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日后。
谯县西北,涡水北岸。
一座不起眼的寒鸦渡内,近两千魏军士卒,正肃列于渡头警戒。
郝昭扶剑立于岸边,目光时刻凝视着南岸。
谯县临涡水而建。
三日前他接到曹植密信,约定逃出谯县后,沿涡水南岸向西,于寒鸦渡这座不起眼的小渡头过河,再由他接应回睢阳。
于是郝昭便奉尊照曹操密诏,留千余兵马守睢阳,亲率两千精兵,抄小路进入楚境,摸到了这寒鸦渡。
黄昏已近,已接近与曹植约定之期。
很快,南岸一艘渡船,徐徐向北岸驶来。
船首之上,高悬着一面黑旗。
看到黑旗一瞬间,郝昭眼眸一亮,喝道:
“四公子来了,传令下去,准备迎接!”
按照约定,曹植若过河,会在船首挂起一面黑旗。
见得黑旗,郝昭知是曹植已至,自然是兴奋起来。
两千魏军皆是精神为之一振,纷纷来到岸边。
郝昭则策马直抵栈桥尽头,满眼期待的注视着那艘渡船渐渐驶近。
当船距离岸边十余步时,却忽然停止了前行。
船尾处,一柱狼烟忽然间升起。
这异常的举动,令郝昭眉头一皱,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吾乃曹植是也,对岸领军者不知是何人?”
一位贵公子出现在了船首,冲着渡头大声喝问。
郝昭一见曹植露面,心下暗喜,忙是拱手高声道:
“末将郝昭,乃睢阳镇将,奉魏王之命特来接应四公子归国!”
“臣率军深入楚境,随时可能为楚军发现行踪,还请公子和夫人速速登岸,末将即刻护送你们北上归国。”
船首。
曹植却深吸一口气,朗声道:
“郝将军,若是你能活着逃回魏国,我有一句话烦请你转告曹操。”
“曹操薄情寡义,心狠手辣,欲置我母子三人于死于,他已不配为人父!”
“我曹植早已与他恩断义绝!”
“现下我乃大楚之臣,自当报楚王收留之恩,又岂会忘恩负义,背楚投魏,愚蠢的回魏国去被他杀戮!”
“你告诉曹操,楚王天命在身,早晚必会讨灭伪楚,再造大汉。”
“他若识时务,若不想令曹氏遭灭门之祸,便速速顺应天命,献国归降楚王。”
“楚王乃仁义之君,必会饶他一死,给我曹氏一族一条生路!”
渡头上。
郝昭懵了。
两千余魏军士卒,一个个也听到目瞪口呆,神情愕然。
郝昭眼珠爆睁,如同经历了此生最匪夷所思的一幕。
不是说好了曹植要弃楚归魏吗?
怎么竟临阵变卦了?
这也就罢了,竟然还公然斥责曹操,更是威胁劝说曹操降楚!
“四公子,你,你怎敢——”
郝昭声音颤栗嘶哑,恍然间以为自己耳朵产生了幻觉,结结巴巴竟说不出一个字来。
“楚军,是楚军!”
正当郝昭愕然不知所措时,身后陡然响起士卒尖叫声。
郝昭回过神来,扭头向着渡头外看去,脸色骤然再变。
尘雾滚滚,从两翼袭卷向渡头。
楚字战旗,在尘雾中飞扬。
是数千楚军,正沿涡水两翼,向着渡头钳击而来。
两千魏军,顿时大乱。
郝昭看看船上曹植,再看看渡头外杀来楚军,猛的打了个寒战。
“四公子根本没打算归魏,是他骗了魏王,将我睢阳守军诱入楚境,在此设伏妄想伏击我军。”
“楚军的目标,必是睢阳城!”
“魏王中计了!”
