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渣打银行上门道歉,林浩然再次前往内地!

    转眼间,时间过去了3天,来到了9月2号。

    这三天时间里,香江商界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渣打银行香江分行大班布朗先生,突然被传出要被调回英国总部。

    而接任布朗职务的,是渣打银行的全球高级副总裁泰伦先生。

    目前,布朗还在香江,不过一些消息已经被传出去了。

    对此,有不少人感到有些惊讶,莫非,布朗这是因为收购汇沣银行这个大功劳,晋升总部更高的职务了?

    惟有一些大佬才隐约猜测到,这大概是因为“倒林联盟”失败的原因。

    上午,林浩然还在家中,便接到了马世民的电话。

    马世民对林浩然说道:“老板,渣打银行新任香江大班向您发了拜访函,您要不要见对方?”

    “新任香江大班?”林浩然听了之后,顿感疑惑。

    新任大班的事情他早已经知道了,不过这与他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他也没有太过于关注。

    这位新任大班刚到香江吧,没想到便要迫不及待地前来拜访他了。

    虽然有些惊讶,不过,林浩然还是答应了。

    上午十点钟,林浩然与马世民在康乐大厦51楼的会客室与对方见了面。

    在会客室中,这位泰伦先生直接开门见山,是代表渣打银行来向林浩然道歉的。

    对方特别强调了渣打银行无意与林浩然为敌,之前与李加诚、嘉道理家族等人弄出来的“豪华酒店联盟”,所做的针对文华东方酒店集团一事,一切都是布朗先生擅自行动,并没有经过渣打银行董事会的同意而擅自做出的决定。

    同时,对方还表示,渣打银行与恒声集团在国际上的合作,渣打银行会鼎力相助。

    另外,关于发钞权一事,渣打银行也会对香江总督府这边施加压力,尽快让总督府这边同意此事等等。

    总之,对方的态度极其的好,责任也是推卸得一干二净。

    对此,林浩然表面上也露出了温和且满意的笑容。

    他微微颔首,语气淡淡地笑道:“泰伦先生如此诚恳,我自然是感受到了贵行的诚意,布朗先生之前的举动,确实在香江商界掀起了一些不必要的风波,令我心生不满,好在如今贵行能及时拨乱反正。”

    泰伦先生赶忙接话,姿态放得很低:“林先生,实在是万分抱歉,布朗先生的行为严重违背了渣打银行一贯秉持的商业准则和合作理念。

    我们董事会得知此事后,极为震怒,这才迅速做出调整,派我前来,就是希望能修复与林先生您以及您背后商业势力的关系。”

    两人并没有聊多久,也就不到半个小时,林浩然便以自己有事要处理,送客了。

    等泰伦离开之后,林浩然与马世民回到了办公室。

    “马先生,您觉得,真如对方所言,渣打银行总部对此前的事真就一无所知吗?”林浩然嘴角含着笑,问道。

    “绝对没这可能!就算香江这边布朗话语权极大,可渣打银行总部肯定在这边安插了眼线,布朗的一举一动,他们不可能不清楚。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存了观望的心思,想瞧瞧布朗能不能联合香江其他商界势力扳倒老板您。

    要是真成了,渣打银行就能趁机吞下更多市场;即便失败了,他们也能像现在这样,把责任全推给布朗,来个金蝉脱壳。”马世民语气笃定,斩钉截铁地说道。

    林浩然轻轻点了点头,开口笑道:“如此看来,这渣打银行总部倒是一群老狐狸,打得一手好算盘。

    不过,他们以为这样就能轻易全身而退,还能从我们这儿捞到好处,未免也太小瞧我了。”

    马世民微微皱眉,问道:“老板,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应对?总不能就这么任由他们摆布,顺着他们的剧本走下去吧。”

    林浩然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当然不会,既然他们想演这出戏,那我们就陪他们好好玩玩,表面上,我们可以接受他们的道歉和示好,该合作的项目先推进着,让恒声集团在国际合作上借助他们的渠道和资源,加快布局。”

    马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老板,这样会不会太便宜他们了?万一他们后续又使什么坏心眼,咱们岂不是陷入被动了?”

    林浩然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向窗外繁华的香江街景,缓缓说道:“马先生,这就叫欲擒故纵,我们先给他们一些甜头,让他们放松警惕。

    所以,暂时不用理会渣打银行那边,就让他们以为我们真的相信了他们的鬼话,与他们和平相处,渣打银行的危机还没到,后面我有的是办法教训他们!”

