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求月票】

    李承乾要在城外举行‘军事演习’,不仅文武百官们大感新奇,就连李世民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是,尽管李世民十分想要询问李承乾,什么是‘军事演习’,却怎么也问不出口。

    因为之前的争端,让父子俩谁都不想搭理对方。

    特别是挨了一耳光的李承乾,此时正捂着火辣辣的小脸,郁闷得直啜牙花子。

    而一旁的长孙皇后,看着父子俩尴尬且郁闷的样子,是既好气,又好笑。

    但再好笑她都不会笑出声,只是一个人坐在石台边,优雅的煮茶,喝茶,也不搭理父子俩。

    使得整个茅草屋周围,寂静得只能听到乌鸦飞过的声音。

    反观另一边。

    长安西市的鸿胪寺内。

    吐蕃使者正在与鸿胪卿唐俭交涉。

    却听吐蕃使者禄东赞笑道:“唐大人,距离我们上次见面,好像还是武德年间,想不到,这一晃眼就贞观三年了,实在是有些快啊!”

    “呵呵.”

    唐俭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又正色道:“大论亲自前来,却少带了许多贡品,这要是让陛下知道,你就不怕陛下雷霆震怒吗?”

    “唉,不瞒唐大人,我吐蕃这两年天灾不断,税收锐减,牛羊也死伤无数,实在凑不齐多余的贡品,还望唐大人向皇帝陛下明鉴!”禄东赞叹息着说道。

    唐俭眉头一皱:“是这样的吗?”

    “不敢欺瞒天朝上国!”

    禄东赞露出一副诚恳的样子。

    但唐俭明显没那么好糊弄。

    却听他冷哼道:“既然吐蕃有困难,那作为天朝上国的大唐,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这样吧,本官立刻去禀明陛下,让李靖将军带兵从陇右去一趟吐蕃,看看有什么需要我大唐帮助的!”

    说完这话,他便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迈步朝门外走去。

    “唐大人且慢!”

    禄东赞见唐俭说走就走,不由神色一变。

    虽然吐蕃确实遭遇了一些困难,但作为吐蕃相国,他还是能分清楚轻重的。

    与其因为一些贡品,得罪大唐,不如暂时向大唐表以忠心,以完成此次来大唐的最终目的。

    然而,正当他想改口凑齐贡品的时候,他的一名属下忽地从门外走了进来,然后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只见他的神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转忧为喜,旋即笑看着唐俭道:“其实不瞒唐大人,我吐蕃除了天灾之外,还有人祸!若是李靖将军能走一趟吐蕃,倒也不错。”

    “你什么意思?”

    唐俭脚步一顿,而后转头回望禄东赞。

    却听禄东赞又笑道:“唐大人不知道吗?吐谷浑最近与我吐蕃频繁摩擦,已经交战不少场了,如果大唐愿意帮助我吐蕃,那再好不过了。”

    “只是.”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似笑非笑的看着唐俭,道:“听说吐谷浑好像也对大唐出兵了,不知大唐能否腾出手帮我们”

    “你!”

    唐俭听到这话,鼻子都差点气歪了。

    自从那晚的重阳宴之后,他每天都要应付各国使臣,以及对方的各种威胁。

    虽然以大唐目前的实力,无论单对哪个国家的威胁,大唐都不在怕的。

    但李承乾在重阳宴上的一系列操作,犹如捅了马蜂窝一般,导致各国使臣都对大唐产生了不满。

    其中有较为激进的,比如吐谷浑,高句丽两国,在得知自己使臣被扣押在了大唐之后,直接就对大唐出了兵。

    他们也不管自己使臣在大唐做了什么,反正就笃定大唐在灭了东突厥之后,不可能再同时跟他们作战。

    更何况,还有其他二十九国对大唐产生了不满。

    一旦大唐真要跟他们同时作战,那就不得不防备其他二十九国趁火打劫。

    所以,他们相信大唐不会这么愚蠢,肯定会对他们妥协。

    如此一来,他们不仅可以达成之前来大唐的目的,还可以趁机索要好处。

    简直两全其美。

    而禄东赞之所以敢说出这样的话,估计也是得到了这方面的消息。

    不过,正当唐俭准备回怼禄东赞几句的时候,门外又走进来一个大唐官员。

    只见他躬身道:“禀鸿胪卿,刚刚接到太子教令,说太子要在城外举行军事演习,让鸿胪寺通知每一位使臣,到城外观礼!”

