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告诉二郎,再犯蠢!回去干他!【求订阅啊】

    反应过来是一场误会。

    又有了解决灾情的办法。

    邓戎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于是,开始在李承乾身上打起了心思。

    却听他讪笑道:“太子殿下,能否在南阳多留几日,臣也好尽尽地主之谊?”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哪里不明白他的心思,委婉拒绝道:“不是我不愿在南阳多留几日,而是陛下的命令不可违,他让我去江陵受封,我就必须得去。”

    听到这话,李渊气就不打一处来,顿时冷哼道:“我们才刚出长安多久?他又犯蠢了,早知如此,那晚就该废了他!立我孙儿!”

    “呃,”

    邓戎鬓角的冷汗,瞬间就渗了出来,心说这也是我能听的?!

    你们在长安都干了什么啊!

    还废了李二陛下,我滴个乖乖,你们该不会是政变失败,被李二陛下赶出长安的吧?

    想到这个可能,邓戎又为自己刚才的担忧,捏了一把冷汗。

    幸亏自己没有反抗,否则这对政变失败的爷孙,还真有可能杀了自己泄愤!

    我的天呐,李二陛下居然还让他们去江陵!

    这不是放虎归山吗?!

    似乎是察觉到了邓戎脸色的变化,李渊的眼睛微微眯起,直勾勾地盯着他:“南阳这边的情况,你应该会上奏二郎吧?”

    “这”

    邓戎迟疑了一下,有些为难地道:“臣来驿馆的事,瞒不住人的,请太上皇体谅臣的苦衷”

    “谁说要你瞒着二郎了?”

    还没等邓戎把话说完,李渊就厉声打断了他:“朕的意思是,让你将今天的事,详详细细的记录下来,一并上奏给二郎,告诉他,再犯蠢,朕回去再收拾他!”

    “啊?”

    邓戎满脸懵逼。

    意思是,太上皇已经收拾过陛下了?!

    另一边。

    长安皇宫,丽正殿。

    李世民在殿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一副烦躁得不能再烦躁的样子。

    他万万没想到,打压几个恶意抬价的粮商,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如今关中集体缺粮,连长安的粮食供应都受到了影响。

    虽然他第一时间就做出应对措施,让长安周边,乃至长安更远的州县,赶紧运送粮食过来,但依旧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毕竟关中需要的粮食体量太大了。

    而那些坐拥无数粮食的本地富户,乃至世家大族,一个个都囤积粮食,不愿拿出来售卖。

    这让本就陷入粮食荒的关中,更加雪上加霜。

    而一旦关中的灾民变乱民,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您别转了行吗?臣妾被你转得头都晕了!”长孙皇后无奈地劝说李世民道。

    李世民脚步一顿,有些不悦地道:“当初若不是你告诉朕那些粮商的可恶,朕也不会打压那些恶意抬价的粮商,现在好了,捅了马蜂窝了,你可害苦了朕了!”

    “不是,陛下怎么还怪臣妾了?臣妾只是告诉你,粮商在灾荒年做的那些天怒人怨的事,却没想到,你会在这时候打压他们啊!”长孙皇后有些委屈的说道。

    “朕不管那么多,你得给朕想个办法,弄些粮食来,你不是对商事很了解吗?让皇家制造局的人,筹集粮食!”

    “这”

    长孙皇后听到李二陛下近乎无理的要求,有些为难地道:“皇家制造局这段时间,虽然赚了不少钱,但也仅够皇宫的开销,若是都拿来买粮食,也买不了整个关中需要的粮食!”

    “那你说怎么办?”

    李世民没好气地道。

    长孙皇后想了想,道:“要不,让人去联系五姓七望的人,让他们将粮食运出来,以解朝廷燃眉之急?”

    “说得倒是容易,他们巴不得朕向他们低头,但朕能低头吗?朕若低头了,以后不知道受他们多少掣肘!”

    “那要不让无忌去联系太原,陇西那边的”

    “算了,他们都是一丘之貉!”

    还没等长孙皇后说完,李世民就摆手打断了她:“无论是世家大族,还是关陇门阀,都是悬在朕面前的一把利剑,朕不会让他们将剑架在朕脖子上的!”

    “可是,现在的情况,若不用他们,又用谁呢?”长孙皇后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李世民看了她一眼,道:“这件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朕会想办法解决的。”

    说着,上前摸了摸长孙皇后的脸颊,柔声道:“刚才是朕失礼了,还请观音婢原谅朕。”

    “陛下忧国忧民,臣妾自当理解,不碍事的.”

    长孙皇后伸手按在李世民的手上,用脸凑了凑,呢喃道:“若是承乾在,或许.”

