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这转折未免太过于戏剧性!

    而就在林浩然一行到达鹏城的时候,在数十公里外的香江,此刻却是另外一番模样。

    正如林浩然与马世民、戴石昨天商量的那般,今天香江股市开盘之后,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的股价便大幅度上涨。

    开盘半小时,涨幅一度超过25%,市场情绪一片沸腾!

    当然了,这个上涨25%,是在今天开盘价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昨天最高价时的价格,两者间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交易所内人声鼎沸,电子屏幕上和记黄埔、长江实业的代码被无数买入指令刷屏。

    昨天恐慌性抛售的散户们捶胸顿足,后悔不迭,此刻又争先恐后地想要买回,生怕错过这波“报复性反弹”。

    各大经纪行的电话响个不停,几乎全是询问和买入和黄、长实的指令。

    戴石坐镇在银河证券的交易室内,手中的电话筒一刻都没有放下过,证券交易所那边不断实时跟他汇报情况。

    果不其然,不管是和记黄埔,还是长江实业,两家李加诚掌控的企业,今天都遭到了股民们的热捧。

    而所有人不知道的是,在这场疯狂的买单中,许多都来自银河证券公司的操盘团队。

    他们的买单,混在众多买单中,显得毫不起眼,却又如跗骨之蛆般精准而持续。

    作为最专业的证券投资公司,显然银河证券公司的操盘,要比普通股民的更加专业和高效。

    因此,成交量也更高!

    相比纽约各大证券公司已经开始通过计算机联接证券交易所数据而言,香江证券行业显然还没有那么先进。

    因此,目前银河证券公司也只能使用电话与交易所内部的“红马甲”交易员进行实时沟通,来获取最快的成交信息和市场动态。

    但这并未过多影响戴石等人的效率。

    他手下的交易员们早已训练有素,如同一个精密齿轮咬合的机器。

    他们通过多条电话线,与交易所内属于银河证券席位以及关系密切的经纪行席位保持着高强度联系。

    “A席位的阿明,现在和黄买三档的挂单量怎么样?……好,知道了,我们挂买五,吃他们撤单的回补!”

    “B经纪行的陈生,帮我盯着长江实业那边,有大单出动立刻告诉我!”

    “C通道,刚才那笔五千手的卖单是谁吃的?是我们的人吃了吗,好,干得漂亮!”

    交易室内电话声、汇报声、指令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紧张而高效的资本交响乐。

    虽然没有实时的电子数据流,但通过这种传统却直接的方式,戴石依然能清晰地把握着市场的脉搏和资金的流向。

    他坐在中央的指挥台前,不断综合着各方信息,大脑飞速运转,做出一个个决策。

    “戴总,市场跟风盘太猛,股价有点虚高了,我们还要继续追吗?”一名资深交易员捂着话筒请示道。

    戴石看了看交易室墙上的时钟,此刻已经来到上午的十点半,也就是说,今天股市开盘至今,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

    而此时此刻的和记黄埔股价,相比昨天收盘时的价格,已经涨了足足35%。

    而另一支股票,长江实业的股价也已经涨了32%左右。

    涨幅都比他们自己预料的要快一些。

    当然了,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因为银河证券公司的暗中参与。

    他们趁着股民们一窝蜂买入,也跟着疯狂扫货,极大地助推了股价的飙升。

    “买,继续按计划买入,注意,不要让单子太过集中,分散开来,混在散户的买单里!”

    戴石果断下令,同时继续补充道,“不过,通知所有席位,把我们的买单价格下调一档,挂在当前市价下方2-3个价位!现在这个价格太烫手了,我们只捡便宜货,不做冲高的冤大头!”

    “明白!”指令被迅速传达。

    戴石的目标,是混迹在众多买单中,隐藏身份,而不是不断推高价格,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对他们而言,隐瞒得越久,对后续就越好。

    但是,即便是戴石,其实也不确定能够隐瞒得了多久。

    因为,虽然他们已经做到很谨慎了,可大量的买盘,终究会引起某些人的警惕,一旦仔细查那些成交情况,必定会查出一些蛛丝马迹,到时候有资本盯上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必定会被李加诚的手下发现。

    戴石所带领的团队在香江这行是顶级精英,李加诚旗下的操盘团队,同样是顶级精英。

    现在,还不是到被李加诚发现的时候,任何一个不小心,都会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毕竟,马世民那边,此时应该还没有联系那些重要股东和投资机构负责人,一旦被李加诚发现任何蛛丝马迹,那么马世民那边都有可能计划失败。

    毕竟,那13%左右的股份,对林浩然太过重要了。

    没有那13%股份,他们想要通过二级市场吸纳超过40%股份,根本不可能!

