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刘备是光武转世,位面之子?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玉玺献楚公!

    “看来老刘果然是天命在身,气运在他这一边呀…”

    望楼上的萧和,望着塌陷的彭城城墙,口中喃喃感慨。

    荀攸猜对了一半。

    他确实是故伎重施,以敲锣打鼓做掩护,自大营内偷挖了四条地道直抵彭城城下。

    不过目的却不是潜入彭城内,派奇兵由地道入城,里应外合攻破彭城。

    地道只挖到城墙之下,挖开一片空洞,以木梁支撑其顶部不塌。

    半个时辰前,萧和下令将空洞中的木梁,全部抹上火油,以火引燃。

    这就是营内地道口处,为何会冒也浓烟的原由。

    木梁烧断,上方地面失去了支撑,承受不住山石所筑的城墙重压,于是便轰然塌陷了下来。

    这便是萧和速破彭城之计。

    此计倒也不是他凭空想象,灵感是源自于北朝之时,著名的玉璧之战。

    当年东魏高欢率大军围攻西魏玉璧城,久攻不下后,便用了同样的手段烧塌了玉璧城墙。

    当然了,高欢同样的计策,不止用了一次,守城的名将韦孝宽早有提防。

    这位西魏名将,事先就准备好了充足的木栅,只等城墙一塌,即刻便以木栅来封堵住缺口。

    故城墙虽塌,高欢大军却仍旧杀不进玉璧城中。

    放眼当下,萧和这一计却是首次运用,无先例可鉴。

    李典也好,荀攸也罢,事先没有任何防备,自然不会提前准备好封堵缺口的木栅。

    这城墙一塌,他们拿什么来亡羊补牢?

    “我的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就看魏公你的喽…”

    萧和打了个哈欠,转身下了望楼。

    楚军阵。

    短暂的沉寂后,四万楚军将士蓦然清醒,如山呼海啸般爆发。

    “看到没有,彭城竟然自行塌陷了?”

    “适才是地震了吗,竟然把彭城给震塌了?”

    “就算地震,也不能正好只震在城墙下吧!”

    “这定是咱们楚公天佑,老天降下异象帮咱们楚公破城!”

    四万楚军将士,激动惊喜到欢呼雀跃,一双双敬畏的目光,齐刷刷的聚向了刘备。

    光武帝转世!

    此时在万千将士的心中,皆是回响起了这五个字。

    当年王莽篡汉,位面之子光武帝刘秀率一万汉兵,与四十万王莽军大战于昆阳。

    当此兵力悬殊之际,忽然天降陨石砸入了王莽军营,令其军心大乱。

    光武帝遂趁势大破王莽军,完成了奇迹般的一场胜利。

    当年有天降陨落,助光武帝破王莽。

    今又有天降地震,助刘备破曹操。

    他们的楚公,不是光武帝转世,还能是谁?

    无数双敬畏的目光,齐齐望向了刘备所在。

    此时的刘备,目光则在回望大营望楼之上,萧和的身影。

    “这般破城之策,当真开古往今来之先河,士元言之不错,伯温既便不是仙人降世,也乃兵中之仙…”

    唏嘘感慨过后,刘备蓦然回首,再望彭城时,眼中杀意已狂燃而起。

    剑出鞘,向着破开敌城一指:

    “传孤之命,全军杀入彭城,荡灭魏寇——”

    战鼓声敲响,点燃了楚军将士的斗志。

    各道军阵轰然而裂,四万楚军将士,似潮水一般,向着那倒塌的六丈缺口汹涌而上。

    彭城北门。

    片刻前,李典和荀攸,还眉头紧皱,满腹狐疑的看着城外楚军。

    列阵近一个时辰,却迟迟不攻城,刘备葫芦里到底在卖些什么药?

    “公达,大耳贼莫非有诈?”

    李典眼神不安的看向荀攸。

    荀攸捋髯思绪片刻,却道:

    “我料刘备无非是声东击西,佯以主力攻我北门,却以偏师攻我别门。”

    “曼成,速传令其余三门,严加警戒,楚军但有异动即刻来报。”

    李典深以为然,当即便安排信使传令。

    便在这时,脚下的地面,突然间微微抖动了一下。

    一员老将的敏锐,令他立时感觉到有异,下意识的便低头一看。

    地面确实在抖动,还越来越强烈。

    从最初的微微抖动,转眼间山摇地动,仿若要天塌地陷一般。

    “这是怎么回事?”

    李典大吃一惊,慌忙扶住了身后门柱。

    “是地震!”

    荀攸也脸色大变,来不及倚扶,被震到一屁股跌坐在地。

    突然。

    一声崩裂巨响,城楼东翼的城墙,如同豆腐渣一般,陡然间大片大片塌陷了下去。

    上方数十名士卒,仓促间来不及撤离,一个个惊恐尖叫着,随同着墙体碎块坠落而下。

    塌陷如连锁反应一般,朝着城楼方向迅速蔓延。

    “公达,快走!”

