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几,辛毗还没有凉透的头颅装盘后呈送到韩述面前。
韩述端坐战车上,尽可能模仿赵基的坐姿,他身后还有一名卫士举着白底黑纹绣盖。
“清洗后,快马送到太师营中。”
“喏。”
郡吏正要应下,韩述抬起右手,又补充说:“从俘虏中甄别辛毗、赵融亲随军吏,一并送到太师营中,以备拷问。”
“喏。”
军吏应下,当即给端盘的军士打手势。
韩述这时候侧头去看前来助战的常茂:“阿茂,凉州战事将定,返回河东后也在年关前后。你的表字可拟定好了?”
“本是文盛,太师觉得过于优柔,他给我拟字遇春。”
常茂说着从腰囊中摸出一团卷起来的纸卷,然后铺开给韩述看,是赵基书写的四个字:常茂遇春。
见纸卷折迭处的毛边与污垢,韩述皱眉:“好好收存,回去后找个人装裱起来,这是太师亲笔所赐,岂可等闲视之?”
“好,听文白大哥的。”
常茂重新将纸张折迭卷起来后装回腰间皮囊,韩述看的皱眉不已,又懒得再说。
等常茂扎好皮囊铜扣后,又主动说:“高阳龙也拟定了表字,他是乘风。”
“高阳乘风?”
韩述嘀咕一句,总觉得高阳龙的姓氏已经很强横了,乘风二字的寓意有些配不上高阳龙。
再说了,高阳氏血脉传承久远,如今再落魄,一听姓氏就知其传承久远,非寻常所能比拟。
韩述随即就说:“太师终究还是更爱护你一些,茂者旺盛也,春季最是能滋生茁壮。”
常茂咧嘴一笑,随即就问:“文白大哥,你说衡方这一战后,可能跻身将军之列?”
当初的五曹八屯十三人里,五曹中的卫固因家族原因不得不低头做人,后续提拔、升迁也因门下省几位侍中也记恨卫氏,所以豪强一脉的卫固升迁十分的迟缓,根本无法进入中枢郎官体系,也就无法外放县令长。
所以这么多年了,卫固只是在平阳负责武库与矿场。
而八位屯将中,就衡方升迁最慢。
可以衡方二十三岁的年龄而言,一营营督代理别部司马,暂时节制三营吏士入驻冀城一事来看,衡方升迁的其实也不慢。
就是无法跟荚童、相里暴、西门俭这些人做类比,可这一战后,衡方即便有保护张昶不力的罪过,那怎么也要升迁一番。
营督上面是过渡性质的别部司马,再上是部司马;领兵都尉、领兵校尉、杂号校尉,再往上才是将军行列的杂号中郎将、裨将、偏将与杂号将军。
征讨诸胡一战,太多人战后叙功连升三级。
中低级吏士这样升迁还是比较常见的,韩述就是从领兵校尉升为了杂号将军。
其实到了杂号校尉以上,基本上都是各率本部,或节制五个营,或节制七个营。
不到名号将军或四方重将,谁都无法节制、指挥其他将军。
只有赵基委派的监军、护军或督军能监护、督管一起驻屯、行动的几个将军。
再就是如徐晃这样的一方都督,麾下自然会有一些杂号校尉、中低阶的将军。
可不到战争时期,徐晃这样的都督,也只是督护麾下各军,顺便有过问、监督地方郡县政务的权限。
徐晃可以纠察、问罪,但没有直接的人事管理权。
但权力这种东西,是很容易越线以及勾兑的。
所以徐晃这位朔方都督的含权量,要看徐晃个人的操作。
不同于五曹八屯,徐晃是后来带兵入伙的,先天不容于日益壮大,已成为主流的虎贲团队。
现在常茂关心衡方,就是感觉衡方会打破之前的各派势力范围,带着河东南部的两个县虎贲崛起。
他不喜欢衡方,也不喜欢中条山以南的虎贲,因为这些人行军迟缓,没有赶上最初的那几场恶战。
没有那种同生共死的经历,常茂是真的很难认同这些人。
不止是常茂,当时参加过血战的虎贲,普遍不喜欢这些后来享福的南部籍贯虎贲。
越是不喜欢衡方,常茂就越关心衡方战后的晋升。
常茂现在也只是豹骑督,等同于领兵校尉,臂章上是两杠两星;战后他怎么也能提升一阶,成为两杠三星的杂号校尉。
领兵都尉、领兵校尉都是两杠两星,区别就是麾下部队的成份不一样。
领兵校尉所率领的是常备兵,领兵都尉率领的是州郡兵,属于地方部队。
至于两杠一星,官秩千石,就是别部司马、部司马以及营督。
见常茂神情好奇,韩述想了想,就说:“阿茂你现在是太师宿卫将,不必计较这些。以我看的话,衡方战后怎么也能统兵一部。”
不管是校尉部,还是将军部,都是一个战略单位,等同于一个郡国单位,有自己单独的财政度支。
只要不是太倒霉,校尉部、将军部这种战略单位一旦构建完成,就不会轻易裁撤。
轻易裁撤的也就是领兵校尉、都尉,到了战争烈度降低的大背景下,杂号校尉部也会裁撤,只会保留名号校尉等少数常备。
就连各种偏裨将、中郎将部,也会进行裁撤……这是后汉的军事制度,典型例子就是常备野战部队少,用兵时才会进行扩编,战后就裁撤。
这种处理办法看着很利于财政和百姓休养,可战争规模小、时间短,频率不高的话还真是这样完美。
一旦战争规模持续扩大,频率也增高,那么就会滋生各种政治问题,哪怕是民间,也会因为大量掌握野战技术的老兵流浪、散布于各处,成为更大的不稳定因素。
不管以后是否遵循后汉的用兵、建军思想,只要随着战争烈度下降,领兵都尉、领兵校尉肯定会彻底消失。
是有这些兵力,和作战需求,因中高阶军吏不足,才构建出了这些临时作战单位。
以后中高阶军吏储备充足,自然不需要再搞这些了。
可其他校尉部、将军部必然会遭受削弱,这是将军、校尉们本能抵触的事情。
若是回到最初赵基规划的那种军制,其他将军或校尉,根本没有大声说话的本钱和底气!
韩述也是一边思索衡方的事情,一边思索战后军制的变化倾向。
之前他跟随在赵基身边,自然希望全军归属于赵基一人节制。
可现在,他有些舍不得将军身份带来的权力。(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