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这嘴啊!比那些御史还毒!【求月票】

    李承乾在推行科举改革,在算计李世民与他的臣子,李世民也没有闲着,特别是信心高涨后的李世民,第一时间就将心思打到了集中军权之上。

    毕竟手里有军队,谁也不怕,哪怕是他步步紧逼的儿子。

    所以,这段时间他不断召集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侯君集等大臣商量军队改革的事。

    而这时,左仆射萧瑀在得到李世民的首肯后,缓缓走进了大殿。

    “陛下,这是太子送来的奏折,说要直呈给陛下!”

    “呵,太子是越来越懂规矩了,也不枉朕年前下的那道旨意,看来,不许他未奉召进宫,还是有效果的。”

    李世民环顾众臣一笑,旋即从萧瑀手中接过奏折,笑着查看道:“让我们来看看,太子又有什么高论!”

    “嗯?”

    话音还未落下,他脸上的笑容就是一僵,而后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怒道:“这逆子是越来越放肆了!他凭什么罢免朕的大理寺卿,改用他的人?”

    “这”

    众臣听到李世民这话,不由面面相觑,心说太子这是什么意思?人家戴胄干得好好的,怎么说换就换?

    却听房玄龄疑惑道:“敢问陛下,太子可否言明了罢免大理寺卿的缘由?”

    “你们看!这逆子真是得寸进尺,就这么点小错,难道也不能宽容吗?至于罢免大理寺卿吗?简直岂有此理!”

    李世民一脸愤然的将奏折扔给房玄龄。

    只见房玄龄仓皇的接过奏折,展开查看。

    原来,李承乾是觉得,李好德一案,虽是张蕴古审理的,但戴胄作为大理寺卿,却没有很好的尽到一个主官的责任,差点致使自己下属被皇帝误杀。

    这是严重的失职。

    而且,在李世民要杀张蕴古的时候,戴胄也没有及时站出来,说明他对整个案情没有详细了解,对同僚也没有认同感。

    同样也是严重的失职。

    最后,李承乾还列举了一条,大唐贞观三年的死囚多达三百九十名,而武德年间的死囚,从未超过两百名,说明戴胄出任大理寺卿这三年,存在业务不熟,不专业的情况。

    综上所述,李承乾谏言李世民,罢免戴胄大理寺卿之职,改任孙伏珈为大理寺卿,同时提拔张蕴古为大理寺少卿。

    “这”

    房玄龄看完李承乾的奏折,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将奏折递给魏征等人查看。

    然而,李世民却等不及魏征等人查看,又义愤填膺地道:“你们说说,他至于吗?就算戴胄是有点瑕疵,但瑕不掩瑜吧?就为了这点小事,朕就要罢免了他吗?”

    “陛下!”

    李世民的话音还未落点,萧瑀就正色接口道:“虽然臣还没有看过太子那份奏折,但臣依旧不赞同陛下这句话,无论是军纪,还是法纪,都要严肃处理。否则,国家将会出大问题。这就好比臣之前弹劾李靖擅自动兵,形同谋反,陛下到现在都没有处理,这就是在违法乱纪!”

    李世民听到萧瑀这话,火气噌的一下就上来了:“朕是在说太子之事,你怎么扯到李靖将军那里去了?”

    “这难道有什么区别吗?所谓瑕不掩瑜,不过是在纵容其他人罢了!”

    “你!”

    李世民被这话噎了一下,正欲回怼萧瑀,却听魏征冷不防的开口道:“陛下,臣也以为,这不是戴胄,或者李靖将军的问题,而是通过他们,反应出了法制和军制的问题。”

    “即便不是戴胄,或者李靖将军,发生在别人身上也一样。”

    “是啊,贞观以来,我们修改了法律,统一了军权,但官员管理方面,以及领兵制度,并没有什么改变。”

    长孙无忌闻言,也若有所思地道:“因此,我觉得,此事或许是我们的一个突破口。”

    “你的意思是?”李世民眉头一皱。

    却听长孙无忌又道:“本来我是打算谏言陛下借李靖将军之手,改革军队的问题。但现在一想,借太子之手,也未尝不可。

    再加上,太子同样也在推行改革,我倒觉得,还不如将此事一并推给他!”

