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陇西冠姓

    次日,辛毗跟随赵磐来到狄道城郊近处的一座草料场。

    草料场修在山坡脚下,里面囤积的是今年新打的草。

    赵氏虽算不上陇西冠姓,但在狄道本县也是冠族,不计羊群,仅仅是牛马、骆驼就有近八千余头。

    鼎盛之际,以赵氏控制的草场可以豢养、维持三万余头大型牲畜过冬。

    也是前几年连续的干旱、蝗灾,使得赵氏所有的兽群规模锐减,只能尽可能维持种兽、母畜。

    如今这两年,赵基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如狄道赵氏这样的各地豪强的实力也在快速恢复。

    人口滋生、壮大因生育、成长周期太长,很难见效果。

    而牛马不一样,羊群更是快速,前年生下的母羊今年就能下崽。

    辛毗做赵氏门客的装束,跟随赵磐左右,看着赵磐与马腾派来的使者交割草料。

    交割现场就在草料场内,指着打捆堆积盖了‘草帽’的圆柱锥首草堆就开始交割,对方则从草堆中腰掏几捆草看看成色,没有受潮、腐烂就算验收。

    赵氏尽数交割这里的草料堆,就算完成了本县内的摊派任务。

    没有意外的话,马腾的兽群会在草料场就近扎立棚圈,这样取草方便,吃完后转场到下一家,直到度过这个冬季。

    交割完毕后,辛毗又跟着赵磐来到狄道城内。

    城内已经有了战争气氛,街道上已经看不到闲逛的马氏部曲,有的是披甲持矛戟巡逻的步兵什队。

    城内赵氏宅院,辛毗换了一身衣物后,站在墙后箭塔内眺望城中各处,城中军营、马腾的安西将军府修有更高大、密集的箭塔,而如赵氏这样的本县冠族宅院,普遍只在宅院四角各修筑一座防盗箭塔。

    只是赵氏实力雄厚,有着祖上遗留下来的坚固宅邸,院墙板筑而成,足有五尺宽,足以抵御冲撞。

    墙高一丈八尺,墙内还搭着高一丈三尺高的木道走廊,可供弓弩手射击。

    宅院内的赵氏仆僮遇到战斗,也会披甲持械,追随赵氏清养的武士一起防御。

    赵氏传承久远,并不是这些年急速扩张、兼并壮大的新锐豪强;因此赵氏内的武士,多是赵氏沾亲带旧的强健之辈;就连仆僮,也是世代跟随赵氏的可信之人。

    各地如赵氏这样的豪强,不能说是比比皆是……只要是没有经历过战争摧残的地方,肯定有这样根基牢固的豪强家族。

    这样的家族,已经不需要在郡里、县里塞人,充当耳目或口舌。

    只要是来狄道赴任的道长,就要给足赵氏面子,赵氏才会给对方面子。

    狄道如此,陇西郡里也是如此,郡守履新,想要获取各县冠族的支持,组建新郡府时,自然会从赵氏这样的家族中征辟郡吏。

    赵氏子弟不肯应征,也要征辟赵氏的近亲,以团结、示好这些地方冠族。

    因此赵氏这类家族发展的越好,本地在籍人口就越少,郡县官府可直接动员的力量也就匮乏、不足。

    以至于有什么事情,就必须借助这些地方冠族的力量。

    而日益稀少的编户,则要分摊郡县官府的正常运转时所需的各种财力、物力与人力;沉重负担之下,本就不多的编户只能逃亡别处沦为流民、盗贼,要么依附赵氏这类冠族,成为他们的仆僮、部曲。

