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我不欺负人,但也别想欺负我

    当然,让卫东不会直接说这么干。

    一句话就把自己的核心收益全都拱手送人了,他还没这么大公无私。

    而且他也不准备留这些已经躺平的老油条在运输搬运公司干活。

    点点头放下具有各种专业资质的运输公司营业执照:“我们在八一路兵站招待所的那个运输公司,已经把申报书递交了快俩月了,还在审批走流程,现在看起来完全可以合并,从实力上来说,我们那边有二十五辆大货车,车辆多点,但人手还不到一百人,没什么闲人。”

    运输公司经理连忙强调:“我们这都是有编制的!”

    意思是闲人一个都不能少。

    交通局领导叫他别说话,先听让卫东同志表达。

    如果没之前那么一遭,哪有这么高的待遇。

    让卫东不为难人:“我们现在就主要送卫生巾和相机,搬运没什么特点,所以愿意干活儿的应该全部都组织转移到江南区的新工厂。”

    其实闲人们还是悄悄凑过来挤在门口,哪有看起来那么云淡风轻,都想知道接下来怎么样。

    闻讯立刻鼓噪,在市里面住惯了,哪里愿意去那等荒凉地方。

    虽然这里是城里被嫌弃的下半城。

    让卫东不慌不忙:“我只是说自愿原则,愿意去那边工作的,尤其是女性只要保持八小时上班工时,每个月工资两三百很正常吧,其他留在这边只是看门、看货场,那就是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三十七元还是四十六元?”

    差不多等于后世的月薪三千,瞬间变成两三万!

    就问诱惑大不大。

    刚才还闹腾反抗的声音,秒静。

    已经有人嘀咕:“也不是不可以……”

    让卫东再继续:“我们有职工宿舍,双职工带娃的还可以申请两室一厅楼房住宅。”

    绝杀。

    这种看起来充满历史沉淀的洋楼,是一家子老爷太太少爷小姐和一堆不算人的服侍牲口住,不是给几十家三代同堂挤一间的,更别提厨卫条件了。

    顿时变成所有人都希冀搬迁到新工厂去过新生活!

    真以为所有人是摆烂吗,是看不到生活有盼头。

    这下有了。

    所以让卫东表达这个改变,也是给交通局展示:“你看我为了解决这几百人的生活条件,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从未经手过改制的交通部门只能懵逼:“难道……我们还要贴钱吗?”

    看他这意思,要是能摆脱这包袱,也不是不可以!

    让卫东差点笑出声,这年头质朴的人是真质朴。

    他又不是想侵吞国有资产,虽然这年头很多人就是这么暴富起来,但他显然不用这么干。

    “两套方案,一个我们运输公司挂靠承包,还要解决这么多同志的工作岗位跟生活条件,所以承包费用就象征性的每年十二万,每个月一万,十年承包期,我们也可以约定比照局里面工资上涨比例调整承包费用,另一套方案就是改制由我们控股运行,每年分红给交通局,毕竟还是这么大的负担,七三分吧,交通局啥都不用做可以拿三成,经营权是我们的,如果交通局不愿保留股份那就彻底买断给我们,你们开个价,我看合不合理。”

    好像立刻看见交通局的同志头上出现了沙漏符号在翻转。

    实在是这些后世常见的交易模式,现在都是全新。

    让卫东也没欺负人,这运输公司按照国营的模式运转,现在肯定亏损,别说每年赚一万,随时都得赔钱。

    因为都指着上级安排活儿,不按市场规律来,包赔。

    承包是最简单的,北乔峰那造纸厂都是用这种模式在承包。

    至于改制控股,理论上应该给钱买资产,但现在房子不值钱,根本就没有市场交易价,何况还是搬运工都瞧不起的老房,又不是生产必备厂房,那些车也不值钱,只有几辆东风都算是好的,主力是老解放和山城牌嘎斯货车,跑粤州一个来回不修几次,让卫东倒立吃屎。

    他要的其实就这个资质能用几年,这时候谁都瞧不上的老房子他实际上都最多只要个使用权,清理修缮出来当个接待用途。

    人员真就全部是负资产。

    说完看对方运算有点红温,这中午也趋近四十度高温,就起身缓解:“马上九月了,你们尽快拿主意,我们也好安排江南区地块施工要不要留这部分的宿舍。”

    说着就打算回自己的空调车上。

    结果交通局的两三位跟运输公司的飞快商量几句:“那就按照十二万买断吧。”

    让卫东惊了下:“买断是把运输公司资产全部剥离,公司就归我了哦。”

    这边又以为他是指个人承担太贵:“那十万,我们回收这笔资金也算是说得过去,你只要按照每个月一万,在一年内付清都行。”

    让卫东看着门口挤满的搬运工:“你们觉得呢,是愿意去铆足劲干活儿,每个月拿两三百,住崭新的楼房,还是拿三四十,旱涝保收的懒散摸鱼?我们那边不养闲人,就别过去躺平摆烂了。”

    总算有人机灵点,意识到这是铁饭碗变打工:“你要是翻脸辞退我们怎么办?”

