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清晨。
林浩然比往常更早地起了床,屋内虽然有暖气,但他能感觉到,今天的天气更冷了些。
望向窗外,世界已被一片洁白覆盖,竟是难得一遇的降雪景象。
在这个二月的时节,雪花纷飞,实属罕见。
尤其是在他穿越后所在的香江,是一个不下雪的地方,所以雪花倒是成了难得一见的奇观。
身着棉袄的林浩然,迈步走向露台,一阵夹杂着雪花的冷风迎面扑来,带着几分清新与凛冽,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轻盈的雪花轻触他的衣衿,转瞬即化为点点水珠。
返回屋内,寒冷顿时消失不见。
吃过早餐,林浩然便带着保镖出了门。
今天,他会跟随安东·艾利森一同前往711便利店的日本总部去。
既然伊藤洋华堂想要在零售业上打压置地集团,他不介意将711便利店在日本的控股权抢回来。
到了置地大厦,已经是上午的九点钟。
安东·艾利森还没过来,不过这点倒是不着急,因为他们约好的时间是在上午的十点钟。
走进霍健宁的办公室,霍健宁赶忙停下手中的工作,与林浩然打招呼。
“老板,关于您要求的招聘秘书一事,猎头公司已经初步筛选出了三名候选人,并已经与她们约定好,下午三点会过来面试。”霍健宁汇报道。
“好的,我知道了。”林浩然回应道,轻轻点头。
在霍健宁的办公室里与他聊了几分钟之后,便不再打扰他。
如今,置地集团日本分公司的工作越来越忙了,别的不说,仅仅是要组建各个新部门,以及招聘更多的人才,都是需要霍健宁来主持大局。
林浩然在日本这边的投资越来越大了,仅仅依靠那68名从香江带过来的员工,自然是远远不够的。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林浩然躺在椅子上,俯视着楼下繁华的东京闹市。
银座的人流量,的确很大,即便是如今处于上午,很多人已经开始上班了,街上依然是人潮涌涌。
不愧是日本最繁华的地方。
正在这时,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林浩然有些意外,他在这边,基本没什么电话找他的。
不过,他也没多想,将椅子转向办公桌这边,然后拿起电话筒接听起来。
“是老板吗?我是杨名逸,找您有重要的事情禀报。”电话中,传来前万安集团总经理杨名逸的声音。
林浩然有些惊讶,杨名逸不是在内地吗?
早在两年前,杨名逸便被林浩然派往内地的粤省,提前布局内地的发展了。
不过,如今处于改革的初期,很多事情都还无法施展,所以杨名逸在内地其实更多的工作就是拿地皮、搞一些简单的工业发展、建大楼、与内地打好关系等,又或者偶尔给林浩然搞一批退伍军人之类的。
除此之外,杨名逸也没什么重要的任务了。
毕竟,有些事情,他想现在做,也难做。
政策还没落实,很多工作都没法做。
如今他的目的,也不过是在一些核心地段大肆拿地,为将来的内地崛起做好准备罢了。
所以,这一年多两年以来,林浩然也基本上没有与杨名逸联系过。
“我是林浩然,杨总,你找我有什么事吗?”林浩然微笑着说道。
“老板,可终于联系上您了,我也是通过给万青集团的伯顿先生打了电话,才知道您如今人在日本的,的确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跟您汇报,您稍等,我先喝杯水,话有点长。”电话那头,继续传来杨名逸的声音。
林浩然愈加好奇起来。
不用多想,肯定是与内地有关。
看杨名逸的语气,似乎很重要的样子。
否则,也不会越过伯顿,要直接告诉林浩然这位大老板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喝水声,随即又再次传来杨名逸的声音。
“老板,是这样的,您也知道,内地开始改革已经过去两年多时间了,而鹏城等地方,也成了经济特区,政府誓要引进外商,重点把内地的经济发展好。
不过这两年时间,实际上引入的外商,其实都不多,反响平平,虽然不少港商或者外海侨商都积极响应,但是至今成绩都非常一般。
这点我这两年时间里在内地也能够深切感受到,粤省想要加速发展,还需要更多的外力去推动。
实际上,我们万青集团内地分公司在这边,已经算是最大的外商了,因为其他外商即便投资,在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也根本不敢投资太大,更多的是象征性进行投资。
而老板您这两年多来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接连收购香江多家上市企业,实力雄厚,如今更是连置地集团这种老英资企业都拿下了,此事在内地政府这边也引起不小的轰动。