    实际上,都不用林浩然出手,很快便会有人让渣打银行损失惨重。

    这个人,就是陈嵩青。

    如今,汇沣银行还隐藏着一个大祸,之前在汇沣银行与东亚银行竞争最为激烈的时候,陈嵩青便开始代表佳宁集团公开支持汇沣银行,同时在汇沣银行那边坑了一大笔贷款。

    这笔贷款,涉及的资金可是高达数十亿港元。

    佳宁集团现在都还能挺得住,这笔资金绝对是功不可没。

    一旦佳宁集团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那隐藏在汇沣银行的这颗“定时炸弹”可就要引爆了。

    几十亿港元的债务,即将变成一笔坏账,而汇沣银行作为渣打银行的子公司,对于如今的渣打银行而言,绝对是难以承受。

    林浩然在这里面,完全可以当一名隐形的“点火人”。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事,暂时不着急。

    反正目前林浩然与渣打银行之间,就暂时维持表面的友好,就足够了。

    接下来就静待时机,让渣打银行好好享受一番,再次陷入资金危机是一个什么样的“美妙”滋味。

    除了渣打银行“换帅”一事外,惠康超市与百佳超市的价格战依然在延续着。

    即便如今和记黄埔的处境不算很好,可怎么说也是香江巨头企业,不至于几天时间就顶不住了。

    至于惠康超市,就更没有任何问题了。

    对置地集团而言,别说是打一个月价格战了,即便是一年价格战,也伤不了置地集团的根骨,只是说有没有必要而已。

    所以,这三天里,香江的大街小巷依旧弥漫着价格战带来的火热气息。

    惠康超市与百佳超市的促销海报随处可见,仿佛是这场商业战争的无声战旗。

    市民们也乐此不疲地穿梭于两家超市之间,享受着这场购物盛宴,两家超级市场巨头的价格战,仿佛都拉低了香江的高消费。

    然而,在这场巨头之间激烈无比的角逐背后,香江的其他超市却宛如置身于暴风雨中的小船,摇摇欲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香江虽以惠康超市与百佳超市规模最为庞大,但作为一座人口多达五百万的城市,市场显然仍有广阔的生存空间。

    因此,除了惠康超市与百佳超市之外,大大小小的超市分布在香江各地。

    平时,他们在夹缝中生存,倒是过得挺滋润。

    可如今这场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价格战,却如同一场猛烈的飓风,瞬间打破了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将他们卷入了巨大的漩涡之中。

    就拿位于深水埗的利民超市来说,平日里,这里客流量稳定,周边居民日常的柴米油盐、生活用品大多都在这儿采购。

    超市老板陈叔为人和善,对待员工如同家人一般,超市里的氛围十分融洽。

    但自从惠康和百佳的价格战打响,利民超市的生意便一落千丈。

    陈叔看着货架上堆积如山的商品,眉头紧锁,愁容满面。

    原本热闹的收银台前,如今冷冷清清,只有零星几个顾客。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这价格战再这么打下去,我这小超市可真的撑不了多久了。”

    两巨头打架,首先遭殃的就是像利民超市这样规模不大、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超市。

    而那些规模大,但没有如和记黄埔、置地集团这种大靠山的超市,此刻同样陷入了进退维谷的艰难境地。

    他们虽然与惠康超市、百佳超市等同样品种齐全,可他们却没有打价格战的能力。

    在面对足足一个月时间的价格战,他们唯一能够做的,或许就只有摆烂了。

    跟着打价格战?

    这根本就是一条绝路。

    惠康和百佳背靠巨头,资金雄厚,可以承受以成本价甚至略微亏本的价格销售,旨在拖垮对手,抢占市场份额。

    它们卖得便宜,吸引人潮,靠的是巨大的销量来维持现金流,并且它们采购量巨大,能从供应商那里拿到远低于市场行情的进货价。

    其它超市,虽然有一定的规模,却没有强大的资本支撑,一旦跟上,这无异于饮鸩止渴,自杀式的跟进行为可能比不跟进死得更快。

    一时之间,香江超市行业的老板们愁云惨淡,哀鸿遍野。

    不过,惠康与百佳可不管这些小企业的死活。

    特别是百佳超市,如今都自身难保,为了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消耗战中坚持下去,已经开始动用非常手段。