    李典一声惊叫,急是拨腿便逃。

    荀攸见状,手忙脚乱的爬将起来,跟着李典想逃。

    为时已晚。

    就在他刚刚站起时,脚下地面已崩陷而下。

    荀攸随着十余名士卒,尖叫着坠落了下去,眨眼间已消失在尘雾中。

    崩塌来的突然,结束的也快。

    转眼后,轰鸣声结束,脚下的震动也结束,天地复归平静,只余下阵阵哀嚎声从下方传来。

    李典扶着城垛大口喘着气,一脸从鬼门关里逃出来的惊魂落魄。

    左右幸存的魏军士卒,亦无不是心有余悸,惊魂难定。

    当漫空的尘雾落定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坚不可摧的彭城城墙,竟赫然崩塌出一道六丈余多宽的缺口!

    李典瞪大眼睛,小心翼翼的挪到断垣边,向下一看,瞬间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下方已是一片残垣断壁,数百名士卒尸体,横七竖八的被挤压在废墟之中。

    或是直接摔死,或是被崩裂的城墙砸死,皆是惨不忍睹。

    小部分幸存者,则皆是断胳膊断腿,躺在夹缝中痛苦的哀嚎求救。

    “为什么?”

    “这突然之间,竟会生了地震,偏偏就震塌了北门城墙?”

    “这,这……”

    李典声音沙哑,脸形已扭曲出无尽愕然惊恐。

    “曼成,救我,救我~~~”

    一个熟悉的声音,打断了李典的惊恐错愕。

    凝目细细一看,李典在废物之中,赫然搜寻到了荀攸的身影。

    这位荀氏新任家主,此时已被倒塌的墙体,压住了半边身体,正奄奄一息的向他求救。

    李典倒吸一口凉气,急是大叫道:

    “快,快救荀令君,快救——”

    嗵嗵嗵——

    震天的战鼓声,打断了他的大叫。

    李典颤巍巍转过身,便看到四万楚军士卒,已如决堤的洪流般,向着彭城,向着塌陷的缺口纷涌而至。

    列阵一个时辰未动的楚军,终于在此时发动,要趁着他城墙塌陷,由缺口攻入彭城!

    刘备要趁你病,要你命!

    李典猛的打了个寒战,心中陡然间升起一个毛骨悚然的猜想:

    楚军所以列阵一个时辰不攻,就是在等这场地震!

    也就是说,楚军之中,有人竟能预测天象,算出彭城会在此时发生地震!

    那人更是算出,这地震定然会将城墙震塌!

    所以刘备才会在今日列阵城下,坐等着这个时机的出现。

    “萧和!”

    李典的脑海中,瞬间迸出了这个名字。

    除了萧和之外,谁人能有这个本事?

    连天象都能准确无误的预测,这是什么匪夷所思的神仙手段?

    “难道,那个山野村夫,真是神仙降世不成?”

    “魏公和我们,竟然不自量力,在与一个仙人斗法?”

    李典倒退半步,浑身瑟瑟发抖,短短转瞬间,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便在失神惊悚时,楚军已如潮水一般,涌上了缺口废墟。

    李典这才惊醒,急是压住心绪,大叫道:

    “速速随我封住缺口,绝不能让楚军冲进来,绝不能——”

    李典急是翻身上马,提枪飞驰下城。

    千余号魏军士卒,此时才如梦初醒,追随着李典冲上了缺口。

    “列阵,速速列阵~~”

    李典挥舞着大枪,喝斥着士卒。

    晚了。

    千余士卒还未及列阵时,数倍的楚军已卷涌而此。

    顷刻间,魏军散乱的军阵,便如纸糊一般,被冲了个七零八落。

    哀嚎声响起。

    魏军军心崩溃,如受惊的蝼蚁一般,纷纷掉头而逃。

    “不许逃,守住缺口,给我守——”

    “李典,受死!”

    一声苍雷般的暴喝声,打断了李典的喝叫声。

    李典身形一震,猛然抬头,只见前方一员须发皆白的老将,纵马拖刀已呼啸而上。

    来者,正是黄忠。

    李典脸色大变,手中大枪险些拿捏不住。

    当年被俘于楚营时,他可是识得黄忠,更知这位老将武艺之强,可与关羽媲美。

    这样一员万人敌之将杀至眼前,自己焉能是对手?

    只是黄忠来的太快,比及他反应过来时,那一人一骑已横亘在眼前。

    李典来不及惊惧,几乎是凭着本能,举枪意欲相挡。

    枪式未出,雷霆电光般的刀锋,已当头斩来。

    “咔嚓!”

