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哗哗!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金陵》北美首映顺利结束之后。
很多人的眼神有些泛红,包括小李子等人,或许他们身为演员可以装作动情的样子,但有的人连装一下都懒得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可能斯皮尔伯格等人没法跟陈瑾一样跟华夏民众感同身受。
去共情这段历史。
可至少,他们愿意配合你演一下。
亦或者,真的如同贝尔一样,对这段历史有过深入的了解,所以每看一遍,就让他对金陵这座城市,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看法。
也让他,真正的流下了眼泪。
他当然不是第一次看《金陵》,相反,他剪辑完就已经看过。
对于自己主演的这部电影,他全程都很上心,对于华夏民众的反馈,也是一清二楚,知道在国内有很多他的粉丝,有的或许是因为好莱坞的名气喜欢的他,例如《黑暗骑士》!
但事实上,正是因为《金陵》这部电影的火爆,才让他更加的出圈。
成为了在华夏最受欢迎的好莱坞巨星,没有之一。
甚至已经超过了小李子、马特达蒙等人。
这些,他都是知道的。
他的经理人团队会给他反馈这些正向的东西,还有商业价值等等。
他也很明白,自从出演了《金陵》之后,人生好像确实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他跟华夏这个国家有了千丝万缕的一些关系,好像有些绑定在了一起,在华夏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这些,当然都是低片酬出演《金陵》所给予的回报。
说实话在演《金陵》之前,他从未想过有这样的一幕。
你能想象在一个陌生的国家,很多的民众因为出演了他们国家的一部电影而喜欢你,就是这么的纯粹。
而反观华人影星,在好莱坞要闯出一番名堂,难比登天。
除了靠自己拼出一条血路之外,别无二法。
因为老外不可能喜欢一部华人当主角的电影,他们骨子里流淌的就是各种歧视的血液。
所以,《杀手:龙》算是陈瑾的初步尝试。
不服?
打到你们服为止!
“仅从观感上来说,这部电影的首映应该是大获成功了!”
哈维同样鼓着掌,在陈瑾的耳边小声说着。
他身旁还坐着昆汀、小李子等几个同好。
“首映还有不成功的么?不都是你喊过来的?”
陈瑾略微有些诧异,搞不明白为什么哈维会这么一说?!
“哈?”
哈维显然也被陈瑾的话给愣住了,随即有些笑了起来:“bro,你大抵不明白北美的媒体有多么的操蛋!”
“我怎么可能说服每一个人?”
“要这样的话,还要什么上映前烂番茄口碑?”
“我最多邀请一些明星助阵,但媒体是不可能听我话的!”
哈维在那无奈道:“北美的电影评分,操控在媒体手中,烂番茄就是他们操控市场的利器!”
“当然,电影出彩的话,他们还是愿意给一些好评的!”
“不过……”
哈维有些担忧道:“我现在只担心你说的那两家!”
索尼还有美高梅!
这是两家日资影业,尤其是前者,就是原来的哥伦比亚影业,他们跟哈维的关系还凑合,但涉及到自己本国的利益,肯定是会动用一些不光彩手段的。
前世《金陵》北美发行权卖了1200万美金,最后上映扑街到不能再扑,就收获了31.1万美金的票房。
就是索尼这帮家伙搞的鬼。
他们先是阻止了各大院线的首发数,让《金陵》上映就11家影院可以观影。
就这一步,基本上已经给《金陵》判了死刑。
一部电影,全美就11家影院可以观看。
而且,不是上映到下映就11家,而是最多时候,最大发行规模为同时30块银幕播放!
