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的应对终究过于迟滞,虽有幽并青冀兖徐豫七州在手,但人力物力的调配需要时间。
兼之刘封的推进速度实在是太快,破城斩将,虎威盖世,隐隐有昔日燕国上将军乐毅连破齐国七十余城的声势。
自曹丕令鲜卑和曹彰进攻长安开始,轲比能、步度根、郭淮、费曜、张郃、曹彰、郑浑、夏侯尚等,或死于刘封算计,或被刘封斩杀。
连战连克,无人能挡。
曹丕心存惧意,函谷关上包括曹真在内的一众将校同样心存了惧意。
函谷关前的刘封,更似有天下第一将的威势。
“伯仁因朕而死,朕心甚哀。如今函谷关上,士气低迷,虽有天险阻隔,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子丹,朕,欲回洛阳。”
曹丕单独唤来了曹真,语气沮丧,神态委靡,那布满了血丝的双目和蓬杂的发型一看就是熬了夜。
“陛下放心,臣会誓死守住函谷关。”曹真本想劝谏,话到嘴边又变成了誓言。
曹丕摇了摇头:“你得跟朕同返洛阳,函谷关可让夏侯儒镇守。”
曹真惊道:“夏侯儒之才,不足以镇守函谷关,臣若返回,函谷关恐有闪失。”
曹丕目光灼灼:“子丹,你要相信夏侯儒。你跟朕回洛阳所办之事,才是最重要的。”
迁都的种子在心底种下后,如雨后春笋一般蹭蹭蹭的破土生长。
虽说迁都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少,但主动放弃洛阳和被汉军攻破洛阳,影响还是有所不同的。
看着曹丕那看似平淡实则带有凶狠的目光,曹真欲言又止,领命道:“臣,谨遵陛下之命。”
曹丕又唤来夏侯儒,仔细叮嘱:“伯仁之死,乃朕之失。你为伯仁之从弟,伯仁在时对你也多有褒赞,今后朕会对你委以重任。
朕和子丹要返回洛阳处理大事,现委任你为征西将军,镇守函谷关,望你戒骄戒躁,无朕军令,万万不可出关。
函谷关天下至险,纵是十万大军来攻也难奈分毫,望你谨慎守关,莫要辜负了朕的信任。”
夏侯儒听得激动:“陛下放心,臣定会死守函谷关,绝不会让汉狗越函谷关一步!”
至于出关的叮嘱,夏侯儒同样记在了心底。
莫说有曹丕叮嘱,即便没有曹丕叮嘱,夏侯儒也不敢出关。
面对现如今势如破竹的刘封,出关就是送死。
夏侯儒,不想送死。
安抚夏侯儒的同时,曹丕又厚赏了函谷关上的将校,以安众将校之心。
随后。
曹丕带上曹真,直返洛阳。
迁都不是曹丕一人能决定的,涉及到的各方利益需要曹丕去协调。
更重要的是:曹丕,不想留一个完整的洛阳给刘备父子!
洛阳早被董卓烧毁了,如今的洛阳乃是曹操和曹丕父子重建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曹丕是不可能将洛阳留给刘备的。
曹丕心中有了跟董卓同样的想法:既然守不住洛阳,那就毁掉洛阳!
函谷关下。
刘备的天子大牙旗随风招展。
得知刘封在函谷关前成功引诱曹丕派兵出关,更是大败曹真斩杀了夏侯尚,饶是刘备喜怒不形于色也忍不住开怀大笑。
“吾儿骁勇,世之翘楚。”
刘备现在对刘封是越看越喜欢。
能征善战,多有孝义。
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曹丕经此大败,定不敢再出函谷关。函谷关天下至险,强攻无益,需设法迂回。如今邓艾虽绕黄河威胁洛阳北翼,但依旧只能威胁洛阳而无法攻破洛阳。”刘封徐徐的道出了现如今强攻函谷关的难度。
刘备对此深以为然:“吾儿有何良计?”