    当然了,这些事情只有林浩然、戴石与马世民三人知道,即便是银河证券公司这些操盘团队的成员,也是不知情的。

    这些人,更多的只是执行命令的工具,他们只知道今天的目标是大量买入和记黄埔以及长江实业的股票,但并不知道这背后关乎一场针对控股权的惊天并购。

    因此,交易员们虽然操作专业高效,却远不如戴石这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只是严格执行着戴石的每一个指令,将大单拆解,分散下单,耐心地在相对低位挂单,等待着市场抛售的来临。

    戴石的目光与耳朵不断扫描着各个信息源。

    他既要确保吸筹的效率和隐蔽性,又要时刻警惕是否有异常的大额买单或卖单出现,那可能是李加诚方面或者其他察觉到什么的机构在行动。

    时间在高度紧张的氛围中缓慢流逝,每一分钟都显得格外漫长。

    与此同时,在康乐大厦50楼的一个会议室里,此刻马世民正在这里。

    而会议室中坐着的并不是置地集团的高层们。

    他们便是那共计拥有将近13%和记黄埔股份的股东或者机构负责人。

    股市开盘前,马世民已经暗中一一联系这些人,并没有说明原因,也没有告诉他们同时还邀请了其他人。

    毕竟是置地集团总裁的邀请,这些人自然不好拒绝。

    只是,当他们来到康乐大厦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对方邀请的,不仅仅只有他自己。

    会议室内的气氛起初带着几分疑惑和轻微的躁动。

    几位平时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和机构代表,被马世民以不同理由、几乎是半保密的方式请到这间熟悉的会议室,却发现彼此都在场时,脸上的表情都变得微妙起来。

    他们都是和记黄埔的重要股东,持股量从百分之一点几到三四不等,加起来正是那至关重要的近13%!

    彼此之间既是合作伙伴,也存在竞争关系,此刻面面相觑,都不明白马世民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马先生,您这唱的是哪一出啊?把我急匆匆请来,说是有关置地重要事务相商,怎么刘董、李总他们也在?莫非置地想打包和我们所有人谈生意?”

    一位年纪稍长、持有和黄超过3%股份的王董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悦。

    “是啊,马世民先生,现在股市刚开市,和黄股价波动得厉害,我们那边都忙着呢。”另一位基金公司的刘总推了推眼镜,语气谨慎。

    他的基金持有大量和黄股份,对今天的异常涨幅既欣喜又本能地感到一丝不安。

    甚至他都计划好了,一旦和记黄埔的股价涨至一定程度,他便打算抛售了。

    和记黄埔资金链出问题的情况,已经坐实了。

    虽然有渣打银行与汇沣银行的背书,可他却隐约觉得还是有些不安。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抛售股份,避免大风险。

    “诸位,诸位老板,请稍安勿躁,首先,非常感谢各位能在开盘这个繁忙时刻赏光前来。

    我以我个人的名誉担保,今天请各位来,要谈的事情,其重要性远超各位手头任何一笔交易,也绝对值得各位付出的这点时间。”马世民的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位股东,将他们脸上疑惑、好奇、不耐的表情尽收眼底。

    然后才不疾不徐地继续说道:“我知道各位都很关心今天和黄以及长实的股价表现,开盘一个多小时,涨幅超过35%,想必各位的身家也都水涨船高,恭喜了。”

    这话让在场几人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谁不喜欢自己的资产升值呢?

    昨天,和记黄埔的股价大跌六十多个点,让他们甚至都有了想要跳楼的冲动。

    今天这波强力反弹,总算让他们回了大口血。

    但大家也都不是傻子,知道马世民绝不会只是为了恭喜他们而来。

    “但是,”马世民话锋一转,继续说道:“诸位难道就没人觉得,这股价涨得有些诡异吗?

    昨天的恐慌性抛售还历历在目,今天就迎来如此力度的暴力拉升,这背后推动的力量,诸位就不好奇吗?

