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时候,他和罗兰士·嘉道理算的是是彻底撕破脸了,双方之间什么狠话都说出来了。
林浩然原以为,这辈子自己估计不会再和这位老牌贵族有任何交集了。
没想到,到了晚上,对方居然主动给他打电话。
虽然不清楚对方所为何事,但林浩然还是接了。
“嘉道理先生,您还有什么话想要说的吗?”林浩然按下接听键,声音平静得不带一丝波澜。
电话那头传来罗兰士·嘉道理沙哑的声音,与上午的暴怒判若两人:“林先生,我代表嘉道理家族,愿意以市场价出售我们持有的1023万股香江大酒店股分。“
林浩然眉头微挑,与马世民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他故意停顿了几秒,才缓缓开口:“哦?嘉道理先生怎么突然改变主意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老人似乎下定了很大的决心,才继续说道:“你我之间的商业竞争,我们嘉道理家族认输了。
股份我愿意转让,只是,我有一个条件,希望林先生以后不再针对我嘉道理家族旗下任何产业,而我们嘉道理家族也不再与林先生为敌!”
林浩然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他原以为,双方之间以后一直会成为死敌,对将香江大酒店私有化已经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了。
可没想到,时间还没过去一天,对方居然再次主动打电话来求和,而且还主动提出将股份卖给他。
看样子,对方终于想清楚了,决定放弃半岛酒店这个他们嘉道理家族的荣耀了。
马世民也将目光看向老板手中的移动电话,虽然他听不清楚电话那头罗兰士·嘉道理说了什么,但从老板的回答,他也能够猜测一二。
“嘉道理先生,你似乎搞错了一件事,现在,是你们在求我,市场价收购?恕我不能接受!对我而言,是否将香江大酒店私有化,意义不大,即便无法私有化,掌控权都在我手上。
对了,告诉你一个消息,我们这边持有的香江大酒店股份已经超过50%了,你不会觉得,凭借你们那1023万股,还能左右香江大酒店的未来吧?即便你们还能继续增持,也改变不了事实。
另外,嘉道理先生旗下的太平地毯我也非常感兴趣,你大概也知道,我手头上的资金有不少,正不知道怎么用,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打算收购太平地毯。
据我所知,你们嘉道理家族只是持有21%的太平地毯股份,不如你们也把太平地毯出售给我算了,免得我通过其他股东还有二级市场吸纳得那么辛苦!”林浩然淡然地笑道。
太平地毯,同样是嘉道理家族的骄傲。
别看这好像只是一家地毯公司,实际上,它在国际上都拥有很大的名气。
1958年,太平地毯因其设计和工艺获得国际声誉,接到美国格劳曼华夏剧院的大订单,由于时间很赶,因车间空间不足,在相邻网球场用破产马戏团的帐篷搭建临时车间,成功完成地毯制作,震惊整个业内,“太平帐篷”的传说由此诞生。
60年代,太平地毯制作了“主色毯”展示丰富色彩,还为雅丽珊郡主的婚礼礼物进行修饰,1961年获英国温莎城堡委托制作地毯。
70年代,太平地毯在巴黎开设展厅,将太平引入国际市场。
可以说,太平地毯便是地毯界的劳斯莱斯,是嘉道理家族引以为傲的另一个奢华品牌。
电话那头,罗兰士·嘉道理的呼吸明显变得急促起来,话筒里传来茶杯被打翻的声音。
显然,林浩然这番话戳中了老人最敏感的神经。
