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重返晋阳

    晋阳城南,晋水桥。

    一场新雪覆盖道路两侧,道路正中积雪已在清晨被打扫干净。

    贾诩、徐晃、裴秀等人在桥南迎接,守着一台更宽大、壮丽的战车。

    赵基驱马抵近,提前下马快步走向贾诩,赶紧伸手将要行礼的贾诩搀扶:“文和公切不可如此,若非公总理后方,我哪能扬名关东,为国除贼?”

    贾诩笑呵呵享受这一刻的荣耀,询问:“关东英雄如何?”

    “比之秦末、新莽之际,多有不如。”

    赵基感慨说:“时无英雄,使我这样的竖子成名。不知是苍生的不幸,还是幸事。”

    见赵基如此感慨,周围人更是哄笑。

    与袁绍、曹操交手的最大好处就在这里,打碎了积压在众人心头的精神包袱,提升了整体士气下限与上限。

    贾诩也是点头:“老夫也是如此看法,大司马还请登车。”

    “不,今日文和先生乘车,我来驾车。”

    赵基搀扶贾诩登车,对徐晃、裴秀说:“公明、七哥,你们牵马。”

    徐晃、裴秀也是面绽笑容,高声应答:“喏!”

    赵基也登车,站在御手位置,扭头环视,见多是故人,也是高声:“回家!”

    韩述振臂高呼:“万岁!”

    远近吏士见此立刻高呼:“万岁!”

    众人齐呼三次,徐晃、裴秀牵着缰绳拉扯马匹向前,战车缓缓开动。

    贾诩端坐不动,过木桥后,两侧是调来的千余虎步军,他们盛装持戟分作两排,戟刃斜举朝着对面,形成一道稀疏又漫长的戟门。

    其他吏士簇拥着战车,向着晋阳新城缓缓开进。

    新城按着赵基的规划,西起龙山脚下河渠,向东到汾水西岸两里处。

    只是简单的土墙,东西宽近八里,高不过一丈六;墙后又有矮墙,方便守军站立。

    这是很节省工时的一种应急办法,甚至还比不上一些精心构造的野战营垒。

    但对赵基来说,已经足够了。

    日常能防盗,战时能防骑兵,那就是好墙。

    主要的工时、人力都用在城内街坊的建设。

    沿途持戟虎步军士目送赵基通过后,也会转向跟在队伍身后。

    到新城南门,门上没有题字,贾诩询问:“还请大司马为此门命名。”

    “此门朝向晋水,以地名来定,就叫做临晋门。”

    赵基不假思索,他可没兴趣弄个凯旋门。

    汴水之战后,赵基的自我要求也高了起来,一战不歼灭对方十万人,怎么好意思用凯旋门、偃师门、鹰扬门?

    进入临晋门,街道宽阔可以阅兵,约有五十步宽,以后这里就叫做临晋大街。

    街道之上虎步军持戟站立,站位相对密集,留出一条十步宽的通道。

    虎步军身后,是城中新旧遗民男女、吏士。

    赵基爵位只是县侯,但晋阳是赵彦的封国,城中吏民纷纷跪拜。

    徐晃、裴秀牵马而行,此刻也享受着这莫大荣耀。

    贾诩神态安详,也在观察赵基,还以为赵基大喜之下会宣布什么免税、赐爵。

    结果赵基情绪稳定,左右观察,遇到当值的虎贲还会与对方招手、点头。

    新城西北角是晋阳旧城,因地势最高,改成了仓阁;因此新的郡守府修在晋阳城东北角。

    显然郡守府的位置不适合赵基拿来改建大司马幕府,也不适合做晋阳侯府。

    至于晋阳侯国的国府县衙,就在新城西门之北,正对着仓阁。

    赵基观察远近,已经确定以临晋大街为新城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修建晋阳侯府、大司马幕府。