    “行了!”

    李世民一听到长孙皇后提及李承乾,脸色就有些不好看的抽回了手,沉沉地道:“朕要去召集众臣商议,就不在皇后这里逗留了.”

    说完,二话不说的就离开了丽正殿。

    “唉。”

    目送李世民离开的长孙皇后,不由黯然神伤的叹了口气。

    她知道,那晚的事,李世民直到现在都有些耿耿于怀。

    毕竟儿子跟爷爷,联合起来坑亲爹的事,怎么想都让人郁闷难堪。

    “或许得找个合适的时机,才能解开父子俩的心结吧.”

    长孙皇后喃喃自语着,看向门外的天空:“也不知道承乾现在如何了”

    与此同时。

    刚刚离开丽正殿的李世民,又将房玄龄,杜如晦,萧瑀,魏征等人叫到了两仪殿。

    “现在关中的情况,已经造成这样了,谈论过错,并没有什么必要,你们都是朕的肱骨,有什么办法,都提出来吧!”

    李世民坐在皇帝宝座上,环顾四人道。

    “回陛下,依臣之见,既然造成关中缺粮的原因是之前抓的那些粮商,不如就将那些粮商放了,并诚心安抚他们,让他们继续组织供粮,您看如何?”萧瑀率先站出来拱手道。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并未说话。

    这时,房玄龄站了出来,沉沉地道:“朝廷处理不法,是按照朝廷的规矩来办的,若轻易就放了那些不法的粮商,朝廷的威严何在?”

    “是啊,如此做法,以后再出现类似的事情,朝廷岂不是轻易被人裹挟?”杜如晦也附和说道。

    “可是,若没有粮商继续供粮,一旦关中的存粮吃完了,不仅灾民容易乱,关中百姓也会跟着乱啊!”

    “这”

    房玄龄与杜如晦互相对视,面面相觑。

    李世民眉头微皱,然后将目光落到了魏征身上,道:“魏征,你有什么办法吗?”

    魏征闻言,想了想,道:“臣记得,汉朝时期,用常平仓来解决粮食危机,就是市场价格高的时候,朝廷利用常平仓里的粮食,降低市场价格,减轻百姓负担,防止谷贵伤民。”

    “而如今,常平仓粮食储备不足,又是关中粮价高的时候,不如开放战时储备粮仓,让百姓们挺过这段时间,待各地粮食运抵关中,再将过剩的粮食储存起来,以备战时所用。”

    “不行!”

    魏征的话音刚刚落下,兵部尚书杜如晦就站出来反对道:“陛下!绝不能动战时储备粮仓,那些粮食是我大唐最后的底线,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动那些粮食!”

    “是啊陛下!万一我们动用战时储备粮的消息,被东突厥知晓了,后果不堪设想!”房玄龄也随声附和道。

    “嗯,你们说得有理!”

    李世民自然明白战时储备粮的重要,所以否决了魏征这个提议,然后追问萧瑀:“左仆射,各州运送的粮食,多久能抵达长安?”

    “回陛下,如今已有十个州已经响应了朝廷的调令,最快十天之内,能运达第一批粮食到长安,后续还有两批,都在半个月之内,能运达长安!”

    “十天,半个月,嗯,也不是很久嘛!”

    李世民展颜一笑,随后拍板道:“那就再坚持十天半个月!”

    “报——”

    还没有等众臣回应李世民的决断,殿外就响起了一道禀报声。

    李世民与众臣微微一愣,而后冷声问道:“何事?”

    “启禀陛下!蓝田县发生灾民哄抢义仓之事,万年县也发生了数起灾民闹事的情况,蓝田县令与万年县令担心事情闹大,请陛下出兵镇压.”

    哗!

    众臣哗然!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本以为能熬过十天半个月的李世民,豁然从皇帝宝座上站了起来。

    然而,还没等他对此事表态。

    一道道禀报声,又接踵而来。

    “启禀陛下,长安城中的粮商,宣称粮食已经卖完,从明日起,不再售卖粮食.”

    “启禀陛下”

    听到这些如同雪花般落下的禀报声,李世民脑袋一阵眩晕,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油然而生。

    他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明明只是打压几个粮商的小事,怎么会演变成这样的大事?

    自己这个皇帝当得不好吗?

    为什么老天爷要把自己逼入绝境?!

    “陛下!南阳,太子急报——”

    就在李世民陷入自我怀疑,怨天尤人的时候,一道与众不同的禀报声,骤然传来。

    那逆子又折腾出什么事了?

    是要气死朕吗?!

    Ps:最后两天,有月票的记得投我哟。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自动订阅】(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不错,请把《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