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可是爷爷,我还不是皇帝呀....【求月票】

    “殿下可知,陛下最在意的是什么?”

    越王阁上,王珪看着巍峨的皇宫,淡淡的问道。

    李泰坐在书案边,一边看书,一边笑着答道:“这还用说,自然是江山社稷!”

    “那殿下何不从江山社稷入手?”

    “嗯?”

    李泰微微一愣,然后有些不解的抬头看向王珪:“老师这话是何意?”

    “若殿下让陛下相信,建立文学馆是为了巩固江山,而非”

    说着,王珪转头看向李泰,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李泰眼睛一亮,当即抬手示意:“老师继续说!”

    王珪斟酌道:“老臣反复琢磨,觉得咱们把事情想复杂了,只要殿下上书陛下,言明如今天下虽定,但各地依旧存在不少祸乱,谏言陛下新建文学馆,表面上是招揽人才,实则是为监视这些文人。”

    “陛下当年是通过文学馆壮大的,自然知道文人的影响力!”

    “妙啊!”

    李泰若有所思:“此计甚妙,只是要如何让父皇相信我并无二心呢?”

    王珪想了想,道:“殿下可主动提出,文学馆建立之后,由陛下派人掌管文学馆。如此一来,陛下既能掌控文学馆,又能监视殿下,岂不是两全其美!”

    “好!”

    李泰心思一转,瞬间就明白了王珪的意图:“好一个以退为进!”

    “呵呵!”

    王珪淡淡一笑,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自顾自的说道:

    “半月前经大理寺丞介绍,府中来了两位贵客,乃灵明宫的道长,交谈之余,老臣深感道门学问之深奥,故而也崇信道教,至此归于老君座下。”

    “可惜老臣生性愚钝,至今只学了一些皮毛,实在愧对两位道长的倾心传授。”

    “老师怎么会崇信道教呢?”

    李泰闻言,不禁满脸诧异:“道教轻视仁义道德,与孔孟之教大相径庭。”

    “父皇也一向崇儒礼贤,儒学更是博大精深,有此闻道一途,老师又何须舍本逐末?”

    “孔子当初也曾向老子问道。道门传承由来已久,儒学焉能与道门相比较?”

    王珪揶揄道:“莫非殿下不知蝗灾之事?”

    “这”

    李泰听到这话,不禁面露迟疑之色。

    他当然知道李世民与李承乾灭蝗的事,也知道儒家子弟在灭蝗行动中遭受的打击。

    但依旧有些不解的询问王珪:“那道门传承,真的如此神妙?”

    “据说太子有仙人转世之称,那修仙之途,不正是道门传承乎?”

    “噗——”

    李泰噗嗤一笑,旋即放下手中的地理书籍,满脸古怪的看向王珪:“老师怎么也信这种市井谣言?”

    “越王不信?”

    王珪反问道:“那你怎么解释太子这两年的变化?”

    “不是,我承认我皇兄这两年的变化有些大,但若说他是什么仙人转世,我肯定是不信的!”

    李泰有些好笑的道:“他不过是故弄玄虚罢了,也就我母亲相信他!”

    “这么说,传言有假?”王珪皱眉道。

    “假得不能再假了!”

    李泰不屑的撇了撇嘴,然后疑惑的询问王珪:“老师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事了?”

    “也没什么,就听两位道长说,有人要给太子面相!”

    “谁?”

    “袁天罡!”

    “他是谁?”

    “一个修道高人!”

    “那他在哪里?”

    “据说在太上皇身边!”

    “哦?”

    李泰眉毛一挑,然后正色道:“我皇爷爷知道此事吗?”

    “应该知道。”王珪点头道。

    “那我皇兄他”

    “启禀越王,太子被陛下放出宗正寺了!”

    李泰的话还没有说完,门外就传来了一道禀报声。

    李泰心头一震,下意识看向王珪。

    只见王珪脸色一沉,然后冷声追问道:“发生了何事?”

    “据说太上皇在太子府举办了一场什么比赛,不仅邀请了朝中大臣,连陛下都邀请去了!”

    “这”

    王珪微微一愣,旋即与李泰互相对视。

    却听李泰若有所思的道:“老师,我感觉情况不妙,要不咱们将崔大人他们请来,共同商议应对之策,您看如何?”

    “殿下英明,老臣正有此意!”

    “好!”

    李泰应了一声,当即朝门外吩咐:“常威,你去将崔大人,卢大人,郑大人,两位李将军请来!”