    “这”

    唐俭闻言,明显的愣了一下,而后又有些不解的问道:“什么是军事演习?”

    “回大人,下官也不知道,只知道满朝文武和陛下,都去了城外,就连长孙皇后都去了!”

    “什么!?”

    唐俭大吃一惊,心说这是什么情况?!

    难道太子又有大动作了?

    不会吧!

    太子不会又要折腾了吧?!

    虽然唐俭对李承乾的折腾已经有些抵触情绪了,但李承乾的太子教令,他却不敢不从。

    只见他有些不情不愿的朝这名属下道:“既然有太子的教令,那就按太子的意思办吧!”

    “是!”

    这名官员应了一声,当即就拱手告退了。

    而目送他离开的唐俭,则若有所思的眯了眯眼睛,然后平静而淡漠的看向禄东赞,道:“想必大论应该听清楚了吧?那就不用本官多说了,走吧!”

    “这”

    禄东赞迟疑了一下,旋即讪笑着道:“我可不可以跟其他使臣一起去观礼?”

    “随你的便吧!”

    唐俭依旧十分淡漠的道:“不过,别怪本官没提醒你,我大唐太子的脾气可不太好,若是迟到了,后果自负!”

    “不会不会,唐大人放心,在下绝不会迟到!”

    “哼!”

    唐俭冷哼一声,也不再搭理禄东赞,便直接出了房门。

    而目送他离开的禄东赞,则皱起了眉头,朝刚才进来那名属下道:“你确定高句丽也向大唐出兵了?”

    “确定!”

    “好!那就先去找吐谷浑使臣,看看他们有什么计划,咱们再作计较!”

    说完,禄东赞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带着自己的属下,朝吐谷浑使者房间走了过去。

    与此同时。

    吐谷浑使者房间。

    新来的吐谷浑使者巴托乌,正在与吐谷浑王子慕容顺交涉。

    却见慕容顺满脸愤忾的道:

    “那个唐朝太子真是太狂妄了!我慕容顺一定不会放过他!还有那个长乐公主,只要我吐谷浑的大军抵达唐朝边境,我就不信唐朝皇帝还敢拒绝我的求婚!”

    “王子放心,大汗已经派了五万精兵前往唐朝边境,相信唐朝绝不敢在这时与我吐谷浑开战!”

    巴托乌沉沉的说了一句,但很快又话锋一转,道:“不过,我还是要提醒王子,我们毕竟在唐朝的国都,王子还是要小心谨慎,否则伏真的下场.”

    “怕什么!”

    还没等巴托乌的话说完,慕容顺就不悦的打断了他,咬牙切齿的说道:

    “你不提我王叔,我还差点忘了这血海深仇,等我娶了唐朝公主,我一定要十倍,百倍的报复唐朝,否则难消我心头之恨!”

    “可是…..”

    “哎呀,我明白你的谨慎,我也知道父汗的任务!”

    眼见巴托乌还想再提醒自己两句,慕容顺又不耐烦的打断了他,然后自顾自的道:“不过,我们的情报好像出了差错,那个废物越王是不能再信了!”

    “是啊,若不是那废物越王,我们的计划也不会暴露,还有五姓七望的人也不会被屠杀殆尽!”

    “那父汗对接下来的计划,有什么安排吗?”慕容顺正色追问道。

    巴托乌看了他一眼,而后沉沉地道:

    “大汗的意思是,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联合高句丽,西突厥,倭国,以及其他二十九国,同时对大唐施压,促成我吐谷浑求娶大唐公主的目的,至于其他的,看情况再说!”