    未来如果能更进一步,就合并两处府邸,升级为宫室。

    出于防涝的考虑以及传统,城中军营在西南角;也就是说,临晋大街以东的东半城才是吏民生活区域。

    修建一座城邑,不是盖了房子,扎好围墙就能成事的。

    排水工程还要持续跟进,修建排水暗渠、引水明渠之余,还要规划行军密道。

    各处街坊规划妥善后,未来还要持续增筑。

    此外就要规划好产业、市场,晋阳城不仅仅是赵基执政的都城,还要成为诸胡部落互市的大都市,让这里取代邺城、蓟城,成为当之无愧的帝国北都。

    随着赵基众人抵达郡守府,城内吏民渐渐散去,虎步兵也返回西城军营。

    郡守府内,整个大厅悬空而建,大厅铺了一层木板,木板上是新铺的草席。

    大厅地面之下已经掏空,是一个复杂的供暖地炕系统。

    赵基脱掉铠甲,换了一身锦衣,等他来时宴席也安排妥当。

    坐在暖融融的草席上,赵基不由开始回味藏书楼上发生的事情,那实在是太冷了,虽激情烈火,可环境不适合细细把玩。

    若是这样的温暖环境,恐怕那天就不会轻易走下藏书楼。

    宴席之际,贾诩再三推脱,赵基只能一人独坐上首。

    下首左右排班不同,左首第一是贾诩,其次是有爵位的徐晃,再次是裴秀;右首第一是单于呼厨泉,其下是左贤王刘豹,是个岁数比赵基还小一些的青年,第三席位是去卑的使者,余下各个席位也是匈奴各部的代表。

    就连河东境内的几座镇羌城也派遣使者,列席其中。

    歌舞作伴,赵基自己不饮酒,其他人也不好烂饮。

    只是赵基不控制他们饮酒,反而几度劝酒,酒酣之后这些人也就没了顾忌,酒宴气氛益发浓厚。

    天黑的早,可众人兴致很高,补上了两次菜肴,狂欢到半夜,这些将校、各部代表才烂醉停止。

    裴秀也不例外,整个人醉的软趴趴。

    赵基安排卫士搀扶众人去客房休息,亲自送裴秀去偏房。

    偏房内火墙暖烘烘的,裴秀扯开衣襟喘气,酒气弥漫语腔懊悔:“应与阿季同去关东,见识中原人物。”

    “下次去也不迟。”

    赵基将他靴子脱下,丢在一边,又扯开被子给他盖上。

    裴秀酒劲发作浑身燥热,用腿蹬开被子,双手搓脸:“下次又是何时?阿季你见到二哥没有?”

    他在问裴潜,赵基坐在榻边:“颍川赵俨等人返回,说二哥此前与他们同在襄阳,如今往长沙去了。我已派人去征他,荆州郡县也会传达。他若愿意,可以乘公车去雒都。”

    “二哥肯定不来,我等闯下这么大的家业,他就是想来,又是那样的脾气,怎么可能来?”

    裴秀感慨着也是无奈:“如今事业越来越大,我也越发觉得才器不足。二哥若是肯来襄助,我也好卸去政务,专心军事。”

    他自幼失父,裴潜自从丧母,其父裴茂另娶后,也就跟丧父丧母没区别。

    裴氏这一代,与他关系最好的就是裴潜。

    论叛逆,裴潜不亚赵基,但都是那种阴狠狠的叛逆。

    赵基重新给裴秀拉好被子,见他语气含糊絮絮叨叨说着听不清的话。

    不多时,裴秀就酣睡过去。

    赵基在前线的压力很大,裴秀在后方压力也不小。

    前线大败,匈奴各部立刻就会翻脸,抄掠河东、太原。

    就算击败,也会有很大损失。

    他不像贾诩,贾诩见惯了毁灭,贾诩的底线就是军队和粮食,其他的一切损失,都不会影响贾诩的情绪。

    等裴秀入睡后,赵基走出门对守门的两名卫士说:“你们入屋内当值,七哥饮酒不少,你们近些也好照料。”

    “喏。”

    两名郡兵拱手,目送赵基走后,他们才进入屋内,来到火墙附近蹲坐,甚至不敢用屋内的矮凳。

    赵基还是不放心,又遇到半醉的韩述:“派人照顾各处,我就怕醉酒呕吐把自己呛死、噎死。”

    “喏。”

    韩述应答一声,见赵基没有其他嘱咐,就去找郡府掾属,传达此事。

    忙完这些,赵基才返回自己的寝室,行军劳累,躺在榻上眼睛一闭,立刻就陷入沉睡。

    就连起身盘坐运转技能的心思都没有,这个技能除了恢复体力,顺带透支一点精神、强行振奋之外,其他效果几乎没有。

    藏书楼一事后,凝神养气这个技能也升到三级。

    现在就他一个人独眠,再运转技能除了浪费粮食,早些挨饿外,实在是没有其他好处。

    就这样,赵基睡了一个大半年以来最安稳的安稳觉。

    (本章完)(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虎贲郎不错,请把《虎贲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虎贲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