郝昭幡然省悟,急是翻身上马,大叫道:
“全军听令,即刻撤回睢阳城~~”
两千魏军,如惊弓之鸟,即刻向北逃去。
两翼的楚军,却已袭卷而至。
一场围杀,就此开始。
涡水船首。
曹植见伏兵尽出,松了口气,目光越过渡头,望向了睢阳方向。
“此时此刻,那赵子龙应该已率一万骑兵,杀至睢阳城下了吧。”
“我的判断果然没错,萧伯温用兵状若鬼神,真乃兵仙也,楚王得如此神人辅佐,谁能挡他再造大汉!”
“小妹能嫁与这萧伯温,确实是她的福气,也是母亲和我这个做哥哥的幸运呀…”
曹植喃喃自语,眉宇间已掠起深深庆幸。
渡头的围杀,很快便告结束。
两千魏军死伤大半,郝昭仅率不足百骑,仗着有马逃离了寒鸦渡,向着睢阳方向夺路逃去。
睢阳距谯县七十余里,百余魏骑如惊弓之鸟,连逃一夜。
次日天蒙蒙亮时,郝昭一行是人困马乏,终于看到了睢阳轮廓。
就在他刚想松一口气时,却见晨光之下,睢阳南门上空,一面“楚”字旗,赫然撞入了眼帘。
郝昭心头咯噔一下。
城头升起楚旗,岂非意味着,睢阳竟已陷落?
“这不可能,楚军就算趁虚袭我睢阳,兵马从彭城出发,也得两到三日时间。”
“就算是他们从我离睢阳南下时,便从彭城出发,也不可能比我先到才是。”
“这,这…”
郝昭勒马望着城头楚旗,陷入了无尽震愕困惑中。
正茫然惊疑时,前方一群人马惶恐而来,有出逃的睢阳士民,也有弃城而逃的留守士卒。
郝昭当即截住几名逃兵,询问楚军是如何袭破睢阳得手。
“郝将军,是那楚将赵云,率一万多楚骑于昨夜突然杀至,我军兵少,又被杀了个措手不及,方为敌军轻易破城而入啊——”
溃卒半跪在地上,颤声道出了原由。
郝昭身形晃了一晃,眼中疑云烟销云散,倒吸了一口凉气。
“常山赵子龙,骑兵,一万楚骑…”
郝昭心中疑云尽散,终于醍醐灌顶,彻底明悟。
从头到尾,皆是楚军的计谋。
以曹植归魏为饵,将他从睢阳城诱出,于涡水设伏重创。
楚军则暗调骑兵于彭城,仗着骑兵速度优势,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睢阳城下,赶在他逃回来之前将睢阳攻破。
这一环扣一环,布局精妙,每一步都计算到精确无误…
这得是何等恐怖的智谋?
“萧和!”
“楚国之中,能布下如此诡计者,必是那萧和!”
“他必是预知魏王要自睢阳挥师南下,故提前令楚军夺取睢阳,以抢夺主动权。”
“可恨,我竟全然没有察觉,亦被这萧和戏耍了…”
郝昭是跌足叫苦,神色既是懊恼又是无奈。
拍了半天大腿后,他只能无奈一叹:
“睢阳城夺不回来了,速速北上,去向魏王报信吧,唉~~”
…
应天城,王宫。
刘备负手而立,目光紧盯着沙盘,盯着“睢阳”城所在。
沙盘四周,诸葛亮,萧和,庞统,陆逊等众谋臣,皆目光齐聚沙盘,沉吟不语。
他们在等待。
等待徐州方面的战报,等着那道关乎这场南北对决,楚魏决战中,楚国是否能掌握主动权的消息。
“捷报,捷报~~”
脚步声响起,陈到高举着一道战报,兴冲冲的闯入大堂。
所有人精神一振,齐刷刷抬起头,目光齐聚陈到。
“徐州刚刚传回的八百里捷报,子龙将军已率一万铁骑袭破睢阳,请大王速起大军北上会合!”
殿中,霎时间一片沸腾。
刘备几步上前,一把接过那道战报,迫不及待的仔细再看。
“伯温,你的计策成了,睢阳已为孤所有!”
