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爽!下次再来!【求订阅啊】

    “陛下,您看这……”

    目送爷孙俩大摇大摆的离开太极殿,房玄龄小心翼翼地走到了李世民身边。

    李世民皱了皱眉,随后叹息一声:“随他们去吧!”

    从内心情感上来讲,他是真的想改善与李渊的关系,但李渊明显不领他的情。

    既然如此,他只能果断放手。

    毕竟李渊都已经做到这种地步了,再不放手,父子俩以后谁都不会好过。

    而且,太上皇与皇帝斗起来,对国家,对百姓也不利。

    “那朝中的大臣……”

    “该留的都留,不该留的,就遵从太上皇的旨意!”

    李世民当机立断道。

    本来之前清退李渊那些老臣,他还要考虑李渊的面子,现在李渊都已经自己清退那些老臣了,他肯定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但房玄龄听到他的话,却不以为然:“陛下若这样做,恐怕会朝中不稳,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

    “嗯?”

    李世民微微一愣,不由扭头看向房玄龄。

    刚才李渊也说过‘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

    虽然他承认这句话有道理,但这些跟他不同心的武德老臣,自己又何必需要他们?

    却听房玄龄接着道:“太上皇留在朝中的那些老臣,并没有犯错,如果就这么一言裁决,难免会让人不服!”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理他们?”李世民皱眉追问道。

    房玄龄想了想,道:“再过半个月,就是政绩考核了,不如让吏部去处理此事吧!”

    “哦,懂了,名正言顺!”

    “呵呵,陛下圣明!”

    “好,那此事就交给无忌去办!”

    说完这话,李世民便抬手示意了一下无舌,后者瞬间会意,当即高声道:“退朝——!”

    哗!

    殿内一片哗然!

    特别是那些武德老臣,一个个看着李世民,欲言又止,迟迟不肯离开大殿。

    就在这时,裴寂的声音突然响起:“陛下,臣.”

    “裴司空不必多言,太上皇刚才只是戏言,朕视你们为肱骨,怎么可能让你们告老还乡,回家种地?”

    还没等裴寂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李世民就笑着打断了他:“都回去安心的做事吧!”

    “这”

    众武德老臣听到这话,面面相觑,很快便松了口气。

    他们真怕李世民遵从李渊的旨意,把他们都清退了。

    那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不过,现在想起来,他们又觉得,自己的担心多余了。

    若李世民遵从李渊的旨意,整个朝廷的大臣都将失去一半,那国家还怎么治理?

    除非李世民想国不成国,天下大乱,否则绝不会清退他们。

    想到这里,众武德老臣,纷纷展颜一笑,暗骂李渊果然是老迈昏聩了,居然让他们回家种地。

    要知道,在他们心中,没有他们这些武德老臣,李唐根本得不了天下。

    而李渊的做法,无异于忘恩负义!

    尽管他们心中对李渊腹诽不已,嘴上还是笑着地朝李世民恭维:“陛下圣明!”

    “呵呵,都下去吧!”

    李世民笑着摆了摆手。

    紧接着,便目送这些武德老臣,陆续离开了太极殿。

    ……

    另一边。

    爷孙俩静默无声的走了一段路,直到走出太极殿很远,他们的脚步才逐渐慢了下来。

    那种感觉,就像做完坏事,准备偷偷庆祝的感觉,既刺激又害怕。

    “爷爷,爽吗?”

    “爽!下次再来!”

    爷孙俩互相对视,一副奸计得逞的笑容在嘴角浮现,随后不由发出颤巍巍的笑声。

    “桀桀桀桀桀”

    惊得周围的宫侍们火速跑开。

    而跟在他们身后的杜才干,则是神色复杂的看着爷孙俩的背影,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心底深处蔓延。

    虽然他早就知道爷孙俩的关系很好,但怎么也没想到,如此惊心动魄的一场行动,竟然是爷孙俩密谋的。

    而在这场行动结束之前,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都被蒙在鼓里。

    也就是说,满朝文武,乃至李二陛下,都被爷孙俩耍得团团转。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太令人震撼了!

    即使自己经历了刚才的一切,也明白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依旧觉得震撼无比。

    可是,他又有些疑惑,太上皇有如此能力和智慧,为什么会被李二陛下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

    难道真的是经历玄武门之变后,整个人都开窍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太上皇为何只立太子,不夺位呢?

    想不通!实在是想不通!

    杜才干摇摇头,想不通的事情,他从来不会去多想,因为有李渊在,他只需要动手就行了。

    这时,却听李渊收敛笑声道:“那个造反计划指南书,我是故意让二郎知道的,你明白吗?”