    “至于戴胄嘛”

    说到这里,顿了顿,旋即哑然一笑:“就算他不做大理寺卿,难道陛下就不重用他了吗?”

    “荒谬!难道犯了错的官还要升居高位?这是哪门子的道理?!”萧瑀对长孙无忌嗤之以鼻。

    长孙无忌尴尬地抽了抽脸皮,却没有跟他搭话,而是将目光落在了李世民脸上。

    只见李世民脸色不断变化,最终沉吟似的道:

    “如果处理李靖将军,当然可以给天下人一个震慑。但朕告诉过他,朕不会像隋文帝对史万岁那样对他,朕只记他的功,朕不能言而无信。”

    “更何况,他刚刚赢得了胜利,又迎回了传国玉玺,朕若处理他的话,也很不好看!”

    “可是,如果放任不管的话,也不是长久之计啊!”侯君集忍不住插嘴道。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眼萧瑀,眯眼道:“左仆射说的对,朕担心的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纵容了其他人。”

    “这”

    众臣再次面面相觑。

    这个其他人,就很微妙了。

    除了李靖,还有谁值得李二陛下这么深思熟虑呢?

    其实不用他们想都知道。

    却听魏征又接口道:“不管如何,臣依旧觉得,审理李靖将军,总是所得不如所失。至于罢免戴胄,改任孙伏珈为大理寺卿,臣也觉得,并无不妥。”

    “陛下!”

    魏征的话音刚刚落点,侯君集又突然开口道:“您还记得太子在上次朝会上的决断吗?他要释放那三百九十名死囚归乡,让他们来年再回来秋决,而此事正是孙伏珈负责的!”

    “如果,臣说如果,这三百九十名死囚若回不来,会不会是孙伏珈的失职?臣可记得太子还给我们打了一个赌,说如果那三百九十名死囚,但凡有一个没回来,他就自禁三年,不问朝中任何事,专心学习。”

    哗!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就连李世民都差点没反应过来,心想对啊!

    朕怎么忘了这件事呢?

    那逆子可是当着满朝文武打的这个赌啊!

    如果那三百九十名死囚,但凡有一个没回来,他就自禁三年!

    哈哈哈!

    这可是你说的,朕可没逼你!

    但朕绝不相信那三百九十名死囚会一个不落的回来

    到时候,他帮朕解决了军队改革的问题,又得罪了军方,不易沾染军权,再自禁个三年,给朕清净,岂不是三全其美?

    想到这里,李世民瞬间就打定了主意,当即朝房玄龄道:“中书令,传朕旨意,罢免戴胄大理寺卿一职,改任谏议大夫。另外,提拔孙伏珈为大理寺卿,张蕴古为大理寺少卿!”

    “臣,遵旨!”

    房玄龄立刻站出来领旨。

    却听李世民又道:“来人!召太子进宫!”

    “诺!”

    殿外应诺一声,很快便有人出了皇宫。

    与此同时,太子府。

    李承乾正在客厅接见张平。

    陪同的还有张平的老搭档,裴宣。

    却听李承乾笑呵呵地道:“张都督,这一年多不见,你可是长壮实了不少啊!我都差点没认出来!”

    “呵呵,承蒙太子殿下关照,才让末将在战场上几次侥幸活下来。至于身体嘛,嘿嘿,整天吃草原上的牛羊肉,能不长壮实就怪了!”张平挠头笑道。

    一旁的裴宣也笑着打趣他道:“你可倒好,有的是牛羊肉吃,我们可没你那口福!”

    “诶,裴统领这话说的,莫不是孤苛待了你?牛羊肉随便吃哈!就是不管饱!”

