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南宫朱雀门外东侧,是尚书省。
尚书省又在内部分为六部,随着许都政变以来,尚书省越发的像一个例行盖章的地方。
中书省、门下省都在南宫之内,虽然南宫主体殿宇毁坏,但张扬护送天子东归时,与刘表、袁绍派来的士兵共同修建的杨安殿功能完善。
因此中书省、门下省分别建在杨安殿前的左右偏厢长屋里,中书省在东侧,门下省在西侧。
门下省的五位侍中此前还多多少少有些决议的权力,多少能施加一点影响。
自从宗室代表的逯乡侯、侍中弘农刘松潜逃河北后,门下省的五位侍中职能也进一步剥夺,成了一个例行盖章的地方。
中书省也是如此,中书令伏完满门遇害后,中书监赵蕤代行中书令的职权。依旧不参与议政,只负责盖章。
真正执政的依旧是太傅、太保与太师这三位上公所领的上公府。
雒阳朝廷控制的范围缩小了,但不等于会放弃冀州、兖豫青徐关东四州、荆益扬交南方四州。
因此这九个州若有官吏、士人逃回雒阳,吕布也会量才施用,普遍是授官后打发回去。
成本不过是一枚一寸见方的铜印,一道诏书而已,这种人回去潜伏起来,总有用上的时候。
吕布也是吃亏太多,也不敢随意往自己的太保府里塞人了,也开始启用寒门士人,用这些人充实他的太保上公府。
比起那些名声在外,在本郡有很大影响力的名士、高门之后,现在这些寒门更容易为吕布效忠,为吕布做考虑。
比起太保上公府,吕布更喜欢大将军幕府。
按着公卿排序,大将军、大司马也是上公府,区别于普通的三公府、开府仪同三司公府待遇的其他府。
因此吕布的公府依旧悬挂大将军牌匾,他的掾属依旧编制在大将军幕府诸曹系统内;吕布如此,赵基也是如此。
赵基旧的大司马幕府也没有进行大改,只是把温恢、张卫编在了太师府。
太师、太保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赵基拿到了河东郡公,吕布拿到了河内郡公。
吕布可以对河内公国进行高强度管理,能极大充实吕布的文吏团队。
可河内残破,赵基护国讨袁凯旋撤兵时又把河内东部各县搜刮一遍,其实吕布能得到的人口、人才十分有限。
河内士人从汉帝国司隶直属户籍变成了藩属河内公国的臣民,他们在雒阳朝廷的出路彻底绑死在吕布身上。
因而目前,吕布这里挂着三套牌子,有着两套行政班底。
太保上公府、大将军幕府共用一套;河内公国的……小朝廷又是一套,这才是吕布真正的嫡系、班底。
河内公国的国都被吕布选在温县,这套小朝廷其实并不满员。除了部分必要设立的衙署外,许多公卿职务都被吕布拿来封赏旧部。
他的旧部多围绕雒阳八关进行布防、军屯,这些人领着雒阳朝廷所授的将军、中郎将、校尉职务,同时还兼任着河内公国的公卿职位、四方将军、卫将军。
套着河内公国这层皮,吕布算是正式将他的旧部纳为了臣属。
这些旧部哪怕身兼帝国、公国两套官位,但见了吕布后,不分公私场合,都要尊吕布为君。
这一点太重要了,很多人事工作因此而简化,效率提高。
二月十八日,雒阳的大将军幕府。
吕布与往日一样,聆听着窗外走廊里的丝竹之声,翻阅着等候门下省列位侍中用印的公文,这些公文是从太傅、太师府发来的。
其中若有吕布觉得不合适的,他自然会退回去,以做协商处理。
其实能送到吕布面前的公文,都是他幕府各曹筛选、审理过的,现在只是给吕布过目、终审而已。
重要的人事调动,都是吕布的幕府诸曹与赵基、赵彦的诸曹对接协商……这个过程里,吕布的诸曹处于弱势地位,但也能维护吕布的基本盘不动摇。
而在许都政变之前,这类协商是在门下省进行,由代表各方的侍中进行磋商、表决……其中必然有一位宗室出身的帝室代表。
可随着许都政变、刘松出逃河北以来,门下省的这点作用也被剥夺。
虽然门下省侍中之间进行协商能加速决议的通过,但也分走了不少影响力。
现在三座上公府诸曹对接议政,再由三省进行落实……有些拖延,但也保证了权力的集中。
吕布翻看赵彦拟定的一系列人事调动名单,都是赵基麾下的将校,吕布本不想多管,可看到了荡寇将军、乡侯张辽的名字。
张辽依旧还是荡寇将军,只是领幽州上谷郡守;与张辽相对的是伏波将军、乡侯甘宁,领渔阳郡守。
对于名单上出现的张绣、段煨这些老熟人,吕布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
可张辽、甘宁令他感到不爽,捉笔想要勾一下,拖延这两个人的职务升迁的程序。
又觉得这样没有什么意义,就捉笔扭头看一侧:“仲达?”
