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打蛇打七寸,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电话那头传来和记黄埔旗下百佳超市总经理惊慌失措的声音:“李生!不好了!刚刚置地集团旗下的牛奶国际对外宣布,他们旗下所有惠康超市的门店,从后天开始,对超过两百种日常必需品和生鲜食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大规模降价促销!

    促销单已经通过派传单的方式在市区多个地方派发了,平均降幅达到30%,部份商品甚至低于我们的进货价!”

    李加诚闻言,嘴角动了动,想说,又不知道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李加诚才喃喃说道:“优惠30%,足足一个月时间的促销期,他们这是疯了!”

    和记黄埔旗下的百佳超市,创办于1973年,至今已经8年时间,背靠着和记黄埔这个庞然大物,早已经成为仅次于惠康超市的香江第二大连锁超市,门店开了一家又一家,遍布香江市中心与濠江。

    此前,公司就发现惠康超市这个香江超级市场龙头企业在针对着他们,百佳超市新开的地址周边,惠康超市也掺上一脚。

    没想到,如今居然搞这么大。

    优惠30%啊,他们超市的利润都没有这么高。

    也就是说,如果百佳超市跟上的话,那么他们就只能贴钱做买卖。

    不跟上,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大部分的客流量,必定会被置地集团旗下的惠康超市引走。

    如果促销期是三五天,甚至是一个星期,他们都还能撑得住。

    可这足足一个月的时间。

    狠,实在是太狠了。

    此时此刻,百佳超市非常被动。

    如果和记黄埔资金充足,拿一部分钱出来烧,倒也无所谓。

    问题是,现在和记黄埔的处境可不算好,酒店生意、码头生意、零售业、地产业、保险业、进出口贸易等等最近两个月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现金流本就捉襟见肘。

    汇沣银行银行那边风声鹤唳,贷款额度一再收紧,这个时候再要抽调巨额资金去打一场看不到尽头的价格战,简直是雪上加霜,甚至会动摇和记黄埔的根本。

    “李生,我们要不要跟上?如果不跟上,那我们就做好接下来一个月时间生意惨淡的准备。”百佳超市总经理开口问道。

    此事,已经严重超过了他作为总经理的职责了,这种事情,还是交给老板做决定好,否则他这位总经理,必定会成背锅侠。

    跟,是巨额亏损;

    不跟,是市场份额暴跌,同样可能导致长期亏损。

    毕竟,百佳超市在香江这么多家连锁店,每一家的面积,可都不小,租金这一块便是一个大支出。

    再加超千人规模每个月都要发工资的员工,以及过段时间又要结的货款,这一切的压力,可都不小。

    李加诚感到太阳穴突突地跳,一阵尖锐的头痛袭来。

    一件又一件难题出现,让他这位素来以沉稳、精明著称的“超人”也感到心力交瘁。

    此时此刻仿佛被困在了一张不断收紧的蛛网中央,每一次挣扎都只会让束缚更紧。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大脑飞速运转,权衡着每一个选择的后果。

    不能乱,越是这样的时候越不能乱。

    他对着电话筒,声音出奇地冷静了下来,甚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狠劲:“跟!为什么不跟?”

    李加诚的语气斩钉截铁,“他们想打价格战,想用钱砸死我们,那就看看谁先撑不住!你立刻去做三件事:第一,把我们库存最大、最核心的一百种商品,降价幅度给我拉到35%!

    找丽的电视台打广告,另外超市的海报要做得比惠康的更醒目,告诉全香江,百佳才是真正替市民省钱的超市!”

    “第二,马上约谈所有主要供应商,告诉他们,这是生死战!要么,他们立刻给我们提供额外的‘市场支援费用’和临时特价,帮我们一起扛过去,我李加诚记他们一个人情,日后必有厚报。要么……”

    他顿了一下,声音变得冰冷,“要么就等着看百佳倒下,以后独自去面对垄断市场的惠康,看看到时候他们的议价空间还能剩多少!”

