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你就说这有没有搞头

    新坡加仔是标准的知识分子模样,眼镜,柔软的黑发一点都不强势。

    但说话慢条斯理充满逻辑:“我刚才看了看关于西区码头、集装箱公司的文件,好像这里并没太理解到码头、集装箱意味着什么,我给大家稍微科普下,我姓林,我来自新坡加……”

    就有种慢悠悠教授上课风,展现出你要反驳我,就得拿出实打实的内容的气质,不能干吵,那是牛河。

    “新坡加是五十年代独立成为自治邦,六十年代初跟大马等合并成为大马联邦,但几年后还是选择独立,请注意这是六十年代中期,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集装箱航运正式开始了,新坡加的独立节点恰好踩上了集装箱红利。”

    他的动作就像是在敲黑板上的重点:“集装箱很好理解,无论你是什么货品,除了煤炭、大豆、白糖这类标准散装货,所有的其他商品,尤其是工业制品都可以用集装箱装好了运输,你想想,当你搬家的时候,是整整齐齐的一堆箱子好搬,还是一大堆七零八碎各种形态的东西好搬,这里面的逻辑就是所有集装箱,都可以用同个方式搬运并且规整预测到能装多少。”

    “所以仅仅十年,薪乡曼哈顿对码头工人的需求量就从每年一百四十万人次,降低到每年十二万人次,这就是效率的威力,新坡加的货运中转枢纽功能恰恰就站在了这个时间点上。”

    这年代没有电脑查询,没那么多专业书籍,没法知晓这么多专业知识,甚至很多业内人士都未见得知道这些数据。

    所以现场所有人跟着老方搞码头,搞集装箱公司,都不一定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可能只觉得是外国公司要求必须遵守的规则,还有点屈辱的被资本主义针对了不得不这么干。

    现在全都有点恍然大悟,让卫东就更是听得津津有味,看见虞秘书在专心记录,就决定待会儿要份记录稿。

    新坡加人就几乎是围绕这个环节在生存。

    真的很熟悉:“效率是什么,是你还在一堆人朝船上搬货,集装箱只要货架车抓扣住就带走,放到船上就完成,新坡加每天能完成三万个货柜,这就是上百条船舶的停靠装卸,这里我看了看去年好像才几千个柜?”

    报喜不报忧也是要功夫的。

    譬如建成国内第一座企业自主开发的远洋码头,打破了国际垄断云云,听起来很提气,建成不能投产,或者像平京那条卫生巾产线,只偶尔生产点普通人买不起的特供品有什么意义?

    揭开的事实真相才这么打脸。

    哄谁呢。

    让卫东却能从这些信息里面,迅速激发自己那点天眼灵感,再捏把捏把忽悠出来。

    交叉上阵。

    “我也介绍下,这位林先生是新坡加创新电脑科技集团总裁,这次就是来我们工业区投资建厂,先期两座计算机芯片厂,接着就是电脑板卡和音箱厂,这将帮助我们工业区牢牢占据高科技范畴,光是两座计算机芯片厂就价值2.7亿美元……”

    全场所有人都倒吸口气,2.7亿美元!

    如果这话在其他地区忽悠,大家肯定是热烈鼓掌,与有荣焉的那种。

    但粤东这边几乎所有人眼里就写着那么……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所以老方有时候暴躁带不动,也是很好理解了。

    让卫东心理年龄跟他一样,反而是从平庸的摸鱼党过来,更能理解大多数普通人的心态。

    平和得很:“我第一天陪方老来这里,就说五星级酒店修贵了,搞个三星足矣,省的钱可以拿来修更多码头、工厂,我们现在要的是迅速把整个区域兴旺起来,几十几百家工厂开起来,几万几十万外来人口到这里打工干活儿,他们会带来什么?”

    一般来说讲自己的思路,拿领导来踩是大忌。

    但老方的行政地位太高了,让卫东这么说不但不影响他,反而是在削弱老方对这里的压制力,全靠老方压住的问题,在他退休后麻烦肯定不会少。

    所以让卫东都不得不强行压一下老前辈,表达个老子连他都不怕,还怕你们?

    老粤的生意头脑还是灵活些:“吃穿住用?”

    让卫东满意捧哏:“对,怎么带动本地群众致富?几万几十万外来打工群众的生活服务啊,开个饭馆,理发店,甚至把房修高点出租,这都是能带来收入的生意,地方税收不就起来了,有了钱不就能修好点的市容市貌?”

    又对着码头、集装箱这边:“刚才林先生提到的,差距这么大,要怎么追,当然就是沿着方老指出的方向,工业为主,外资为主,外销为主,看到了吗,这些厂建起来就是为了出口商品,只有出口商品堆积在码头上,才能吸引来各路货轮装卸货,只有我们自己带头打通路,整个鹏圳,整个三角洲地区,整个改革开放的外贸产品才能集中在这里又快又好的运送出去,朝着全世界最繁忙强大的码头发展!”

