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最“抠门”的老板

    这时候,劳斯莱斯恰好抵达了万青大厦的楼下。

    “先在大厦外的停车位停好吧,我进去打个电话。”林浩然对李卫东吩咐道。

    “好的,老板!”李卫东应声答道,随即稳稳地将车停在了万青大厦外的公司专用停车位上。

    他没有选择直接上办公室,而是步入一楼大堂之后来到了大堂前台。

    前台小姐在他踏入大堂的那一刻,眼神中既流露出紧张又饱含恭敬,同时还有满眼的崇拜。

    林浩然微笑着与她点头示意后,说了声“我用用电话机”,便径直走向前台电话,回拨了那个号码。

    电话迅速接通,另一端传来的,正是香江娱乐界的巨头邵逸福的声音。

    “邵老先生,你找我有什么事吗?”林浩然开门见山地问道。

    此次,总督麦里浩所召集的商界大佬中,并没有邵逸福。

    尽管邵逸福在香江声名显赫,商界影响力亦不容小觑。

    但若以资产规模论实力,在这个年代,邵逸福在香江华人富豪中尚难以跻身前十,更别提还有居住在香江的那些洋人超级富豪了。

    而且,此次英国政府邀请香江的商界领袖前往访问考察,其主要目的其实是希望他们能赴英投资。

    邵逸福的业务重心在电影业,而英国方面对于电影行业的投资需求并不高。

    他们真正渴求的是香江商界能够投资于制造业、贸易业、金融业、科技业等多个领域。

    “林先生,你现在方便吗?如果方便的话,能否来一趟广播道的TVB大楼?怎么说你也是我们的副董事长,有些工作上的事情和你当面聊聊,希望能够从你那边得到一些有用的意见!”邵逸福回答道。

    “好,邵老先生,我刚巧办完事,给我三四十分钟,我马上赶过去!”林浩然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毕竟如今他已经是TVB副董事长,而且还是TVB的最大股东,对方既然出到声了,不过去也不适合。

    打完电话之后,林浩然再次回到了车上。

    “卫东,去一趟九龙塘TVB总部。”林浩然坐下来之后,便对刚刚坐进驾驶坐位的李卫东说道。

    “好的老板!”

    此刻,不是上下班高峰期,所以去的路上倒也一点都不塞车。

    仅仅半小时左右,便抵达了无线电视大楼。

    保安亭的门卫一眼就认出了这位老板,迅速且主动地放行,让车子直接进入大楼内部的停车场。

    这仅是林浩然第二次到访此地,但大楼内的工作人员无一不识。

    因此,一路上遇到的工作人员都热情地与这位新老板打着招呼。

    不久,林浩然便来到了董事长办公室。

    敲了敲门后,林浩然轻轻拧开门把手,发现邵逸福正在办公室内。

    “林先生,快请过来坐。”邵逸福热情地招呼道。

    林浩然走近,拉过一张椅子坐下,微笑着说:“邵老先生,您以后就叫我浩然吧,咱们现在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没必要那么见外。”

    “好,那我就叫你浩然了,我比你年长几十岁,你就直接叫我六叔吧,很多人都是这么称呼我的。”邵逸福爽快地回应道。

    尽管林浩然在财富上或许超过了邵逸福,但对方毕竟是一位七十多岁的长者,以平辈相称显然不太合适。

    “六叔,不知道你这次喊我过来,所为何事?”林浩然直接问道。

    六叔,倒是叫得挺顺口的。

    “浩然,咱们TVB近几个月的业绩着实非常一般,自从上个月初我接手TVB的管理权后,才深刻体会到孝河兄之前管理无线电视的不易。

    电视收视率确实可以通过打造优质节目来提升,基于我在电影界多年的经验,我有信心未来TVB能推出更多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

    但是,我注意到,即便我们的收视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异,广告收入却依然有限。

    公司的营收,几乎95%以上,都来自广告收入,其他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举个例子,去年一整年,我们的收视率与丽的电视台不相上下,但最终扣除所有开支后,净利润仅为将近六百万港元,这个数字对于TVB这么大一家企业而言,着实令人唏嘘。

    因此,我们必须寻找提高公司利润的方法,以回馈我们这些股东。

    此外,我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动无线电视上市,若利润偏低,对上市无疑是个不利因素,我考虑的一个主要策略就是开源节流。

    目前,TVB的主要开支集中在员工薪酬上,在孝河兄管理期间,我很少过问账目,但接手后我发现,公司存在不少不必要的支出,拍戏成本过高、甚至许多员工贡献有限却享受着高薪待遇。

    一旦这些问题得到整改,公司每年至少能节省五百万港元到八百万港元的开支,但即便如此,无线电视的年利润最多也不过是一千多万港元而已。

    我的邵氏电影公司虽然无法与房地产公司相提并论,但我们经常能以低成本拍摄出高票房的电影,利润颇丰,一年下来也能有几千万港元的收益。

    我认为电视行业的未来潜力必定高于电影行业,只是我研究了许久,仍难以找到其他增加公司收入的途径。

    浩然,你在短短两年内积累的财富,是我一生都难以企及的,你肯定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所以,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策略吗?”邵逸福一口气将他邀请林浩然过来的目的和盘托出。

