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决赛

    翌日清晨,朝阳刚为海面镀上一层金箔,十名晋级决赛的选手已聚集在码头。

    一艘白色游轮正静候在泊位,船身“海钓总决赛”的红色大字在晨光里格外醒目。

    林宇和徐蔚然并肩走上跳板,游轮甲板上已整齐摆放着几十套钓具,统一的碳纤维钓竿、缠绕着粗线的渔轮,以及用保温箱冷藏的鱿鱼块和沙丁鱼,都是针对金枪鱼的专业配置。

    “各位选手请注意。”扩音器里传来裁判长的声音,他站在驾驶舱外的平台上,手里举着一块公示牌,“本次决赛规则如下:比赛时长六小时,仅限垂钓金枪鱼;单尾重量低于20公斤视为无效渔获;最终以有效渔获总重量排名,前五名晋级世界大赛。”

    选手们陆续走向分配好的钓位,林宇选了船尾右侧的位置。

    林宇的目光从裁判手中的公示牌移开,恰好撞上徐蔚然看过来的眼神。

    两人眼底都藏着一丝凝重。

    “二十公斤以上才算有效?”徐蔚然的声音压得很低,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钓竿的防滑胶套,“这难度可不小,怕是得碰上洄游的成年大鱼才行。”

    林宇没应声,只是望向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

    金枪鱼本就是海洋里的“飞毛腿”,游动速度快得能掀起银蓝色的浪痕,寻常钓友能钓上十公斤的就算丰收,二十公斤以上的更是可遇不可求。

    前世他可就是钓到一条百斤以上的大蓝鳍金枪鱼才被拖进海里的。

    成年蓝鳍金枪鱼能长到三米多长,冲刺时的力道能把渔船拖得打转。比赛方偏把门槛定在这个重量,分明是想筛选出真正能与顶级大鱼较劲的高手。

    徐蔚然忽然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朝裁判台的方向努了努嘴:“你看那边,连备用钓线都换成了特粗款,估计是早就料到会有恶战。”

    林宇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果然见工作人员正往补给箱里码放加粗的尼龙线,线径比他们现在用的粗了近一倍,闪着冷硬的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钓竿,碳纤维竿身虽坚韧,可真要对上二十公斤以上的金枪鱼,恐怕也得弯成满月,稍有不慎就会断成两截。

    “看来今天不仅要比技术,还得赌运气。”林宇的指尖在渔轮的卸力阀上顿了顿,“这种级别的大鱼,不会扎堆出现,能不能碰上全看潮水和鱼群洄游的路线。”

    徐蔚然嘴角勾起一抹不服输的笑,眼神却亮得惊人:“也好,难度大才有意思。真要是随随便便就能钓上来,反倒显不出谁有真本事。”

    她说着,伸手拍了拍林宇的钓竿,“待会儿要是碰上大家伙,可得喊我帮忙。”

    林宇回以一笑,心里却清楚,这场比赛从这一刻起,就不再是简单的垂钓较量。

    二十公斤的门槛像一道无形的关卡,把寻常的竞技变成了与深海巨兽的博弈,每一分力道的把控,每一次收线的时机,都可能决定最终的胜负。

    轮船的引擎声渐渐平息,稳稳地停在了指定坐标。

    林宇扶着船舷远眺,四周是茫茫无际的大海,湛蓝的海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一眼望不到尽头。

    除了几只海鸟在头顶盘旋,发出偶尔的鸣叫,再没有其他生灵的踪迹,安静得只能听到海浪拍打船身的声音。

    这里是金枪鱼的洄游路线,可此刻海面上风平浪静,丝毫看不出水下有鱼群活动的迹象,仿佛只是一片普通的海域。

    徐蔚然走到林宇身边,望着这片空旷的海面,轻声说:“真没想到这里这么开阔,连个参照物都没有。”

    就在这时,裁判拿着大喇叭走到了甲板中央,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选手,按照比赛规则,现在可以按照前天比赛的排名顺序,优先选择钓位。”

    林宇听到这话,目光立刻在游轮的甲板上扫了一圈。

    他发现游轮上的钓位早就布置妥当了,每个钓位都用白色的线条划分开来,大小均匀,间距合理。每个钓位旁都摆放着相同的钓具箱、保温箱,甚至连遮阳伞的位置都已经固定好,显然是经过精心安排的。

    钓位的朝向各不相同,有的正对着大海深处,视野开阔;有的则靠近船舷内侧,相对隐蔽一些。

    “第一名,林宇、徐蔚然组,你们先选。”

    裁判的声音透过大喇叭传来,带着穿透力。

    林宇和徐蔚然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些许了然。前天的比赛成绩在这时发挥了作用,优先选择钓位无疑能占据一定的优势。