“林先生,你这是要赶尽杀绝吗?“罗兰士·嘉道理的声音颤抖得厉害。
失去一家香江大酒店,已经让嘉道理家族难以接受了。
如果再失去太平地毯,那对他们嘉道理家族而言,就不是简单的耻辱了。
一二再再而三地承受打击,他这位82岁的老人家,可能真的承受不住。
虽然嘉道理家族持有高达21%的股份,他们想要增持,并不难,林浩然真想强制收购,难度不小。
可罗兰士·嘉道理显然也担心林浩然联合其他股东来稀释嘉道理家族的股权,甚至是夺取控股权。
哪怕这个可能性很小,罗兰士·嘉道理也不敢赌这个可能性。
林浩然走到圆形窗户前,俯瞰维多利亚港的璀璨夜景,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嘉道理先生,您误会了,这不是赶尽杀绝,而是正常的商业操作。
我向来都是对事不对人,您主动提出和解,我很欣赏这份明智,但既然认输,总该付出点代价吧?“
实际上,林浩然对所谓的太平地毯根本不感兴趣。
毕竟,太平地毯虽然名声在外,可终究只是一家地毯公司而已,赚钱能力有限。
他就是在利用太平地毯威胁嘉道理家族,让对方付出更多的代价。
林浩然可不会因为对方是一位八十二岁的老头,就会仁慈地放过对方。
商场如战场,既然嘉道理家族先出手针对他旗下的产业,这个仇就已经结下了,林浩然自然不会手软。
而且,既然要‘杀鸡儆猴’,自然是杀得越狠越好,如此一来,其他潜在的对手才会真正忌惮。
说真的,林浩然早已经把目光看向全球了,而不是这个小小的香江。
这也是他如今大肆投资日本、美国、南洋等地的原因。
对于全球而言,香江终究只是一个小小的池塘。
他不愿意在这个池塘里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
可纵观以往,都不难发现,不管是怡和洋行,还是汇沣银行,乃至如今所谓的‘香江豪华酒店联盟’,都是率先主动针对他的。
在香江所拥有的资产规模,他实际上早已经很满足了,可就是有些人非要惹是生非,让他不得不出手。
结果,就导致如今他在香江的财富越来越多,甚至一不小心把怡和洋行都赶出香江了,把汇沣银行都打垮了。
可这些人就是不吸取教训,这不,汇沣银行的教训还血淋淋的,有些人就已经忍不住了。
所以,林浩然才决定狠狠地教训这些人,让这些人以后不再敢招惹他。
香江终究是他的大本营,他不希望自己在不断投资全球的时候,自家后院时不时地来一场大火!
罗兰士·嘉道理那边,听完林浩然的话之后,沉默了起来。
显然,虽然林浩然没有直说,但他已经理解林浩然的意思了。
他们嘉道理家族既然认输,就要让出更多的利益。
仅仅是让出香江大酒店的股份,对方还不满意。
这种憋屈感,他们嘉道理家族很多年没有体会过了。
如今,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一个年轻人如此逼迫,罗兰士·嘉道理握着电话的手都在发抖。
可他却没有任何办法。
或许是冷静了一整天,对方知道对林浩然发火,没有一点用处,所以林浩然说完,对方也没有对林浩然大发雷霆。
沉默了大约半分钟左右,罗兰士·嘉道理终于开口了:“林先生,我可以作出让步,香江大酒店的股份,我可以代表我们嘉道理家族以九折的价格出售给您!”
林浩然闻言轻笑一声,回到椅子上坐了下来,开口说道:“九折?嘉道理先生,如果是这样,我看那就没必要继续聊了,我的底价是六折,如果你们不愿意,那就算了,我从来不喜欢强人所难,那12%的股份,你们嘉道理家族继续持有吧。
如今我已经彻底掌控了香江大酒店,我打算让香江大酒店将半岛酒店单独出售给文华东方酒店集团,这点,我想嘉道理先生应该知道,并不是一件难事,就是不知道,到时候香江大酒店的股价还剩下多少呢?”
