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耕耘的这一声叹气让周奕有些狐疑。
这么容易就缴械投降了?
怎么感觉有诈?
“具体说说,怎么个会有这一天。”周奕说。
陈耕耘一脸的无奈,摇了摇头,仿佛像是下了巨大的决心一样。
“我承认,我犯错误了。”
“四月二十八号那天晚上,我确实没在西山公墓见过他。”
周奕和吴永成马上深吸了一口气,陈耕耘承认自己替樊天佑作伪证了!
“那你为什么要替他制造不在场证明?”周奕厉声问道。
“因为他找到我,求我帮帮他,替他证明四月二十八号晚上他和我在一起。”陈耕耘一声长叹,“哎,我心软了,所以就……”
“陈耕耘,樊天佑什么时候找的,在哪儿找的你,找你具体说了什么,他是怎么求你帮他的,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一五一十地说说清楚!”
陈耕耘点点头:“好,事到如今我也只能说了,看来是他把我给骗了。”
周奕抱着肩膀,冷冷地看着他。
“时间的话,应该是五月四号的晚上,具体几点我不记得了,总之挺晚了,我在看书。他突然敲我宿舍的门,说有事想跟我商量,于是我就让他进屋了。”
“我以为是他工作上或者学术上遇到遇到什么困难了,因为以前他遇到一些迷茫的事,也会来找我寻求一些建议。毕竟我比他走的路见的人要多一点嘛,虽然没教过他,但这么多年来我也算是他的半个人生导师了。”陈耕耘感慨地说。
“进屋之后,我让他坐,他也不坐,就一直走来走去,心事重重的。我就问他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我好歹还认识一些朋友,方方面面不敢说能解决,起码也能帮个忙。”
“然后他就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陈老师,你要救救我啊’。哦,他读本科那会儿就是这么喊我的,毕竟他跟我家霖霖……”
周奕敲了敲桌子:“少说点不相干的细枝末节。”
“好,那就按照你们的规矩来。”陈耕耘故作轻松地说,“我就问他,怎么了啊?”
“他说,他教的一个学生出事了,就是那个那个叫……徐柳的小姑娘。他听人说了,公安已经进驻学校了,还要对死者的社会关系展开调查。”
专案组是五月三号正式入驻宏大展开工作的,从常规逻辑上来说,樊天佑知道这个情况很正常。
“我说对啊,这事儿学校专门让我和刘副校长配合警方的工作,怎么了?”
“说实话,我一开始真没有想太多,他是个挺老实的孩子……”陈耕耘赶紧摆了摆手说,“对不起,忘了周奕同志的提醒了,少说点不相干的细枝末节,这上年纪了,就喜欢絮叨,忍不住。”
周奕冷冷地看着他,觉得陈耕耘的言谈举止,有一种很古怪的违和感。
按理来说,他承认了作伪证,应该很紧张才对。
因为承认替樊天佑作伪证,也就等于是自己的不在场证明也不成立了。
就算他想把罪责都推到樊天佑的头上,也不应该这么从容吧,他该怎么解释自己的问题呢?
陈耕耘说,在自己的再三追问下,樊天佑最终说出了来找他的目的。
樊天佑对他说,希望陈老师能替他做个证,就说四月十八号那天晚上,两个人在一起吃了顿晚饭。
陈耕耘说自己直到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厉声质问他为什么要找自己作伪证,是不是那个女学生被害的案子和他有关!
但是樊天佑当场就否认了,赌咒发誓说自己跟这件事绝对没有关系。
他之所以找陈耕耘做伪证,是因为他听说了徐柳是四月二十八号下午离开学校之后就失踪了。
所以到时候警方肯定会调查相关人员的不在场证明,他作为徐柳的专业课任课老师,一定会首当其冲被调查。
但是他四月二十八号那天晚上,提供不了不在场证明。
因为他那天晚上去嫖娼了。
“嫖娼?”周奕和吴永成都惊了,立刻反问道,“什么嫖娼?在哪儿,和谁?”
陈耕耘面露难色地说:“这个我怎么方便问呢,你们得去问樊天佑他本人啊。他就告诉我,那天晚上他去找小姐了,这件事如果被曝光出来的话,那他的前途和名声就彻底毁了。”
“但是不说的话,肯定会被怀疑和案子有关,被当成嫌疑犯。所以他说自己进退两难,最后思来想去只能出此下策了。”
“哎,其实大家都是男人,我也能理解,他这个岁数也没有结婚、也没个对象,而且还留过学,开放一些也是情有可原的。两位同志你们说是吧?”
