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求月票】

    “太子殿下!幸不辱命!”

    欲谷设刚一见到李承乾,就单膝跪地,向他行礼。

    “呵呵,不用多礼,快起来!”

    李承乾笑着上前扶起欲谷设,然后朝身旁的来福道:“把热酒端上来,给欲谷设统领暖暖身!”

    “是!”

    来福应了一声,而后马上端来一杯热酒,递到欲谷设面前。

    欲谷设见状,想也没想的就接过热酒,一饮而尽。

    看得跟随他旁边的护卫,不由有些心惊胆战。

    要知道,中原汉人的狠辣,他们可是一直都有听说的。

    什么狡兔死,走狗烹之类的,想想都觉得无情。

    然而,当他们以为欲谷设会被毒死的时候,欲谷设就跟没事人似的,点评起了这酒:“我喝过那么多酒,不管是唐酒,还是我们草原各部落的酒,这么劲道的酒,我是第一次喝!”

    说完这话,笑着看向李承乾,又道:“敢问太子殿下,这是什么酒?”

    李承乾笑道:“这是白酒,我大唐刚刚酿造的新烈酒,你若是喜欢,我让人给你送几坛。但是,可别贪杯哦,这白酒的后劲儿比较大!”

    “哈哈哈,那可要多谢太子殿下了!”

    欲谷设开心的笑了起来。

    他身边的护卫也暗舒了一口气。

    这时,却听李承乾又道:“你们回来的时候,没有去突利可汗那边吗?”

    “这”

    欲谷设的笑声戛然而止,其余护卫心头一紧,不由纷纷看向欲谷设。

    只见欲谷设脸色一沉:“太子殿下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什么意思?”

    李承乾眨了眨眼睛。

    却听欲谷设郑重其事的道:“我欲谷设是东宫六率的统领,不是突利的部下,我去他那边做什么?”

    “呃,”

    李承乾嘴角一抽,颇有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愧疚感。

    虽然他之前也曾跟李渊,苏定方,薛仁贵他们讨论过欲谷设的忠心,但他在心里,始终觉得欲谷设会效忠于自己。

    因为欲谷设已经追随突利多年了,怎么想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追随自己。

    而且,自己与突利也只是利益关系。

    一旦这种利益关系破裂,那他派过来‘保护自己’的欲谷设,肯定也会跟自己翻脸。

    然而,现在这种情况,好像又跟李承乾想象的不一样。

    这就有点尴尬了。

    而就在李承乾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苏定方忽然走了过来,拱手道:“欲谷设统领,我叫苏烈,字定方,是黑甲卫统领!”

    “黑甲卫?”

    欲谷设反应了一瞬,当即露出一脸惊喜交加的表情:“你就是黑甲卫统领苏定方?!”

    “正是!”

    “哈哈哈!”

    欲谷设兴奋大笑;“真的是你啊!我们一路上听了你不少事迹,真是太厉害了!”

    说着,又朝薛仁贵投去崇拜的目光;“还有薛统领,你也很厉害,你们两位统领大败颉利的事,已经传遍整个草原了!”

    “这”

    苏定方与薛仁贵闻言,不禁互相对视,面面相觑。

    却听李承乾又道;“这么说,你们回来的时候,碰到了颉利逃兵?”

    “是啊!我们确实碰到了颉利逃兵,是他们告诉我们朔方这边的情况的!”

    欲谷设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指着身后的一车车箱子,又道;“太子殿下猜猜,那些箱子里装的是什么?”

    “该不会是颉利的尸体吧?”

    “呃,”

    欲谷设嘴角一抽,他是真不爱跟李承乾聊天,但是,他又很想效忠李承乾。

    没办法,草原以实力为尊。

    东宫的势力这么强,他当然想要归附。

    至于领导说话不中自己的意,可能不是领导的问题,是自己没有融入领导的圈子。

    毕竟像薛仁贵,苏定方这么厉害的将领都归附了李承乾,自己还有什么好说的,努力融入才是正道。

    想到这里,欲谷设自我攻略了一番,又满脸尴尬地笑道:“太子殿下真聪明,不过,您只猜对了一半!”

    “哦?”

    李承乾眉毛一挑,旋即有些好笑的道:“不知另一半是什么啊?”

    “太子殿下随我去看看便知道了!”