    对这部分基本从各直属单位来到鹏圳的体制内人员,就要强调老方的高瞻远瞩。

    但这时候让卫东瞥见林望复眼里难免闪过点呵呵,新坡加作为全球最大的中转港那是什么样子,人家看到过,就不会被轻易忽悠。

    起码池世明脸上就跟其他人差不多,除了觉得老大你真尼玛敢吹,也还是觉得这有可能。

    毕竟无知者无畏,觉得靠人多或者国家大就能硬推出来。

    这会儿国内尤其相信大力出奇迹,反正人海战术堆上去算盘也能替代电子计算机把原子弹算出来、卫星算上天。

    但对知晓懂行的人就蛮讪讪。

    结果让卫东立刻抓住林望复这个表情,他还要随时敲打收服这个家伙啊:“哈哈哈,你们看见新坡加老板的表情眼神没,不太相信我们这个码头会变得那么厉害,对吗?”

    林望复尽量委婉点:“有目标有决心是好的,但新坡加靠着马六甲海峡的独特优势,又有全力耕耘的先进管理方式,历经二十年才打造出全球最大中转港的地位,每年超过一千万个货柜的装卸量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不光是有没有这个需求量,还有能不能具备这个处理能力。”

    在场所有人刚才还有点激昂热烈的表情又给泼了冰水。

    毕竟八十年代,还是比较质朴的。

    让卫东就是要这样反复蹂躏摔打所有人,这时候才气势一震:“好,林老板非常厉害的说出了两个问题,有没有这么多货柜,有没有这个处理能力,我来告诉大家怎么解决!”

    真的,林望复就是这么被拉进来当工具人的。

    也彻底见识了为什么有些人能当主公。

    让卫东其实不知道林望复会说这些,他提前问了问老章、吴生云:“我现在经常在出口商品,走的是沪海港,那边的问题就是拥挤不堪,去年压船152艘,就因为泊位装卸慢腾不出来,所以我现在一大批电脑还挤压在沪海走不掉,不得不让货主过去看用别的方式转运出港。”

    在场各位的基本概念就是目前国内沪海港第一,津门港第二,粤州港第三,其实合起来还不到HK十分之一。

    顿时听了都松口气,原来老大哥也这么拉胯吗?

    让卫东这才开始上科技:“所以我说为什么西区港肯定要不断填海填江造地扩大泊区泊位呢,整个华南地区的出口贸易产能拉起来以后,会比沪海那边恐怖得多,只有朝着深水区拓展泊位,才能让整个港口越来越大,能够承接更多船舶同时处理,好,怎么处理呢?”

    他真是得意洋洋:“听说过苹果电脑吗,听说过爱克斯电脑吗,都是我生产的……”

    整个会议室还是没忍住惊呼了下。

    没有手机都可以随便搜索“让卫东”仨字意味着啥的年代,大家对他的背景真的一无所知。

    万万没想到他居然是电脑这么高科技的老板,尤其是爱克斯电脑,这就意味着爱克斯相机,爱克斯卫生巾,爱克斯零食这些已经在各处能看到的商品,这可是在砖儿台做过广告的名特优产品!

    如果部辖直属机关的干部可能更知道点爱克斯电脑是一机部、四机部、五机部联手研发,现在银行金融体系都在推广应用的高科技产品,那就更惊诧了。

    “我要表达的是,我们的码头将会从现在开始就引入电脑高科技的管理,对吧,老林,新坡加码头管理为什么高效,和电脑是不是有很大关系?”

    林望复连忙点头:“是!这是最大的关键!”

    让卫东已经举例了:“现在几百几千个货柜还体现不出来,如果外面货场有几十万、上百万个货柜,你要随时找拿哪个货柜怎么办,翻手写账本表格的效率可想而知,就算你想尽办法编号编码都难以高效完成,因为在电脑里面只要敲一下,啪的就告诉你在哪个区哪堆,排在几层几号位,立刻派车拖过来就行。”

    林望复得意的嗯。

    新坡加就是这样遥遥领先的。

    谁知让卫东说:“我们现在叫后发优势,就是从一开始就把电脑介入进去,如果电脑找到了货柜,甚至我们都不用派人派车,敲一下键,直接就有吊车自动滑过去,吊出那个货柜,送到货区,如果再进一步我们连港区内的货柜车都是无人自动的,整个港区里面都是智能化无人运转,这些24小时不用下班不用上厕所吃饭的机器比起来,谁的效率更高?”

    林望复惊呆,然后在其他人忍不住鼓掌的时候猛跳起来,用最狂热的表情拼命鼓掌!

    没错,这就是计算机佬梦想的世界,你能达到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不错,请把《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