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卫东猜到了一半。
如果没有沈翠月这骗门余孽,随时在耳边提醒这类江湖伎俩。
他都不会如此敏感防范。
感觉就是他帮助金卓群实现了这部剧的效果最大化,金卓群也特别擅长利用这种机会。
迅速打开了局面。
然后立刻吸引了一堆人马聚集到金卓群周边。
这种成功以后,到处都一片恭维和称赞,很容易让人飘飘然的产生那种建功立业成就感。
其中必然包含着围猎的祸心。
但沈老三肯定忽略了一个从改开后才迅速崛起的阶层群体。
沪海那趟她也没去参与体会。
这可不是普通的江湖手段。
凶险多了。
只不过这才几年时间,所有人还都在摸索中,没那么快形成套路化。
相比之下让卫东这边,他还更熟练些。
毕竟四十年来,他实际上都顶着救了施局长女儿的名头,在税务大院当门卫。
从老施逐渐发迹,功成名就,又跌落养老,整个过程中让卫东能一直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既不跟着沾光跋扈,也没被落井下石。
多少还是有点情商经验在里面。
好比现在不愿沾着英烈的名气去直接赚钱,但只要挂着这个出品人名字,就已经能收获无数。
整个销售体系不用老大提,都迫不及待的拿去公关各级单位部门。
连江州跟商州的市里面也打电话来询问,你出品的那个电视剧有没有什么说法?
还在去年平京经济会议,江州这几位就在飞燕卫生巾厂,听说让卫东要投资拍这个电视剧。
后来金卓群他们去商州拍摄,老领导肯定更心知肚明。
他们都知道,让卫东有些其他的通天线,但这家伙从来没在工作中提过,起码跟他们打交道的所有工作中,没有任何越级行为。
所以他们也没通过让卫东去接触利用这些线。
但这次实在是太火了。
当年这位先烈就是驰骋在江州和商州,跟他搭档的两位后来都是超巨。
如果没这电视剧,真是全国都不知道有这号人物。
可见整个革命战争年代,有多少无名英雄默默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所以这就好比三四十年后超级热度带动了江州跟商州。
现在这俩市里的各部门,跟省里、部里各方交流,都会动不动拿这来当话题。
也有点心动神摇。
反而是让卫东挠头:“能有什么说法,继承先辈遗志把这片山水建设得更美好,才无愧所托?”
这就是境界。
区别只在于有些人是喊口号,让卫东这真心实意却很清晰。
所以江州和商州市里面听了都哈哈大笑,对的对的,有这个心态就极好。
大家更有信心把局面做下去。
那么港商在江州规划投资的三十亿地产项目,也就心照不宣的展开。
这是在去年年底前来考察访问敲定的协议。
现在过了大半年,愣是等着沪海电子工业开发区有港商投资开工,让卫东的流金大厦裙楼基本完工,动物园二十层宿舍楼接近封顶的试验步骤走完,才开始展开。
已经是很有耐心了。
于是在这部电视剧的全国氛围加持下,似乎没有什么声音反对的低调开工。
很微妙的感觉,恰恰是先烈奋斗过的江州跟商州,不声不响的展开了房地产改革。
商州甚至还走到更前面,以农村人口为主的“集资购房”已经完成第一期入住,以城镇公务员取消福利分房改革为主的第二期正在蓬勃建设。
原本是奔着“自由市场”、“工厂改制”来的全国各地参观考察队伍,现在明显把视线重心都朝着旁边房改建设转移。
老领导也坚定不移的把房改作为自己在任的最后战役。
公开面对一茬茬的参观考察队伍,苦口婆心的讲述那套自己总结出来的农村建房、厂矿机关福利分房都不符合当前发展形势,要警惕金融资本过冷过热的瞎掺和,集中资源搞城镇工业化建设,带动就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理论方针。
这可是跟让卫东无关,他也从未把自己的做法提炼到这种理论高度。
看着丁海峰那边传递过来的商州讲话,他琢磨着也没啥大坑。
就在江州算是呼应这局面,动用港资开始投入江南区沿江一线的住宅小区建设,而且是起步就四栋二十层以上住宅楼。
目的是为了尽快形成给市中心的港资酒店、商业中心、写字楼拆迁安置房。
在西山大厦附近挑了俩街区,一座四星级酒店,一座综合性商业中心,一座写字楼分别开启施工。
这也是他跟港商在沪海达成的协议,沪海投入酒店、写字楼、住宅小区的规模,都要同步在江州展开。
池世明刚带队过去考察学习了圈港资地产到沪海开工的局面,又连忙回来参与这边开工。
二十出头的年纪,本是个白面书生,跑在工地上硬生生晒成黑炭头。
段姐都有点心疼了:“老大你是不是有点偏心,小吴成天在办公室吹空调,阿明每天累得回来全身衣服都是盐花花!”
