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随身听诞生

    第二天,陈光良和陈文杰来到美的集团,陪同的还有美的总裁杨宪成。

    “陈生、小陈生,随身听的专利已经在美国和英国申请成功,且我们的样机已经通过最后的测试,各方面都超预期!”

    美的电子的负责人黄志明,高兴的拿出美的牌‘随身听’。

    历经五年时间,美的电子终于是完成,哪像前世的索尼,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完成。

    当然,前世的索尼随身听,是在Pressman TCM-100录音机上面直接升级,理论上只是减掉录音功能和扬声器,加上高保真音质。

    所以美的这一世,一开始实际上有很多需要攻克的难题,例如尺寸的缩小,耳机的搭配,电池的选择、高保真音质。

    陈光良接过美的牌的随身听,入手感觉轻盈,整体也非常美观。

    随后,他佩戴好耳机,按下播放键。

    里面录制的是粤剧,音质还是很不错的。

    “能播放时间多久?”

    “理论上是一个小时,至少也是五十分钟。”

    陈光良很满意这样的产品,当即说道:“马上生产3000台,先在本港销售,三个月后全球发行。工厂的规模怎么样?”

    黄志明当即说道:“出货量每个月只有3000台,一旦销售情况好,我们将可以尽快追加产量!”

    陈光良当即说道:“不,那样会错过全球发行的。现在就开始准备扩大产量,至少每个月要的出货量要达到2万台,这还只是第一步扩产。其次,你们对于如何推广,有具体的营销策略吗?”

    黄志明马上说道:“我们打算在电视台做广告”

    陈光良予以否决,说道:“这样很难直观的将我们的产品介绍出去,毕竟这是新兴的产品。这样,在长江工业集团的职员中,选出一部份,让他们在上下班的街头或巴士车上,使用我们的产品随身听听音乐。让随身听真正出现在市民现实中,同时先利用纸媒来介绍这种时尚产品。”

    众人纷纷眼前一亮,这无疑是最好的宣传,将其打造成一种时尚,必然引起很多人的跟风。

    这时候,陈文恺补充道:“音乐磁带也是关键,将许冠杰的首张粤语专辑《鬼马双星》录制,搭配一起。”

    “好,我们明白了!”

    不愧是父子,两人兼职是天生的商业奇才,此时大家心里如是评价道。

    而陈光良刚刚的介意,至少帮助随身听节省了不少广告费,更是直接省却推广的时间,一步到位。前世索尼随身听一开始的出货量只有3000,远没有达到预期,后来便是通过街头时尚的传播,销量猛增。

    离开美的电子后,陈光良父子又来到美的游戏娱乐。

    美的集团分为三大业务:美的电器、美的电子、美的娱乐,三大业务自然也是互相协同发展,只是产品类型不一样而已。

    在美的娱乐,大家对于是否今年发展‘游戏主机’,展开了讨论。

    林柏韬的意见比较保守,他说道:“游戏主机的产业,进入的门槛较高,香港没有美国、日本那样的人才和产业链。虽然这些年香港毕业不少电子工程的大学生,逐渐积累了相当的人才,但此时日本尚且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发展游戏主机,我们是不是再观望一下。”

    他的想法很简单,老板已经说过:“有趣的游戏要比优秀的硬件设备重要”、“游戏设备的技术没有价格有用”等经营理念。

    按照老板的想法,那就是美的游戏娱乐的未来,可能以‘软件’为主;不是不发展硬件,而是要以最低代价去发展。

    按照摩尔定律,十八个月时间集成电路会发生一个大的变化;那么游戏主机也是如此,现在投入,那是和美国日本在比赛;再晚一点,那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陈文恺则说道:“据我所知,日本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发展游戏主机。我们现在进入,不是为了和日本和美国比赛,而是积累经验。”

    林柏韬闻言,便说道:“这倒是也不错!目前,我们正在研发《太空侵略者》这款游戏,投入较大的精力。对于游戏主机,可以先组建团队。”