    说着,欲谷设便自顾自的走向了那些箱子。

    而李承乾与薛仁贵,苏定方则对视一眼,然后面带笑意的跟了上去。

    只见欲谷设很快走到一个最大的箱子面前,献宝似的道:“太子殿下请看!”

    很快,两名护卫就上前打开了箱子。

    里面琳琅满目的全是金银珠宝,以及各种精美的瓷器,玉器。

    好家伙!

    这是将颉利老巢洗劫了一空啊!

    难怪他说自己猜对了一半。

    就算自己想破天也想不到,他会对颉利这么狠。

    现在自己算是明白了,为何后世的蒙古人不待见忽必烈。

    原来真有这种狠起来连自己人都害怕的。

    不过,能劫掠这么多东西,说明他真的完成了自己交代的任务,对自己的忠心也毋庸置疑。

    想到这里,李承乾欣慰的点了点头,然后笑着道:“做的不错!这里大概有二十车,你拿一半与你的部下平分,其余的一半,我拿来赏赐薛统领与苏统领他们两卫,你觉得如何?”

    “什么?!”

    欲谷设吃了一惊,包括苏定方与薛仁贵都有些震惊得不知所措。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李承乾会如此大方。

    要知道,这里的东西,可是草原大可汗的全部家当啊!

    就这么说送就送了?

    也太豪横了吧?!

    然而,李承乾却表现得十分淡然:“我对钱财没有兴趣,也不喜欢钱财。正所谓‘掠于饶野,三军足食’,你们既然完成了我交代的任务,当用任务所获犒劳你们!”

    “这”

    三人闻言,互相对视,无不对李承乾心服口服,连忙单膝跪地,恭敬行礼道:“谢太子殿下!”

    “好了,都起来吧,我还有正事跟你们商量!”

    李承乾笑着摆了摆手,然后再次朝欲谷设道:“你们劫掠了颉利的汗帐,他有什么反应?”

    “回太子殿下,我们劫掠颉利汗帐的时候,他还没有回来,不过,我们快要抵达朔方的时候,听到一个消息,颉利对突利宣战了!”

    欲谷设笑着说道:“他应该以为,我是突利派过去劫掠他的!”

    “呵!”

    李承乾笑了:“这样正好!他们鹬蚌相争,我们渔翁得利!”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我们不参与他们的战争?”苏定方皱眉问道。

    李承乾有些好笑的看着他:“怎么,苏统领想参与进去?”

    “不瞒太子殿下,那日放跑了颉利,我至今都寝食难安!”

    “是啊太子殿下,我也想要参与这场战争!”

    随着苏定方的话音落点,薛仁贵当即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而一旁的欲谷设则若有所思的道:“就算我们参与这场战争,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虽然我们让颉利损失了很多,但还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更何况,还有蠢蠢欲动的西突厥.”

    “所以,要想彻底打败颉利,还得皇帝陛下发动国战。这样一来,颉利麾下的部落,可能会因为惧怕唐朝,背叛颉利,从而消弱他的力量。另外,西突厥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

    听到欲谷设的分析,李承乾与苏定方二人对视一眼,心中不由冒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怎么得到他的?

    这家伙的军事能力,也不容小觑啊!

    “嗯,你说的不错,此战确实需要我父皇同意才行!”

    李承乾点了点头,又看了眼苏定方二人,笑着安慰道:“你们也不用着急,我父皇肯定会同意的,你们都有机会活捉颉利!”

    “真的吗?那太好了!”

    薛仁贵满脸兴奋的说道。

    苏定方也露出了一抹微笑。

    就在这时,远处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太子,陛下派人来传旨了,霍国公让臣通知您接旨!”

    听到这话,李承乾哑然一笑,旋即环顾三人,摊手道:“我就说吧,他肯定会同意的!”

    “太子殿下英明!”

    欲谷设笑着恭维了一句。

    很快,李承乾就带着他们去接旨了。

    与此同时,统万城大将军府。

    柴绍,长孙无忌,薛万均,薛万彻,以及刘旻,刘兰成,李元宝等人,全部汇聚一堂。

    而负责宣旨的人,则面无表情地站在堂中,一言不发。

    直到李渊从门外走进来,他才满脸堆笑的迎上去行礼:“奴婢拜见太上皇!”

    “无舌?”

    李渊微微一愣,不禁有些古怪地道:“你怎么来了?”

