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火爆大朝会,硬刚李二,回答我!?【求月票】

    “陛下!”

    在被李承乾一句话打懵后,那名率先站出来的御史,当即将目光移向了李世民。

    那意思很明显,太子这么嚣张,你都不管管?

    还有,太子有什么资格对大臣的弹劾进行决断?

    其实不光那名站出来的御史满心不解,别的大臣也希望李世民给个说法,不然这朝会还怎么进行下去?

    却听李世民淡淡道:“无舌,宣旨吧!”

    “诺!”

    无舌应诺一声,似乎早有准备一般,当即拿出一份圣旨,高声念道:“皇太子承乾,宜令听讼,在兹恤隐。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今若有固执所见,谓理不尽,然后闻奏。贞观三年,九月十六日。”

    “这”

    众臣听到这份旨意,不禁满脸诧异。

    因为这份旨意的意思是,以后审理诉讼案件,得由尚书省先审理,然后交给太子决断,如果对太子的决断不满意,再让皇帝做最终裁决。

    可别小看这个流程,在大唐的政法体系中,尚书省作为行政机构,是处理政务的,而司法通常是由刑部或大理寺负责的。

    如今李世民在这个流程中,加了一个东宫,政治意图可谓昭然若揭。

    当然,这份旨意跟刚才那名御史弹劾李承乾之事,没有多大的关系,但从这份旨意中却不难看出,皇帝是在放权了。

    也就是说,这次大朝会,名义上是由皇帝在主持,其实是由太子在主持。

    想通了这个关键,不光那名御史心有怯怯,就连众臣也不禁面面相觑。

    看来重阳宴那晚之后,太子已经不是徒有虚名的太子了,是真正的实权太子了。

    “太子殿下,臣有本奏!”

    就在众臣反应过来的下一刻,大理寺卿戴胄站了出来。

    却听李承乾淡淡道:“何事?”

    “禀太子,从贞观二年初到现在,有三百九十一名囚犯已经判了死刑,臣原本想请求陛下批准秋后处以‘大辟’之刑。然,有一人案情生变,臣请求重审这名死囚,请太子准许!”

    “哦?”

    李承乾听到戴胄的奏报,不由眉毛一挑,然后追问道:“何故生变?”

    虽然他没有审理过任何案子,但这种被判死刑,又突然改判的情况,肯定不简单。

    却听戴胄接口道:“回太子,此案是由大理寺丞张蕴古审理的,臣请求张蕴古为太子解答。”

    “好!”

    李承乾爽快的答应道:“大理寺丞张蕴古何在?”

    “臣,张蕴古,参见太子殿下!”

    “免礼!”

    李承乾大手一挥,然后直接了当的道:“你来说说,此案为何生变?”

    “是!”

    张蕴古应了一声,连忙道:“回太子,此案犯人名为李好德,虽然口出狂言,被定为谋反之罪,处以死刑。但臣仔细调查,发现其身染狂疾,并无罪过。故而上报大理寺卿,撤销其死刑,改为无罪开释。”

    “何谓狂疾?”李承乾不解的追问道。

    却听张蕴古耐心解释道:“回太子,所谓狂疾,就是人的所作所为,并非出自本意,乃疾病所至。因此,臣以为不应该给他加罪。”

    “原来如此.”

    李承乾闻言,顿时恍然大悟,旋即有些好笑的道:“原来这名犯人有精神病啊,那确实不该给他加罪!”

    “精神病?”

    “呃,不管怎么说,李好德一案,当无罪开释,孤准了!”

    “太子殿下且慢!”

    就在李承乾答应的瞬间,又一名大臣站了出来,持笏道:“臣有本要奏!”

    “你是何人?”李承乾眉头一皱。

    对这名大臣有种天然的反感,不知道是为何。

    却听这名大臣自我介绍道:“臣,御史中丞,权万纪。”

    哦!

    我就说怎么这么反感呢?

    原来是那个喜欢打小报告,诬陷他人,结果被李佑杀了的权万纪啊!

