理。”
卢薇:“有点没对上寓意也很牵强。”
翟达:“呃”
大作家也怕突然袭击啊!我又不是七省文状元兼参谋将军对穿肠
卢薇踮起脚尖,在翟达唇角一啄,露出了珍贵的自动挡笑容:“新学期,一起加油。”
正说着,三个身影迎着走了过来。
“会长!久等了!我们来了!”
翟达望了过去,笑道:“欢迎回哈城,走吧,先送你们回宿舍,晚上一起去研究院。”
来者正是葛巧巧,代号“算命先生”,
以及齐林,代号“飞艇”、孙婷,代号“草莓糖”这一对儿。
这是他碳化硅项目启动的三个首发助手。
与翟达一样,他们也心潮澎湃,见证了“鸿图OS”的腾飞和翟达的崛起,怎么能不兴奋呢!
他们也想跟着会长起飞!(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