刘封来到地图前,指向了并州一地:“如今,轲比能和步度根皆死,并州鲜卑已如散沙,儿臣欲趁此机会,联合郁筑鞬整合鲜卑诸部。
雁门太守牵招,乃父皇刎颈之交,父皇可书信一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或可招降牵招。”
见刘封提及牵招,刘备眼中流露怀旧之意,继而又叹:“子经家眷皆在洛阳,倘若招降,必令其家眷受累。为大义而害故人之子,朕不为也。”
见刘备不愿牵招受累,刘封又道:“不招降牵招亦可,只要牵招不引兵来犯,自当和睦。”
刘备沉思了许久,最终还是给牵招书信一封,让刘封带上。
倒不是刘备同意刘封去招降牵招,而是刘备担心刘封杀心太大,见牵招引兵来犯直接就将牵招给砍了。
虽说刘备跟牵招有刎颈之交,但战场之上不谈私情,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仔细商议后。
刘封挑选了步骑三千,和李平、罗延、余化、陆文、牛宪、卢义、关冲、林胜八将,折道向北。
刘备则接管了王平、魏延、李辅、邓贤等将校及其兵马,在函谷关下立寨威慑,同时负责安抚函谷关以西的县乡士民。
刘封管打不管治。
短期还好,时间长了就容易动乱,这都需要刘备花时间去稳定。
数日后。
在洛阳北翼的邓艾、石苞和郁筑鞬都得到了进兵并州的军令。
三将没有犹豫,直接放弃了威慑洛阳北翼的军务,转而与刘封合兵。
刘封没有隐瞒行踪,直接亮出了旗号。
一应钱粮,更是直接向并州世家大族索取。
肯归顺的,就征收钱粮;不肯归顺的,直接没收钱粮土地,
但如今刘封军威加身,兼之打的是伪魏,分的是伪魏的地,压根不担心会有动乱。
不服?
憋着!
实力不济的时候,需要拉拢一切能拉拢的势力。
实力强大的时候,快刀斩乱麻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将不肯归顺的世家大族冠上篡汉逆贼的身份,将世家大族中想进步的佃户、奴仆们变成自由民。
一者威,一者恩。
将这群自由民的利益捆绑,世家大族的反抗也只是萤火之光。
强权军威下,莫说并州这群野蛮生长的世家大族,即便是中原三公之家也会消亡。
最典型的就是下邳陈氏,陈登之后,连个有名号的都找不出。
如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所描述一般,乱世之中,掌握刀剑的人才能制定规矩。
倘若是刘备引兵出并州,或许还会受仁义束缚而与并州的世家大族相善。
刘封则不同。
若不是中原世家大族根基太雄厚,刘封甚至都想在中原,在并州玩这一手,除了要尽快占据并州外,也是在测试世家大族的阻挠力度。
就如同刘封借曹休之手在伪魏实施阉割版科举制一般,都是测试。
这些涉及到利益重新分配的变革,是不能在统一后测试的。
如光武帝在统一后想要度田,结果却因豪强抵制而使得百姓怨声载道,虽说最终依靠派兵镇压后成功度田,但也让光武帝惹了一身骚。
光武帝之前还有个叫王莽的,直接被坑得称帝没多久就举国皆反。
刘封想重新分配利益,最好的时间段就是统一之前,以征战的名义来完成变革测试。
尤其是刘备还活着的时候。
成功了,自然是皆大欢喜。
失败了,有刘备来打太极。
假如失败了,刘封就自请降罪。
刘备再降诏称:燕王急于诛灭伪魏,在征讨并州的过程中采用了激进的策略,严重的伤害了并州士民的感情,朕深感痛惜,决定对燕王实施惩戒,贬燕王为征北将军。又考虑到北伐伪魏需要燕王出力,故仍令燕王暂代大将军一职,望燕王能引以为戒,戴罪立功,莫要再恃功而骄伤害士民的感情。
官腔一打,刘封该干啥还是干啥。
假如刘备寿终正寝了,也还有刘禅来打太极。
即便刘禅压不住,刘封也不虚。
刘封以军功立世!
若不是刘封不贪恋帝位,这个位置刘禅坐不稳。
故而。
相较于商鞅这类助秦变法后被清算,刘封有太多自保的手段了:若尔等不听孤讲道理,孤也会些拳脚,打进去比考进去要容易多了。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再加上无与伦比的军功,这都是刘封敢玩超前变革的底气。
不服?
憋着!