    毕竟是集团总经理,说白了现在就已经是长江工业的‘当家人’,老板长期不管。

    陈光良这时候说道:“《太空侵略者》要投入研发,游戏主机也要投入研发,不投入,香港的产业怎么能进步呢!从长远来看,我们会获利最大方的。”

    林柏韬闻言一震,姜还是老的辣啊,老板真正的意图是培养整个产业,而非眼前的得失。他就在美的集团得知一个事情,70年代初,美的电子就进入了‘电子手表’产业,当时英特尔都还没有入场,在1971年美的电子已经能生产第一个电子表,拉开了香港电子手表的序幕。

    如今,日本电子手表由于疯狂扩产,将英特尔等美国公司打的落花流水,形成一家独大;不过香港的电子手表产业,也发展起来,有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二的趋势。

    “好,我明白了!”

    陈光良为什么敢投资?

    第一,全球电子游戏产业,以后就是他的三个儿子主要之争;

    第二,他是在培养香港的电子产业发展,扩大整个香港电子产业的前景。哪怕是有人离职创业,那就是相当于星星之火。

    第三,美的娱乐未来的利润,绝对不会低,因为软件一定是很赚钱的;前世一个《太空侵略者》,就已经让太东赚了上亿美金。而陈光良玩了那么多游戏,全部制作出来,美的娱乐就是妥妥的全球游戏软件霸主。

    “有趣的游戏要比优秀的硬件设备重要”、“游戏设备的技术没有价格有用”等经营理念,这并不是陈光良的原创,而是前世任天堂的社长山内博的话;这一世,他先用一下而已。

    当美的电子注册成功‘随身听’专利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被西方个别媒体进行传播,只是大家有些云里雾里而已。

    当‘随身听’传到飞利浦、雅马哈等此时的电子产品制造商的耳里时,这些公司的高层纷纷嘲笑起来:

    “没有人会疯狂到戴着耳机到处跑!这只是个疯子们喜欢的没用的玩意儿!”

    “香港?能造什么?他们恐怕只能造一些山寨产品吧?”

    一个月后。

    2月25日,元宵节。

    美的牌‘随身听’悄然上市,事先没有大作广告,仅是在《东方日报》刊登了广告。

    当天,大概200多名职员从家里出发,第一时间就是查看随身听。走出家门的那一刻,他们纷纷戴上耳机,将美的牌随身听卡在皮带上。

    “阿峰,你头上戴着是什么?”郭峰刚走出华富邨的公屋,在小区就碰到熟悉的人。

    “坚哥,这是美的集团刚刚发售的随身听,看,这样,可以随时实地的听到音乐,这就是时尚!”

    “不会吧,这么小的东西,可以听音乐,我试一下,我不相信!”

    郭峰将自己的耳机取下来,给发小戴上。

    “我KAO,是许冠杰的《鬼马双星》,真带劲!”

    三十秒,郭峰就取从坚哥头上取下,笑着说道:“坚哥,不说了,我得赶去上班!”

    “别走啊,告诉我哪里有卖?”

    “连卡佛百货商店、惠康超级市场、7·11便利店,都有卖!”

    一路上,郭峰都带着耳机,在开往九龙的巴士车上,他成为最靓的仔;走下巴士车,他又是街上最靓的仔,时不时引来人的咨询。

    与此同时,哪怕是上班期间,长江工业集团也有100名职员,带着耳机,在中环、湾仔、铜锣湾、尖沙咀、旺角穿梭,他们都是带着任务的,那就是向香港市民展示随身听。

    太多人好奇,包括很多的外国人。

    随身听上市后的翌日,香港多家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将其列为新闻焦点——这并非美的投放的广告,而是产品本身的新鲜度与话题性,成了媒体争抢的优质素材。

    《东方日报》在头版角落开辟专栏,标题醒目:“香港科技业再添新彩——随身听,改写音乐体验的科技奇迹”。

    文中盛赞:“这款诞生于香港的随身听,是本地美的集团的又一里程碑。它或许将如方便面、街机、行李箱、魔方、塑胶花等产品那般,从香港走向世界,用实力打破‘香港只会造山寨’的偏见,证明这里不仅有高效的制造业,更有领先的研发与创新能力。”

