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转移

    刚才孙志伟根本就没想到亨利·杰克逊号潜艇会突然发出一枚鱼雷,其实这种试探并不是不可能发生。

    原本震动的冰山在他们到来后突然就不动了,原本冰山内部的高温区域突然就没温度了,这肯定是有原因的。

    既然搞不明白,就给它来一发试探一下,这应该就是亨利·杰克逊号潜艇船长的想法。

    如果是他孙志伟指挥这艘潜艇,估计也会这么干。如果这个冰山中真的有什么猫腻,用一发鱼雷炸一炸,正好能看看对方的反应。

    这也是孙志伟为什么没有拦截那枚鱼雷的原因。

    一枚鱼雷而已,威力再大,对这数公里大的冰山也不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完全没有拦截的必要,这也避免了再次被亨利·杰克逊号发现动静。

    果然,鱼雷的爆炸并没有让他们发现更多的线索,亨利·杰克逊号徘徊良久最终还是离开了。

    只是,随着亨利·杰克逊号的离开,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摆在孙志伟的面前。

    刚才的鱼雷爆炸将会吸引附近的探测单位的目光,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是非之地,不能久待了。

    但怎么走,他还要想一想。

    驾驶直升机从低空走不可能,他还没这个水平在10级大风中驾驶直升机。

    就算没有大风,北极的天空上依然是苏美两方交锋的主要区域,到处都是两方的飞机在巡航。

    因为从距离上看,北极区域是苏美两国之间最短的空中线路,也是两国之间最严密监控的航道。

    而距离最短的航线,速度最快。

    谁都知道,导弹什么的速度自然是越快越好,最好能在几分钟内打到敌人家里,让敌人反应不过来。

    自然而然的,北极就成了两国之间重点防范的空中航道。

    格陵兰岛西北海岸的图勒空军基地,就是阿美莉卡最北的军事设施。

    这里安装有大功率预警雷达,常年监控着北极上空,是阿美莉卡防御北极地区导弹袭击的第一道防线。

    毛熊家也差不多,他们在北极沿岸部署了多处雷达设施,24小时探测着这个空域.

    所以,如果现在北极上空突然冒出一架直升机,那别提有多显眼了。

    倒是从水下走是个好路子,但他现在没有单人潜艇,这条路线暂时也只能想想。

    话说这单人潜艇还真要备一个,他记得世界上第一艘单人潜艇:深水工作者号,好像就是这些年发明出来的。

    发明人名叫西尔维亚·厄尔勒,她是阿美莉卡海洋生物学家、探险家,以深海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著称,被人称为传奇海洋研究员。

    15年前她就创造了女性深海潜水3300英尺(约1000米)的纪录,至今未被打破。

    “深水工作者号”单人潜艇就是她建立的一个公司发明的,主要被她用来探索深海生物。

    她建的这个公司据说发明了很多款单人潜水器,但这种单人潜艇受众真的很狭窄,想要靠这个挣钱应该是很困难的,这就是个亏本买卖。

    如果不是她本人还算有钱,光是那么多种单人潜艇的研究就会让她破产。

    不过,只要这东西现在真的已经发明出来了,他相信厄尔勒博士应该不介意卖出几台回一回她那干瘪的钱包。

    天上走不了,水下也走不了,地面呢,可以走,但意外是不能保证的,毕竟北极冰盖上连个遮挡都没有,被发现了并不稀奇。

    但他并不想让自己的名字,进入苏美两国军方的调查名单。

    现在呆有不能呆,走又不好走,他有点想骂娘了,那艘亨利·杰克逊号潜艇的船长就是个神经病。

    他莫名其妙的找上门来,还给了孙志伟一发鱼雷,如果不是担心引起注意,孙志伟都忍不住要动手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勉强让自己冷静下来,开始在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他的优势是什么?空间。

    他擅长的是什么?打洞?

    可这里是大海,没有可以打洞的地面,除非深入海底,但他现在下不去。

    不对,他猛地想起一个问题。

    这里是北极啊,虽然没有地面,但有厚厚的冰盖啊,这里的冰层最薄的地方也超过了4米,他完全可以在冰层中间挖洞前进。

    仔细想了想这事情的可行性,他才发现这样还真的可行。

    他都不需要在冰层中前进太久,只要远离了事发海域,摆脱了嫌疑,他就可以重新回到地面。

    到时候就算被发现了,他也不怕,他有合法身份,也是合法入境,他来北极探险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完全不怕调查。

    想清楚了他就开始行动,先将雪地摩托从极地车的顶部拿出来,坐上去,然后将极地车收进空间。

    接着,他就开始在冰山中挖掘通道,一边挖掘一边驾驶雪地摩托前进,这个通道很快延伸到周围的冰面中。

    他严格保持着通道底部的冰层厚度,绝不让下面的冰层低于1米,以保证冰面能承载住雪地摩托和他本人的重量。

    随着动作逐渐熟练,他前进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4个小时后,孙志伟距离事发地点已经超过200公里。

    在前进的第一个小时,他就发现了四次,有挂着国旗的士兵们,从他头顶上的冰盖表面路过。

    第二个小时,只有一次。

    从第三个小时开始,就再也没有人从他头上过去了,这表明现在他应该已经脱离了搜查范围。

    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继续前进了1个小时,才终于将前方的通道往上延伸回到地面。

    等他驾驶着雪地摩托冲出通道回到北极冰盖表面时,他距离出发时的斯瓦尔巴特群岛已经不远。

    确认附近没有人后,他才将后面的通道用碎冰封死,然后更换了车辆。

    “哈尔科夫恰卡2”极地车被他重新拿了出来,他爬上驾驶室后立即就熟练的发动了引擎,然后开始了回程。

    十几个小时后,孙志伟重新看到了斯瓦尔巴特群岛。

    这次他的的驾驶线路更加靠近岛屿边缘,沿着群岛海岸线行驶了没多久,他就看到了一片灯火,那里应该就是新奥尔松科考小镇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不错,请把《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