吴永成呵呵一笑,伸手道:“别,你可别来代表所有男人。不是每个男人都跟某些人一样管不住自己裤裆的,陈院长别来恶心人。”
陈耕耘尴尬地笑了笑。
周奕冷着脸问道:“你就没有怀疑过他这句话的真实性?”
周奕知道他在撒谎,他在把责任推给樊天佑,企图把自己从这里面摘出去。
所以他顺着他的谎言往下问,看看他到底想怎么圆谎。
而且还有一个疑问,他就不怕樊天佑反咬一口吗?还是说他已经猜到了樊天佑可能开不了口了?
陈耕耘有些懊恼地说:“这……我哪儿想得到啊,好端端地谁会把一个正常人往杀人碎尸这种事情上去想啊。再说他都赌咒发誓了,我自然就信了。”
拙劣的谎言。
“陈耕耘,说说你和樊天佑的关系。”
“这个我之前做笔录的时候也有提到过,他是我女儿陈霖在大学里交往的男朋友,后来被我知道了,我就让霖霖把他带家里来给我和她妈看看。然后我看这孩子挺好的,人也老实,学习也努力刻苦,为人也正派,我就没反对他们的关系。”
“他家离得又远,一年到头也难得回去一次,所以逢年过节我就让霖霖喊他来家里吃饭。后来霖霖跟她妈不幸去世……”陈耕耘说到伤心处,忍不住想抬手抹眼泪,却发现自己手被铐上了抬不起来,一时间有些尴尬。
“樊天佑出国留学的事,你知道吗?”
“知道一些,霖霖去世后他也很难过,有一阵子他怕我胡思乱想,就经常来看望我,陪我说说话之类的。后来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说,他要出国留学了,说是去欧洲那边。我当时还挺惊讶的,八九年啊,自费留学那可是要一大笔钱的啊,我就问他,你哪儿来这么多钱啊。他就跟我说,有人资助他,钱的事不用担心。”
资助?
资助贫困生上大学,完成学业这种事倒不稀奇。
但资助别人出国留学,这还是罕见,尤其还是八九年的时候。
“什么人资助的他?”周奕问。
“哟,这个我就真不知道了,只听他说是个什么公司的老板,具体的我没问,就是提醒他别被骗了。后来他办完手续就走了,他在欧洲留学那些年,我们每年会有几封书信上的往来。”
公司老板?八九年市场经济才刚刚开始萌芽发展,而且大多集中在沿海地区,宏城能有什么公司什么老板能干这种事?
而且就算有人出大价钱资助留学,那肯定也是为了人才培养,那樊天佑回国之后就不该在宏大工作,而是在某个企业“报答”老板的栽培。
所以逻辑上并不通,但是又无法证明没有这回事。
周奕发现,陈耕耘的回答里不确定信息越来越多,这是一种明显地误导型信息,提供模糊的信息,但又从逻辑上撇开自己,警方如果要去印证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就会疲于奔命。
这根本是一种反侦察意识。
周奕决定不在这个问题上被对方带着走。
问道:“陈耕耘,我现在问你,你是否在樊天佑留学这件事情上,为他提供了便利,动用了自己的权力和人脉关系?”
陈耕耘一听,立刻表情严肃地反问道:“周奕同志,你这是在怀疑我以权谋私,进行职务犯罪?”
“回答,有还是没有!”周奕厉声道。
“我告诉你,你这是对一个国家干部非常严重的指控,你知道吗?你有证据吗?如果没有证据,你这就属于构陷,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这时吴永成发话了:“陈院长,别这么上纲上线。”
陈耕耘激动地说:“吴支队,这不是我要上纲上线,他这可是在玷污一个人民公仆的清誉啊。如果他有证据,可以拿出来,让纪委来查我,查出什么问题来,我认!”