    “第三,内部立刻启动‘节流计划’。所有非必要开支全部冻结,管理层这个月的奖金减半,通知后勤和采购部,重新谈判所有服务合同和远期订单,能压就压,能拖就拖!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

    百佳超市是和记黄埔的重要业务之一,李加诚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被惠康超市轻易击败。

    这不仅关系到眼前的利润和市场份额,更关乎和记黄埔的整体声誉和现金流稳定。

    百佳超市发展将近8年时间,香江以及濠江的连锁门店,早已经成为和记黄埔的核心产业之一,甚至门店收益已经占据和记黄埔整体营业额将近10%。

    而且,由于百佳超市在香江与濠江的选址一直非常谨慎,客流量也非常大,毛利甚至接近20%,是和记黄埔旗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利润中心和稳定现金牛。

    一旦这块业务被击垮,不仅直接损失巨额利润,更会严重动摇资本市场对和记黄埔整体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信心,进而可能引发股价暴跌、信贷评级下调、融资成本飙升等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也就是说,这已经不是百佳超市一个业务的事情了,而是会连累到整个集团!

    这才是李加诚真正无法承受之重。

    一旦百佳显出败象,引发的连锁反应将不堪设想。

    电话那头的总经理被老板这突如其来的强势和一连串指令震住了,但也仿佛找到了主心骨,连忙应道:“是!李生,我明白了,我立刻去办!”

    放下电话,李加诚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止血,甚至可能是在加速失血。

    供应商不是傻子,空头支票和威胁能起多大作用未知;

    内部节流省下的钱对于一场大规模价格战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真正的命门,还是资金!庞大的现金窟窿需要立刻填补。

    而且,百佳超市的竞争对手是惠康超市,而惠康超市的老板是林浩然,林浩然是香江最有钱的人。

    跟对方打价格战,真的就如鸡蛋碰石头那般,很不理性。

    可他没有任何退路!

    他知道,自己刚才下达的命令,无异于一场豪赌。

    赌的是供应商会被吓住并提供支持,赌的是内部能挤出足够支撑一段时间现金,赌的是林浩然那边也会因为消耗巨大而有所顾忌……

    但他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对方既然敢发动这场战争,就必然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哎!”李加诚叹息了一声。

    要是今年的地产业还能和去年初之前那般那么火热,他就没有那么烦恼了。

    这几年,香江的房价基本是每年翻个一到两倍,这钱赚得简直太容易了,让他逐渐有了底气。

    那时候,长江实业开发的楼盘,图纸刚出来就被抢购一空,巨额现金流源源不断地涌入,支撑着他鲸吞和记黄埔这样的庞然大物。

    哪像现在,楼花滞销,银行惜贷,昔日点石成金的房地产生意,反而成了吞噬现金的无底洞。

    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仿佛还能听到去年售楼处里人声鼎沸的喧嚣,看到那些挥舞着支票簿的疯狂买家。

    那种感觉,如同坐在金山之上,俯瞰众生。

    可睁开眼,冰冷的现实将他拉回这间充满压力的办公室。

    窗外华灯初上,霓虹闪烁,但这片繁华似乎已与他隔了一层看不见的屏障。

    ……

    而距离和黄大厦只有数百米的康乐大厦,此刻51楼的一个办公室里,却传出一阵笑声。

    办公室里,林浩然、马世民此刻都在这里。

    香江大酒店私有化这件事情,在嘉道理家族认怂之后,就已经没有任何阻碍了。

    如今,他们已经让银河证券公司那边全权负责此事,手持超过62%香江大酒店股份的他们,接下来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慢慢增持,等持股达到90%,便可以强制性收购剩余股份,完成香江大酒店彻底的私有化退市。

    这个过程已无悬念,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香江大酒店,已经不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了,尽管如今香江各大媒体都还在报道着此事。

    特别是他们特意将嘉道理家族6折出售股份给他们的事情传出去,更是让整个香江的商界都为之震动,所有人都清晰地看到了与林浩然作对的惨重代价和最终下场。

    这不仅是一次商业上的胜利,更是一次强大的心理威慑。

    林浩然倒是想要看看,经过此事之后,还有哪些人敢惹他。

    正如他所说的那般,打到他们害怕!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那就三次,每一个挑衅我们的人,都将成为我们立威的垫脚石!

    让他们明白,招惹我林浩然,就是与巨大的风险和惨痛的代价为伴,迟早有一天,不再有人敢挑衅我们。

    “马先生,你说咱们惠康超市突然搞这个大促销,和记黄埔那边会不会跟呢?”林浩然笑着问道。

    惠康超市今天的这个消息,就是马世民让人放出去的!