    价格战,特别是这种巨头之间的烧钱价格战,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见效果的。

    唯有到某一家熬不下去了,自己停止价格战,又或者是双方握手言和,这才有可能让这场价格战偃旗息鼓。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惠康超市背后的置地集团,还是百佳超市所属的和记黄埔,都丝毫没有要停手的迹象,反而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越陷越深。

    百佳超市为了进一步压缩成本,在供应商身上动起了脑筋。

    他们派出了精明的采购团队,四处寻找新的供应商,试图以更低的价格拿到商品。

    同时,对现有的供应商施压,要求他们降低价格,否则就减少订单量甚至终止合作。

    这一举措让许多供应商苦不堪言。

    一场价格战,看似普通市民得到了实惠,实际上这是一场残酷博弈,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超常人想象。

    百佳超市施压的供应商们,为了保住这份重要的订单,不得不咬牙答应降价。

    可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后,他们的资金链也会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为了维持运转,一些供应商必定会不得不削减员工工资,甚至裁员。

    工厂里,工人们会忧心忡忡,不知道这份工作还能维持多久,原本和谐的工作氛围也会变得压抑沉闷。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事,目前价格战才打了几天,暂时来讲,影响还没有凸显出来。

    可时间一长,这些都是迟早的事情罢了。

    “老板,准备好了吗?咱们可以出发了。”下午三点钟,康乐大厦,林浩然的办公室,马世民敲门走进来后说道。

    “行,既然如此,那就出发吧,车程也有两三个小时,到了那边,都傍晚了。”林浩然看了看手表的时间,起身笑道。

    明天上午八点钟,万青集团旗下的蛇口工业园区,便要正式开园了。

    到时候,置地集团旗下的郎维集团,将会在这个工业园区生产许多快消产品。

    林浩然此前已经答应过内地,会参加此次的开园仪式,可八点钟,又太早了,因此马世民已经和林浩然商量过,会提前一天过去。

    因此,今天出门的时候,他甚至都收拾了两套衣服,让保镖给他带上了一个行李箱。

    “老板,两三个小时倒是不用,一个小时左右,足矣!”马世民笑着说道。

    “噢?”林浩然疑惑地看向马世民。

    他此前,可是已经去过鹏城了,一路向北,基本都是山区,到了鹏城那边,道路都不好走,甚至还有一些是碎石路,或者泥土里,遇到下雨天,即便是汽车也难走,因此,到达蛇口那边,绝对是要三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老板,咱们这一次不开车过去,而是坐水翼船过去,我已经提前跟内地申请了,恰好内地兴建的蛇口码头已经建成使用三个多月了,这次我们是贵宾,是重要投资商,因此一切都开了绿色通道,内地那边会安排专门的人员在码头接应。

    水翼船速度快,而且走水路,避开了那些崎岖难走的山路,一个小时左右就能抵达蛇口码头。”马世民详细解释道。

    1981年5月7日,蛇口港建设第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

    所以,至今都快四个月时间了。

    两年多前,在鹏城政府的支持协助下,万青集团在罗湖、南山、蛇口等地拿下多块地皮。

    特别是在蛇口工业园旁边,更是拿下了一块足足百万平方米的地皮。

    这块地皮,便是发展成为了一个大型工业园区,也就是明天要开业的工业园区。

    不仅如此,这个工业园区由于挨着鹏城湾,甚至可以搭建大型码头,未来这个工业园区生产的产品,也可以通过这个码头,运输到世界各地。

    只不过,这个码头目前还没有完工,尚在施工当中。

    不过,自己的码头虽然还没完工,但是当地政府建设的蛇口港第一期却是已经完工了。

    而这个蛇口港距离万青集团拿下的这个工业园区,也不足一公里的距离。

    因此,短时间内,工业园区完全可以暂时使用蛇口港。

    林浩然眼睛一亮,笑道:“这倒是个好主意,坐船过去既省时又别有一番风味。”