    《星岛日报》则从产业视角切入,在财经版写道:“美的集团再出王牌!随身听或成街机之后的娱乐新标杆。从早年的电子手表到如今的随身听,美的始终在世界级产品着手。这款能让音乐‘随身走’的产品,精准击中年轻人对‘便捷娱乐’的需求,其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明报》更贴近民生,在生活版用轻松的笔触描述:“戴上耳机,世界瞬间安静——美的随身听不止能听流行乐,粤剧的婉转、京剧的铿锵、黄梅戏的清甜,都能录进磁带随身携带。无论是通勤路上还是闲暇时光,它都能成为陪伴身边的‘私人戏台’,这般实用又有趣的产品,难怪一上市就成了市民热议的话题。”

    报纸上架后,街头报刊亭前挤满了驻足阅读的人,不少市民边看边讨论:

    “原来这小东西还能录粤剧?我得给爸妈买一台!”

    “香港自己发明的?比外国货还新鲜,下班就去看看!”

    媒体的自发报道,让随身听的知名度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远超预期。

    与媒体热度同步升温的,是连卡佛集团旗下各销售渠道的火爆场景。

    连卡佛百货、大新百货、中华百货的家电专柜前,早早围满了闻讯而来的市民;惠康超市的货架旁,不时有人踮脚询问“随身听还有货吗”;7-11便利店的收银台边,放着的几台样品被反复拿起查看,店员不得不一遍遍演示操作方法。

    在铜锣湾连卡佛百货,一位中年男士握着随身听,听完店员播放的粤剧选段后,当即决定购买:“我老伴爱听粤剧,以前只能在家用收音机,有了这个,她去公园散步也能听了!”

    旁边几位年轻人则围着样品讨论:“能放《鬼马双星》吗?要是能录自己的歌就更好了!”

    柜台前的队伍越排越长,销售人员手忙脚乱地打包、收款,不时对着对讲机喊:“三楼家电区,随身听还剩 20台,要补货!”

    而这样的补货请求,在当天反复出现。首批 3000台随身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与此同时,香港的街头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戴着耳机、腰间别着随身听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或是在巴士上随着音乐轻轻点头,或是在街头漫步时沉浸在自己的节奏里,成了城市中一道新鲜的风景线。

    路过的人忍不住侧目,有的上前询问购买渠道,有的则默默记下“美的随身听”这个名字,很快成为市民话题主流。

    与此同时,虽然随身听还没有全球发布,但消息已经传到欧美与日本,引起电子制造商的注意。

    这一次,他们不再怀疑,毕竟香港人也不是傻子。

    飞利浦、雅马哈、索尼等此时的电子产品制造商,纷纷派人从香港购买随身听,拿回去研究。

    原本嘲笑的飞利浦高层,此时傻眼了,他们看不上的设备,居然如此优秀。

    很快他们笑不出来了,因为他们如果后面要进入随身听领域,还需要缴纳专利费。要知道在之前,都是美的集团向他们缴纳专利费——卡式磁带专利。

    “我们太小看香港的美的集团了!”

    索尼。

    盛田昭夫此时再次傻眼,美的集团他很熟悉,当初还差点是他们在香港的组装厂,当时美的集团的技术薄弱,需要从日本买晶体管,然后组装收音机。而如今,随身听这样优秀的产品,居然是香港美的集团发明的。

    “可恶,我们不会承认这个专利的!”

    他不甘心。

    明明在卡式磁带录音机领域,飞利浦和索尼才是全球的霸主,美的集团只是利用廉价生产力,和少许的技术,才做到出口不错的成绩;就算如此,美的集团也需要缴纳专利费,而且制定行业标准的时候,美的集团只是见证者而已。

    而如今,随身听这样的产品,居然来自美的集团的手。

    “昭夫,还有一个月时间,美的牌的随身听将在全球发售。”同事井深大看着随身听,说道。

    盛田昭夫不服气的说道:“我们马上成立随身听部门,研发索尼的随身听,让他们看看,谁才是这个领域的王者。”

    “专利呢”

    “先不管专利的事情”(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不错,请把《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