    因为老板林浩然此前让他加大打压和记黄埔的力度。

    所以,马世民便准备从惠康超市开始。

    之所以敢以优惠30%的力度,原因自然也很简单,他们除了资金充足之外,还有一个底气,那就是朗维集团这个新成立的快消巨头。

    如今,朗维集团旗下拥有像红牛、喜力、巴黎欧莱雅、嘉士伯、卡夫亨氏、士力架等等二十多个品牌,而这二十多个品牌,又拥有将近两百种产品,如今已逐渐构建起一个颇具规模的跨国快消集团。

    这些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本身就是国际知名品牌,如今基本上已经成为香江市民常用的产品。

    所以,他便想到了一个打压百佳超市的计划,旗下所有惠康超市的门店,从后天开始,对超过两百种日常必需品和生鲜食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大规模降价促销!

    这期间,朗维集团所生产的产品,价格降低15%给整个惠康连锁超市供货。

    而降低15%的价格,虽然会让朗维集团旗下的这些快消品牌减少不少利润,但香江市场只是这些快消品牌的一个小市场罢了。

    平摊到整个集团的全球业务中,这点利润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可以通过这次促销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从长远看是利大于弊。

    但对惠康超市而言,这15%的成本优势,结合集团拨付的专项促销资金,使得他们能够以比其他竞争对手,尤其是百佳超市低得多的成本,发起这场为期一个月、幅度高达30%的凶猛价格战。

    这根本不是公平的竞争,而是一场单方面的碾压。

    马世民听到林浩然的问题,轻笑一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圆窗边俯瞰着华灯初上的香江市中心。

    “老板,他肯定会跟。”马世民语气笃定,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李加诚没有选择,百佳是他零售业的重要棋子,也是和记黄埔现金流的重要来源之一。

    他一旦退缩,市场份额瞬间崩塌,供应商信心瓦解,汇沣银行与渣打银行都不敢继续借钱给他,那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他只能硬着头皮跟上,哪怕明知是饮鸩止渴。”

    林浩然点了点头,虽然他没有什么管理经验,但作为如今名震香江的商业巨亨,轻而易举地便理解了马世民所说的意思。

    马世民继续道:“我甚至能猜到他的反应,他一定会下令降幅比我们更大,试图在声势上压倒我们,同时,他会去威逼利诱他的供应商,还会内部节流,试图挤出每一分钱来打这场仗。”

    林浩然满意地点点头:“那我们下一步?”

    “下一步?”马世民微微一笑,“等他所有的挣扎都变成徒劳,等他耗尽最后一点现金流和信用的时候,就是我们收获的时候。

    我们可以让一些主流媒体,适时报道一下和记黄埔可能存在的资金链压力,到时候,必定会引起许多人的兴趣,甚至是寻根问底。

    如此一来,和记黄埔的资金链问题肯定就瞒不住了,供应商会挤破头来要求提前结算,资本市场会用脚投票,股价会一泻千里。

    再加上如今地产业不景气,他们想要通过房产变现难度加大,到时候,李加诚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回天乏术了。”

    林浩然眼中露出满意的眼神,他欣赏马世民这种步步紧逼、不留余地的风格。

    虽然他知道,仅凭这几点,就想把李加诚打垮,无疑是痴人说梦,一位商界大佬,哪有那么容易就被轻易打垮?

    李加诚纵横香江几十年,历经风浪,其韧性、人脉和应变能力绝非常人可比。

    仅仅依靠零售业的价格战和舆论压力,或许能让他伤筋动骨,陷入极大的被动,但要说就此一蹶不振,甚至让林浩然能“收获”其核心资产,确实为时尚早,也低估了“李超人”的能量。

    但是,林浩然却无须置地集团能够彻底打垮和记黄埔。

    仅仅是加大李加诚的资金链紧张程度,再把和记黄埔的股价打下去,对林浩然而言,便足够了。

    因为,他如今可是还在暗中觊觎着和记黄埔。

    股价下跌,有利于银河证券公司以更快更低成本地去吸纳更多的和记黄埔股份。

    而加大李加诚的资金链紧张程度,则是让对方在面临巨大现金流压力时,更容易做出一些“断臂求生”或者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决策。

    当李加诚陷入资金链困境的时候,摆在李加诚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抛弃和记黄埔,要么抛弃长江实业。