    “诺!”

    门外一名叫常威的宫侍,立刻应诺而退。

    另一边,太子府校场。

    “魏大人,你输了。”

    李承乾含笑看着魏征,笑容恬淡。

    魏征无奈的叹了口气,怅然道:“你们之间的争斗,非要以天下作为赌注么?”

    “不,天下不是赌注,是赌局!”

    李承乾笑着抬头道。

    魏征看了他一眼,苦笑道:“说实话,我不想看你们将一切卷进去,这个天下已经死了很多人了,还在继续死人,你们可明白?”

    “这不是我们的意愿!”

    “可你们做的事,会让这个天下产生动荡!”

    “那魏大人想反悔吗?”李承乾收敛笑容,肃然问道。

    魏征平静的回道:“如果反悔有用,或者说,我不帮你就能阻止你,我肯定毫不犹豫的反悔。可惜你不是你父皇,你不会听我的劝谏!”

    “其实我父皇也不是事事都听你的,不是么?”

    “呵!”

    魏征笑了:“我只做我认为对的,说我觉得不对的,听不听,如何做,那是你们的事!”

    “所以你的决定是什么?”李承乾不耐烦的再次追问道。

    魏征眉头一皱,然后沉沉的道:“河北道的证据从党仁弘入手,他应该知道不少。”

    “那你掌握的证据?”

    “明日我会派人送到太子府,还望太子好自为之!”

    说完这话,魏征便转身离开了。

    而目送他离开的李承乾,则微微眯起了眼睛,陷入了沉思。

    大概过了一刻钟,长孙无忌又来到了他这边。

    “承乾,陛下让我来叫你过去!”

    “舅舅?”

    李承乾微微一愣,旋即故作疑惑的道:“父皇找我何事?”

    “你不知道吗?”

    长孙无忌神色一肃:“太上皇在观赛台下埋了火雷,逼你父皇让你主持重阳宴。”

    “什么?!”

    李承乾瞪大眼睛,满脸不可置信的上前几步:“怎么会这样?”

    “你真不知道?”长孙无忌狐疑的看着李承乾。

    “我真不知道啊舅舅,你难道还不信我吗?”

    说着,当即朝不远处的云端道:“云统领,你过来告诉我舅舅,我是不是一直在你眼皮子底下?”

    “呃,这”

    云端尴尬了一下,然后小跑着来到长孙无忌身边,行礼道:“赵国公,太子确实没有离开末将的视线范围,就尚书右丞来找太子聊了几句。”

    “魏征来过了?”

    长孙无忌愣了一下,随即疑惑的看向李承乾:“他来找你什么事?”

    “也没什么事,就说我父皇想让他做太子少保,负责教导我,他没同意,说需要经过我的同意,他才能答应。”

    “那你同意了吗?”

    “同意了啊!”

    李承乾摊手道:“他都找上门来了,我肯定得给他一个面子啊!”

    “哼!”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然后有些不悦的道:“这个乡巴佬,满口仁义道德,没想到竟喜欢投机钻营,也就陛下信任他!”

    “呵,舅舅不能这么说,魏大人还是挺好的,就是脾气有些固执!”李承乾打着哈哈说道。

    长孙无忌不以为然的叹道:“唉,承乾,你不要被他迷惑了,他就是对陛下.”

    话到这里,忽地意识到云端在旁边,又无奈的摆手道:“算了,先不说他了,快跟我过去吧,免得太上皇又发疯了!”

    “啊?这么严重,那快走吧!”

    说着,舅甥俩就一路小跑着朝李世民与李渊那边赶去。

    而与此同时,薛仁贵,苏定方,侯君集三人,被传召到了李世民与李渊的观赛台。

    虽然李世民对侯君集的表现非常不满,但当着众臣的面,他还是强压下了心头的怒火,平静地问到:“潞国公,你不是告诉朕,你已经窥破了其中奥秘吗?怎么会输成这样?”

    “陛下,臣.”

    侯君集无地自容的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一旁的程咬金,笑嘻嘻的凑了过来:“你到底是怎么指挥的?说来我们听听!”

    “我”

    侯君集本来就害怕李世民质问自己,如今见程咬金也来质问自己,顿时有些挂不住的冷哼道:“我只是调整了攻击阵型,谁知道他们诡计多端.”

    说着,小心翼翼的看了眼李世民,又嘟囔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就算真的有错,也不能全怪我吧?”