吴永成忍不住笑了,老东西可以啊,说的每句话都是心机啊,刚才的话里说的都是“他”,而不是“你们”,这是要从潜意识里分化自己和周奕,制造矛盾啊。
周奕刚要开口,吴永成拍拍他的胳膊,让他别着急。
然后开口道:“陈院长,我先跟你说两件事吧。”
“第一,纪委就在门口,你如果希望,那我们现在就能请纪委的同志进来。”
“第二,我再强调一遍,进了这个门就没有什么干部不干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陈耕耘愣了下,然后扭过脸去没好气地说:“没有!学校的公派留学生都是有档案有记录的,你们可以去查。我自己每个月的工资、奖金和津贴,也都是有数的,你们都可以去查。”
“哦,樊天佑出国之前,我确实给过他一笔钱,两千块,是从我的积蓄里拿的,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周奕看看吴永成,吴永成点了点头,让他继续问。
陈耕耘敢说这话,那看来樊天佑出国留学的事,确实和学校无关,不会是公费。
至于到底和他有没有关系,那就得查了。估计他本人是不会开口交代了。
“陈耕耘,我问你,你说樊天佑是希望作伪证的内容是二十八号晚上和你吃饭,那为什么最后又改成了在西山公墓碰到?”周奕问,“这是谁决定改口的?”
“是我。”
“为什么?”
“我是这么想的,他说吃饭的话,那吃饭得有地方不是,还得有目击者。总不能是在家吃吧,我住宿舍,他住人才公寓,平时都不开伙。外面吃的话,到时候一查不就穿帮了嘛。”
“而且好端端的,没来由突然吃饭,也挺奇怪的。虽然他回国后是我把他引荐给学校的,但毕竟不在一个学院,工作上也没什么交集,平时往来不多,莫名其妙突然说吃了个饭,也难令人信服。”
“所以我觉得吃饭这个借口不妥,思来想去,我和他的关联也就是我女儿霖霖了,所以我跟他说要是在墓地碰到,可能会更合理一些。”
果然,这个伪证的内容是陈耕耘提出来的,而且他前面的那番话已经证实了,他的思维非常缜密,有着很强的反侦察意识。
“那樊天佑说的托梦又是怎么回事?也是你替他出的主意?”
陈耕耘点了点头:“我想着说,既然说谎了,那细节肯定得丰满一点,才显得真实。我俩要是都说心血来潮去的墓园,未免就有些假了。”
在墓地碰到的理由是陈耕耘想的,托梦的说辞也是陈耕耘提出来的,那就说明,上一世这个不在场证明也是他提供的。
但总不可能上一世也是一模一样的桥段吧?樊天佑又去找小姐过夜了,然后为了自己的名誉和前途,痛哭流涕跪求陈耕耘给他做伪证?
时间变化了,而事情却不变,就说明有问题。
但上一世的五月三号,不在场证明里陈耕耘没有出面,而是用了一张香烛店的收据。那就说明,陈耕耘在五月三号那天因为某些原因,可能真的去了西山公墓,所以才会有这么一张收据。
只是这件事因为某些变化,在这一世没发生,那就无从证明了。
不过他现在承认了,那就跑不了了。
替樊天佑作伪证,自己还没有不在场证明,光凭这两点就已经可以锁定为犯罪嫌疑人了。
“好,既然你承认了四月二十八号那天晚上替樊天佑做了伪证,那就说明,在案发当天,你也没有不在场证明,对吧!”
周奕这句话一出口,吴永成瞬间察觉到了一丝微妙的变化,陈耕耘的气场变了,似乎有一种早就在等着这个问题的感觉。
周奕也察觉到了一丝异样,因为对方太淡定了。
陈耕耘直视两人说道:“不,我那天晚上,其实是有不在场证明的。”
“我是一时糊涂,为了帮樊天佑圆这个谎,才刻意隐瞒了自己的不在场证明。”
“说说,什么样的不在场证明?”周奕脸色阴沉地问道。
“四月二十八号晚上,我约了几个老朋友吃饭……”
陈耕耘说,四月二十八号那天晚上,他和三个老朋友约了一块儿吃饭,都是年轻时候的邻居,叙叙旧。
本来说是要去饭店吃的,但其中有个是他发小,是个是厨子,而且前两年他老婆过世后就一直自己单过,就说上他家去吃,他炒得比外面好吃。
所以最后就去了这位厨子朋友家吃饭。
陈耕耘五点就到了朋友家,还特意带了两瓶茅台。
后面另外两个朋友也陆陆续续来了,厨子炒了一大桌子菜,四个人边吃边喝边聊,一直吃到了快十点。
本来陈耕耘和另外两个朋友是要走,但大家都喝多了,走道都走不了直线了,而且都是五六十的人了,怕万一摔了撞了回头死半道上,所以最后三个人就都住在了厨子家里。
第二天早上酒醒之后,才陆陆续续离开的。
他是早上六点左右走的,被尿憋醒了,刚好另一个朋友也醒了,那个朋友回过神来发现自己一夜未归,怕家里老婆骂,就说赶紧走。
但他昨天来的时候坐的公交车,这么早没有。陈耕耘就说那自己也走了,顺道开车把朋友送回家。送完朋友,他才回的宿舍,觉得有些宿醉,就又休息了一会儿,一直到上午九点多进了自己办公室开始工作。
