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想承认,也很有些羞于承认,可根本无法改变一点现实:
随着穿越的时间一长,对国军的尿性了解越发清楚。
每次在与鬼子的大规模战斗中,我和我的伙伴们,其实一直都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对友军的提防上。
比如说,在被鬼子死死包围的时候,不要期望救援的友军部队,他们能在指定时间内抵达。
最少也要做好多坚持一两个礼拜,甚至更长一些时间的准备。
在防御战的时候,除了盯死了鬼子的动静,更要盯死了左右两翼友军的动静,千万不要当他们早跑了的时候,自己傻乎乎的什么也不知道。
反攻的时候,自己猛打猛冲之余,还要盯着友军们有没有跟上,别自己傻乎乎的一头扎进了鬼子包围圈。
光头校长对友军下达的死命令,这玩意很多时候就是一个笑话。
没办法!国军中山头林立,一众军座和师座们,他们早就习惯了只要有人有枪说话就硬气,连上峰都不好处理的糟糕风气。
偏偏这样的糟糕风气,又导致了各部队保存实力,坐视友军损失惨重,甚至是全军覆灭的情况严重。
幸运的是,在见惯了各种坑爹友军的同时,我还遇上过很多给力的友军。
在那一次的C沙会战中,与我们在捞刀河一线并肩作战的74军,还有负责袭扰日军后勤线的友军,就给了我们太大惊喜……
……节选自胡彪日记合集《胡说》……
同一时间里,也就是在酒桌上的安妮和米娜,对着薛长官一口一个大哥叫得飞起,气氛相当热烈的时候。
他们并不知道在这个时候,第9战区相关部队对鬼子后勤线的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
并且这些友军部队在投入的兵力,还有战斗的决心方面,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计。
在不甚明媚的月色之下,一千五六百名国军战士在夜色的掩护下匆匆行军,经过了数小时的行军之后。
此刻他们终于抵达了岳阳县数十里之外,一个叫作燎原村的村子外。
抬手,示意着手下们就地隐蔽后,向文彬、向团长带着几个团部参谋,悄悄来到了一个小丘陵上。
借着丘陵上的灌木掩护,他拿起了望远镜向着数里之外的新墙河上,一座相当坚固的浮桥看了过去。
等到看清了桥上和周边的情况之后,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凝重之色。
向文彬,这个名字大家都很有些熟悉对不对?熟悉就对了。
胡彪第二次穿越的时候,最先就是加入了川军第20军134师的804团,当时的团长就是这位向团长。
也是在这位向团长的赏识之下,胡彪成为了一个正经的连长,第一次有了领兵作战的机会。
从而有机会在反攻和坚守顿悟寺阵地,逐渐打出了胡彪、胡团座,这样偌大的一个名声来。
时隔4年之后,昔日川军的804团也被改编成了402团,向文彬如今虽然已经是少将军衔,可职务依然是一个团长。
他手下那个中尉连长,却早就成了抗战的一面旗帜。
铨叙军衔虽然低了一些,但不一点不妨碍手下有着地盘和大军,成为了向团长拍马也难追的大人物。
就是他的伙伴们,也有了一段段的传奇一般的经历,手下能带一个师,甚至是一个军。
但是向团长对此,却是没有一点嫉妒和不服气的想法。
反而相当的欣慰,更是平时一份最大的谈资;以自己是胡彪的老长官,402团是胡彪的老部队为荣。
开玩笑!那些可是人家用一次次辉煌无比的战果,用无数鬼子人头打出来的声望,还有身份和地位。
这也是他今天带着402团全体,连夜出现在这里的最大一个原因。
因为袭击鬼子后勤交通线,伏击鬼子运输车队的任务,落在了如今驻扎在湘北地区,大云山的第27集团军身上。
27集团军,其实就是由原川军第20军扩编成的,司令是杨森。
所以这一支部队算起来,同样是胡彪他们的老熟人;甚至其中很多中高级军官,还欠了胡彪他们一个大大的人情。