    林宇再次仔细观察着这些钓位,发现它们虽然看似随意分布,实则各有讲究。

    靠近船尾的几个钓位,水流似乎更加通畅,可能更利于鱼饵的扩散;而船头的几个钓位,视野更为开阔,便于观察海面下的动静。

    他明白,这些钓位的布置绝非偶然,一定是赛方根据这片海域的水流、风向等因素精心设计的。

    对于金枪鱼这种警惕性高、游动迅速的鱼类来说,一个好的钓位或许就能影响最终的收获。

    林宇的目光在游轮甲板上缓缓扫过,指尖无意识地敲着船舷。

    他注意到船尾左侧的钓位旁,有一道不易察觉的水流痕迹,海水在这里形成了微小的漩涡,正适合将鱼饵的气味扩散开。

    更重要的是,那个位置背对着午后的强光,不会让水面反光干扰观察鱼线的动静,对于警惕性极高的金枪鱼来说,这样的环境显然更易放松戒备。

    “就这儿了。”林宇朝着那个钓位扬了扬下巴,声音不大,却带着笃定。

    徐蔚然几乎没看其他位置,等林宇站定,她径直走向隔壁的钓位,动作自然得像是演练过无数次。

    林宇选的钓位藏着玄机,这次他盯上的地方,肯定错不了。

    果然,她刚放下渔具,就发现脚下的甲板比别处多了块防滑垫,显然是特意为常有人走动的相邻钓位准备的。

    “看来组委会早把细节想到了。”徐蔚然拍了拍垫子,指腹蹭过上面细密的纹路。

    两人刚整理好渔具,第三名选手就快步走向船头右侧的钓位。

    那里视野最开阔,适合观察远处金枪鱼跃出水面的动静。

    紧接着,其他人也陆续选定位置,甲板上很快响起此起彼伏的脚步声和渔具碰撞的轻响。有人直奔靠近声呐显示器的钓位,显然想靠仪器追踪鱼群;也有人选了背风的角落,更看重抛竿时的稳定性。

    徐蔚然往鱼钩上穿沙丁鱼时,眼角余光瞥见林宇正往鱼饵里掺少量虾粉。

    她立刻明白了用意,虾粉的腥味在水流中扩散得更快,能在金枪鱼洄游经过时率先引它们驻足。

    最后一个选手选完钓位时,甲板上已整整齐齐站定十个人。

    “各就各位......比赛开始!”

    随着裁判长一声令下,十条钓线同时划破海面。

    林宇将挂着整只沙丁鱼的鱼钩抛向远处,待铅坠带着鱼饵下沉到五十米深度,便迅速收线调整角度,让鱼饵在水中模拟受伤小鱼的挣扎。

    金枪鱼是海洋里的“短跑健将”,游动速度极快,只有动态的诱饵才能激发它们的捕食欲。

    甲板上很快响起此起彼伏的渔轮转动声。

    左侧钓位的选手率先有了动静,渔轮“滋滋”倒转,钓竿弯成满月,他兴奋地大喊:“中了!力道不小!”

    可当鱼被拽出水面时,众人发现那只是条三公斤左右的小金枪鱼,裁判摇旗示意无效,选手懊恼地将鱼放回海中。

    林宇始终保持着沉稳的节奏。

    突然,渔轮传来一阵剧烈的震颤,力道比之前的试探要沉得多,他手腕一扬,钓竿瞬间弯成C形,竿梢几乎要触碰到甲板。

    “是大家伙!”

    徐蔚然转头喊道,她正忙着给鱼饵换新鲜的鱿鱼块,眼里却闪着兴奋的光。

    林宇没有急于收线,而是松了半圈卸力。

    金枪鱼上钩后习惯猛地扎向深海,硬拽只会导致断线。

    他跟着鱼的冲势后退两步,将竿尾顶在腰侧的护具上,借着船身轻微的晃动缓冲力道。渔轮持续倒转,粗线在空气中摩擦出细微的声响,像是在与水下的巨物较劲。

    “差不多了。”

    林宇低声自语,在感觉到鱼的拉力减弱的瞬间,猛地收线。

    钓竿反弹的力道震得他手臂发麻,却成功将鱼的游动方向引向船舷。三个回合的拉锯后,一条银蓝色的大鱼终于破水而出,巨大的尾鳍拍打着海面,溅起的水花打湿了林宇的脸颊。

    不过林宇却无奈的7摇了摇头。

    竟然不是金枪鱼,而是一条军曹鱼。

    这条军曹鱼不小,背部呈现黑褐色,腹部灰白色,体侧有3条黑色或浅褐色纵带,一条沿着背鳍基部延伸,一条由吻端经眼延伸至尾鳍基部,还有一条由胸鳍基部延伸至臀鳍基部,各条带之间为灰白色,各鳍黑褐色,但尾鳍上、下缘及腹鳍边缘白色,十分的漂亮。

    只可惜,对比赛无效。

    随着裁判的宣布,林宇将钩卸下来,放回了大海里。(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不错,请把《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