看似他的语气很平和,可这句话却充满了威胁。
中华电力,林浩然的确奈何不了对方,因为这家公司不仅仅被嘉道理家族牢牢掌控,甚至还是垄断性的,林浩然想要收购都不可能的事情,总督府不会眼睁睁地看着香江电力供应都被一个华人垄断。
但是,以林浩然的能力,嘉道理家族其它产业,他却能干涉得了。
比如,让嘉道理家族以后除了电力行业之外,其它行业都被针对。
这也是罗兰士·嘉道理为何突然服输的最大原因吧。
如果林浩然真的让香江大酒店抛售半岛酒店,而且价格还是他们说了算,那一旦等半岛酒店脱离香江大酒店之后,香江大酒店的市值还剩多少,还是个问题。
威胁,很直接的威胁。
罗兰士·嘉道理一生纵横商海,何曾受过如此屈辱,可如今面对林浩然这咄咄逼人的态势,却又不得不强忍着内心的愤怒与不甘。
“林先生,你这也太过分了,六折,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终于,罗兰士·嘉道理再也忍不住,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与愤怒。
林浩然却依旧神色淡然,仿佛早已料到对方会有这样的反应。
他轻轻靠在椅背上,不紧不慢地说道:“嘉道理先生,商场如战场,机会稍纵即逝,您应该清楚,现在主动权在我手上,我给出的这个价格,已经是看在您主动求和的份上了。
要是您觉得不合适,那咱们就继续耗着,不过我相信,时间拖得越久,对您嘉道理家族可就越不利。”
他也知道林浩然所言非虚,如今林浩然一方已经持有超过50%的香江大酒店股份,甚至还一直在增持中,掌控权完全在对方手中。
如果继续僵持下去,对方想要让香江大酒店的股份越来越不值钱,有的是手段。
“林先生,你就不怕做得太绝,会遭整个香江商界唾弃吗?”罗兰士·嘉道理试图从道德层面给林浩然施加压力。
林浩然轻笑一声,笑声中满是不屑:“嘉道理先生,商场从来都不是讲人情的地方。您当初联合其他势力针对我的时候,可曾想过会有今天?我只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现在说这些,不觉得太晚了吗?您这话有点好笑。”
罗兰士·嘉道理被林浩然的话怼得无言以对,他沉默了许久,脑海中不断权衡着利弊。
目前,香江大酒店的市值在31亿港元左右。
置地集团宣布对香江大酒店私有化,并没有将这支股票的价格抬高。
毕竟,香江大酒店的控制权,谁都知道已经没人可以从置地集团手中夺取了,哪怕是嘉道理家族,也不能。
当初,九龙仓的股票之所以能够从十几港元涨到超过一百港元每股,完全是因为当时怡和洋行与包裕刚双方都没有实际对九龙仓控股,双方都在疯狂抢筹,这才导致股价飙升。
而香江大酒店不同,林浩然一方已经牢牢掌握了控制权,市场对这场收购战的预期早已降温。
没有人会认为,在置地集团已经实控香江大酒店的时候,嘉道理家族还会增持。
毕竟,增持再多,也不可能抢得了这个控制权了。
也就是说,嘉道理家族目前的持有的香江大酒店价值在3.7亿港元左右。
如果6折出售,那就只剩下2.2亿港元左右,嘉道理就直接得血亏1.5亿港元。
这笔钱,对林浩然而言,虽然算不了什么,但并不代表这是一笔小数目。
即便是嘉道理家族这种超级富豪,在面对这笔钱,也得心疼很久。
林浩然的目的,就是要狠狠地教训嘉道理家族,让他们为当初的轻举妄动付出惨痛代价。
省下一笔钱,倒是其次。
最终,罗兰士·嘉道理长叹一口气,似乎想通了,声音愈加沙哑了:“好,林先生,我答应你,6折出售香江大酒店的股份,但你必须保证,从今往后,不再针对我嘉道理家族旗下的任何产业。”
他已经彻底体会到了招惹林浩然的后果。
以前,他还不以为然,觉得他们嘉道理家族和怡和洋行、汇沣银行不一样,有中华电力在,他们拥有无限底气。
可如今,他已经不再是这种想法了。
除非,嘉道理家族以后只老老实实地经营电力供应业务,包括太平地毯等其它业务不再涉足,这样他的确有底气。
但是,他们舍得放弃其它产业吗?