    虽然权万纪在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李承乾却没有深究,而是若无其事的问他:“御史中丞对此案有什么话说?”

    “回太子殿下,据臣所知,大理寺一向办事公允,可自从张蕴古上任大理寺丞以来,屡次为犯人翻案,臣虽不知是何缘故,但李好德一案,却略有耳闻。”

    权万纪说到这里,下意识看了眼李世民,又接着道:“据臣所知,大理寺丞在调任京师之前,常年在相州任职,与相州刺史李厚德交情深厚,而这李好德,正是李厚德的亲弟弟!”

    哗!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就连作壁上观的李世民,都不由坐直了身体,直勾勾的盯着张蕴古道:“是真的吗?”

    “啊?这”

    张蕴古吓了一跳,连忙道:“陛下,请听臣解释.”

    “朕问你!是真的吗?!”

    还没等张蕴古把话说完,李世民就豁然从皇帝宝座上站了起来。

    张蕴古吓得连忙拜倒,结结巴巴的承认道:“是,是真的”

    “你胆子也太大了!?”

    李世民勃然大怒,然后健步如飞的走到张蕴古面前,居高临下的道:“朕问你,为什么不上报?”

    “回陛下,臣与李厚德有私交是真的,可李好德有精神病也是事实,陛下不可因为臣与李厚德有私交,就冤枉了李好德啊!”张蕴古硬着头皮答道。

    “哈哈哈!”

    李世民怒极反笑:“张蕴古,朕一向以为你公正严明,处理案件不徇私情,故而才将你从相州调任京师,出任大理寺丞一职,没想到,你就是这么对朕的?”

    “陛下,臣.”

    “你太让朕失望了!”

    还没等张蕴古把话说完,李世民就暴喝打断了他。

    正在这时,权万纪又道:“陛下,臣以为,那李好德的精神病,或许是装的”

    “什么意思?”

    李世民脸色一沉,当即回望权万纪。

    却听权万纪接着道:“回陛下,据臣所知,在李好德被囚禁期间,张蕴古曾多次找李好德下棋,试问,一个有精神病的人,是如何跟人下棋的?”

    “呃,陛下,李好德有精神病确实是真的,但他的病也不是一直都在发作,只是”

    “你还敢袒护他!!”

    李世民一听张蕴古为李好德辩解,就怒火中烧:“你也太猖狂了!!”

    说完,气得来回踱步,最后忍无可忍,当即挥手下令:“把他拉到东市斩了!”

    “什么!?”

    张蕴古闻言,大吃一惊,连忙喊冤道:“陛下!我冤枉啊!”

    “陛下!”

    房玄龄见李世民一怒之下要杀张蕴古,连忙站了出来。

    但李世民一个冷眼扫过去,他当即就吓得两股战战,把想说的咽了下去。

    而这时,魏征也站出来道:“陛下,你错了.”

    “魏征!!”

    李世民抬手一指,怒道:“你也给朕闭嘴!”

    “啊,这”

    魏征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殿外的金吾卫,哗啦啦的涌进来,架着张蕴古便准备拉出太极殿。

    就在这时,一道一直沉默的声音,冷不防的响了起来:“若是孤没记错的话,此案应该先由孤决断吧?”

    轰隆!

    此话一出,全场如遭雷击。

    就连准备架着张蕴古离开太极殿的金吾卫,都停下了动作。

    没办法,重阳宴那晚,他们因为李承乾的命令,杀爽了。

    如今听到李承乾的话,有种本能的想要遵从。

    毕竟那些平时高高在上的世家大族,他们早就想大开杀戒了,可惜身份使然,命令使然,他们有心也无胆。

    不过,他们停下来也并非是在违抗李世民的命令,而是他们身后站了一群人,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而这些人,无一不是江陵一系的文臣武将。

    只见李世民眼睛微微一眯,旋即回望李承乾,冷冷道:“太子这是何意?”

    “没别的意思,就是想提醒一下父皇,您刚才的旨意,好像是让儿臣先决断,若决断的不对,才由你决断。”李承乾淡淡道。

    李世民冷哼道:“此案已清晰明了,不用你决断,朕可自行决断!”