    诸位都持有不少和记黄埔股份,对和黄的内部财务情况,应该比我更了解,你们认为,真的有这么多股民能够把股价拉涨得这么快?

    延长债务期限,李加诚先生真的能够在短期内帮助和记黄埔扭亏为盈吗?”

    会议室里安静了下来。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自然早就察觉到了异常,只是还没来得及深入思考,就被马世民请到了这里。

    王董皱起眉头:“马世民先生,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市场的信心并非凭空而来,但也并非如表面看上去那般,仅仅是基于渣打、汇丰的背书和李生昨天的记者会。”

    马世民压低了声音,仿佛在分享一个极其重要的秘密。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一张陷入沉思的脸,微笑着道:“推动今天股价上涨的最大力量之一,实际上你们都认识,而他,委托我,正式向各位提出一个关乎诸位切身利益的提议。”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马世民身上,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了。他们意识到,正题来了。

    “哪位投资者?”刘总急切地问道,他心中的不安感与好奇交织。

    马世民微微一笑,吐出一个让在座所有人都心头一震的名字:“林浩然,林先生。”

    “林浩然?”

    会议室里响起几声难以置信的低呼。

    那个刚刚利用旗下调研公司发布重磅利空报告,差点把和黄打入深渊的林浩然?

    这转折未免太过于戏剧性,甚至让人感到一丝荒谬!

    “不必惊讶。”马世民平静地安抚道,仿佛早已料到众人的反应,“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林先生并非要摧毁和黄,恰恰相反,这不过是他与李加诚先生商战的一个小布局罢了,大家都知道,李先生得罪了林先生,林先生反击,很合情合理吧。

    而寰宇调研公司之前的报告,只是戳破了过度膨胀的泡沫,让价值回归真实。”

    他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林先生认为,李加诚先生的能力毋庸置疑,但目前的债务压力巨大,银行的支持条件苛刻,已然束缚了和黄的手脚,甚至可能在未来迫使和李先生出售核心资产断臂求生

    如果没有林先生的出手,我相信你们都知道,和黄可能坚持不了多久,甚至如几年前那般,陷入长时间的亏损期。”

    “林先生通过我,向各位提出一个现金收购要约。”

    马世民不再绕圈子,直接亮出底牌,他知道对于这些刚刚经历暴跌、对和黄债务忧心忡忡的投资者来说,没有什么比真金白银和确定性更有说服力:“他愿意以比昨日收盘价溢价65%的价格,现金收购各位手中所持有的全部和记黄埔股份!”

    “昨日收盘价?溢价65%?现金收购!”

    会议室内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甚至有人下意识地站了起来!

    这个报价,简直疯狂到了极点!

    昨天收盘价本身已经是因为恐慌而暴跌后的价格,在这个基础上再溢价65%!

    即便是今天,到如今涨了35%,大家都知道,不可能涨回原来的价格。

    所以,在昨天收盘价的基础上溢价65%,对他们而言,绝对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价格。

    这是一个让人根本无法拒绝的价格!

    尤其是在清楚地知道和黄内部财务困境、对李加诚能否真正扭转乾坤心存巨大疑虑之后,这个报价简直太有吸引力了。

    在得知今天的股价上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林浩然在推动之后,而目的只是为了与李加诚的商业竞争之后,他们不再对和记黄埔抱有任何希望。

    而马世民则是非常有信心,他相信自己绝对能够说服这些人。

    ……

    中环,和记黄埔大厦顶层,一间豪华办公室内。

    窗外,是繁华的中环闹市,高楼林立。

    不过,此时此刻李加诚却对窗外的景色视而不见。

    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办公桌对面,那位刚刚过来的渣打银行新任大班泰伦身上。

    只是此刻,李加诚的脸上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轻松和难以掩饰的自信心。

    “泰伦先生,您看!市场的反应就是最好的证明!开盘才一个多小时,和记黄埔涨幅超过35%!这说明什么?

    说明市场信任我李加诚,信任和记黄埔,更信任你们汇丰和渣打的背书!昨天的记者会,效果斐然啊!”