    一家如此规模的企业,去年全年的利润竟然不足六百万港元,确实令人唏嘘。

    也难怪利家那几位股东对TVB失去了兴趣。

    按照利家几兄弟每人6%的股权来计算,即便按足六百万港元全部分红,每人所得也不足四十万港元,更何况公司还需要预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发展,不可能全额分红。

    林浩然目前持有的24%股权,哪怕按六百万港元来分红,他也只能分不到一百五十万港元。

    这样的收益,对林浩然而言确实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低到他都有些看不上。

    即便是通过邵逸福提出的开源节流策略来提升公司利润,利润翻倍后,一年也不过能分到将近三百万港元左右。

    对于林浩然来说,这个数字依然不值得他在意。

    当然,他收购这24%的股权所花费的六千万港元也不算太多。

    按照一年三百万港元的分红来计算,二十年就能回本,这样的投资其实也并不算亏,只是利润不高罢了。

    此外,林浩然购入TVB股权的真正初衷并非单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而是看重TVB作为香江两大电视台之一在媒体界的巨大影响力。

    林浩然已通过《东方日报》领略到掌控一家主流媒体所带来的优势,若再加上TVB,他在香江将无惧任何舆论挑战。

    当然,如果TVB能为他带来额外的利润,那自然是锦上添花的好事。

    哪怕他如今身价大几十亿港元,他也不会嫌钱多,钱这玩意,还是多多益善。

    对于邵逸福提出的开源节流策略,林浩然倒也不觉得奇怪。

    前世,他便知道邵逸福是个极为“抠门”到近乎苛刻的老板。

    创业之初,公司剧务申请20港币购买100个生煎馒头作为外景拍摄人员的早餐,邵逸福却以公司食堂馒头仅需一毛钱一个为由拒绝,导致剧组内部矛盾激化。

    最终,外景工作人员因缺乏早餐而发起罢工,公司因此蒙受了超过万元的损失。

    按理说,人应吸取教训,但邵逸福在吃了这次亏后,依然故我,坚持着那分毫不让的作风,这也为他日后的诸多争议埋下了伏笔。

    十年前,对邵氏电影发展有着不可磨灭贡献的邹文淮,向公司提出参与股票分红的请求,却遭到了邵逸福的断然拒绝。

    不久后,邹文淮愤而离职,自立门户,创立的公司日后成为了邵氏兄弟的头号竞争对手——嘉禾影业。

    同年,邵逸福又因为财务问题,与刚刚从美国返回香江的李小龙擦肩而过。

    李小龙向邵逸福提出了1万美元的片酬要求,但邵逸福认为这个价格过高,未能达成一致。

    结果,嘉禾影业以更高的薪酬成功签下了李小龙。

    此后,因类似的财务考量,邵氏又相继失去了许冠洁、陈龙、徐客等一众优秀导演和演员,他们纷纷选择离开,邵氏影业的辉煌逐渐褪色,走向了没落。

    这也是在利孝河去世之后,邵逸福为何要盯上TVB执掌权的最大原因。

    不出意外,同样的剧情又在TVB上演,因为如今邵逸福已经接管TVB了。

    在林浩然的前世那个世界,TVB的员工是出了名的干最多的工作、拿最少的工资。

    而竞争对手亚视效仿嘉禾,针对这一点做文章,以高出3倍的薪酬挖走了沈甸霞、曾至伟、黄日化、郑少丘等一众明星,TVB一时元气大伤。

    此后,随着娱乐业大环境的变化,曾经盛极一时的TVB逐渐步入了增长缓慢的困境。

    到2011年,当邵逸福出售手中TVB股份时,TVB的业务已经大幅下滑。

    面对这些事件,邵逸福认为自己“只是一个生意人”,行事需遵循商业规则。

    他始终秉持着这样的经营理念,严格控制成本,从不轻易为明星大手笔投入。

    对于他这套经营哲学的成败得失,外界难以做出简单的评判,甚至难以完全理解。

    因为这位在媒体报道中常被描述为“锱铢必较”的生意人、在员工眼中“最抠门的老板”,从1975年起,就在香江创立了邵氏基金,开始系统性地向世界各地的教育、医疗和其他福利事业进行大额捐赠。

    特别是在内地,随处可见的邵逸福教学楼、邵逸福小学、邵逸福中学、邵逸福医院等等,都足以证明邵逸福在慈善事业中付出了多少。

    林浩然曾经了解过,据公开数据显示,邵逸福历年捐助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已超过100亿港元。

    100亿港元啊,这绝对占他总资产的很大一部分了,他可不像李加诚那般身价动不动几千亿港元,邵逸福所在的影视行业注定了他不可能像李加诚、李钊基等房地产行业大佬赚得那么多。

    所以,这样的人,即使他做生意“抠门”,林浩然也认为邵老先生非常值得尊重。(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不错,请把《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