    “呵!”

    李渊听到这话,顿时笑了:“不怪你,难道还怪薛统领?”

    “我,我也没说怪薛统领”

    侯君集迟疑着狡辩道:“是那些球员不听指挥,我让他们往左跑,他们往右跑,我提醒他们有人追上来了,快协助接球手突围,他们都不听我的,这能完全怪我吗?”

    “荒谬!”

    苏定方听到这话,顿时就忍不住了,直接当着李世民的面呵斥侯君集道:“我的球员,我比你清楚,你根本就不会指挥,才会输成这样!”

    说完,抬手指着场下的一队球员,朝侯君集问:“你知道那些人是干什么的吗?”

    “干什么的?”侯君集下意识的反问。

    苏定方气得咬牙切齿:“他们是防守小组的球员!”

    “啊?”

    侯君集闻言,瞬间懵逼。

    苏定方越说越气,直接一把抓住侯君集的衣领,咆哮如雷的道:“你连下半场要换人都不知道,居然让防守小组去打进攻,别人提醒你,话都不让别人说完,还骂别人是猪,到底谁是猪!?”

    “哈哈哈!”

    听到这话,程咬金,尉迟恭忍不住朗声大笑,直笑得伸不起腰来。

    而李世民等人则满脸的尴尬。

    至于观赛台外的朝中大臣,以及他们的子女也忍俊不禁。

    其实也不怪苏定方会这么激动,实在是侯君集闹的这个乌龙,让他太丢脸了。

    那些防守球员不知道多少次想告诉侯君集这个错误,结果侯君集只顾着指点江山,根本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

    到头来还污蔑别人不听指挥,简直不要碧莲。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出现‘擒杀’的情况。

    毕竟就算平时训练没多大的区别,但术业有专攻,职责不同,作用肯定也不同。

    让负责防守的球员去进攻,几乎注定会失败。

    即使早就看出侯君集指挥有问题的李世民,也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而苏定方虽然早就发现了,但因为指挥权给了侯君集,再加上侯君集根本没将他放在眼里,也就没有提醒他。

    若不是侯君集当着李世民的面向自己的球员泼脏水,苏定方也不会站出来怒喷侯君集。

    却听侯君集反应过来似的道:“防守小组和进攻小组是这样用的吗?”

    “你不知道怎么用,瞎指挥什么!?”

    还没等苏定方回话,李世民就没好气的怼了侯君集一句。

    而这时,一道熟悉的声音也传了过来:“其实不仅分进攻小组和防守小组,还有‘四分卫’,‘跑卫’,‘中锋’等十几个球员位置!”

    听到这声音,众人心头一震,不由循声望去。

    只见李承乾笑吟吟的走了过来,环顾众人道:“每个位置的球员,都有各自的职责和擅长做的事。就像战场上的弓箭手,长矛兵,骑兵,盾兵,斥候等等,你不懂怎么用他,再好的战术也发挥不了他们的作用。”

    “这”

    众人听到这话,恍然大悟似的点了点头。

    而侯君集则面红耳赤,垂头丧气的看着李承乾,道:“太子殿下所言及是,臣输得心服口服。”

    “没关系。”李承乾笑着安慰道:“潞国公只是轻敌而已。”

    “臣何止是轻敌,臣连规则都没弄明白,以为这比赛不过如此。”

    侯君集惭愧的摇了摇头:“早知道这看似简单的比赛有这么多讲究,臣也不会在陛下面前托大。”

    说着,当即朝李世民躬身道:“臣有负陛下期望,请陛下责罚!”

    “你确实辜负了朕的期望!”

    李世民板着脸说了一句,然后沉沉的话锋一转:“但朕还不至于因为一场游戏而怪罪朕的臣子。你回去好好反省,若是在战场上犯了同样的错误!届时,朕可就要治你的罪了!”

    “是!”

    侯君集恭敬的应了一声,然后擦着额头上的冷汗,灰溜溜的离开了。

    其余众臣见状,也准备跟着离开,忽听李渊冷不防的开口道:“二郎,既然承乾已经来了,赶紧宣旨吧!”

    “这”

    众臣闻言,面面相觑,似乎还没搞清楚状况。

    只见李世民脸色一沉,冷冷的说道:“太上皇不是不插手政事吗?怎么干涉起朕下旨了?”

    “谁说我插手政事了?”

    李渊当即反驳道:“当着这么多臣子的面,难不成你还想耍赖?”