    “回太上皇,奴婢是奉陛下之命,前来传旨的!”

    “我知道你是来传旨的,我的意思是,怎么是你来传旨?”

    “这”

    无舌迟疑了一下,旋即有些为难地道:“不是奴婢有意欺瞒太上皇,这是陛下的命令,奴婢也不清楚!”

    “真不清楚,还假不清楚?”李渊眼睛一眯。

    无舌满脸惶恐:“是真不清楚啊太上皇,奴婢也是第一次跑这么远的地方来传旨!”

    “呵!”

    李渊冷冷一笑,旋即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无舌后面的三个托盘,沉声道:“三份圣旨,二郎此次的手笔,恐怕不小啊!”

    “呃,这个.”

    无舌尴尬的咧了咧嘴,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就在这时,门外忽地传来一道通报声:“太子殿下驾到!”

    听到这道禀报声,无舌当即迎了上去,笑呵呵地道:“奴婢参见太子殿下!”

    “咦,无舌,你怎么来了?”

    李承乾刚一进门就看到了无舌,不由满脸诧异。

    却听无舌笑着说道:“回太子殿下,奴婢是奉陛下之命,前来传旨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

    李承乾恍然点头,而后也笑着提醒道:“如果我记得不错,你好像已经升任内事省知事了吧?都已经是大臣了,以后别奴婢奴婢的自称了,有损我大唐臣子的形象!”

    “太子殿下.”

    无舌闻言,心头一暖,不禁感动得眼眶一红。

    这些年自己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却始终得不到进步,若非太子殿下帮助,自己到现在还是一个只知道伺候人的小太监。

    官员们天天都在搞从谏如流,他们恨不得对皇帝,对皇帝身边的人鸡蛋里挑骨头,特别是魏征那个家伙,连一只鸟都不放过。

    自己小心翼翼,苦尽甘来,终于成了内廷最高的长官,但自己却不敢太张扬,生怕陛下不喜,惹大臣弹劾。

    所以,自己一直在外人面前保持谦卑,以奴婢自称。

    可谁又知道,自己心里有多渴望被大臣们认同?

    太监也是人,也会有虚荣心,也需要认同。

    李承乾简单的一句话,让无舌差点泪崩,特别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为他正名,更是让他全身毛孔都打开了一般。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舒爽过。

    “臣受教了,太子殿下!”

    无舌又朝李承乾恭敬行了一礼。

    众人见状,不由面面相觑。

    却听李承乾笑道:“好了,别耽搁大家时间了,赶快宣旨吧!”

    “诺!”

    无舌躬身应诺,当即收敛情绪,回到厅堂中央。

    紧接着,环顾了一圈众人,拿起一份圣旨,朗声念道:“大唐皇帝令:行军道大总管长孙无忌,霍国公柴绍,夏州司马刘兰成接旨!”

    “臣,长孙无忌,柴绍,刘兰成,接旨!”

    长孙无忌,柴绍,刘兰成三人闻言,纷纷站了出来,对着圣旨躬身行礼。

    却听无舌又接着念道:

    “大唐皇帝制曰:行军道大总管长孙无忌,平定梁师都,大败突厥有功,朕心甚慰。但念此次有功之臣众多,就不在朔方封赏有功之臣了。命,长孙无忌带领所有功臣,包括东宫功臣,以及那五千降军,返回长安,另行封赏。命,霍国公柴绍为夏州都督,命,刘兰成为夏州刺史,协助柴绍处理夏州所有事务。贞观二年,五月一日。”

    哗!

    此圣旨一出,全场哗然!

    有人醍醐灌顶,念头通达。

    有人满心欢喜,激动不已。

    有人满脸不可置信,目瞪口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圣旨的内容会是这样的。

    就连李承乾都犹如石化了一般的,愣在了原地。

    之前他还在欲谷设他们面前吹牛逼,说李世民一定会同意讨伐颉利的。

    毕竟朔方这么大的胜利摆在面前,又有突利的主动结盟,就是个傻子,都知道现在是进攻突厥的大好时机。

    可是,事实却是,李世民不仅没有下旨进攻突厥,反而以封赏之名,将他的人调走了。

    更可气的是,他居然连那五千降军都不放过!

    这是什么意思?!

