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来到工厂之后,立马就召集赵大勇、王大春等人开了个紧急会议。
工厂办公室内,桌上摊着谢宝运带来的供货清单,林宇用手指敲了敲清单上的数字:“五百斤海带丝、三百斤海带结、两百斤扇贝干,后天物流就来提货,虽然不多,但是咱们得在两天内把货打包好,还得保证每一份货的质量都过关。”
“这批货是拉过去试水的,所以咱们必须得重视,只要这一批货卖的好,后续的合作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赵大勇率先点头:“小宇,你放心,所有事儿我都给他们安排的明明白白,绝对不会出差错的,至于货物你就更不用担心了,咱们货的质量你应该知道,都是上乘的,差不了。”
这到是实话。
林宇在做产品这一块从来都不糊弄。
虽然这个年代,品控对于一个企业并不是的特别的重要,借着改革的春风,只要你的货物能够流入市场,就不愁卖。
但是林宇却不想因为赚钱而没了良心。
当然商人没良心。
不过林宇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他有自己的底线。
而且要想把生意做大做长,一定是靠诚信和诚心。
接下来的两天,青山村的加工厂和仓库里热闹得像过年。
工人们都忙碌的热火朝天,男人们负责搬运海带和扇贝干,女人们则坐在院子里,用剪刀把海带丝剪得长短均匀,再装进印着“青山渔村”字样的包装袋里。
这是林宇特意让镇上的印刷厂赶制的,想借着这批货,打响村里的海产品牌。
二妮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背着孩子带着瑶瑶和楠楠来帮忙,瑶瑶负责把装好的海带丝袋放进纸箱,楠楠则在旁边递胶带,小脸上满是认真。
王玉芬更是忙前忙后,每天煮一大锅绿豆汤,送到加工厂给大伙解暑,嘴里还不停念叨:“大伙慢点干,别累着,咱们得把好质量关,可不能砸了咱们村的招牌。”
可就在发货前一天傍晚,意外突然发生了。
林宇接到司机的电话,听说广州那边儿大雨,道路很多地方出现坍,进行了封闭的状态,他们担心货物不能按时送出去。
“大雨?这可咋整?”林宇挂了电话,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仓库里的货都已经打包好了,堆得像小山一样,要是推迟三天发货,扇贝干和海带丝虽然不容易坏,但南方的客户还等着这批货上架,万一耽误了他们的销售,影响后续合作可就麻烦了。
赵大勇和王大春也急了,王大春搓着手说:“要不咱们自己找车送过去?咱们村有两辆小货车,虽然装不下所有货,但可以分两趟送。”
林宇顿时翻了个白眼:“你没听说是路都封了吗?路封了,你开啥车都过不去。”
“那咋整?”王大春顿时着急。
林宇沉思了起来,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指节微微泛白。
这个年代的路大多是土路,坍塌泥石流封路想要修复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如果干等着,这次的合作估计就得泡汤了。
“陆路走不通,那就走海路!”
他突然眼前一亮,海边长大的孩子,对海路运输再熟悉不过。
从青山村的码头出发,走近海航线到广州的渔港,比陆路还能快上一天,而且不受大雨影响。
可这念头刚冒出来,就被现实泼了冷水。
他低头看向码头方向,自家那艘小渔船还停在岸边,吨位小不说,船舱也窄,别说装下上千斤的海产,连抗风浪的能力都不够,根本走不了远海。
“得找艘大点的货船才行。”
林宇在心里盘算着,村里的渔民大多是小渔船,唯一能调动的大吨位货船,而大吨位的货船只有罗志新有。
旋即,林宇将自己的想法跟赵大勇和王大春等人说了一下,顿时得到了广泛的赞同。
“这个办法好啊,海上不受风雨影响。”
“只是咱们这渔船可走不了那么远去,要怎么给送?”赵大勇说道。
林宇顿时笑了,“咱们的船虽然不行,但是罗大哥的船可以啊,别忘了,他的货物可是往东南亚方向送都没问题。”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听到林宇的话,王大春猛地一拍大腿站了起来,“还是小宇脑子转的快,这要是我大春,想到明天也想不到这个办法去。”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
林宇站了起来。
“行了,你们继续准备,我回去给罗大哥打个电话。”
说完林宇直接站起身来往家走。
回到家后,和王玉芬、二妮说了一下情况,这才拨通了电话。
“喂,林宇?找我有事?”