    而长江实业是李加诚的起家之本和家族事业的绝对核心,承载着他所有的声誉和根基。

    相比之下,和记黄埔虽然庞大,却是他后来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蛇吞象”得来的战利品,其控制力相对不如长江实业那般根深蒂固。

    当真正的危机来临,必须做出舍弃时,李加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保住长江实业。

    这是他的底线,也是他的命根子。

    林浩然看准的正是这一点。

    他不需要立刻摧毁李加诚的整个帝国,他只需要持续施加足够的压力,迫使李加诚在“长子”长江实业和“次子”和记黄埔之间做出痛苦的选择。

    到了那个时候,手握大量现金、且早已对和记黄埔优质港口、地产和零售资产垂涎已久的林浩然,就可以从一个被动打压的对手,转变为一个“雪中送炭”的潜在“救星”或者“强势的收购者”。

    原本,因为长江实业持有和记黄埔足足40%股份的原因,让他并没有对和记黄埔产生任何的收购念头。

    可这几个月时间里,李加诚的做法,的确惹怒了林浩然。

    即便对方是香江华商前辈,可一而再、再而三地站到自己的对立面,甚至联合英资试图组建“倒林联盟”,这已经触及了林浩然的底线。

    商场如战场,讲究的是实力和手段,而非资历和情面。

    既然对方先亮出了刀剑,那就不能怪自己反击的拳头太重。

    林浩然虽然年轻,却深谙“打蛇打七寸”和“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道理。

    之前的几次交锋,或许还留有余地,但李加诚这次的举动,无疑表明了他顽固的敌对立场。

    对于这样的对手,任何的仁慈和犹豫,都是对自己和旗下庞大商业帝国的不负责任。

    他的思路变得清晰无比:持续高压打击,到迫使李加诚现金流枯竭、股价暴跌,再到在对方最脆弱的时候,要么逼迫其出售和记黄埔核心资产换取现金自救,要么通过二级市场吸纳和幕后谈判,极大程度地增持和记黄埔股权,甚至谋求控股地位!

    一旦控制了和记黄埔,就意味着控制了香江更多的货柜码头、庞大的地产储备、遍布港九的零售网络(百佳、屈臣氏)以及众多有价值的业务。

    这将使林浩然的商业帝国再次膨胀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规模,真正成为香江独一无二的巨无霸,再无任何人能撼动其地位。

    虽然,和记黄埔与置地集团旗下有许多领域都重迭了,但是这根本不是事儿。

    一加一有时候不只等于二,也可能会大于二!

    整合带来的协同效应和垄断优势,将产生惊人的价值。

    一旦将和记黄埔纳入麾下,首先,香江的货柜码头业务将基本由林浩然旗下公司主导。

    置地旗下的葵涌5号码头以及香江空运货站加上和记黄埔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几乎垄断了香江的海空物流命脉。

    届时,定价权、航线选择权都将极大程度地向他们倾斜,任何想做进出口生意的公司,都绕不开林浩然旗下公司。

    这份稳定的现金流和战略价值,无可估量。

    其次,地产方面。

    置地在港岛核心区拥有大量优质写字楼和商场,而和记黄埔在新界、九龙乃至港岛非核心区拥有庞大的土地储备和住宅开发项目。

    两者结合,将形成从高端商业地产到大众住宅的全覆盖,土地储备将冠绝全港。

    现在虽然地产行业即将陷入地产危机,但林浩然知道,相比未来的香江地产行业而言,现在的香江房价,不过是处于一个低谷罢了。

    开发节奏、市场定价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甚至可以相互配合,用商业地产的租金收益反哺周期较长的住宅开发,平滑现金流波动。

    第三,零售网络。

    惠康超市加上百佳超市,门店数量将占据绝对优势,彻底垄断香江大型商超市场,形成双品牌运营,可以针对不同商圈和客群进行精准定位,彻底掌控香江的超市渠道。

    届时,不仅朗维集团的产品可以畅通无阻,任何快消品牌想要进入香江市场,都必须看林浩然旗下零售企业的脸色,渠道费用和议价能力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屈臣氏的药妆和个人护理网络也能与置地集团旗下的万宁品牌形成互补和联动。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便迅速变得无比诱人和坚定。

    之前的打压或许还带着惩罚和立威的性质,那么从现在起,行动的目标已经升级为一场旨在吞并和掠夺的精准资本狩猎。(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不错,请把《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