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汹涌澎湃

    太傅府邸外,甲兵五步一岗。

    赵基战车自西门而入,沿途随行扈从皆穿戴铠甲。

    闻知消息的城中军民男女蜂拥鼓噪而来……这个年代不会有人强突到赵基车驾前索要签名,更不会有人跳出来喊冤叫屈……基层各处都缺人力,这种执意讨公道的人,若是耽误了生产,那大概率被抓走强制劳动。

    只要还维持战争,军队吏士以及服务军队的各行各业还有上升的渠道,那幕府体系内就不会养闲人。

    比起这些昭雪冤屈的细碎小事,赵基更关心的是大方向的问题。

    大方向出了问题,才会拿这类细碎小事开刀。

    否则的话,不可能有人能闯到他车驾前喊冤。

    因此,街道两侧的军民们表现各异,归乡闲散生活,处于轮值期外的虎步军士们也参与到维持秩序的工作中。

    这些人的有的站在甲兵两侧,展臂以背顶住后方涌动的人群;有的在人群中维持身边的秩序。

    街道两侧的亭坊墙壁、鼓楼、瞭望塔上,亭卒们穿戴崭新的夏装,或注视赵基的战车队伍,或观察周围的院落,警惕那些行举异常的小股队伍。

    男人们努力在维持秩序,而女人部分婚姻与否,都在努力向赵基战车所在而涌动。

    他的战车缓缓前进,每经过一处都能迎来一片女子的呐喊声。

    晋阳男女的热情直扑赵基面前,这让他头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汹涌澎湃。

    本快冻结的心灵此刻被这股朴素的热情所温暖,赵基仿佛回到了四年前,带着初步集结就历经大战考验的虎贲郎南下清剿白波贼,又带着他们北上抗击匈奴。

    那个时候,闻喜男女就是如此的热情。

    闻喜一县,在胡班极力动员之下,为他贡献了三千青壮,最终也有两千多人选入了虎步军,成了虎贲中坚群体。

    当时他与闻喜人的命运牢牢捆绑,堪称兴衰与共。

    可他后来绑定的群体越来越多,闻喜人的地位就开始下降。

    今年肃清裴茂党羽,也对闻喜籍贯的官吏进行了一次如似刮骨的清洗。

    大多数被牵连的闻喜人还没资格问斩,但军爵会削减或清零。

    此刻,赵基有些想念闻喜的乡党。

    目光中街道两侧人群如摇摆的海草一样,他甚至看到有组织的迹象……比如几个大龄健妇蒙头强冲,想要把适龄的女子送到街道中。

    可赵基已经不是四年前的赵基,那时候的他可以随性恣意,对着乡里女子投撒钱包,也接受她们递来的干粮袋。

    他的不经意举动,本不会有什么长远影响。

    可他地位擢升的太快,何况本身就是天下最顶尖的鬼火少年,与他有过交集的少女往往会变的有些不正常。

    这几年来,他身上鬼火气息渐渐散去,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计算机器。

    可那些乡党少女又怎么会遗忘彼此一个呼吸之间的对视?

    此时此刻,赵基维持着平静神态,下巴微微扬起,不与道路两侧的军民男女进行互动。

    有时候保持距离,才能保护那些真正拥护、爱戴他的人。

    否则一个眼神互动,就会让一个男子或数个男子抛弃一切,投身军旅之中;也可能会让更多的女子生出误解,往后余生里念念不忘。

    即便赵基立在车上昂首不动,可街道两侧深受鼓舞的男子投军、建功立业的念头越发强烈。

    即便没有任何的眼神互动,如同石雕一样的赵基,依旧牢牢烙印在道路两侧的女子心田之中。

    地位,本身就是魅力的催化剂。

    而传奇的故事,以及赵基本身就如似神话人物的姿貌,对晋阳男女而言简直就是当世天人。

    能在晋阳安家的男女,都是追随幕府没有功劳也有苦功。

    他们太清楚乱世的可怕,赵基虽未能终结乱世,但已经让晋阳百姓过上了太平盛世的生活。

    他们对赵基的爱戴,甚至超过他们的父母或子女。

    就在晋阳男女的欢呼声中,赵基的车队进入相对封闭的太仓亭。

    这里居住的以河东籍贯的吏士为主,共同构造了围绕粮仓、武库、太傅府邸的街坊建筑群。

    这里地势属于城内第一层级,本身这里晋阳旧城的地势就高,此刻整体规划上俨然就是城中之城……虽然没有大范围的城墙,但层级地势落差形成后,见过的人都会将太仓亭与行宫、太师府所在的太平亭当成两座城中之城。

    就如当年没有焚烧、破坏的雒阳那样,高大的雒阳城墙内,还有北宫、南宫、永安宫三个宫城。

    太仓亭内的军民家眷堵塞道路,将街道两侧跟随车队涌动的其他都亭的男女挡了回去。

    战车驶入桥洞一样的甬道后,赵基算是正式进入太仓亭。

    这条甬道长三十余步,整体上坡度十分平缓,战车行驶之际几乎没有太大的仰角变化。

    走出甬道后,赵基回头去看,就见西门亭、西吉亭两个都亭区域整体都尽收眼底,这里地面的高度恰好与西门、西吉两个都亭内的街坊里墙、屋舍一样高。

    这两个都亭内也有二楼、三楼建筑,三楼是重要的衙署机构所在,二楼是亭驿所在,或者是重要军爵人家的宅邸所在。

    亭侯以上才能修建三层建筑,中校即营督以上的军吏,以及官秩六百石以上的官吏,才能在家中修筑二楼建筑。

    若是父兄爵位达标修筑了二楼建筑,而父兄亡故,那么父兄的妻子还在世的话,维持旧有的待遇,可以继续使用二楼。

    若是父兄遗孀也去世,则二楼空间封闭窗户,只能充当储物之用,不能住人。

    这么大的城邑内,高楼视野优势太大了。

    能站在高处,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心理优势。

    对大多数人来说,地位提升很难用钱粮财富来体现,而家宅规格的变化,往往能让他们长期拥有那种心理优势与满足感。

    而对太仓亭、太平亭内的普通居民而言,他们虽然只有一楼建筑,可他们只要外出散步,站在低矮石墙内侧,就能平视城中各处!

    这也是一种极大的心理享受,能给他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那么自然地,他们自然想长久生活在这里。

    唯有坚定不移追随赵氏,他们自能在这两个都亭内生活、终老。

    比起河东籍贯或琅琊籍贯来说,太仓亭、太平亭出身的人……更像是赵彦、赵基的乡党、亲邻。

    太傅府邸前,赵坚、赵垣并肩而立。

    万众欢呼声响中,赵坚一身春夏时节常见的青底衣袍外罩深绿罗纱对襟衣,他面目清瘦身姿挺拔,留着两撇短须,学者气息越发的明显。

    而赵垣已从陈国的四方将军转为晋阳侯国的中尉,侯国中尉等同于县尉。

    可晋阳侯国不一样,国兵步骑八千人,皆受赵垣节制。

    也能算是位高权重,此刻赵垣气度沉稳,对赵基的到来很是平静。(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虎贲郎不错,请把《虎贲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虎贲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