    “那可不行!”

    李承乾闻言,当即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郑重其事道:“规矩就是规矩,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父皇已经下了旨,岂能朝令夕改?”

    “你!”

    李世民被噎了一下,但还是坚持己见的道:“你莫非连这都看不出来?张蕴古这是在徇私枉法!”

    “有没有徇私枉法,孤自有决断!”

    李承乾板着脸道:“来人,将李好德带到大殿来,孤要亲自审问!”

    “是!”

    还没等殿外的金吾卫领命,前大理寺丞孙伏珈就轻车熟路的带人去了大理寺牢房。

    见此一幕,众臣再次面面相觑。

    心说好劲爆!

    这才刚开朝,父子俩就干起来了!

    那等会儿,万一陛下被太子打脸,不知是何表情

    想到这里,众臣不由开始期待起来。

    而李世民则满脸阴沉的看着李承乾,恨不得出手教训一番这逆子。

    早知道让他主持朝会这么憋屈,自己说什么也不答应杜如晦!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

    即便李二现在后悔得牙痒痒,也只能等李承乾决断完,自己再决断。

    好在孙伏珈的办事效率奇高,没到两刻钟的时间,就将死囚李好德带到了太极殿。

    然而,还没等他开始禀明李好德的情况,李好德就当着众臣的面狂笑了起来。

    “哈哈哈,这里怎么这么多人啊,你们都是来朝拜我的吗?”

    “皇帝算什么?不过是一介马夫而已!”

    “我也能做得!”

    “我就是皇帝!”

    “哈哈哈,我就是皇帝啊!”

    听到李好德的狂笑,众臣一阵无语。

    心说,这特么不是精神病,我倒立上奏!

    但众臣无语,不代表李承乾会无语,只见他饶有兴趣的打量着李好德,道:“你说你是皇帝?”

    李好德闻言,狂笑戛然而止,旋即皱眉看向李承乾,道:“你是何人?”

    “孤是大唐太子!”

    “太子?”

    李好德愣了一下,然后没好气的道:“你胡说!朕没你这样的儿子!”

    李世民:“.”

    李承乾:“.”

    “哈哈哈——!”

    大殿内突然响起一阵爆笑。

    李世民与李承乾脸色铁青,直接一个冷眼扫了过去。

    却见爆笑之人不是别人,正是程咬金。

    而就在李世民父子冷眼扫向他的时候,他的笑声也戛然而止,连忙惶恐跪地:“臣罪该万死!”

    “哼!”李世民父子同时冷哼一声。

    却听李承乾又沉沉的道:“是否装疯卖傻,其实很容易鉴别,只需要问他几个问题,他若答不出来,那肯定是精神病无疑!”

    “敢问太子,要问什么问题?”孙伏珈连忙道。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然后自顾自的走到李好德面前,道:“你说你是皇帝,那孤问你,皇帝家有一样东西,比别人家的多,比别人家的大,皇帝可以通过它,看透一堵墙,你知道是什么东西吗?”

    “这”

    李好德愣住。

    群臣也愣住。

    就连李世民都愣住了。

    因为别说李好德回答不出来,就连他们也回答不出来。

    但李承乾见李好德愣住,又换了个问题:“你说你是皇帝,那除了皇帝,什么人需要天天上朝?”

    “当然是朕的臣子!”李好德这次反应比较快。

    但李承乾却哑然一笑:“错了!没有人会天天上朝,大臣也不会天天上朝!”

    “啊?这”

    不光李好德表情一懵,就连李世民与众臣都目瞪口呆。

    因为他们心中的反应跟李好德一模一样。

    这就有些尴尬了。

    难道自己等人也是精神病?

    而就在李世民与众臣自我怀疑的时候,李承乾又问李好德:“老虎为什么要吃生肉?”

    “因为老虎饿了!”

    “错!因为老虎根本就不会煮!”

    李好德:“.”

    李世民与众臣:“.”

    “好,最后一个问题,一个要死的人,他要做的最后一件事是什么?”