因为在淞沪会战的时候,要不是胡彪和他的伙伴们,当时明明有着换防下去的机会。
却选择留在了顿悟寺阵地上,指导着第20军换防上去的各部队。
如何应对鬼子上有飞机,下有坦克和大炮、毒气,远处更有舰炮轰炸,这样一种陌生的近现代化战争方式。
毕竟当时第20军,一众军官们对于战争的认识,还停留在了军阀混战时期。
要是没有胡彪他们的指导,第20军的伤亡不知道还要大上多少。
很多中高级军官,自问也是活不到现在这一个时候,早就把胡彪和他的伙伴们,当成自己人看了。
基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如今对于支援胡彪作战的事情,他们也是相当上心。
这两天的时间里,他们派出了多支部队以营连为单位,不断破坏武汉到C沙城一线的公路和桥梁,袭击鬼子兵站等。
袭击的力度,还有实际取得的战果,远远比起薛长官和安妮等预料都要更大。
可惜的是,他们就算将胡彪当成自己人,愿意好好地帮帮场子,但也有一个前提:不将自己的部队给打光了。
因此问题就来了:鬼子那一支由数百辆卡车组成,正向着C沙城进发的庞大补给车队,大家都不愿意去伏击。
主要是鬼子对于这一支关键的补给车队,也是无比重视。
除了一路上的驻军全力配合之外,本身也由一个辎重联队运送和护卫,有着两千多的护卫兵力。
哪怕这些辎重联队的鬼子,战斗力上比不上步兵联队,可是依然比起他们强出了太多。
一个运气稍微不好,鬼子的补给车队没有伏击成功,反而自己麾下的部队全军覆灭就完犊子了。
最终向团长站了出来,由他们402团接过了这样一个艰巨的任务。
全团一共1631人秘密出发,一路上全是走着人烟稀少的荒野,靠着小心谨慎地避开了鬼子耳目。
最终在此刻晚上9点30左右,抵达了预计的伏击地点:新墙河燎原村附近。
原本在向团长的计划中,只要趁着鬼子补给车队过河时的忙乱发起进攻,就能炸毁和烧毁这一座浮桥。
那么不仅正在过桥的鬼子补给车队,会受到相当损失。
关键还是这一种能够容纳汽车通过的浮桥,只要损坏的程度比较大,鬼子没有几天时间根本无法抢修完成。
这样一来的话,车队上的补给就没有办法送到C沙城外,鬼子的一线部队手里。
也会降低进攻力度,甚至是停止进攻,让胡彪他们能减轻一点压力。
该说不说!向团长以上的作战计划没有半点问题,已经是抓住了鬼子补给车队,一路前进中最为脆弱的一个环节。
可惜真到了地方后,向团长拿着望远镜一看,立刻无奈地意识到一点:
就是算鬼子车队最脆弱的一个环节动手,他们402团想要达成目标依然是非常艰难。
只见四里之外河面上的浮桥,除了用上了大量木桩、小船等支撑方式之外,鬼子还在关键之处用上钢架结构进行支撑。
所以他们这一趟过来,虽然带上了8门60毫米到80几毫米的迫击炮,能够对着桥面发起远程炮击。
可是这些杂牌迫击炮的精准度,还有威力方面都相当有限。
导致的结果,一是比较难命中宽度有限,只有三米五左右的桥面。
二是就算命中了,也仅仅是对桥面造成了伤害,对于关键的支撑机构影响不大,鬼子只要通过更换桥面木板,就能快速修复浮桥。
而既然远程不行,直接全团杀上去炸掉和烧掉浮桥?这一点难度也是惊人。
鬼子早就有了防备,他们在桥面和浮桥两端扯上了大量的电灯,隔着不远处就布置了一个火力点。
甚至还有探照灯来回地照射,只要稍微靠近一些就会被他们发现。
另外在大桥的两端,鬼子都修建了相当完善的一道防御阵地,布置了一批守军守住在了上面。
守军的规模倒是不算太多,每一边也就是一个中队,不到二百的样子。
只是一个中队的鬼子,他们借助了防御工事防守时,所拥有的强悍战斗力向团长却是相当清楚,不是他们短时间能够打下来的。
再说了!鬼子的补给车队就算没到,应该也快了。
他能看到新墙河北岸方向,隐隐有着大量的灯光亮起,一看就是鬼子的补给车队正缓缓地开动了过来,距离上已经没有多远。
一旦浮桥这里发生战斗,想来车队的护卫部队会立刻冲过来支援。
总之,不管是远程炮击,还是全团冲上去近战,一时间看起来似乎都不行,难道今天这一次的作战就此放弃了不成?