    “可我听说,吐蕃也想求娶大唐公主,若唐朝皇帝答应了吐蕃,那我吐谷浑…..”

    “呵!”

    巴托乌冷笑一声,道:“吐蕃那个松赞干布,现在都自顾不暇,哪有能力求娶大唐公主?不过是为咱们做嫁衣罢了!”

    “哦?”

    慕容顺眼睛一亮,不由得道:“这么说的话,只有我才能求娶到大唐公主?”

    “那是当然,你是大汗最器重的王子,除了你……”

    “王子!吐蕃大论禄东赞求见!”

    还没等巴托乌把话说完,门外就传来了一道禀报声。

    慕容顺与巴托乌听到禀报声,不由微微一愣,旋即互相对视。

    却听慕容顺疑惑道:“他怎么来了?”

    “兴许是有什么事吧?”

    巴托乌皱了皱眉,而后当机立断道:“先不用管他,听听他说什么,再决定如何应付他!”

    “好!”

    慕容顺应了一声,很快就让人将禄东赞带了进来。

    “禄东赞见过吐谷浑王子!”

    “呵呵,大论客气了,不知大论来找小王,所为何事啊?”

    “这个.”

    禄东赞犹豫的看了眼巴托乌,旋即笑着说道:

    “不瞒王子,我刚刚跟鸿胪卿聊了求娶大唐公主的事,结果鸿胪卿刚答应帮我,大唐太子就邀请我去观看什么军事演习,实在是盛情难却啊!”

    “你说什么?”

    慕容顺听到禄东赞这话,不禁大吃一惊:“你说鸿胪卿已经答应帮你求娶大唐公主了?!”

    “是啊!”

    禄东赞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忽又响起什么似的,道:“听说王子也打算求娶大唐公主,不知情况如何啊…..”

    “这”

    “大论见笑了,这事还没个定论呢!”

    正当慕容顺准备回答禄东赞的时候,巴托乌连忙插嘴道:“其实我们也不知道结果,倒是大论说的军事演习,在下颇为感兴趣,不知能否为在下解答,何谓军事演习?”

    “呃….”

    禄东赞嘴角一抽,心说这个巴托乌果然是个老狐狸!

    不过,既然不能从慕容顺的嘴里套话,他也不打算给对方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于是打着哈哈道:“所谓军事演习,不过是一些军阵演练罢了,没什么好稀奇的!”

    说着,眼珠子一转,又意味深长的看向慕容顺二人,道:

    “要说军阵演练,你我双方的军队,好像也不比大唐军队差多少嘛,是不是啊?”

    “这”

    慕容顺二人闻言,明显的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这话有口头结盟的意思。

    于是‘呵呵’一笑,表示这话说得有道理。

    然而,正当他们准备深入交流的时候,门外又传来了一道声音:“奉大唐太子教令,特邀吐谷浑使者到城外观看大唐军事演习!”

    “这…..”

    三人互相对视,不由哑然一笑。

    很快,他们便一起出了房间。

    而跟他们一起走出房间的,还有高句丽使者李思远,高延寿,倭国使者苏我静香,犬上御田锹,药师惠日理,以及西突厥使者和其他二十九国的使者。

    虽然他们或多或少都猜到了李承乾的目的,但大唐的军队,他们又不是没有见过,再厉害的军阵,也不过是一场演练。

    真正到了战场上厮杀起来,还不知道谁输谁赢呢。

    毕竟大唐要面对的不是一国,而是多国。

    所以,他们并没有将这次‘军事演习’放在心上。

    而另一边,经过了一阵长时间的尴尬,沉默,李世民最终还是没忍住开口。

    却听他沉沉的道:“你之前对二十九国提出的要求,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有那两个条件,为何要让他们用我们的钱币!”