    这是个恶性循环,编户越少,郡县负担平摊下来,现存编户更难忍受。

    而郡县控制的编户越少,郡县长吏的可直接动员的力量就少,自然无法压制各地大姓、豪强。

    凉州这个地方,因桓帝时期的羌乱,以及灵帝时期的西凉叛乱,战争压力平摊下来后,早就将编户体系压垮。

    凉州东部的豪强们因参与战争,吃战争经费,又吃编户流民的人口红利,还吃各种空出无主的地利,一个个急速膨胀,已经不是郡县两级能用行政命令可以削弱、压制的了。

    官府、编户、豪强之间的平衡早已打破,已渐渐发展成了豪强为主导,官府看豪强脸色吃饭,而编户则无立锥之地的地步。

    辛毗家族虽迁入颍川,可此前就发迹于陇西狄道。

    就目前来说,辛氏一族的郡望在陇西,而非颍川。

    辛毗隐匿狄道赵氏门下,自然是不想牵连族大、根深的陇西辛氏。

    这支辛氏的大本营就在狄道,目前因辛评被赵基意外一印砸死,这支规模极大的辛氏家族正低头做人,生怕被马腾找茬咬住。

    所以辛毗宁可冒着被赵氏出卖的风险,也不肯去找本支家族,生怕牵连他们。

    此刻,辛毗观望城内各处,目光深邃望着安西将军府……这正是辛氏所献,供马腾临时使用的办公场所。

    狄道赵氏是辛氏的门生故吏,在经济上,赵氏是独立的;可政治上,是否出仕或表态站位,都会跟随陇西辛氏。

    也不是赵氏多么乖巧,而是辛氏掌握着高层人脉。

    你跟随辛氏不一定能吃多少肉,但你不跟随辛氏,背叛辛氏,那辛氏就有办法收拾你。

    如辛毗,就是陇西辛氏在外的人脉触手。

    如果形势变化迅烈,辛毗现身于陇西辛氏各家面前,就能说动辛氏做出重大的选择。

    这也是辛毗的底气所在,也是他托身赵氏门下,依旧不卑不亢的底气。

    他观望片刻,见一支盛装骑士从军营中走出,都是高头大马,旗帜、衣甲皆以紫色为主,再看到马铠与那形制独特的明光铠。

    辛毗眼眸一缩:“铁骑?”

    赵磐跟在一侧也在眺望,闻声后顺着辛毗目光去看,也看到军营走出,经过大街拐弯后,出现在街道正中的五十余名具装铁骑。

    赵磐不觉得奇怪:“先生,这是马超亲骑,其人多是羌骑义从,所用铠甲、马铠俱是赵太师酬功所赐。”

    辛毗抬手抓在箭塔护栏,凝声:“赵氏尚紫,马氏怎么也……”

    他反应过来了,茂陵马氏是马服君赵奢之后,如果赵基高兴的话,可以将马腾、马超父子联宗。

    虽说是同姓不同氏,可赵基早已跟镇北都督徐晃联宗,再多马氏父子也不足为奇。

    赵基自领赵氏大宗,天下赵氏谁敢反对?

    到那时候,赵姓其他氏族若得赵基的喜欢,将之列位庶流别枝小宗,谁又能反驳?

    此刻,铁骑队趾高气扬行走于街道之上,他们骑乘的披甲战马也是情绪高涨,踩踏舞步,蹄声密集且清脆,就这么贴着狄道赵氏的院墙向北而去。

    铁骑队的领队是马岱,他也一身鎏金明光铠,穿绯紫两色对半刺绣而生的文武袖,手中一杆长槊提着。

    只是他没有戴战盔,头上是圆顶大檐毡笠,毡笠也刺绣花纹,显得马岱气质十分的倜傥风流,引的街道两侧吏民男女纷纷侧目。

    马岱也是露齿微笑,遇到相熟的人还是摆手打招呼,俨然一副富贵还乡的气派、潇洒模样。

    安西将军府内,郡吏庞德正在厅外走廊等候马腾的传见。

    厅内,马超显摆随军运输回来的一些战利品,金银之类都被赵基收走,要铸成金砖以修筑晋阳黄金台。

    因此赏赐给马超的是一些难得的珍奇之类,马超更想给马腾展示正在奉命前来的铁骑队。

    参加过征胡战役的部队,已经不是最初那支仓促拼合的部队,而是一支精锐之师。

    这支军队,已经不可能再听从马腾的命令。

    他们会听从得到赵太师授权的马超命令,获取有朝一日,马超封侯后,正式、隆重场合,也能自称赵超。(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虎贲郎不错,请把《虎贲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虎贲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