在刘封兵讨并州的期间,洛阳君臣就迁都之事也讨论了十余日了。
支持派和反对派,争得不可开交。
支持迁都的认为:洛阳毗邻函谷关,汉军士气正盛,倘若函谷关失守,洛阳则危如累卵,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应迁都邺城以避锋芒。
反对迁都的认为:迁都会加剧汉室中兴的声势,会令士民离心,黄河以南更是没了险阻。
彼此之间,争论不停。
而对于曹丕想焚毁洛阳的想法也遭到了激烈的反对:董卓昔日焚毁洛阳是有不臣之心,焚毁了洛阳可以打击汉室的威望;如今的洛阳乃是曹魏重建,若是自毁洛阳,打击的是曹魏的威望,这是极为不明智的。
群臣的争论,让曹丕极为头疼。
曹丕甚至都想直接寻个理由离开洛阳,然后赖在邺城行宫不走了。
“子丹,先抽调大军入兖州吧。”
散会后,曹丕给曹真下达了新的命令。
既然群臣争执不休,那就直接来个釜底抽薪,先将洛阳的大军抽调去兖州布防。
洛阳没了大军驻守,持反对意见的文武都得掂量掂量,是留在洛阳担惊受怕,还是跟着曹丕迁都去邺城。
“一旦抽调大军,函谷关和伊阙关恐不能守。”曹真心有担忧。
迁都,曹真是支持的。
但迁都不意味着洛阳不驻兵,而是洛阳会由政治中心变为军事重地。
如今。
曹丕却要抽调洛阳的驻军去兖州,这等于是将洛阳彻底放弃了。
“不能守就不守,朕已经受够了反对了。朕才是天子!”曹丕语气森冷,显然对朝中持反对意见的文武很是不满。
按曹丕的想法,最多三天就应该达成一致意见。
结果十几天了都还在争论。
这已经严重迟滞了曹丕的迁都计划。
兵贵神速。
迁都同样得神速。
晚了。
就容易流言四起。
威望受损的依旧是曹丕。
见曹丕态度坚决,曹真欲言又止,没有出声反对。
“子丹,不要气馁。朕虽然败了,但大魏的根基尚在。等来日重振旗鼓,定可再夺回洛阳。等到了邺城后,朕会封你为上军大将军,总督大魏内外军务。”曹丕一边给曹真加油打气,一边给曹真许诺官职。
曹洪被变为庶人,曹仁也年迈不堪大用,曹休被刘封生擒过威望不足,夏侯尚又被刘封斩杀,曹氏和夏侯氏的其余文武,虽有些才能但都不堪大用。
如今曹丕能倚重且深信的也只有曹真了。
至于陈群、司马懿等人,终究是外姓。
这次迁都争议能持续十余日,最大的原因就在于陈群和司马懿,二人是坚决反对迁都的。
甚至于还“怂恿”曹叡也参与了反对,更是重提册封曹叡为太子一事,这让曹丕颇为恼怒。
往日,曹丕还不会多想。
如今,曹丕觉得陈群司马懿这是想让曹叡将自己取而代之了。
故而,曹丕一直压着册封曹叡为太子的事,就是不想被陈群司马懿等世家大族的文武裹挟。
即便司马懿与曹丕私交不错,在这等大事上曹丕也是谁都防着。
曹真抽调洛阳大军入兖州的动作,没有瞒过朝中文武,亦或者说曹丕压根就没打算隐瞒。
果然。
如曹丕所料:当曹真将洛阳大军一抽调,朝中反对的声音就变小了。
当朝中文武的利益受到侵犯时,反对是很正常的。
但生命受到侵犯时,先前争论的利益就不值一提。
“陛下这是铁了心要迁都啊。”
陈群和司马懿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力。
虽然都是世家大族出身,但陈群和司马懿属于世家大族中的佼佼者,有进步野心的一类。
然而。
大部分的世家大族子弟,更侧重于怎么添置家业,什么国家大事,什么汉魏争锋,都不在考虑范围,偏安的心理也会因为曹丕迁都而不断的放大。
衣冠南渡的东晋士族,会偏安江南之地不愿北伐。
同样。
衣冠北渡的曹魏士族,会偏安河北之地不愿南征。
局势会变,人的秉性是不会变的。
可即便陈群和司马懿能看懂,又能如何呢?
如今的曹丕,已经被刘封给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在洛阳与刘封争锋。
劝了十几日。
陈群和司马懿也累了倦了,不想再劝了。
曹丕都用了釜底抽薪的伎俩了,再劝也只会惹得曹丕不满。
伴随着力主反对迁都的陈群和司马懿保持了沉默,朝堂上反对迁都的声音也可有可无了。
曹丕见目的达到,当日就颁布了迁都邺城的诏命。
又下令将洛阳一带的士民百姓全都迁入兖州。
迁都归迁都,城池可以丢弃,人口不能丢弃。
不论洛阳一带的士民百姓是否同意,曹丕迁都的诏命不能违背。
不愿意迁都的都会被视为私通刘备而被问罪,轻则罚没钱财,重则斩首示众。
一时之间。
洛阳的士民百姓怨声道载,苦不堪言。
倘若这时刘封的兵马出现在洛阳,必定能让洛阳的士民百姓倒戈一大半。
不过。
刘封现在还没精力去管洛阳的变故,在并州的刘封,对这个变革是否能在当前时代实施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
即便是在世家大族野蛮生长的并州,变革的阻挠也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部分的佃户、奴仆,已经被驯化成了世家大族想要的秉性,不是刘封一个变革就能解决的。
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刘封并没有放弃测试。
某个乱世期间,想普及白话文的观点遭到了激烈反对,于是某人就来了个狠的直接提议废除汉字。
于是乎,在利益权衡下,普及白话文反而成了最合乎诸方利益的策略。
刘封其实也有两套土地政策。
之所以先用最凶狠也最直接的,其实就是在给今后平衡中原世家大族诸方利益作准备。
当刘封的政策太过于激进不被认可后,相对平和的光武度田令就容易被接受了。
什么?