    “对,那我还不如旱涝保收了!”

    让卫东笑笑:“当着交通局的领导,还有搬运公司的经理,我可以承诺,只要你还能做到每个月捻一百块的工资活儿,我就不会辞退你,以搬运公司的名单为准,如果我没遵守,交通局来找我赔钱,这可以写到买断合同里,你们也可以去江大后门外的药剂厂打听下,我们那边的工人一百块工资得是多被瞧不起的标准,有手就能完成。”

    按照每个卫生巾卷1分钱的手工,一个月卷一万张,每天三五十包,后世刷着剧都不止卷这么点。

    标准精确到这种地步。

    之前还有点犹豫的少数人,都积极踊跃了!

    挣一百只是底线吗?

    那就真是所有人求之不得了。

    所以让卫东就在搬运公司跟交通局草签了这份买断协议,他们还要拿回去给市里审批。

    还是十二万吧,让卫东怕自己良心过不去。

    虽然这钱按照购买力未来也值几百万,但现在也就一辆双排座的价格,换蜗居两三百人的院子,跟一堆旧车。

    在这个进口工业产品跟房地产倒挂双轨制的年代。

    就有这么离谱。

    同时他要求还是把承包制协议、控股经营协议也一并写上,任挑,免得说我欺负人。

    说明正式签约的时候再来验收车辆,点齐目前在册的两百四十多名员工。

    大家肯定也就反而要保证好这些车辆的状态。

    让卫东才拿了草签协议回厂。

    沈翠月在那边带领复工嘛。

    江大机电专业经过这事儿也有点知耻后勇,甚至有点后怕,从头到尾都没有点名是他们的员工私下转卖设备,已经很给面子了。

    所以让卫东在商州通知了先恢复组装设备之后,加大了力度弥补整个事件的影响,几天已经凑了二十台到车间。

    现在先摆出复工的姿态,再陆续增加呗。

    轮不到上班的工人,主要都是妇女同志们挤在厂区看见红色面包车过来,都是齐声欢呼。

    感觉她们守在这就是防着再有人来宣布要停工。

    看到让经理出现,才算把心落回肚子里。

    让卫东也站在办公楼门前简单介绍了情况:“不是市里面的问题,而是队伍当中有坏人,现在解决了坏人,我们厂只会发展壮大!”

    哪怕他没用喊口号的语气,大家还是先欢呼鼓掌了。

    沈翠月带着办公室的人手悄悄出现在后面,也能让大家马上安静下来。

    让卫东不用回头看:“今天早上我就是跟市里面一起到江南区确定了我们新厂的地址,这里一直会生产,但新厂是朝着每天五十万到一百万包的产能去发展,所以这边的熟练工、先进积极分子就能到那边去当班组长、车间主任做管理,也可以选择去那边上班,住新宿舍楼……”

    又欢呼雀跃了。

    这边的宿舍楼就不用说了,标准的老破小,很多还是住在违建里面。

    而除了原来厂里的三四百人,大多数还是从其他地方过来,甚至可能住得更差,现在有改天换地的机会,当然恨不得给厂里卖命了。

    不过让卫东也不诳人:“但我要先说清楚,市里面今年已经成立了房地产公司,就不会有福利分房,我们搬过去上班的人,就是每个月花百分之五的工资租宿舍,等未来政策允许了,你们可以用尽可能的成本价买下这个房,就永远是你们的家,未来可以卖钱的房产。”

    从成立官方的房地产公司,让卫东就知道这事儿肯定就在眼前,但政策现在还不允许私人买卖,那就等等看。

    先租给员工,但绝对不会用福利分房把自己拖进泥沼。

    果然,这个缓冲明显没让大家多反感,月收入两百块花十块钱租房,这压力几乎不存在啊。

    安静瞬间又七嘴八舌的问是多大房,班组长住几楼,车间主任住几楼,好像为了这个才值得去奋斗当干部。

    让卫东只能解释:“现在一铲土都还没挖,争取年内开工。”

    广大婆姨小媳妇姑娘们才从已经在憧憬新家要怎么布置,浇了盆冷水的回到现实,齐声啊,还没修啊,都开始撇嘴了。

    还是沈翠月跳出来:“上班的上班,不上班的休息调班不行吗,散了散了,知道争取回来这些是费了多大的劲吗?”

    众人才敷衍鼓掌的散场。

    让卫东把那协议递给沈老三,码头小妹还没来得及看,就挤眉弄眼的示意:“商社派来的人一直在等你呢。”

    看她表情,让卫东就觉得是派了个美女来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不错,请把《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