这样一个念头,才是升起就被向团长排除了。
“不行!虽然不知道C沙城那里打成了什么样子,但是面对鬼子好几个师团的进攻,胡彪他们一定相当艰难。
要是鬼子得到了补给,不用担心武器弹药的问题,那么他们的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所以今天就算我402团打光了,也要将鬼子的浮桥炸掉。”向团长咬着后槽牙,如此地告诉了自己……
十几分钟之后,就在小土丘背面的位置上,402团所有连和连以上军官,全部聚集到了这里。
眼见着人到齐之后,向团长没有丝毫墨迹的意思。
先是匆匆介绍了一番当前他们,所面临的种种糟糕情况,然后问出了一句:“都说说看,你们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如此糟糕的情况之下,其他人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办法,纷纷摇头了起来。
见状向团长也不以为意,用着强硬的语气说道:“既然你们想不到办法,那就按照我的办法来。
全团准备战斗,等到鬼子卡车全部上桥了之后,立刻对着浮桥发起进攻。
同时挑选一批水性好的弟兄,大概五十人的样子;到时候带着炸药包从上游一路潜水下去,将鬼子的浮桥炸掉。
这个作战计划,一共涉及到两个关键。
第一点,为了给潜水炸桥的弟兄们创造条件,进攻的时候必须用上全力。
所以回去之后,大家不要泄露潜水炸桥的事情;而是告诉弟兄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冲上去,炸掉和烧掉鬼子的浮桥。
第二点,以鬼子的布置来看,他们对潜水炸桥的事情应该早就有了防备。
光靠地面进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看样子力度怕是还不够,你们有什么办法没有?有的话马上提出来。”
面对着向团长的询问,很快之后三营长马上开口了。
却用着平淡的切,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头皮发麻的办法:
“夏天我没少在新墙河里洗澡,这里水深的地方也就在七八米的样子;加上水清,很难隐藏行踪。
潜水过去的时候,不要说嘴里叼着一根芦苇换气了。
怕是潜水的深度稍微低一些,在鬼子的灯光下也会很快被鬼子发现。
所以潜水的弟兄们,到时候只能身上全部捆上石头,从河底一路走过去;走到离浮桥还有百十米的时候,就把嘴里叼着芦苇管子吐掉,靠憋着的那一口气靠近。
这样一来的话,就算被憋死,被鬼子侦察火力打死,尸体也不会飘起来暴露。”
听到了三营长以上的说法后,就连向团长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果说之前他给出的作战方案,那些潜水去炸桥的弟兄们,还能用一句九死一生来形容的话。
那么若是用三营长的办法,那么绝对是十死无生。
他刚想说点什么,三营长再次开口:“当然了,这个生儿子没那啥的办法既然是我提出来,那么就让我带人去吧。”
声音才是落下,二连长也补上了一句:“算我一个,你一个人怕是照顾不过来。”
说完之后两人相视一笑,满脸都是看淡了生死的坦然。
唯有文团长看到这一幕,心中却是犹如刀割一般。
无他!当年跟随着他这个团长出川,步行上千里抵达淞沪参战的那一千多号804团的老兄弟,如今只剩下8人了。
而今晚一战之后,至少都又要战死两个老弟兄。
就算如此,他也没有开口反对,反倒是郑重地保证了起来:“家里的事情你们尽管放心,只要我向文彬有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他们。”
因为每一支部队在风格和气质上,不仅会受到首任军事主官的影响;也会受到在其中服役过,那些惊才绝艳一般人物的影响,
他们这一个前身是胡彪老部队的402团,无疑就受到了胡彪和他的伙伴们的影响。
尤其是在被逼上了绝路后,就会爆发出这一种对鬼子狠,对自己更狠的疯狂战术来;所以说,他就是反对也没用。
根据第9战区,第27集团军134师402团,一个礼拜后上报相关的战报中记载:
民国三十年,9月28日晚10时21分,当鬼子补给车队布满浮桥,打头一辆卡车即将开下浮桥的时,向团长命令发起攻击。
我团1门83毫米迫击炮,3门80毫米迫击炮,4门迫击炮,共8门迫击炮和15挺重机枪全力开火。
顷刻之间,鬼子打头和中后位置一辆鬼子卡车就被击毁。
整个鬼子补给车队,瞬间进入了前后不得的状态。
同时,向团长带着全团对鬼子桥头发起冲锋,其他营、连、排等各级长官,也是带头冲在了最前面的位置。
虽死伤惨重,依然是半步不退。
10时36分,三营长率领46名勇士,在大量人员被溺毙、鬼子火力侦察被击中后战死的情况下,32人成功抵达浮桥下。
他们割断了身上捆绑的石头,上浮将炸药包放到了桥底、支撑柱、钢架等关键之处。
一两分钟之后,浮桥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桥上鬼子、卡车损失惨重。
可惜三营长等一行46名勇士,只有三名士兵一路顺水漂流出数十里,幸运地被江边百姓拯救,成功地活了下来归队。
同一时间向团长命令全军撤退,但遭到了鬼子疯狂追杀。
边打边撤退,我团直到次日拂晓时分,才彻底与鬼子脱离接触。
战后统计,我团一共战死326人,重伤271人,轻伤433人,失踪105人,完好人员已经不足三成。
其中向团长重伤,军官战死过半,我团如今基本失去了战斗力……(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