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长和不动产公司

    事情进展得极为顺利,基于林浩然与花旗银行之间的良好合作基础以及花旗银行对林浩然资产状况的深入了解,改行的董事长沃尔特·瑞斯顿先生自然接受了这项交易提议。

    紧接着,当天上午,在初步框架讨论结束后,林浩然迅速联络了一位银河证券公司内备受信赖且忠诚度极高的员工,以及他的私人法律顾问,一同参与到与花旗银行的详细条款磋商中。

    这毕竟是一笔高达数十亿港元的巨额交易,即便是行事一向稳健的林浩然,也不敢掉以轻心,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他自然非常清楚,在金融市场中,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在如此庞大的资金流动面前。

    哪怕是他与花旗银行有过对此非常不错的合作,可如果关系到的利益过大,林浩然其实也担心花旗银行会不会黑吃黑。

    所以,即便再信任花旗银行,也得做好万全的准备。

    在商界,即便是最牢固的合作关系,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也可能变得脆弱。

    除此之外,林浩然也直接电话吩咐,让证券部的那些人,暂停吸纳其它公司的股票,在15号之前转而全力吸纳索尼的股票。

    毕竟,既然大家都认为,索尼即便发布数据,股票也不会有太大的涨幅,这对林浩然而言,也是一个好机会。

    他还有将近400亿日元的可用资金,这笔钱,已经不少了,但是在7天的交易日中,能吸纳多少是多少,反正先赚一笔再说。

    在索尼公布Walkman随身听的全球销售数据后,一天时间里超过20%的涨幅,也已经不错了。

    虽然没法和丰田汽车的比较,可胜在时间短啊,十天见效。

    所以,接下来,银河证券公司日本分公司的员工们,将全部暂停对日本电信电话公司、丰田、本田、任天堂、日本兴业银行、三菱地所、东京电子等的股票停止吸纳。

    转而全力吸纳索尼的股分,能吸纳多少就吸纳多少,前提是不能干扰到正常股价的涨跌幅。

    而在花旗银行日本分公司总部这边。

    双方最终达成协议,花旗银行将担任林浩然收购丰田汽车股份的财务顾问,佣金设定为总成交价的1%。

    若花旗银行能够谈判获得低于市场价格的股份,还将根据节省金额的梯度获得额外佣金奖励。

    此外,花旗银行同意为收购行动提供垫资服务,垫资期限暂定为6个月,期间总利率优惠至2.5%。

    若提前偿还垫资,利息将按比例减少。

    关于收购股份的数量,协议中未设定具体上限或下限,但特别指出,若最终收购股份比例低于10%,花旗银行所提供的垫资利率将减至2%。

    这一系列的条款看似严苛,却最终得以敲定,从侧面反映出花旗银行对于在一个月内成功收购丰田汽车至少10%股份的高度自信。

    利率这块,花旗银行给的的确很厚道了。

    这个时期,日本的房价还没有像香江那般炒得如此厉害,反而有些成交量很平淡,这也是林浩然轻易拿下那四块地皮的原因。

    1981年初,日本的基准贷款年利率为7.25%,而因为贷款人数较少,竞争又大,各银行的利率往往比基准贷款年利率要低一些。

    正常情况,年利率6%到7%之间,是如今很多日本银行的主流利率。

    贷款半年,利率2.5%,相当于一年5%的贷款利率,花旗银行给予林浩然的一个利率,的确是一个非常优待的条件,这不仅是基于双方过往的良好合作,也是花旗银行对林浩然实力与信誉的认可。

    如果林浩然去找日本本土的银行合作,绝对没有这样的优待。

    这也是为何即便来到日本这边,他也优先与花旗银行合作的原因。

    在合同签完后,那名跟随过来谈判的银河证券公司员工,也将常驻花旗银行这边,对这次的合作进行一个监管,以及随时向林浩然进行汇报。

    搞定这些之后,已经是到下午三点多了。

    一笔涉及一千多亿日元以上的交易,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谈成了。

    双方毕竟已经是合作多次的了,自然有着极高的默契和信任基础。

    谈成之后,林浩然便带着好心情,离开了花旗银行日本分公司总部。

    回到中央区的置地大厦,林浩然终于见到霍健宁的身影。

    这位大忙人,如今很少回公司,反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面多。

    新项目、新投资、新市场,霍健宁作为置地集团日本分公司的一把手,正忙于开拓日本这个新市场的版图。

    “老板,您来得正是时候,我最近在东京考察了几个快消品牌。”霍健宁一见林浩然,便热情地迎了上去,滔滔不绝地汇报起自己的新发现,“虽然直接收购它们的难度有点大,但我有个想法,咱们置地集团可以考虑以入股的形式,成为它们的重要股东。