司马懿身高八尺有余,弱冠之年的他只是比较瘦,可骨架颇大,此刻猛地起身拱手:“公上?”
他是杨俊推举,吕布征辟的幕府主簿,因是河内公国温县籍贯,是吕布的臣民出身。
“太傅要擢拜张辽、甘宁,使二人领郡治民。我颇不喜此二人,又不想恶了太傅,仲达可有良策?”
吕布晃了晃手里的公文,司马懿趋步靠近,双手伸出接过公文扫一眼,就说:“公上,太傅欲要用兵于辽东。臣以为,此国家兴亡之大事也。张荡寇、甘伏波皆国家爪牙,不应轻慢。宜遣使赠马、甲,以消旧怨。”
说着司马懿递还公文,屈身长拜:“前不久公上才遣使晋阳,商议小公孙过嗣之事。今实不该为张、甘二人与太傅怄气……再者,此二将乃当世虎将,为小公孙长远考虑,宜早日摒弃旧怨。”
作为吕布的臣从,司马懿自然要为吕布做长远顾虑。
小公孙过继给太傅做嗣重孙,继承食邑万户的晋阳侯国真的不算什么。
拿到晋阳侯国、太傅旧吏团队后,返身回去再争河东公国才是正理。
所以不该继续交恶张辽、甘宁,要快速转变态度才对。
未来不求这两个人帮助,能保持中立,就是极好的事情了。
吕布缓缓点着头:“我也有此思虑,就恐遣使赠马、铠,反受其笑。”
如果不是为了给小外孙做考虑,吕布早就直接勾名字了。
司马懿拱手再拜:“今两家合力共御天下贼臣,张荡寇、甘伏波皆柱国之才,岂会伤公上颜面?伏望公上明断。”
吕布还在沉思,他很清楚张辽、甘宁的脾气很不好。
若是派人送礼,这两个人犟脾气发作,那真会伤他的面子。
他可以在政事上配合赵基,活到现在就活了个脸面,这脸面如果被张辽、甘宁抽上一鞭子,那真就很难善了。
如果这份颜面都无法维持,那他的基本盘也会动摇。
片刻后,吕布就问:“仲达之兄现居何职?”
“回公上,年前臣兄以军医随太师潜行凉州平叛。正月下旬撤归平阳,来信说是升爵二级,如今是太师麾下军医少监,等同营督,官秩六百石。”
司马懿谨慎回答,没有任何夸耀的情绪在。
吕布又问:“当年元嗣骄横,断汝父腿足,今汝父如何?”
“回公上,太师当时小惩而已,不过百日就休养痊愈,臣父得以置身事外。这才颐养天年,臣兄弟也能膝前尽孝……恕臣斗胆,若非太师援手,臣一家必被贼臣裹挟,难以脱身。时至如今,不曾有一点怨意。”
司马懿说着抬头,露出一点笑容:“又不好向太师道谢……故臣兄在太师麾下,克忠职守,以报恩情。”(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