    想到之前的荆州兵马事件,李承乾的脸色瞬间就沉了下去。

    很明显,李世民这样做,明显是不想让他做大做强,而且还要进一步消弱他。

    特别是那五千降军,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现在谁不知道,自己对那五千降军的誓师言论?!

    他这样做,看似是封赏那五千降军,实则是控制那番言论,让自己的影响力,成为一个笑话。

    当真是杀人诛心啊!

    “可恶!”

    李承乾暗牙紧咬,不禁伸手捏紧自己的大腿,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

    而与此同时,长孙无忌与柴绍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唯独刘兰成愣在那里,满脸的不可置信。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夏州刺史。

    要知道,他最大的愿望,可是接替刘旻,成为夏州长史。

    然而,命运仿佛给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他竟然成了自己顶头上司的上司。

    这也太让人意外了!

    难道是因为太子殿下的缘故?

    想到这个可能,刘兰成忽地想起李承乾说的那番话,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原来太子殿下让自己不要让他失望,指的不是相亲活动,是夏州刺史啊!

    哈哈哈!我终于成为太子殿下的人了!

    刘兰成开心的想要飞起来。

    反观刘旻则一脸铁青,双拳紧握,连指甲掐尽肉里了都浑然不觉。

    却听无舌笑着提醒道:“三位大人,谢恩领旨吧!”

    “这”

    三人对视一眼,而后异口同声:“臣,长孙无忌,柴绍,刘兰成,遵旨,陛下万年!”

    此言一出,无舌便笑呵呵地将圣旨交到了长孙无忌手中。

    很快,三人就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只见无舌又拿起一份圣旨,高声念道:“大唐皇帝令:太子李承乾接旨!”

    听到这话,众人‘唰’的一下就将目光落在了李承乾身上。

    “呵!”

    李承乾呵了一声,二话不说,直接就站了出来:“臣,领旨!”

    “呃,”

    无舌嘴角一抽,本想提醒李承乾行礼,但看李承乾的表情,明显有些不对,于是识趣的忽视了这个礼节,当即高声念道:

    “大唐皇帝敕曰:太子李承乾,劳苦功高,扬国之尊严,朕心甚慰,赐财帛二十车,赏食邑两万户,加封镇国大将军。即,领旨之日,立刻返回长安,不得有误!”

    哗!

    全场再次哗然。

    谁都知道,圣旨一般有‘诏曰’,‘制曰’,‘敕曰’三种开头。

    ‘诏曰’是公告天下大事的时候用的,‘制曰’是皇恩浩荡,宣示百官的时候用的,而‘敕曰’,则是皇帝加官晋爵的时候,专门用来告诫对方的。

    虽然‘制曰’和‘敕曰’都可以用来加官晋爵,但这么明显的差别,还是让众人有些意外。

    特别是最后那句,‘领旨之日,立刻返回长安,不得有误’,措词带有明显的强制意味,完全不像是表功,倒像是问责。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明明太子在朔方立了大功,为何陛下的圣旨会这么古怪?!

    就在众人疑惑不解的时候,李承乾如刚才一样,二话不说,直接就上前领过了圣旨,平静道:“臣,遵旨!”

    “这”

    如此操作,搞的无舌都有些不会了。

    但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李渊的声音又冷不防的响起:“最后那份圣旨,是不是给我的?”

    “啊?”

    无舌反应了一下,连忙拿起最后那份圣旨,仔细查看,随即点头说道:“是的太上皇,这份圣旨是给您的!”

    “你直接说,二郎有什么交代!”

    “回太上皇,陛下在圣旨里说,让臣陪着您返回长安,与您的儿孙们团聚!”

    “哈哈哈!”

    李渊怒极反笑;“好好好!好你个二郎!真当我们.”

    “爷爷!”

    就在李渊准备发飙的时候,李承乾突然出言阻止了他,平静而淡漠地道:“我们回去吧!”

    “可是.”

    李渊本打算再说两句,却见李承乾拿着圣旨,一步一步走向了门外。

    轰隆——!

    突然,门外一道惊雷炸响。

    狂风大作,乌云密布。

    枣核大的雨珠,哗啦啦的落下,在瞬息之间,将整个统万城笼罩的朦胧了几分。

    这是李承乾来朔方之后的第一场雨,雨势很大。

    他抬头看着雨幕,满腔的怒火,仿佛在这一刻被浇灭了,不禁有感而发:“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万字更新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不错,请把《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