整个北美就30块屏幕上映了《金陵》,其中有一家还提供了四间影厅。
也就是四块银幕。
这当然是一家华人院线,可惜是一家汽车影院,压根翻不出什么浪花。
但是,哪怕就11家影院,《金陵》最终还是拿了31.1万美金的票房,这个单院数的票房相当的可观。
一家影院就赚了差不多1-2万美金。
这要是放到全美5000多家影院,就这比例,已经是5000-8000万美金的票房区间。
而这,还是在索尼买了无数媒体黑稿的情况下。
整个《金陵》上映期间,包括《好莱坞报道》在内的无数北美媒体,都刊登了《金陵》的各种负面和抹黑新闻。
虽然,这30多万票房之中,是有政治成分的。
也就是贝尔的粉丝,华人等等是购票主力,如果一开始上更多影院,比例肯定不可能这么美好。
可单院票房数还是能分析出一些《金陵》的前景。
这也是为什么,陈瑾无论如何要让哈维一开始,就拿到一些首发院线的原因。
而现在参加首映的,也有很多哈维邀请的院线经理,他们在之前其实已经看过了《金陵》的成片,这一次过来捧场,还是想再次确认,这部电影的商业前景。
在北美院线是经常会有随机调查的,反馈一部电影的商业性。
事实证明,《战争之花》这部电影,北美尤其是贝尔的粉丝,还是很有观影欲望的。
这中间有柏林金熊的推波助澜,最主要的是这一世,它走出了跟原本完全不一样的一条上映之路。
“韦恩,黑稿是在所难免的!”
“我怕的是没票房,如果首日票房好的话,哪怕铺天盖地的反对和抹黑新闻,其实也是没有用的!”
“第一日很关键,一定要号召尽可能多的人,走进影院!”
陈瑾的说法哈维是非常赞同的。
他一个犹太人其实更清楚这部电影首映的重要性。
如果首日票房卖得好,哪怕有黑稿,他也不怕,可以魔法对攻;你不是买黑稿吗?
那我也买!
因为黑白对抗的热度,也是可以增加票房。
怕的就是没票房,那花钱买通稿都是亏的,所以前世就是没有影院数,再加上黑稿,直接死翘翘!
“我会让北美的华人尽可能多的,全部第一时间进院线!”
这算是华夏电影登陆北美的唯一利好。
华人群体!
全世界最庞大的外来人群,尤其是北美,有将近500万的华人。
在《金陵》国内爆火之后,最迫切想看这部电影的,应该就是海外的华人群体,他们对海外有归属,但有的内心还是有着浓浓的思乡之情。
原本的《金陵》,30多万美金的票房,就是这个群体所带动的。
他们是唯一能够主动进影院观影的群体,而且会自发的找附近有上映这部电影的影院。
为的,就是听一听家乡的方言。
虽然这一次陈瑾还做了英文的配音,但有的华人街区是提供汉语影厅的。
“这是一个好消息!”
“当年《英雄》北美上映时,华人贡献了将近800多万美金的票房!”
哈维对这个群体印象深刻,因为这些是他的“金主”之一。
“嗯,所以我们的宣发第一步,就是这个群体!”
“把能买票的都握在手里,这样性质的影片,很多华人都是很想看的!”
“而后,你再带动贝尔的影迷,看首映礼的粉丝……”
陈瑾以一个商业的角度跟哈维说着,哈维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我明白,但华人这个群体,你应该也有些话语权吧,让华夏民众给他们的亲人说下?”
“嗯,我会在国内买一些通稿配合你!”
“但这笔钱得你出!”
哈维:“……”
shit,这个抠门的混蛋。
“韦恩,《金陵》卖的再好,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数字!”
“对你就不一样了!”
“多少钱!”
韦恩斯坦只想知道这一个数字,如果太贵的话——
“几百万人民币吧,绰绰有余了!”
“fuck,这么点钱也需要我出?”
他还以为多少钱!
“当然,我其实没有义务这么做的,对吧?”
陈瑾偷偷跟哈维笑了笑道:“这么做只是为了《战争之花》票房更高,几百万的华人群体,万一多10万人进影院,你都是赚的!”
“我可以信任你吗?”
这话就有点操蛋了,你特么不信任我还能信任谁?
再说……
“我还不至于骗你几百万吧?”
陈瑾都丢不起这个人。
“ok,ok!”
“到时候媒体新闻得给我看看!”