    “哈哈哈!”

    三人哄然大笑。

    气氛渐入佳境。

    片刻,才见张平收敛笑声,神色复杂的看着李承乾,感慨道:“还是跟太子殿下相处起来轻松!想当初,我跟裴统领还想找太子殿下的麻烦,真是猪油蒙了心,不知道天高地厚!”

    “是啊!结果太子殿下小露一手,我们都招架不住。特别是马尚书,那演技真的,我到现在见着他都想绕着走!”

    “呵呵呵,谁说不是呢!”

    眼见两人有说有笑,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在江陵的时候,李承乾一边笑看着他们,一边提起酒壶,为他们倒酒道:“这四年时间,说实话,就跟做梦一样,你们感触良多,我何尝又不是呢。只是,未来还有很多事需要我们做,望诸君共勉啊!”

    “共勉!”

    裴宣与张平对视一眼,当即端起酒杯,朝李承乾示意,然后一饮而尽。

    “哦对了,来见太子殿下之前,李夫人有几句话,让我转述给太子殿下。”

    刚放下酒杯,张平就想起什么似的说道。

    李承乾愣了愣神,旋即看了眼裴宣,又道:“莫非是李靖将军的那位李夫人?”

    “正是!”

    张平端正身形道:“李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红拂女,也是李靖将军的军师,跟随李靖将军南征北战,出谋献策,当真一奇人!”

    “哦?”

    李承乾眉毛一挑,旋即不动声色地问道:“那李夫人有何话说?”

    “回太子殿下”

    张平斟酌似的拱手道:“李夫人要我转告您,当初李靖将军本来是打算暂停对突厥发动进攻的,因为陛下有意与颉利可汗和谈,但李靖将军听说太子派了欲谷设来捉拿颉利可汗,便毅然决断,配合欲谷设,对突厥发动进攻,并不是真的想违抗陛下的命令,擅自调动兵马。”

    “这”

    李承乾听到这话,明显的愣住了。

    因为他一时没搞懂李靖夫人说这话的目的。

    却听一旁的裴宣沉吟道:“不管李靖将军是何理由,违抗皇命,擅自调动军队,形同谋反。想来,李靖将军肯定会遭到御史的弹劾,恐怕要有麻烦了!”

    “啊?这是为什么?李靖将军明明打了胜仗,还迎回了传国玉玺,陛下怎么会处置他?”张平有些不解的问道。

    裴宣看了他一眼,却没有跟他解释,而是看向李承乾:“太子殿下以为如何?”

    “李靖这位夫人,果然不简单!”

    李承乾兀自感慨似的说道。

    裴宣与张平对视一眼,却听李承乾又接着道:“你们知道,李夫人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吗?”

    “为什么?”

    “因为他们夫妇有投效我之意!”

    “啊?”

    裴宣与张平闻言,满脸诧异,心说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李世民当初邀请李靖加入自己的阵营,他都是直接拒绝保持中立的。

    因为他曾亲口说过这样一句话:'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在李靖心中,他更重实功,而非政治投机!

    如今,虽然他可能会遭遇重大的政治危机,但绝没有到山穷水尽,需要投靠李承乾来救自己的地步。

    却听李承乾又挑眉道:“怎么,你们不信?”

    “不是太子殿下,不是我们不信,而是觉得,觉得.”

    “孤其实知道!”

    还没有等裴宣把话说完,李承乾就笑着打断了他,道:“孤知道你们不会轻易相信这个事实,但孤要告诉你们,李靖将军这件事,并不简单,说不定,朝廷正在酝酿一件大事,想要借用李靖将军这件事来敲定!”

    “因为李靖将军现在的地位,已经相当于是军中第一人了。”

    “以我父皇的性格,你们觉得他会允许这样的人存在吗?”