所以,在这个春节过完之后,政府找到了我,希望我能联系您,让您再次亲自到访内地,有非常重要的事情与您商量!”杨名逸在电话那边娓娓而道。
“我如今在日本,你也应该知道,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回去,他们找我,到底所为何事,你直接跟我说,能做的,我一定做,没必要亲自过去。”林浩然皱了皱眉头,说道。
日本这边,关系到未来日本经济泡沫前的布局,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不用他做什么,基本都是手下去做,但是他也需要坐镇这边,毕竟只有他才清楚,日本未来经济泡沫的疯狂,其他人不清楚。
所以短时间内他的确没打算回香江,否则也没必要直接在这边买别墅住下来了。
不过,内地市场他同样不敢轻视,毕竟自己骨子里流的是华夏的血,内心深处也无比期盼内地能够蓬勃发展。
更何况,这对他而言是互利共赢的。
他在内地的投资规模越大,推动内地经济发展得越好,那么他所能获得的回报率也就越高。
这种双赢的局面,正是他所追求的。
“他们其实已经跟我详细谈过了,内地目前的发展重心在于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以此来带动一部分人的富裕。
现在,鹏城等珠三角城市虽然引进了一些工厂,但大多是小规模、高污染且提供就业岗位有限的,比如化工厂和小作坊等,这些对当地经济的推动力并不强。
他们的真正需求是在鹏城、羊城、莞城等珠三角地区,能有更多的大型制造业工厂落户,这样可以带动更长的产业链,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而我们万青集团,虽然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但在制造业方面并不突出,目前仅有水泥制造业务,并且在内地也已开设分厂以满足基建需求,但这对就业岗位的增加贡献有限。
港灯集团虽然拥有电器生产,但是由于市场主要是在香江,南洋那边竞争激烈,出售得也不多,即便将港灯集团旗下的丰泽电器工厂搬到内地去,规模也不会很大。
至于置地集团,虽然规模庞大,实力强劲,但制造业并不是置地集团的主要业务。
政府之所以联系我,是因为他们了解到您如今的财富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顶尖水平,您所接触的资源和技术也更为广泛。
他们希望您能够利用您的资源和影响力,为内地引入更多的制造企业,特别是那些内地目前技术还无法自给自足的高科技产业。
他们渴望与国际接轨,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大概就是他们的核心需求了。”杨名逸详细解释道。
听完杨名逸的阐述,林浩然恍然大悟,明白了内地找他的真正意图。
的确,当下的内地,尤其是粤省这个改革前沿阵地,最需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制造业,而非那些看似光鲜实则难以立即产生大规模经济效益的行业。
诸如金融业、高端餐饮业、健康产业、定制化服务业、信息技术以及房地产等,虽然前景广阔,但在内地当前的发展阶段,它们所能发挥的推动作用相对有限。
内地如今最关键的,还是让更多的人摆脱贫困的生活。
而大量的制造业,虽然工资不会很高,但却是能够让更多的人摆脱无钱买粮的困境,让他们摆脱物资缺乏的生活,从而逐步走向小康社会。
作为一名穿越者,作为一名过来人,作为一名曾经在内地生活过三十多年的人,林浩然自然清楚这些。
他有些感慨,没想到自己如今的使命,已经大到这种地步了。
不过,他如今已经算得上是香江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超级富豪,加上又在内地投资了不少,在那边也算是留下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印象。
在这种情况下,内地求助于他,期盼他能在推动制造业发展上多做贡献,实属情理之中。
之前,他其实不怎么重视制造业。
因为在他看来,制造业赚钱的速度,太慢了。
哪有房地产业、股市等赚钱快?
如果他穿越过来之后,重心都放在制造业上,根本不可能有今天的他。
甚至,可能连当个亿万富翁都难。
不过,如今他倒是可以考虑加大力度进军制造业了。
内地的需求,他还是非常愿意满足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