    一声崩裂巨响。

    李典当头被斩为两截。

    喷血的两段尸躯,轰然栽落于马下。

    黄忠纵马而过,血刀再斩向惊恐溃散的魏军。

    缺口失陷。

    数以万计的楚军,如潮水般灌入彭城,杀向了城内腹地。

    未久,北门城楼上,升起了“楚”字旗。

    紧接着,东门,西门,南门…

    彭城四门,及郡府之上,皆是陆续升起了楚字旗。

    彭城易手!

    至此,魏国在徐州最后一座重镇,为楚军攻陷。

    徐州全境,皆已为刘备所有。

    …

    邺城,魏公府。

    “魏公还活着,吾兄前往彭城传诏,为魏公所杀!”

    “魏公已传诏前线各军,以及各州郡,告知他尚在的事实,令诸军各安本份,不得擅动。”

    “现下魏公已率三万大军至白马,正渡河进至黎阳,臣是昼夜兼程先一步赶回来,向夫人和公子报信啊!”

    丁廙伏在阶前,一脸悲愤惊慌的禀奏道。

    高位之上,并肩而坐的卞氏和曹植,母子二人已是面如死灰。

    “母亲,你不是说父亲已经病故于彭城前线,可现下是怎么回事?”

    “父亲还健在,我却谎称奉他遗诏继位,这便是谋逆篡位的死罪啊。”

    “现下父亲带着大军杀回来,分明是要置我们于死地,这可该如何是好?”

    曹植抓着卞氏,惶恐又埋怨的质问道。

    卞氏拳头紧握,脸色苍白如纸,眼眸已被绝望和失望填满。

    绝望自然是因丈夫曹操还活着。

    曹操一亮相,那些原本打算拥护新主的前线诸将,朝臣刺史们,立刻换了一副嘴脸,毫不犹豫抛弃了他们。

    此刻曹操才刚过黄河,邺城中的文武百官,便争先恐后出逃,南下去迎接曹操。

    仅仅不到十日的风光,他们母子便沦落为了孤家寡人,是树倒猢狲散。

    现在他们能做的,也只剩下坐在这里,等着曹操来要他们母子的命了。

    失望则是,曹植软弱怯懦,毫无担当,事到临头反倒怪怨起了她这个母亲。

    至于长子曹丕,竟是公然拒绝了她的诏令,不肯去许都逼迫天子下诏策封曹植为魏公。

    四个儿子死了两个,一个软弱无能,一个危难关头果断与她切割自保。

    卞氏焉能不绝望失望之极。

    “事到如今,还能怎样,你我母子,只能坐等你父亲来砍下我们的头颅了。”

    卞氏一声悲凉无奈的叹息。

    曹植身形一哆嗦,僵坐在了原地,眼神已为恐惧填满。

    “夫人,公子!”

    “臣出使楚营时,那楚国军师萧和曾说,倘若夫人公子事败,可由青州南下逃往徐州。”

    “那楚公刘备,承诺会对夫人公子以礼相待,还会给公子一个富贵余生。”

    情急之下,丁廙却突然想起了此事。

    那原本绝望的母子二人,陡然间精神一振,眼中重燃起了希望。

    “那刘玄德素来是仁义君子,倘若我们前去投奔,定然会如约以礼相待,我们保全性命当不在话下。”

    “青州乃曹子丹坐镇,儿自小与他一起长大,母亲也将他当作半个儿子养,他应该不会阻拦我们由青州过境去徐州。”

    “母亲,丁敬礼所言,确实是一条生路啊!”

    曹植看到了生的希望,激动的冲着卞氏大叫。

    卞氏眉头深锁,一言不发。

    以堂堂魏公正室的身份,前去投奔敌国,从此苟活在刘备的羽翼之下!

    哪怕刘备仁义,以礼相待,那也是寄人篱下,为世人耻笑,令曹操蒙羞。

    这是卞氏顾虑所在。

    可不去投奔刘备,就只有死路一条!

    曹操会念在夫妻情份,父子之情上,饶他们母子一条性命吗?

    当然不可能。

    她联手杨修,做了那么多出卖曹操的事,如今又扶儿子篡位自立,曹操怎么可能饶她!

    莫说曹操,就算换成是刘备,也不可能饶她们母子性命。

    权衡良久后。

    卞氏嘴角扬起一抹讽刺,冷哼道:

    “阿瞒,是你常说宁教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我们母子只是在学你,你就休怪我们负你了。”

    说罢,卞氏一跃而起,决然喝道:

    “你们还等什么,即刻准备一下,我们出邺城向东,由青州南下投奔楚国!”

    曹植和丁廙松了口气,如蒙大赦一般,慌忙领命。

    二人正要去准备时,卞氏猛然想起什么,便道:

    “金银细软什么的,皆不必带,只把那传国玉玺带上。”

    “那楚公早晚要称帝,我们母子将传国玉玺献给了他,便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传国玉玺,就是我们母子富贵余生的护身符!”(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不错,请把《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