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国亡,流芳百世又有何用?告诉孟德,九泉之下兄弟们等着他!

    夏侯惇岂能不明白曹操用意?

    无非是曹操逼不得已,动了向匈奴人借兵的念头,却又怕背负骂名。

    所以才会授以他独断专行,不必奏请圣旨之权。

    所以才会让杨阜前来,将蒲坂军议的内容全盘告知。

    其目的,自然是暗示他动用独断专行之权,擅自向匈奴人借兵。

    如此既可借得匈奴人兵马,又能将骂名独揽,替曹操背锅。

    夏侯惇心中很失望。

    不就是背锅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曹操有令,莫说是背一口勾结胡人之锅,就算让他遗臭万年,他也毫不在乎。

    他失望的是,与曹操兄弟一场,曹操竟不肯与他明言,却整出这么多花样,来暗示他背锅。

    这是对兄弟该有的推心置腹吗?

    不过,这些许失望,却仍旧无法动摇夏侯惇对曹操的绝对忠诚。

    深吸一口气,压制住心绪后,夏侯惇一拍案几:

    “司马懿这一计,实乃扭转乾坤之妙计也。”

    “匈奴人就近在西河,那呼厨泉麾下有四万骑兵可用,倘若愿渡河前来助战,吾何惧大耳贼?”

    “吾意已决,即刻派使者往美稷单于庭,请那呼厨泉发兵来助吾一臂之力!”

    明白了曹操暗示后,夏侯惇没有半分迟疑,当即便决定用司马懿之计。

    杨阜暗松了口气,却也不发表意见,只当做什么也没听到,什么也没看见。

    一旁郭淮却眉头一皱。

    曹操的意图,夏侯惇都能看得出来,何况是他。

    眼见夏侯惇如此轻易做出决断,郭淮不得不提醒道:

    “大将军,呼厨泉确有四万铁骑可用,如其愿渡河来助我们一臂之力,确有机会守住并州。”

    “只是淮必须得提醒大将军一句,胡人向来是无利不起早,那匈奴单于呼厨泉,素来又野心勃勃,常自比其先祖冒顿。”

    “先前我大魏失河南地时,呼厨泉就趁机吞食西河上郡诸县,攻掠朔方五原。”

    “我们失了冀州后,这呼厨泉还数次上表,请天子将西河,上郡,五原,朔方四郡,全部赐给他做匈奴封地,却被天子拒绝。”

    “如今我大魏势弱,又有求于呼厨泉,淮料其必会趁人之危,再度索求四郡为封地。”

    “大将军难道要割地以换取呼厨泉出兵助战吗?”

    夏侯惇心头一震,脸色骤然一变。

    眼中那份决然,瞬息间又变得犹豫不决起来。

    郭淮一语中的呀。

    你不给足了匈奴人利益,呼厨泉凭什么冒着与汉国开战的风险,帮你对抗刘备?

    是因为呼厨泉善吗?

    当然不是。

    那个雄心勃勃的匈奴单于,野心胃口大的很呢,不趁机狮子大开口,狠狠敲上你一笔才怪。

    如郭淮所说,承认西河上郡为匈奴人封地,再割朔方五原二郡是无可避免。

    大魏乃中原之国,天朝上邦啊!

    如今为求苟活,却向匈奴胡人割地,国格何在,国威何在啊!

    史书之上,又将如何评价他们的魏国?

    后人又将如何评价曹操?

    夏侯惇陷入了沉默。

    “大将军,凌以为,青史之名,后人议论,那都是后话了。”

    “我们首先得活下去!”

    “大将军先前不是曾说,并州得失,关乎于我大魏存亡。”

    “凌就在想,若并州不保,我大魏覆亡,就算流芳百世,为后人传诵又如何?”

    王凌语气别有意味的提醒道。

    夏侯惇身形一震,眼神若猛然醍醐灌顶。

    对啊,魏国亡了,名声再好又有什么用?

    况且成王败寇,若是刘备得了天下,史书上还不是想怎么污蔑他们,就怎么污蔑他们。

    活下去,才是王道。

    其余,皆为浮云!

    念及于此。

    夏侯惇眼中的犹豫顾虑,终于烟销云散。

    他深吸一口气,神情无比决然道:

    “吾身为大魏大将军,唯一的使命乃保我大魏江山社稷不亡,我何计后世毁誉?”

    “我意已决,即刻向南匈奴借兵,那呼厨泉若是想要西河四郡,吾给他便是。”

    “陛下既授我独断专行,无需请奏之权,此乃我一人之决断,纵然将来有骂名,由我夏侯惇一人背负便是!”

    眼见夏侯惇态度决然,郭淮情知无法挽回,只得一声暗叹,默默闭上了嘴。

    杨阜也轻吐了一口气,心中是万般滋味,无法言语。

    夏侯惇却向杨阜一拱手,正色道:

    “杨义山,烦请你转告天子,我夏侯惇豁出去性命声名,必会为他守住并州!”

    “若吾功成,他日必亲赴长安,向陛下请罪。”

    “若吾事败,则我先行一步,往九泉之下与子孝他们团聚,我们兄弟九泉之下等他便是!”

    杨阜心中一凛。

    夏侯惇这是做好了与并州共存亡的准备。

    不成功,便成仁!

    这般赴死之心,令杨阜是肃然起敬,忙一拱手:

    “大将之志,阜必转达天子。”

    “大将军保重,阜就此拜别!”

    杨阜告辞而去。

    夏侯惇则吸一口气,目光如铁,环扫众将:

    “传令下去,将晋阳库存钱帛,统统运至界休关,犒赏三军将士。”

    “告诉他们,都给我拿出死战的决心来,死守界休,坐等匈奴铁骑来援!”

    众将领命。

    …

    四日后,黄昏。

    天崩地裂的轰鸣声,终于沉寂下去,关城内外复归平静。

    汉军又一轮轰击,宣告结束。

    刘备举着望远镜打量敌城,只见整道城墙已是摇摇欲坠,被轰击到如纸糊一般,只需再轻轻踹上几脚,定会轰然倒塌。

    “陛下,以我神雷炮之威,臣料最多五日,必能轰破敌城!”

    关兴遥指着界休关,信心笃定的笑道。

    刘备微微点头,霸气的一拂手:

    “传令下去,多派人马搜罗石块,缩短每一轮轰击的间隔。”

    “五日之内,朕要看到大汉的战旗,插在界休关城头!”

    众将慨然领命。

    这时。

    一旁闲坐的萧和,却忽然道:

    “陛下,臣倒以为,曹贼夏侯惇未必会坐以待毙,坐等我们轰破界休关,踏平并州。”

    “臣猜想,曹贼多半会故伎重施,仿效幽州勾结乌丸旧事。”

    刘备神色微微一震,警惕的目光蓦的看向萧和。

    正待开口相问时,一骑飞马而至。

    “禀陛下,西河细作八百里急报。”

    “匈奴单于呼厨泉,自美稷单于庭率军南下,已于蔺县渡河,大有斜趋界休关之势!”

    信使滚鞍下马,将一道情报高高举起。

    刘备脸色顿时一变。(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不错,请把《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