这番话,让周奕和吴永成傻眼了。
因为如果这番话属实的话,那陈耕耘二十八号晚上就有铁一般的不在场证明了啊。
三个人作证,做伪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如果是被收买作伪证,警方到时候分开问话,细节一对照,就会立马穿帮。
陈耕耘也不可能傻到编这么一个容易漏洞百出的谎言。
何况他在回答的时候,那份从容和自信,压根就不像是虚张声势。
也就是说,四月二十八号晚上,他应该是真的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这让周奕和吴永成都猝不及防,因为没人想到他居然会把自己真实的不在场证明藏起来,然后配合樊天佑去做伪证。
虽然做伪证这件事是实锤了,但他一直强调的是,樊天佑对他发誓和凶案无关,而是因为不想嫖娼被查出来。
如果樊天佑醒了,警方会通过审讯樊天佑确认这件事的真伪。
但问题在于,先不说樊天佑能不能醒来,就算醒了,他否认了陈耕耘的说法。
但是他得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话才行,因为陈耕耘这边四月二十八号是有明确不在场证明的。
显然樊天佑应该拿不出证据。
所以陈耕耘顶多就是犯了伪证罪和阻碍执法罪,如果他再重金请个好律师,再动用一些人脉关系的话,最终可能刑期会很短。
甚至缓刑,或者中途搞个保外就医。
那对他而言,几乎等同于逍遥法外。
“报一下你这三位朋友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我们需要核实你说的话。”周奕黑着脸说道。
陈耕耘立刻掰着手指说出了三个朋友的名字,联系电话,尤其是那个当厨子的朋友,他家住哪儿,门牌号是多少,他都说得一清二楚。
“哎,我承认,这件事情上我确实是犯了错误。归根结底还是我的思想觉悟不够高,我得认真反思,深刻检讨。我的行为造成的影响,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我全部接受,希望你们警方可以从严从重地处理,以儆效尤。”
周奕看着陈耕耘的嘴脸,知道他这是弃车保帅了。
但是他想不通,为什么陈耕耘会有这么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是他提前设计好的?
理论上不太可能,因为共同犯罪,最怕的就是有人留一手。
分工犯罪?二十八号晚上樊天佑绑架了徐柳?然后一直留到二十九号同时交错完成杀人碎尸和烹尸?
那也不对啊,那后面墓地相遇岂不是多此一举,直接从一开始编一个风险更低的不在场证明不行吗?
“陈耕耘,五月十号晚上,你在哪里?”
“十号晚上啊……医院。”
“哪家医院?”
“就是平和路医院,离学校近,方便。”
“为什么去医院?几点去的,几点离开的?”
“我肝脏不太好,老毛病了,最近可能也是工作压力大累到了,觉得不太舒服,就去看了看,医生建议我住两天院接受治疗。可学校里的事儿又实在太多,我也放不下,于是就只能白天去学校工作,晚上上医院挂个点滴。”陈耕耘无奈地笑着说,“我这算是把医院当宾馆住了两天,这要不是他们主任是我朋友,哪儿能这么干啊,那医院床位多紧张。”
正常人,在知道自己即将因为作伪证而坐牢的时候,是不可能这么淡定的,甚至还能语气轻松的开开玩笑。
除非因为作伪证坐牢这件事对他而言,是最小的代价,所以才能这么的云淡风轻。
“时间!”周奕敲敲桌子提醒道。
“我是九号下午去做的检查,然后晚上住的院,九号十号晚上都在医院里,病例、同病房的病人、还有医生护士都可以作证。那个病例就在我办公桌右手边的第二个抽屉里,你们可以去核实一下。”
吴永成轻轻拍了拍周奕的肩膀,然后在他耳边小声说道:“审讯先暂缓一下吧,老家伙明显有备而来。”
周奕点点头,确实得暂停一下了。
陈耕耘的不在场证明让他们猝不及防,因为这原本是个最大的缺口,就像打仗一样,是撕开敌人防线,让对方溃不成军的关键。
可冲进去之后却发现,敌人的阵营不仅没有崩溃,反而还把原本的缺口堵死了。
所以眼下的审讯得缓一缓了,因为再问下去,也是徒劳。
而且看这只老狐狸的淡定程度,确实是有备而来的。
必须得从其他调查上寻找突破,再把节奏给找回来。
“陈院长,昨天睡得怎么样?”吴永成笑着问。
陈耕耘被这问题问得一愣,不知道他想干嘛,于是谨慎地回答道:“还行吧……”
“走,我带陈院长去看看我们市局的房间,保证睡得比昨天舒服。”吴永成笑呵呵地站起来说道。
“这……你们就问完了?”