    “啊?不会吧!陛下该不会要杀我李叔吧!”张平一脸吃惊的说道。

    李承乾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斥道:“你脑子里在想什么呢!我父皇怎么可能杀了李靖将军?我的意思是,李靖将军有李靖将军的长处,当我父皇用不到他的长处的时候,就得将他卸下来。不然,恐怕就是第二个韩信了!”

    “这”

    张平与裴宣二人再次对视。

    却听裴宣若有所思的道:“那依太子殿下的意思,陛下是打算罢免李靖将军的官职?可是,李靖将军刚立了大功,就这么罢免的话,军中怕是不服吧.”

    “所以啊!”

    李承乾笑道:“所以我才说朝廷可能会利用李靖将军来解决一件大事,你想想,朝廷最近在张罗什么呢?”

    裴宣想了想,不太确定地道:“莫非是军队改革的事?”

    “对咯!”

    李承乾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道:“如果我猜的不错,我父皇他们多半会以李靖将军为突破口,利用他在军中的威望,对军队实施改革!”

    “但是。”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接着道:“这就相当于是砍断了李靖将军的翅膀,让他在军中的威望,一去不复返!”

    “毕竟军队改革,肯定会触动军中各方的利益。”

    “而李靖将军若为了自保,支持改革,则会成为众矢之的,颇有种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感觉。”

    “所以,你们现在明白了吗?李夫人为何要向我投来示好之意?”

    “因为无论是我父皇,还是前太子李建成,不管他们怎么争,不管他们谁赢,都不会动摇李靖在军中的地位!”

    “但现在嘛.”

    虽然李承乾的话没有说完,但裴宣与张平已经念头通达了。

    然而,正当他们还想追问李承乾更多问题的时候,门外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启禀太子,陛下派人来传召您进宫觐见!”

    “嗯?”

    李承乾微微一愣,不由得皱眉道:“可知发生了何事?”

    “来人并没有说何事,只说陛下传召您急见!”

    “这”

    李承乾迟疑了一下,旋即看了眼裴宣,又看了眼张平,道:“既如此,那咱们改日再聚,你们先回去吧!”

    “是!”

    张平与裴宣对视一眼,当即站起来拱手。

    却见李承乾又想起什么似的,将目光落在张平身上,道:

    “张都督,若李夫人问起你这事,你就说已经转告了,其他的先别说!”

    “诺!”

    张平应诺一声,也没有追问缘由,很快便跟裴宣离开了。

    而目送他们离开的李承乾,则眯起了眼睛,小声嘀咕了两句。

    另一边,李靖府邸。

    红拂女正在给李靖上治疗冻疮的药。

    “哎哟,痒死我了!”

    “这痒啊,比疼难受!疼能疼个痛快,这痒是再痒也痛快不了!”

    “你的意思就是说,不要今天说你有功,明天又治你的罪,还不如干脆把你杀了,来得痛快!”

    “你这嘴啊,比那些御史还毒!”

    “可我这张嘴,还帮了你不少忙,不是吗?”

    “这”

    李靖眼珠子一转,旋即坐正身形,好奇的道:“这么说,仲雨已经去太子府了?”

    “去了,今天刚去!”

    红拂女剜了李靖一眼,一边给他上药,一边道:“仲雨这人,虽然有些心眼,但对你还是挺上心的!”

    “嗯,仲雨是不错。那你觉得,事情真会朝不好的方向发展吗?”

    “虽然陛下曾亲口对你说,不会像对史万岁那样对你,但陛下却没说,要怎么对你,这对你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毕竟这软刀子,有时候比硬刀子更折磨人.”

    “不错,夫人说的有道理,这件事,咱们还不能大意!”

    李靖颇为认可的点了点头,忽又想起什么似的,道:“我听说,太子张罗的科学院,月末要开院了,咱们要不要参加?”

    红拂女想了想,道:“我觉得,应该参加。正好我也想见见那位太子殿下。”

    “好,那我们就一起参加。”

    李靖当机立断道:“正好我也有一事向他求证!”(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不错,请把《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