让卫东心道老子当初给老婆评价你跟小池走不远是真没错:“段大姐,男人这个时候有机会累得全身都是盐花花,以后每颗盐粒儿都会变成金坷垃,难道你真以为他就是个路边摆摊卖货的心气儿?”
段丽霞都没感觉到这种危机感,才撇撇嘴稍微收起点傲气。
主要是进入七八月,江州的天气是暴热,但动物园的人气更加热到爆棚。
段丽霞也是个有聪明点子的市井出身,很适应这年头闯荡事业的下海冲杀,本来她只是负责动物园的周边销售,五一后到六一都卖得极好。
董雪晴把精力朝着电子计算机中心转移,也顺势把整个动物园的餐饮销售都试着交给段姐打理。
结果这位从六月下旬天气渐热,就非常灵活的推出了早市晚市。
每天早上六点半到十点半,下午晚上五点半到九点半,这八个小时才是各部门做买卖的重要时段,门票半价,学生证、教师证、老年证、不到高度的孩子更是全免。
其他时间居然门票价格翻倍!
八十年代无师自通的有意识控制客流量,让早上清凉的时段、傍晚退热后的时段热闹忙碌。
暴晒酷热的中午前后,动物们可以回笼舍阴凉休息,不用在外面艰难接客。
保洁、餐饮、销售等各环节服务人员更没那么辛苦忙碌,中间还能缓口气休息。
目的都是为了集中火力,卖出去更多商业街、美食街的商品、吃食。
真的不少赚。
譬如那个江州可乐,从几公里外的饮料厂拖过来卖市场同价的五毛。
实际上段丽霞带着五一节每天销售十万瓶以上的成绩,找上门去要求给个低价。
因为玻璃瓶的收集、直接到厂里拉货,啥都是这边完整提供,饮料厂只需要洗了瓶灌装即可。
这么大的量,不给个批发价简直说不过去,还敢威胁不给低价,我们就自己做桔子水、酸梅汤卖。
也是时间选得准,六月底之前饮料厂还没迎来夏季销售高峰的爆发,想着每天几万瓶的稳定销售啥都不做,就从原来的出厂价三毛五,最终讨价还价给到两毛五。
结果进入七月高温,冰镇可乐简直成了动物园里人手一瓶不停歇的救命水。
日销超过二十万瓶!
因为分段制的动物园营业时间,在暑期保证了每天十五万人以上的游客量。
就像让卫东之前希冀的那样,几次江州日报上打广告的宣传后,加上烟火夜景、巡游表演、吃喝美食纪念品的口碑加持,江州市动物园成了本地到周边各县市中小学生暑假想方设法都要来玩的圣地。
学生免票更是让孩子们恨不得就住在动物园里玩。
对园方来说,怕的就是没人来,只有人山人海的来玩,才有各种消费。
冰阔落都卖成这样,自家的相机、胶卷、T恤、牛仔裤还不卖得飞起。
五一节单日营收过百万的数据,进入暑期后居然成了常态!
所以让卫东还是要来视察下,当然他的眼光又不同:“这个可乐,你完全可以再琢磨下卖杯装,五毛钱两杯,我们这种漏斗杯才两分钱一个,成桶的可乐拉过来成本更低,都不用灌装洗瓶了。”
段丽霞还琢磨:“每杯没赚到两毛五,不划算!”
后世的思路都是吊打:“这漏斗杯,只能一直拿着,游客可不就得赶紧喝了才腾出手,于是喝得快了不就更多了?只有上量才能赚更多钱啊。”
段丽霞恍然大悟的赶紧去执行,而且明显是一理通百理的那种会立刻扩展到各品类上。
让卫东还要提醒她,别让那《如愿》的广播歌声无限重复的在园区喇叭上播放,再好的歌曲这么听得要吐都是反作用了。
更何况还要考虑动物的感受呢。
董雪晴等“商务总监”抓着对讲机去了,才默默跟紧:“段姐每天拿销售提成有三四百,上万的月收入,她还自己开了个动物电子表档口也不少赚,议论的人有点多。”
让卫东嗤之以鼻:“有本事也像她这样能赚钱啊,外人凭什么帮我们做事,可不就得把钱给够,而且这钱也是赚给小池看的,他那边才起步没收入,当然要把段姐这边给足些,谁有废话就滚蛋,有编制也记到小本本上,有机会就穿小鞋。”
跟着霸气十足的姐夫,小姨子不由自主的都摇头摆尾了:“好!嘻嘻,我就不用要这些钱。”
对没有私心的自家人,让卫东就从来不吝啬:“小孩子要这些钱做什么,计算机中心、那一片的街区都是你的,等你出嫁时候的嫁妆,准保能吓死婆家人。”
凤雏啊呸!
谁稀罕这点嫁妆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