    他去了两次内地,都是坐车过去的,倒是没有考虑过坐船这事情。

    至于乘坐飞机,他更没考虑过。

    这个水翼船,他也知道,而且还坐过,是一种高速船,比如香江来往濠江的,就是以水翼船为主。

    这水翼船的船身底部有支架,装上水翼,当船的速度逐渐增加,水翼提供的浮力会把船身抬离水面,从而大为减少水的阻力来增加航行速度,速度极快,就像在水面上飞行一般。

    而它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在较为恶劣的海情下航行,而且船身的巅簸较少。

    “是啊,我已经让人查过今天的潮汐和海况了,非常适合航行,保证这一路都会平稳顺畅,不会让大家出现晕船的情况。”马世民补充道。

    林浩然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马先生考虑得果然十分周全,坐水翼船确实方便不少,还能免去陆路颠簸之苦,那就按你的安排,咱们即刻出发。”

    没过多久,一行人便抵达了中环码头。

    此时,在中环码头的一个停靠点上,一艘能搭载一百多人的水翼船正静静地停靠在码头边。

    林浩然、马世民、伯顿等在香江商界呼风唤雨的大佬,此刻都已来到此处。

    除了他们,置地集团和万青集团一同前来的高层、中层管理人员也有不少。

    除了林浩然以及他带来的12位保镖之外,两家集团过来的人足足来了三十多人,阵容不小。

    林浩然站在水翼船二层之上,看着维多利亚港湾碧波荡漾,对岸的九龙半岛轮廓清晰。

    今天是个吉日,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维多利亚港海风习习,吹散了午后的闷热,带来一丝清凉。

    林浩然深吸一口略带咸腥的海风,目光越过波光粼粼的海面,仿佛看到了数十公里外的鹏城蛇口。

    他经常过来中环码头,不过以往主要是坐豪华游艇出海散心为主。

    “呜——”

    汽笛长鸣,浑厚而悠远,宣告着这次旅程的开始。

    水翼船缓缓驶离中环码头,然后迅速加速。

    伴随着引擎的轰鸣声,船体在水翼的作用下平稳抬升,破开蔚蓝的海面,如同优雅而迅捷的海鸟,向着西北方向的鹏城湾疾驰而去。

    船舱内,林浩然与马世民、伯顿等人坐在舒适的座位上。

    有助理送上了茶水和茶点。林浩然端起茶杯轻啜一口,对马世民说道:“这次蛇口工业园开园,意义非凡,马先生,园区首批入驻的企业名单和产能规划,都是什么情况?”

    马世民立刻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开口汇报道:“老板,首批确定入驻的企业有十八家,全部是朗维集团旗下收购的快消企业,主要以饮料、包装食品、粮油、护理品、家居用品等为主,包括喜力啤酒、红牛、维他奶、李锦记、士力架等等。

    预计全面投产后,能提供超过三万个就业岗位,年出口产值预计能达到3亿美元左右,这还只是第一期,未来还有二期、三期,共计能提供超十万个工作单位。”

    林浩然接过文件,仔细地看了起来。

    这上面的产品,有他前世大名鼎鼎的品牌,也有一些这个年代香江比较出名的品牌。

    许久过后,他默默地合上了文件,递回给马世民。

    未来,这些品牌将在朗维集团的运作下,从蛇口这片热土走向全世界。

    伯顿在一旁也笑着说道:“老板,您觉得,我们万青集团在制造业方面,往哪些领域发展比较好?”

    万青集团旗下的制造业以靑洲英坭为主,也就是生产水泥,以及后来陆续收购了不少的建筑材料公司,比如石材厂、钢材厂、玻璃厂、铝材厂、油漆厂、涂料厂、瓷砖厂等等。

    这些,都是万青集团后期陆续发展起来的,为的是在靑洲英坭的基础上,整出一个建材产业链,形成协同效应。

    不过,目前主要还是以靑洲英坭公司的营业额与利润最高,其它产业想要追赶上靑洲英坭,难度极大,毕竟靑洲英坭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其有名的品牌。

    而在林浩然的建议下,万青集团这些后续收购的公司,全部都用上靑洲英坭这个品牌进行运营和宣传,借助靑洲英坭的知名度和信誉,快速打开市场。

    不过,建材领域终究有其天花板,且受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周期影响较大。

    且如今看着自家弄出来的工业园区,却没有什么好项目可放过去生产,只怎能租借给置地集团旗下使用,倒是让伯顿觉得有些遗憾。

    作为一个集团的总裁,特别是如今万青集团同样在走多元化,看着置地集团发展得越来越好,他自然希望万青集团同样能够在更多的好领域发展起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不错,请把《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