    “在回答父皇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父皇一个问题,我大唐缺铜吗?”李承乾淡淡的反问道。

    尽管他依旧不想搭理李世民,但李世民提出的疑问,他却不得不回答。

    因为他之后还需要李世民配合他。

    只见李世民稍微沉吟,便摇头说道:“不仅是我大唐缺铜,往上的隋朝,南北朝,甚至汉朝,都缺铜。因为我华夏大地本身就缺铜,再加上春秋战国时期大量使用铜制武器,导致很多铜矿都被开采一空了。”

    “这样一来,到了我大唐这一朝,自然是缺铜的。其实不光缺铜,连金银也缺。”

    “想不到父皇懂得还挺多的。”

    李承乾笑着打趣了李世民一句,又话锋一转:“不过父皇说的没错,我华夏大地确实缺乏铜矿。”

    “既然你知道我大唐缺铜,为何还要让那些邦国用我大唐的钱币?”李世民板着脸问道。

    李承乾笑了笑,旋即拿出一张银票,接着道:“我说的钱币,可不是铜钱,而是银票!”

    “什么!?”

    李世民吃了一惊,不由得道:“你要让他们用这种纸当货币?”

    “对啊,有什么问题吗?”李承乾有些好笑的反问道。

    问题大了去了!

    李世民白了李承乾一眼,仿佛看傻子一般的看着他,道:“你凭什么觉得,他们会答应你,用这种纸当钱币?”

    “因为这张纸能兑换相应的铜钱,或者金银!”

    “什么意思?”

    “比如这张纸,也就是银票,它的面额是一贯钱,我能用它到钱庄兑换一贯钱。如此一来,父皇还觉得它只是一张纸吗?”李承乾笑着问道。

    “这”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然后不由自主的看向长孙皇后。

    只见长孙皇后也来了兴趣一般的问道:“我儿的意思是,你打算用这些银票,从番邦异国手中换取等量的金银?”

    “哈哈哈,还是母亲聪明!”

    李承乾仰头大笑,而后兴趣十足地道:“大唐银票,是世上绝无仅有的一种新型钱币,一旦各国开始接受这种钱币,大唐就能以银票必须等量金银兑换为由,让各国将金银送到大唐,才发放等量的银票给他们。”

    “原来如此。”

    李世民也仿佛明白过来似的,兴奋道;“如此一来,那就相当于我们用一堆纸,从他们手中换取了无数的金银。”

    “不错!”

    “哈哈哈!太好了!”

    李世民想到各国的财富会源源不断的涌入大唐,顿时笑得脸颊通红。

    但长孙皇后比起他,却显得颇为冷静。

    只听长孙皇后又若有所思的道:“虽然我儿的想法很好,但母亲还有一事不明,万一他们拿着银票,大量兑换钱庄里的金银,又该怎么办?”

    “这个母亲不用担心,大唐的钱庄都是有兑换额度的,不是你想兑换多少,就兑换多少。”

    李承乾笑着解释道:“而且,一旦大唐开始运作银票,朝廷就会立刻要求所有番邦异国,以后与大唐的交易,只能用银票。”

    “如此一来,他们手中的银票就成了流动的外汇。除了用外汇与我大唐交易,他们便没有别的途径。”

    “只要他们国内开始流通银票,这个时候的银票,价格必定上涨,有时候一贯钱的银票,价值不止一贯钱,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谁先炒作银票,谁就有利可图。”

    “那么到了这种情况,母亲觉得,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做?”

    “这”

    听到李承乾的解释,长孙皇后明显的瞳孔一缩。

    因为李承乾说的银票价格上涨,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况。

    毕竟番邦异国从大唐运回去的铜钱,都要比大唐铜钱本身的价值高。

    而同样的道理,他们从大唐运回去的银票,价值自然要高于大唐银票本身的价值。

    那么,一旦炒作银票有利可图,各国接下来要面临的情况就是,国民疯狂兑换大唐银票,直到把国内的金银兑光为止。

    想到这里,不仅长孙皇后,就连李世民都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狠毒!

    实在是太狠毒了!

    若不是自己亲儿子,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真想远离他。

    越远越好。

    “承乾.”

    “父皇,母后,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不用可怜他们!”

    李承乾平静的说道,然后缓缓站起来,目视长安城方向:“他们来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不错,请把《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