“嗨,来日方长,何必急于一时呢,哪天问不是问啊。”
吴永成笑着过来给他解开锁扣,这举动却让陈耕耘心里打起鼓来了。
“陈院长,你自个儿刚才也承认了,犯错误了,愿意承担法律责任,希望我们从严从重处理。那后面咱不就有的是时间慢慢聊了嘛,何必急这一时半会儿的。”
“对了周奕,赶紧把陈院长那个传唤,给改成刑事拘留,我带陈院长看看他接下来要住的环境。”
吴永成说话的态度,配上他说的内容,简直阴阳怪气到了极点。
周奕知道吴永成这是在故意给他制造心理压力,让对方摸不透警方的态度,心理上就会变得更紧张和不安。
于是赶紧点头:“好,我这就去,对了吴队,陈院长没家属了吧?那这刑事拘留通知书该给谁发?学校嘛?”
“没错,通知单位。来,陈院长,这边请。”
陈耕耘的脸色,明显比刚才难看了不少。
说明吴永成的套路有用,他其实并没有表面上那么淡定。
……
审讯暂缓之后,周奕和吴永成立刻驱车去找了陈耕耘说的那三个朋友。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确认陈耕耘二十八号的不在场证明是不是真的。
陈耕耘提到的三个朋友,年龄跟他都差不多,年轻的时候都住在同一条街上,属于是儿时的玩伴。
其中那个当厨子的,比他小两岁,解放前两家就住隔壁,他是从小就光屁股跟在陈耕耘身后的。
周奕他们第一个找的就是那个厨子。
老头今年五十五了,大腹便便,秃顶,大脑门油光锃亮,一看就是个厨子。
“对,没错,二十八号晚上嘛,在我家吃的饭,我亲自炒的菜。”厨子掰着手指开始数自己炒了些啥。
周奕让他不用报菜名,我们不关心你们吃了什么。
“晚上在你家过的夜?”
厨子家是个小院,在市区的边上,看着条件不算太好,但也很敞亮,院子里养了鸡,种了点菜。
厨子一指里屋说:“对啊,忆民哥和大胡睡的炕,我跟老四打的地铺嘛。大胡还哇哇吐了,第二天整得我这屋里一股子酸臭味儿。”
周奕一愣:“忆民哥?谁是忆民哥?”
厨子说的大胡和老四,正是陈耕耘提到的另外两个朋友,怎么冒出来个忆民哥?
难道这群人里没有陈耕耘?
厨子回答说:“忆民哥就是陈耕耘啊。”
本来在周围四处转悠查看的吴永成一听,赶紧走了过来。“什么意思?这是陈耕耘的小名?”
“不是啊,他打小就叫这名啊,他爹给起的,叫陈忆民。我最小,我从小就管他叫忆民哥,别人都管他叫民子。”
“那他是什么时候改名叫做陈耕耘的?”周奕忙问,因为陈耕耘的户籍资料和职工档案上,曾用名这栏可都是空着的。
厨子摸着锃光瓦亮的脑门皱着眉说:“啥时候改的?那我就不记得了,反正很早了,少说得有个三十来年了吧。我记得好像他从最北边儿回来后,就叫现在这名了。老一辈的差不多都走光了,也就我还记得他以前那名字了。”
“最北边?哪个最北边?”
厨子摇着头说:“那我就不知道了,就是他上山下乡去的地方。叫什么他没说过,好像说是个开荒的农场吧,老林子里,条件可艰苦可艰苦了。忆民哥每次想起来,都直抹眼泪。”
最北边,老林子,上山下乡?
吴永成和周奕的眼睛瞬间就亮了,周奕之前提出查陈耕耘和樊天佑DNA比对的想法,这不就有落点了吗。
“他是哪年去上山下乡的?”
厨子直摇头:“不知道,我那会儿在一家饭店里当学徒呢,住店里,不回家,师父的尿盆都得倒。”
周奕立刻打断他问道:“你知道还有什么人会清楚他当年上山下乡的事吗?”