    “下棋!对!下棋!”

    李好德仿佛惊醒了过来似的,当即高喊道:“我要下棋!张大人,我要下棋!”

    说着,他就滿大殿的疯跑了起来,要找张蕴古下棋。

    而这时,金吾卫立刻上前将他抓了起来。

    李承乾见状,无奈的摇了摇头,旋即缓缓走到权万纪面前,一字一顿的道:“御史中丞,你来回答这个问题”

    “啊?这”

    权万纪吃惊了一下,然后讪笑着道:“太子殿下的问题,实在高深莫测.”

    “回答孤!!”

    李承乾突然暴喝。

    全场震惊。

    就连李世民都被震惊得愣在了原地。

    “李好德有没有精神病?回答孤?!”

    “太子殿下,臣,臣.”

    权万纪吓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其余众臣更是目瞪口呆的看着李承乾。

    这气势,怎么感觉比皇帝还皇帝?!

    却听李承乾又冷冷道:“孤问你,就因为你这三言两语,孤父皇就差点杀了一个办案能臣,你该当何罪?”

    “太子殿下,张蕴古隐瞒他与李好德兄长的私交,是不争的事实,难道就没有罪吗?”权万纪连忙辩解道。

    李承乾笑了,笑得很无语,也很愤怒:“张蕴古说李好德有精神病,当判无罪,你说他徇私枉法,难道不是诬陷同僚?”

    “啊,臣没有,臣只是”

    “够了!”

    还没等权万纪把话说完,李承乾就不耐烦的打断了他,当即下令道:“来人!将权万纪拖下去,重责三十大板,交由大理寺审理!”

    “陛下!臣冤枉啊!臣冤枉啊陛下!”

    权万纪脸色瞬间就白了,连忙喊冤。

    但李世民此时只感觉脸颊火辣辣的疼,哪会搭理他。

    而原本准备将张蕴古架出朝堂的金吾卫,在听到李承乾命令的下一刻,直接就放弃了张蕴古,将权万纪拖了下去。

    如此反转的一幕,看得在场的所有大臣,无不满脸唏嘘。

    其实,在孙伏珈去大理寺的时候,李承乾就在系统中翻阅了《百科全书》,里面详细纪录了张蕴古一案的冤情。

    而因为张蕴古一案,李世民不光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特意下令大唐所有的死刑,哪怕是立即执行的,都要反复确认三次,杜绝冤假错案。

    所以,李承乾询问李好德的几个问题,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

    但目送权万纪,李好德被押出大殿,张蕴古却忍不住小心翼翼地询问李承乾:“敢问太子殿下,第一个问题和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是.”

    “嗯?”

    “太子殿下别误会,臣只是想在以后的断案中,更加准确的判断精神病,以防冤假错案”

    李承乾闻言,不禁哑然一笑,旋即扫视殿内的众臣:“你们也想知道吗?”

    “请太子殿下明示!”魏征第一个站了出来。

    其余大臣也跟着纷纷附和,就连李世民都满脸好奇。

    却听李承乾笑道:

    “既然你们想知道,那孤就告诉你们,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窗户。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吐出最后一口气。”

    “什么!?”

    众臣满脸懵逼,似乎对这两个答案颇感震惊。

    但李承乾却没有在这件事上继续浪费时间,又朝李世民道:“父皇,经此一案,儿臣有一决断。我大唐这一年之多,竟有三百九十名死囚,实在不是盛世之兆。

    是故,儿臣以为,当同李好德一样,释放这三百九十名死囚,让他们回家过年,待到来年再秋决!”

    轰隆!

    此话一出,全场轰动。

    比知道李承乾的两个答案,还令群臣震惊。

    这怎么可能?!

    那些可都是死囚!

    你放了他们,还指望他们来年乖乖回来秋决?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众臣反应了一瞬,当即就有人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纵使是盛世,也从未出现过这样荒唐的事情!”

    “是啊太子殿下,你这决断太荒唐了!”

    “陛下!此事您可得做主啊!不能让太子殿下胡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不错,请把《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