电话里传来罗志新爽朗的声音,背景里还能听到船坞的机器声。
林宇赶紧调整语气,尽量让自己显得沉稳:“罗大哥,实在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您。是有件急事想跟您商量,关于海运输货的事。”
他把南方订单的情况、陆路停运的困境,还有想走海路送货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说了,最后才小心翼翼地开口:“您船队里要是有闲置的货船,能不能借我用一次?运费我按市场价给,还能多付点押金,保证把船完好无损地还回来。”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林宇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他知道罗志新的船队最近忙着往北方运海鲜,货船都排得满,不一定有闲置的。
就在他准备说“要是不方便就算了”的时候,罗志新的声音又传了过来:“你要运多少货?什么时候走?”
“大概一千斤干货,想明天一早就出发,争取三天内到广州渔港。”林宇赶紧回答,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
“明天一早啊......”罗志新又顿了顿,“我有艘三十吨的货船,本来明天要去青岛,我让船长调整下航线,先帮你把货送到广州。不过船员工资得你出,另外,海上风险大,你得跟船一起去,盯着点货。”
林宇一听,心里的石头瞬间落了地,连忙道谢:“太谢谢您了罗大哥!船员工资您放心,我肯定按最高标准给,跟船的事也没问题,我明天一早就带着货去码头!”
“谢啥,咱们也算老合作了,互相帮衬是应该的。”罗志新笑着说,“我这就给船长打电话,让他准备一下,明天早上八点,你带着货去东头的货运码头找他,船号是‘海兴号’。对了,路上注意安全,最近海上有点风浪,让船长开慢点开。”
挂了电话,林宇长长舒了口气,转身对王玉芬说:“搞定了!罗大哥同意借船,明天一早就能发货!”
王玉芬也松了口气,笑着说:“那就好,这下不用担心订单黄了。你明天跟船去,可得注意安全,家里有俺呢。”
林宇点了点头,心里满是感激。
他赶紧给赵大勇和王大春打电话,让他们连夜组织渔民,把打包好的海带丝、海带结和扇贝干运到东头的货运码头,再安排人仔细检查包装,确保在路上不会受潮。
夜色渐深,青山村的码头却热闹起来。
渔民们推着小推车,把一箱箱海产往货运码头运,车灯在夜色里连成一串,像一条长长的火龙。
林宇看着忙碌的人群,心里满是坚定。
这次借船送货,不仅是为了保住南方的订单,更是为了青山村的未来。
只要能把货安全送到,以后村里的海产就能通过海路,卖到更远的地方,让更多人知道青山渔村的好货。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林宇就带着打包好的海产来到了东头的货运码头。
“海兴号”货船已经停在远处。
因为青山渔村的码头还无法停靠这样的大型货船,他们只能用渔船将货物送过去。
等货物全都装上了船,林宇这才走上船,跟船长握了握手:“麻烦您了,这次辛苦您了。”
船长笑着说:“客气啥,罗老板都交代好了,咱们争取早点出发,早点把货送到。”
渔民们陆续把海产运上船,船员们小心地把货物堆放在船舱里,用防水布盖好。
林宇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才跳上岸,跟王玉芬和赶来送行的赵大勇、王大春告别:“我走之后,村里的扇贝田和加工厂就拜托你们多盯着点,有啥情况随时BB机联系。”
“你放心去吧,家里的事我们肯定处理好!”赵大勇拍了拍他的肩膀,“路上注意安全,等你回来,咱们再好好庆祝!”
林宇点了点头,转身跳上船。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海兴号” 货船缓缓驶离码头,朝着广州的方向驶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