“不知道……老街坊们都联系不上了吧,要不你们找他家里人问问?他还有个姐姐,今年应该六十四了。”
“好,你知道他姐姐家的地址吗?”
“我想想啊,有一回听忆民哥提起过。”厨子想了半天,才报出了一个大致的方位,但不知道具体门牌号。
吴永成立刻联系辖区派出所,让他们查具体地址。
问完厨子,又去找了另外两个人,其中那个被称为老四的,就是二十九号早上坐陈耕耘的车回家的人。
他确认了陈耕耘开的是一辆黑色的小汽车。
这三个人的证词,确实证明了,陈耕耘在四月二十八号晚上,一直在厨子家吃饭喝酒,直到第二天早上才离开。
也就是说,陈耕耘的不在场证明,完全成立。
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认定犯罪需要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如果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能证明犯罪发生时嫌疑人不在现场,也就意味着其没有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因此无法达到证明标准,不能认定嫌疑人有罪。
所以,陈耕耘直接参与犯罪的可能性就较低了,虽然二十九号的不在场证明存在瑕疵,但问题是专案组现在也无法确认徐柳被挟持和杀害的具体时间。
因此只能从徐柳失踪开始作为案发时间的起点。
除非后面发现新的证据,确认徐柳是在二十九号失踪并被害的,比如发现她二十八号晚上还活着,并且有目击者。
但可能性不大。
而且陈耕耘之前的态度也说明了,他的潜意识里完全知道徐柳就是二十八号晚上死的,否则他不敢这么有恃无恐。
我知道东西是什么时候丢的,但那个时间点我人远在千里之外,所以你怎么怀疑都不可能是我。
一个道理。
难不成樊天佑真的是甘愿被陈耕耘利用的?
厨子等三人还确认了一个信息,就是二十八号晚上这顿饭是怎么来的。
发起人正是陈耕耘,厨子是最早二十六号晚上接到的陈耕耘电话,说想请老哥几个一块儿吃顿饭叙叙旧。
姓胡的也是二十六号晚上接到的电话,唯独老四是二十七号的早上,因为他家没装电话,陈耕耘上门找的他,要他一定得去,毕竟大家都这把岁数了,聚一次少一次了。
也就是说,这顿饭的发起人是陈耕耘。
是巧合,还是故意设计的?
吴永成和周奕开车来到了派出所提供的陈耕耘姐姐家,结果发现,他姐姐两三年前就已经得了老年痴呆症。
她的子女,也就是陈耕耘的两个外甥,并不清楚自己舅舅以前叫什么名字,在他们的印象里陈耕耘一直叫这个名字。
不过这两个外甥似乎是对这个舅舅很有意见。
一是觉得自己舅舅做这么大,却没怎么帮衬他们两个外甥。
二是关于遗产继承的问题,因为舅舅没有后代了,按理来说没有比他们两个外甥更亲的了。按照传统习俗,就应该是外甥替舅舅养老送终,顺便到时候继承舅舅的遗产。
可两个外甥说,陈耕耘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他们的妈,也就是陈耕耘唯一的亲姐姐,前两年还没得老年痴呆脑子还清醒的时候,跟弟弟提过,说以后要两个外甥替他养老送终。
可陈耕耘却直接拒绝了,说自己的事情不用他们操心,让两个外甥照顾好她就行了。
吴永成问两人,有没有陈耕耘年轻时候的老照片之类的。
周奕知道他在想什么,因为他也是这样怀疑的。
两个外甥想了想说好像还真有一张,就搁老太太房里的相框里头。
吴永成让他们拿出来看看。
等相框交到两人手里的时候,吴永成和周奕倒吸一口凉气。
这张照片是黑白的,非常模糊,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泛黄发霉了。
但照片上年轻的陈耕耘的脸还是依稀可以看得清。
他穿着满是补丁的棉袄,戴着解放帽,裤子脏兮兮的,也打着补丁。
照片的背景似乎是一片深山老林,周围没什么建筑,但有不少被伐倒的树木。
照片上的陈耕耘表情木讷,仿佛一具没有灵魂的木偶,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柄斧头。
“吴队,没错了吧?”周奕问道。
吴永成点点头:“嗯,没错了。”
照片上年轻的陈耕耘眉宇之间,和樊天佑十分相似。
“这张照片我们可以先拿走吗?”吴永成问。
陈耕耘的两个外甥点头同意。
周奕把相框翻过来拆开,然后就看到了那张照片的背面,有一行褪色的文字。
“一九六三年十月十四号,拍摄于长风林场,陈忆民。”(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