韦恩斯坦还是有些肉疼,这几百万人民币虽然不多,但都够包几个女模特的了。
哎,这个该死的混球,为什么他每次说的话都感觉很对的样子。
华人群体,北美宣传肯定没有国内宣传有用。
就像未来《哪吒2》国内火爆,让全球华人都想要一睹为快一样,现在的《金陵》虽然达不到那样的热度,但几个通稿下去,很多华人还是会走进影院了解下这段历史的。
《金陵》的首映礼,就这样非常顺利的结束了。
下周末,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下周四的凌晨,将在全美1131家院线登陆。
凌晨的档期就跟国内的零点场一样,在北美叫午夜档。
午夜档能证明一部电影的号召力,而首日首周末,则是证明一部电影的最终卖座成绩,这两个纪录在北美都非常的重要。
陈瑾是希望,华人群体能贡献出自己的那一份力量,在午夜档就冲进院线。
但是,这些以上的种种,都是建立在一件事的前提之上。
口碑!
北美观众对电影的观众非常关注,尤其是烂番茄的媒体评分。
原本的时间线,《金陵》的口碑当然是不忍直视;不过现如今,哈维会采取魔法对攻,对于被收买的媒体,他会发力,而那些真正为《金陵》影评的媒体,则是烂番茄口碑的关键。
能买通的属于魔法对攻抵消掉了,那唯一剩下的,岂不是就是不能买通的?
北美还是有一些影评媒体富有节操和正义的。
所以第二天一早,《战争之花》的烂番茄终于开分了。
和前世恶评如潮烂番茄新鲜度评分只有38%,甚至后来跌到27%所不同的是,这一世《金陵》的烂番茄指数,是75%!
一个大大超越了前世的数字。
而且看样子,还在涨。
这是可以预估的,因为陈瑾醒来看评分的时候,只有29家媒体打分了。
随便看一眼就知道,很多是收钱的。
嗯,正向反向都收钱了,有的直接100%新鲜度,有的则是打了0%,脸都不要了。
什么荒唐性的肥皂剧,一看就是无脑发文。
这两个属于是对攻群体,哈维在发力。
而按照陈瑾的预估,国内豆瓣目前8.5分的《金陵》,烂番茄新鲜度绝对是100%的,这个毋庸置疑;而后会慢慢降下来,道90%+以上。
这是一个合理的数字,所以75%,还是对家在试镜买黑稿的缘故。
当然除了影评,一些媒体的报刊、新闻等等,也都开始抹黑《金陵》这部影片。
不用说,索尼都打出明牌了。
而哈维也不是吃素的,这家伙同样让北美的很多媒体开始发稿。
北美人民可能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要么说好看,华夏版的辛德勒;要么说的一无是处……就没有中间态,跟未来的某个二极管群体非常的类似。
陈瑾都有些看笑了。
这一波魔法对攻在网上都闹出了笑话。
因为网友也不是傻子,他们嗅出了一抹极不寻常的意味。
这打差评的群体,应该是怀有某种目的;打好评,那同样是某种目的……随着新闻在网上的热度发酵,终于还是有一个北美华人博主,站出来说出了真相。
小日子不想让《金陵》在北美上映,因为这段历史,所以日资疯狂在买黑稿。
而好评,则是《金陵》的发行方韦恩斯坦买的。
他在那义愤填膺的说,《金陵》是一部好电影,华夏的票房打破了纪录云云,写的影评很是真实,让很多喜欢看电影的影迷都想去电影院看看……一时间,关于《金陵》的讨论在推特、脸书上很是热烈。
真实的好评越来越多。
很多的华夏民众,更是自发的翻墙开始给老外推荐这部影片,务必让全世界都知道大屠杀的真相。
这,当然是陈瑾的推广思路。
他参考的是未来的一些宣发路线。
从草根影评人扩散,形成一种真实影评的感觉!
从华人社区,到北美各大网站,都有“真实影评人”的发声。
就这样,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5月24号。
也就在凌晨,《战争之花》即将和北美人民见面,很多的华人因为这段时间的新闻和各种消息,已经第一时间的买票排队进场,就等待着午夜档的开启。
同样的,很多喜欢看电影的北美观众,也被这段时间网上《金陵》的热度所吸引,想要亲自去电影院,看看这部电影到底有没有媒体说的那么糟糕、那么出彩!(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