    这样一来,不仅能助力我们旗下的牛奶国际更快进军快消领域,还能共享这些品牌的资源和市场。”

    林浩然听着霍健宁的汇报,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另外,还有个好消息。”霍健宁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东京的长和不动产公司,由于之前大肆扩张,现在资金链已经断裂,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困境。

    东京法院最近正准备对它旗下所有地产项目、物业进行拍卖,拍卖时间放在下个月,具体时间暂未公布,如今放出消息,也算是预热一下。

    我觉得,这可是咱们置地集团的一个绝佳机会啊!如果能趁机拿下长和不动产,那么我们置地集团在日本的布局,就可以少走很多路了。”

    长和不动产?

    林浩然并没有听说过,于是问道:“有这家公司的具体资料吗?”

    “有,我马上拿给您。”霍健宁说完,便转身从后面的书柜上,拿出一个文件夹。

    “老板请看。”

    林浩然点了点头,接过文件夹之后,便坐在椅子上看了起来。

    原来,这家长和不动产公司,在日本的地产界也能够排得进前50的地产业私人企业,与三井不动产、三菱地所、住友不动产等日本地产巨头相比,的确有着非常大的差距,但是也算得上是一家地产大公司了。

    在石油危机来临前,日本地产业蓬勃发展,那个时候,长和不动产公司正在筹备着上市,想要有一个好的市值,因此进行了盲目的扩张,许多地产项目在开发之后,便又继续拿去抵押贷款,继续拿地开发下一个项目。

    结果,石油危机突然来临,日本出现经济萧条的现象,国民生活质量下跌,地产成交量大幅下跌。

    日本的房价虽然没跌,可房子成交量大幅度减少,就算维持房价也没什么用,主打的就是一个有价无市。

    因此,长和不动产公司就倒霉了,不仅仅没能上市成功,反而因为自己拿下这么多的地产项目,在艰难维持了两年之后,到如今,便还是撑不下去了,只能申请破产了。

    于是,便有了如今长和不动产公司资产被拍卖的这一幕。

    林浩然翻阅完资料,眉头微皱,心中盘算着其中的风险和机遇。

    当然了,实际上,在林浩然看来,完全没有任何的风险。

    毕竟,等到了日本经济泡沫来临,那么这些便都是白花花的钱啊!

    可以想象,如果他现在将这家长和不动产的房产项目、物业全部接盘的话,那么到时候一定可以给他赚非常非常多的资金。

    他抬头看向霍健宁,问道:“这家公司目前的负债情况如何?我们如果接手,需要多少资金才能盘活?”

    霍健宁早有准备,立刻回答道:“根据我的调查,长和不动产的负债大约在两千亿日元左右,但他们的资产价值实际上只有一千五百亿日元左右,但是想要短期内卖出这个市场价,根本不可能,这也是他们为何无奈申请破产的原因。

    这次的拍买,包含整个长和不动产的所有资产,尤其是在东京市中心的一些优质地块和商业地产项目,价值不菲,而一旦拍买下来之后,债务并不需要我们承担。

    这次的拍买,实际上就是债务人向法院申请拍卖的,也就是说,我们如果拍买下来,那么长和不动产公司的负债,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我们能以一个合理的价格竞拍到这些资产,再通过有效的运营和管理,一旦未来日本的地产经济复苏,完全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盈利。”

    “也就是说,我们如果参与竞拍,基本上能够以低于一千五百亿日元的价格,拿下这家公司,对吧?”林浩然将资料放下,抬头问道。

    “是的,按照我聘请的一名日本地产专家预估,到时候竞拍价能超过一千三百亿日元,就已经超乎想象了,这两年,日本地产业各大公司都减缓了发展速度,没有地产公司会愿意以市场价去竞拍。”霍健宁很快回答道。

    林浩然点了点头,对这家公司的情况,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不过,即便是一千三百亿日元,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换算成港元,也是一笔高达三十多亿港元的资金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不错,请把《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