    “明白,我已经提前让人解决了!”

    李承乾笑着点了点头:“爷爷应该知道,我出宫了一趟吧?”

    “那个岑文本,你很看好他?”

    “对,他是我东宫詹事的首要人选!”

    “这么说,你已经在筹备自己的东宫班底了?”李渊有些诧异地追问道。

    虽然他已经不止一次见识李承乾的厉害了,但每一次见识,都会刷新他对李承乾的认识。

    他真不知道,这个以前并不怎么关注的孙儿,是跟谁学的本事,就连他这个大唐开国皇帝,都隐隐感觉不如。

    要知道,他之前在朝堂上说的那些震撼人心的话,基本都是李承乾帮他写的台词。

    为了牢记,并理解这些台词,他可花了不少时间。

    而这些台词,竟然出自一个年仅八岁的孩子。

    若不是亲身经历,他说出去,别人恐怕都会笑话他,没孙儿疼了,逮着一个都是宝。

    然而,只有经历过的他才知道,这个孙儿的本事,究竟有多大。

    却听李承乾扎心似的道:“爷爷觉得,我父皇为什么能发动玄武门之变成功?”

    李渊心里又好气又好笑地道:“爷爷才刚爽完,你就在爷爷伤口上撒盐是吧?信不信,爷爷也让你爽一爽?”

    “大可不必!”

    李承乾抬手拒绝了李渊的好意,然后一本正经地道:“其实,我觉得,我父皇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手底下有一群能谋善战的人!”

    “这是什么话?”

    李渊皱眉反问:“你大伯,四叔他们的人也不少,就那魏征,薛万彻,李思行等人,难道不比你父皇的人强?”

    李承乾点头,李建成,李元吉麾下,确实也有不少能人,否则李世民也不会惜才。

    但总的比起来,还是李世民麾下的能人多一点。

    正所谓,量变引起质变。

    人多,就是有优势。

    而看到李承乾点头,李渊又接着问:“你要组建自己的东宫班底,你有那么多人吗?”

    “要想凑齐一套足以媲美我父皇的班底,肯定是不现实的,但主要的核心班底,还是能够凑齐的!”

    “呵!”

    李渊呵了一声,然后意味深长地看着李承乾,道:“爷爷我以前,怎么没觉得你小子这么聪明?就好像,你比爷爷我还了解二郎!”

    “知父莫若子嘛!很正常!”

    李承乾耸了耸肩,然后看了眼四周,继续道:“宫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先回去准备,天亮就出发!”

    “这么急?”

    “时不待我啊爷爷!”

    “呃”

    李渊嘴角一抽,心说你小子肯定还干了别的亏心事,不然绝不会这么着急跑路!

    但想到能气李二郎,他又觉得挺爽,于是稍微迟疑,便转头朝杜才干道:“才干,你带人回去收拾东西,能搬走的都搬走,不能搬走的,都给我砸了!”

    “啊?这”

    杜才干有些懵逼,心说你们爷孙俩挺绝的啊!

    一个狠心搞儿子,一个狠心搞父亲。

    咦,好像还挺闭环的。

    不过,杜才干也没有过多犹豫,二话不说的就转身离开了。

    李承乾看着杜才干离开的背影,忽地一笑:“老杜这次很有分寸,否则我父皇那帮人报复起来,真不好搞!”

    虽然这场大戏是他设计的,但他从未想过,要跟李二陛下那边闹出人命。

    毕竟,出了人命,很多事就身不由己了。

    “是啊,才干是忠义之士,我自不忍舍去他!”

    李渊点头附和了一句,忽又想起什么似的,道:“二郎说要给你安排宫侍,卫队,你打算怎么应付?”

    “还能怎么应付?都带着呗!”

    “不过。”

    说着,李承乾又话锋一转:“只要我的核心班底凑齐,这些人,迟早会被边缘化!”

    “到时候就是,我想让他看到什么,他就看到什么,我不想,谁也别想知道我的底细”

    闻言,李渊指了指李承乾,说道:“别的不说,就说隐藏实力这点,你跟你父亲还挺像的!”

    “才不像呢,他就是锋芒太露,才会遭大伯、四叔他们嫉恨。若有心夺嫡,何必走玄武门这条路?”

    “意思是,你有办法避免玄武门的悲剧?”

    “我还用得着走玄武门这条路吗?”

    李承乾眉毛一挑,旋即似笑非笑地看着李渊:“除非,你想让我取代我父皇!”

    “也不是不可以!”

    “嗯?”(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不错,请把《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