    他亲自给泰伦倒了一杯咖啡,语气颇为自得:“看来,寰宇公司那份报告引起的风波,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接下来,只要按照我们和银行谈好的方案,稳步推进,和记黄埔这艘大船,就能重回正轨。”

    泰伦笑着接过咖啡,显然也对市场的热烈反应感到满意:“李生说得对,市场的信心确实回来了。

    渣打和汇丰的支持,给了投资者足够的底气。看来我们昨天的联合声明,效果立竿见影。”

    他抿了一口咖啡,语气轻松地补充道:“不过,李生,如此巨大的涨幅和成交量,也确实显示出市场对和记黄埔未来价值的重新认可和追捧。

    这是好事,说明即便经历过风波,和黄的核心价值依然被广泛看好。”

    作为新任渣打银行香江地区大班,泰伦肩负着很重的责任。

    毕竟,现在的香江地区,可是已经成为渣打银行旗下最大的市场了。

    不过,如今渣打银行与刚刚收购的汇沣银行,短时间内都不好过,和记黄埔以及长江实业到期的债务要延期,对他们而言,确实有不小的压力。

    这万一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真的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地步,那么给李加诚背书的他们,承担的风险就增加了。

    所以,此前泰伦是不愿意汇沣银行继续给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延长还贷时间的。

    但今天市场的疯狂表现,无疑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证明渣打和汇丰支持李加诚的决定是正确的,市场买账,风险自然就降低了。

    他甚至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如何利用这次成功的危机公关,进一步巩固渣打银行在香江乃至亚洲金融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而且,此次他们从李加诚这边可是获得了不少好处,比如提高了后续贷款的利率,获得了和记黄埔部分优质资产的抵押优先权,甚至一旦和黄再度逾期,汇沣银行有权将抵押的优质资产如葵涌码头的部分股权或一些的优质地块直接收归己有,以抵偿债务。

    这些苛刻的条款,是银行在感知风险较高时,为自己上的保险。

    如今市场反应热烈,在泰伦看来,这些保险条款可能用不上了,但这无疑是一笔极其成功的风险投资,彰显了他的谈判能力和决策魄力。

    银行做生意,同样是为了赚钱。

    作为新任大班,泰伦如今可是非常谨慎。

    毕竟,作为收购汇沣银行大功臣布朗先生,如今都因为香江这边的事情而被调回总部去,封疆大臣的位置没了,以后想要竞选总部大班的位置,可能也几乎没有了。

    作为布朗先生的接班人,泰伦自然是如履薄冰,生怕行差踏错,重蹈覆辙。

    因此,在与李加诚的谈判中,他才会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既是为了保护银行利益,也是为了向伦敦总部证明他的谨慎和精明。

    此刻,看到市场如此热烈的反应,泰伦心中那块大石终于落地,甚至涌起一股自豪感。

    他觉得自己做出了一个无比正确的商业决策,不仅化解了潜在风险,还为银行争取到了超额回报,这无疑会为他的新任期开一个好头,在总部那边大大加分。

    “李生,”泰伦放下咖啡杯,笑容更加热情且带着几分如释重负后的轻松,“看到市场这样的反应,我也就彻底放心了,这充分证明了我们之前的判断和决策是正确的。

    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必将坚定不移地支持您和和记黄埔共渡难关,债务延期只是第一步,未来,我们会一直是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最紧密的合作伙伴。”

    李加诚闻言,虽然心中对那些苛刻条款依旧肉痛,但面上还是露出了感激和自信的笑容。

    能度过眼前的危机比什么都重要,未来的事可以慢慢筹划。

    他从商数十年,有这个信心能翻盘。

    “有泰伦先生这句话,我就更有底气了!请放心,我李加诚绝不会辜负你们的信任……”

    就在这时候,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进来的是行政总裁李察信。

    “李生,泰伦先生。”一进门,李察信便向两人点头致意,但他的脸色却不像楼下的股价那般红火,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李察信先生,你来得正好。”李加诚心情颇佳,笑着招呼道,“快来跟泰伦先生分享一下,目前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的股价都涨多少了。”

    泰伦也微笑着向李察信颔首示意。

    “李生,泰伦先生,就在刚刚,和记黄埔的股价相比开盘时的价格,已经正式突破40%了,此外,长江实业的股价涨幅也超过了37%!”

    李察信报出这个惊人的数字,但他的语气却丝毫没有喜悦,反而更加沉重:“但是,李生,情况有些不对劲。”(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不错,请把《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