光武度田令你们都不认可?
那就没得谈了!
聚众谋反?
正好将士们需要军功,平叛也是军功。
到了227年二月。
刘封引步骑杀至太原郡晋阳城。
并州刺史粱习不肯归降,一面固守城池,一面令雁门太守牵招南下助阵。
刘封以鲜卑为饵,将牵招五千大军围困在晋阳西南五里外的悬瓮山。
若非牵招跟刘备有刎颈之交,刘封就不是围困牵招而是直接在野外以骑兵之利正面击溃牵招了。
牵招虽有统兵之能,但在刘封面前还是远远不够的。
悬瓮山上。
樊成将刘备的书信转交给牵招。
“燕王殿下看陛下之面,才对牵将军只围不杀,然而战场之上无亲情,燕王殿下也不可能一直对只围不杀。
燕王殿下说了,牵将军若要对伪魏尽忠,可自刎悬瓮山;牵将军若要归顺大汉,就此下山请降。
连曹丕都已经被吓得要放弃洛阳,牵将军又如何能挡?”
樊成的话,如尖刀一般插在牵招心底。
尤其是曹丕已经被吓得要放弃洛阳的消息,更令牵招叹气不已。
“我不跟你谈。”
牵招放下书信。
“燕王若敢孤身来悬瓮山,我便归降。”
樊成面色一变:“牵将军,这要求未免过分了。”
牵招呵呵冷笑:“莫非燕王殿下,不敢?”
樊成握紧了拳头:“激将法是没用的!”
牵招招了招手,两个力士近前:“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我也不为难你,你只需将我的话带到即可。”
樊成欲言又止,忿忿下山来见刘封:“牵招着实可恶,竟想让殿下孤身上山。”
左右皆劝刘封不可轻身犯险。
刘封大笑:“牵招乃父皇刎颈之交,孤又对牵招只围不杀,牵招又岂会害孤?不用担心,牵招是有信之人。”
当即。
刘封不顾左右劝谏阻拦,单枪匹马就登上了悬瓮山。
而在山头。
跟着牵招的左右将校,皆是惊骇的看着刘封。
“真,孤身上山了?”
“这就是汉皇帝的养子、燕王刘封?果真胆略过人!”
“汉皇帝能与将军有刎颈之交,教出来的养子又岂会差了?”
“燕王孤身上山了,我们真的要归汉吗?”
“.”
众将校私下低语,又纷纷看向了牵招,投向了询问的眼神。
“玄德之子,果然与众不同。”牵招叹了口气。
刘封策马向前,目光落向牵招,拱手行礼:“常听父皇提及称,子经公威风远振,乃当世豪杰,今日一见,方知父皇所言不虚。”
牵招回礼道:“玄德对我称赞过誉了,今日败于燕王之手,我心服口服。悬瓮山五千儿郎,今后皆可追随将军。”
刘封目视牵招:“子经公不肯归汉?”
牵招不摇头也不点头:“我如今年迈,归与不归,于我而言区别不大,更何况,我家眷皆在洛阳,我若归汉,家眷必会受累。
我本想让燕王知难而退,不曾想燕王竟然真的孤身上山,愿赌服输,我愿自刎于悬瓮山,这五千儿郎还请燕王善待。”
众将校大惊失色。
“将军不可!”
“将军若死,我等岂能独活!”
“将军,我等愿死战!”
“.”
一旁的刘封不作言语,一直等牵招安抚了众将校后才徐徐开口:“子经公,何必着急求死?
你乃父皇刎颈之交,私下里孤还得称一声子经叔父,若你自刎于此,孤就无颜回见父皇了。
今日登山,孤只是想告诉子经公,天下虽大,但孤想去的地方,没人能够阻拦!
今日之后,孤会撤兵。子经公不仅可以保住家眷和麾下儿郎,还可以享有退孤之功。
孤只求一件事:今后不论中原战事如何,还请子经公莫要掺和,战场上刀剑无情,孤也不可能次次都围而不杀。”
刘封的话,深深的震撼了牵招以及牵招左右的将校。
那种举世在前皆称无敌的豪迈,让刘封的形象也变得高大起来?
杀牵招?
除非到了不得已的时候,刘封是不会杀牵招的。
虽然刘封找了个新的鲜卑代言人,但鲜卑族群多,刘封的代言人未必能镇的住鲜卑族群。
牵招留在雁门关,对刘封同样有利。(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