刘备扬着手中战报,抚掌大笑起来。
殿中众臣,一片欢欣鼓舞。
萧和亦松了口气,拱手一笑:
“大王,睢阳已下,北伐之战主动权已握于大王之手。”
“兵贵神速,起兵吧。”
刘备收起大笑,环扫众臣,豪然道:
“传孤之命,依原定计划,三路大军尽出。”
“再伐中原!”
众臣慨然领命。
诏令传下,应天内外,为之沸腾。
翌日,刘备于应天城西设坛祭天,誓师北伐。
楚王刘备,亲率羽林禁军,及淮南江东府兵,合计十万之军,渡江北上,直奔睢阳。
萧和,陆逊等随军为谋。
张飞,黄忠,赵云,朱桓,关兴等众将,悉数从征。
青州方向,甘宁,庞统,苏飞,文聘等统青徐府兵五万,沿黄河西进,直扑濮阳。
荆州方向。
大将军关羽,以徐庶法正为辅,将魏延,关平,严颜,周仓等诸将,率荆州府兵六万之众,自襄阳北上,直扑叶县昆阳一线。
合计二十余万楚军,三路北进,杀奔魏境而去。
同时两路使者,奔赴凉州及汉中,号召凉州马超等诸将,以及张鲁,率军出陇山秦岭,进攻魏国关中,以牵制魏国西线兵马。
中原大地,狼烟再起。
魏国方面,赶在楚军北上之前,便已经有了动作。
颍川一线,车骑将军曹纯,前将军徐晃,已率七万余魏军,自许昌南下向昆阳一线集结。
青州一线,大将军夏侯惇,同样将兵五万,向平原郡东郡一线开拔。
曹操则亲统十四万魏军,自邺城南下黎阳,准备渡过黄河前往睢阳。
是日,黄河南岸,白马渡。
曹操驻马于岸边,半开半阖的目光,远视着他浩浩荡荡的大军。
南岸白马渡一线,数以万计的魏军已经渡河,而北岸黎阳渡方面,排队等着过河的魏军,尚一眼望不到尽头。
声势之浩大,军威之鼎盛,不禁让曹操回忆起当年一统河北后,挥师南征荆州时的盛况。
“父王自推行九品中正制后,大大小小士族豪强,尽皆进献部曲为国而战,我大魏国力之强已远胜当年。”
“儿臣以为,此番父王南征,必可摧枯朽般荡平伪楚。”
身旁曹丕见曹操志气风发,便趁势勾勒起了蓝图。
曹操极力压制嘴角弧度,却一脸冷静道:
“我军兵力虽已胜于当年,可这几十万兵马中,有三成皆为私兵,战力却未必如当年精锐。”
“子桓,这些年我们因轻视大耳贼,吃了多少的亏,你不记得了吗?”
“你给孤记住了,骄兵必败,此战我们万不可再轻视刘备,轻视那萧和!”
曹丕忙是唯唯诺诺应声。
左右程昱等众谋臣,眼见曹操能保持这份冷静,皆是心下宽慰。
便在这时,虎卫上前来报,称睢阳守将郝昭已到,有紧急军情禀报。
曹操父子对视一眸,眸中皆露喜色。
不用猜,必是郝昭接了卞氏母子,亲自护送前来见他了。
曹操强压住暗喜,脸上故作冷淡,马鞭一扬:
“叫那贱…叫卞氏和子建母子前来见孤吧。”
程昱等人却是一头雾水。
他父子密谋之下,众谋臣皆不知晓,自然不知郝昭忽然前来的用意。
至于曹操口中,那句叫“卞氏和子建母子来见”,更是听的程昱等人茫然困惑。
唯有曹丕,则是暗松一口气,心中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
须臾。
郝昭灰头土脸而来,滚鞍下马,跪倒在了曹操跟前。
“启禀魏王,臣中了楚国调虎离山之计,四公子根本没打算归魏!”
“他是以归魏为饵,将臣诱出睢阳,楚国却趁机派一万轻骑,突袭了我睢阳城!”
“大王,睢阳已为楚国所夺!”
曹操身形晃了一晃,半开半阖的眼眸蓦然爆睁。(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