当然不舍得。
林浩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容:“嘉道理先生,您放心,我林浩然向来言出必行,只要您嘉道理家族不再主动挑衅,我自然不会为难你们。”
“那好,希望我们之间的恩怨就此了结,明天我会派人到置地集团签署合同。”罗兰士·嘉道理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无奈。
“没问题,祝我们合作愉快。”林浩然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
挂断电话后,马世民忍不住问道:“老板,他们怎么突然”
马世民听不见罗兰士·嘉道理说了什么,他只能从林浩然的回答中大概猜测到一些而已。
显然,老板在这场谈判中,已经胜利了,而且还是彻底碾压对方。
“因为他终于看清楚了形势。“林浩然走到窗前,俯瞰着香江夜景,“知道继续顽抗只会让嘉道理家族输得更惨,损失更大。”
“这消息一旦公布出去,对我们而言,绝对是一个大好消息,对方不仅仅主动将香江大酒店的股份出售给我们,甚至还以六折的价格出售,这不明摆着嘉道理家族屈服于我们了嘛,以后,这些家伙还想对付我们,可就掂量掂量一下自己的能力了!”马世民也是非常开心。
“说是这么说,实际上,有些人永远不会吸取教训,我们此前打赢怡和洋行,打赢汇沣银行,战绩够辉煌了,可这些人依然还是蠢蠢欲动!”林浩然有些感慨地说道。
枪打出头鸟,他林浩然成为香江首富,成为香江商界最强大的人,就注定会被其他人觊觎,想要瓜分他的商业帝国。
一鲸落,万物生。
显然,林浩然如今就是其他人眼里的一头鲸,个个都想从他身上吸取养分。
“那老板,我们岂不是永远受到针对?”马世民皱了皱眉头。
林浩然哈哈笑道:“所以,我的办法就是,打到他们害怕,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那就三次,每一个挑衅我们的人,都将成为我们立威的垫脚石,让他们明白,招惹我林浩然,就是与巨大的风险和惨痛的代价为伴,迟早有一天,不再有人敢挑衅我们。
马先生,您也知道,我如今的心思,其实更多的是放在海外市场,香江这个市场,太小了,小到我已经很难有继续往上的发展空间了。
甚至,英国人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我在香江吞噬更多的巨头企业,我总不能一直收购下去,把太古洋行、会德丰洋行、中华电力等等全都收购,我倒是有这个实力,问题是我知道不能这么做。
所以,我希望这一次,是最后一次吧,我真的不想继续在一个小小的香江折腾了,我只想安稳地布局全球市场!”
林浩然说完这番话,目光投向窗外的维多利亚港,眼神中闪过一丝疲惫。
他真的只想当个甩手掌柜,而不是每个一段时间就遇到这种糟糕的事情。
香江的资产规模,他真的已经很满足了,除了李超人的和记黄埔,其它公司,他真没有兴趣继续收购了。
至于为何一定要收购和记黄埔,原因自然是这几个月里,李超人惹怒了他。
拿嘉道理家族来‘杀鸡儆猴’,不代表他就会放过此次的始作俑者!
只是,如今李加诚通过长江实业持有的和记黄埔股份高达40%,股份比例太高,因此他暂时不能明着告诉别人,他要收购和记黄埔罢了。
现在,他要做的是,暗中继续吸纳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的股份,然后寻找机会,一举击溃李超人的商业帝国。
有仇,当然是当场报最好。
但是李超人为人太谨慎了,持股率太高,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就被对方知道,那么李超人有了防备,这场针对和记黄埔的收购战将会变得异常艰难。
李超人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在他穿越前的那个世界里,更是成为多年的华人首富,其商业智慧和应变能力不容小觑。
他手中那40%的和记黄埔股份,就像一道坚固的防线,想要突破,必须精心策划,步步为营。
“如今,香江大酒店私有化的事情,已经没什么难度了,此事一过,置地集团全力打压和记黄埔,我要看到和记黄埔的财务报表如同四年前时的和记洋行那般,马先生,这点就靠您了!”林浩然右手拍了拍马世民的肩膀,郑重说道。
70年代中期,和记国际因为投资战略失败,常年亏损严重,财务报表上的数据,难看得很,
最终,汇沣银行不得不邀请有‘公司医生’之称的韦理先生担任和记洋行大班。
韦理上任后对和记国际大肆整顿革新,很快便止住了亏损,改善了集团管理制度,并且在1977年底将和记洋行与旗下最主要的附属公司黄埔船坞合并,成立了如今的和记黄埔。
林浩然知道,虽然李加诚如今控制了和记黄埔,但是实际上是非常勉强的。
别的不说,当初从汇沣银行手中购买股份,资金都是向汇沣银行贷款的,这笔钱也还了两年时间才还清。
除此之外,在这两年对和记黄埔股份的增持中,李加诚也花费了非常多的资金。
从二级市场吸纳,可不是像汇沣银行那般,半卖半送地将股份丢给了李加诚,都是实打实的高价格。
而恰好如今房地产开始不景气了,这就导致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的地产业,都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回笼压力。
大量的楼盘滞销,资金链如同紧绷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这一情况,无疑为林浩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突破口。
一旦地产业更严重,而和记黄埔其它行业也同样业绩不行的时候,李加诚到时候必定会承受很大的债务压力。
到时候,便是林浩然出手的最佳时机!
太古洋行这些英资企业他不能动,总督府很大概率会直接下场制止。
但如今和记黄埔可已经算是华资企业了,林浩然觊觎和记黄埔,总督府没有任何理由来阻止他。(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