    “谁说我耍赖了,我只是有一些事不明白.”

    “什么事也不妨碍你输了的事实!”

    “父亲!”

    李世民眉头大皱。

    李渊横眉冷对。

    父子俩瞬间陷入剑拔弩张的状态。

    一旁的房玄龄连忙劝慰道:“陛下息怒,太上皇息怒,有话好好说,这只是一场游戏而已!”

    “是啊太上皇,侯君集是不懂规则才输的,要不我们重赛一场,您看”

    “什么混账话!”

    还没等长孙无忌把话说完,李渊一个冷眼就扫了过去:“输了就是输了,不懂规则逞什么能?”

    “难不成打仗的时候,你也说自己不懂兵法,让敌人跟你重打吗?混账东西!滚一边去!”

    “我”

    长孙无忌被李渊呵斥得面红耳赤,不禁扭头看向李世民。

    只见李世民脸色阴晴不定,欲言又止。

    而这时,李承乾突然上前道:“爷爷!中书令说的对,只是一场游戏而已,我父皇怎么可能将一场游戏当真?”

    说完这话,又看向众臣,笑着道:“诸位大臣就当什么都没看见,都散了吧!”

    “这”

    众臣一脸尴尬,心说太子这是怎么了,居然睁眼说瞎话。

    却听李渊又爷慈孙孝的说道:“承乾,你父皇没教过你吗?爷爷告诉你,做人要言而有信,愿赌服输,以后做了皇帝,更不能出尔反尔,明白吗?”

    “可是爷爷,我还不是皇帝呀”

    “行了!”

    眼见李承乾与李渊当着自己和众臣的面演自己,李世民当时脸就黑了。

    “朕赌得起也输得起,朕答应了,让太子主持重阳宴!”

    说完这话,当即拂袖而去。

    其余众臣见状,面面相觑。

    虽然他们不懂李世民为何会跟李渊打这个赌,但也没怎么将这件事放在心里。

    毕竟重阳宴每年都会举办。

    谁主持都一样。

    就算这次重阳宴邀请了各国使臣,有颉利投降的重头戏,也不过是一场盛大的重阳宴而已。

    当然,也有人看出了其中的蹊跷,比如长孙无忌。

    自从他在朔方与李承乾摊牌不想插手李承乾与李世民的争斗,他与李承乾的关系就一直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

    但这不妨碍他对李承乾的关注。

    特别是李渊奋不顾身的‘闯关’回长安,很难不让人怀疑爷孙俩又在密谋什么。

    而且,这个密谋应该与重阳宴脱不了干系。

    否则李渊不会如此费尽心机的跟李世民打赌。

    那么,李世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

    在长孙无忌看来,李世民应该也知道其中有蹊跷,只是不知道爷孙俩具体想做什么。

    另外,李世民也不想跟李渊公然起冲突。

    毕竟那晚的事,已经让李唐的声誉急转直下了。

    他李世民再不爽李渊,也只能在暗地里不爽,在可控范围内给李渊制造麻烦。

    就比如那晚的事,除了朝廷大臣,都是宫里人。

    外面的消息传得再真,也没有人敢去证实。

    那些朝中大臣更不可能乱说。

    而在太子府就不一样了。

    这里人多眼杂,防不胜防,自然要将表面功夫做到位。

    更何况,李渊与李承乾费尽心机的设这个局,肯定已经想好了所有的应对之策。

    不答应的结果,只能是双方都陷入难堪的境地。

    让李唐的声誉越来越差。

    所以,为了不让事态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李世民只好答应李渊的赌注。

    至于李承乾要在重阳宴做什么,李世民其实并不在意。

    因为重阳宴无论谁主持,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唐皇帝李世民。

    总不可能让太子去接受颉利投降吧?

    他敢吗?

    很明显,无论是长孙无忌,还是李世民,都不相信李承乾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深深看了一眼李承乾,然后默不作声的收回目光,紧跟着李世民离开了太子府。

    其余众臣见李世民与长孙无忌都离开了,也没有在太子府久留。

    很快,太子府就只剩下李渊,李承乾,以及太子府众人。

    却听李承乾冷不防的道:“今晚BBQ,大家嗨起来?”

    “哦耶!”

    李渊老顽童似的比了个剪刀手。

    众人不禁相视一笑,场面瞬间变得其乐融融。

    写得太晚了,一直没好的灵感,才写完。呜呜呜,好困,求月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不错,请把《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