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特工药剂

    下午两点钟,孙志伟顺着游客的常见游览路线,路过了卢比扬卡广场11号。

    在等候红灯的时候,他就开启了空间,并且顺利的在KGB大楼地下找到了那间冷库。

    百多平方的冷库中,冷藏着数以万计的各种药剂,上面的标识清楚的写明了药剂的种类,名称,药效。

    有些常用的药剂都是存放在一些大型金属容器中的,需要的时候可以临时灌装到小瓶中。冷库里有专门的房间用来灌装药剂。

    这些药剂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毒药了,各种类型的毒药都有。

    他们分为对单人的、对群体的;急性的、慢性的;起效方式也有食用发作的、嗅闻发作的、注射发作的和皮肤接触发作的区分。

    大部分毒药致命效果显著,但外在特征也很明显,什么七窍流血、脸色发绿、内脏出血、肠胃绞痛等等,一看就是中毒而亡。

    还有一些稀有的毒药,致死的症状跟一些疾病很相似,事后化验还无法检测。

    比如症状像是心脏病发的,或者症状导致脑梗出血的,还有看着像是发烧的等等。

    孙志伟在看到后一种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后面的那些药剂的有些效果,怎么看着跟自己的空间刀的效果有点像呢。

    当然了,特工的工作可不仅仅是杀人,所以,他们还需要很多其他的药剂。

    比如,抓人或者退敌常用的失能药剂。

    这种药剂就包括,松弛剂、失能剂、迷药、麻药、辣椒素等等。

    还有审讯时会用到的致幻剂,成瘾剂,兴奋剂,听话水等等。

    这些五花八门的药剂将整个冷库都装满了。

    他还看到,不时的就会有出任务的KGB特工,到冷库这里来领取药剂。

    跟随药剂一起发放的,还有各种精巧的特种投放设备,包括毒雨伞,毒针手表,纪念币喷射器等。

    这些特工装备,有很多在现实历史上都曾经被曝光过。

    比如,1976年叛逃的亚历山大别洛夫被毒针射中颈部后死亡。

    1978年保加利的家乔治·马科夫,在大街上被毒雨伞射出的,带有蓖麻毒素的钢珠击中腿部,三天后中毒而亡。

    类似的刺杀事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时有发生,有些被媒体报道了,有些没有。

    但他们都有类似的特征,死者被各种奇特的设备击中,然后中毒而死。

    等孙志伟开过绿灯绕到KGB大楼背后的时候,他又发现了KGB大楼背后的秘密。

    在这栋大楼背后,还有一个联通KGB大楼的区域,这里看着像是监狱,又像是医院。

    最后,他才确认,这里其实就是用来生产药剂的实验室,也就是KGB继承自保卫局的那个药物实验室。

    至于那些囚犯是做什么用处的,大家可以自己想。

    比较稀奇的是,他还看到里面有一些特工正在主动参与药剂的注射。

    他们看样子也不像是被迫参与药物试验,因为他们并没有被限制自由,可以在建筑中随意走动。

    稍一思考后,他猜测,这些KGB特工可能是在这里做药物耐受性训练,这应该是特工们的一个训练项目。

    听说做过这种训练的特工,被俘虏后不容易泄露机密。

    毕竟在研究各种药剂的可不止毛熊一家,阿美莉卡在华盛顿郊区的迪特里克堡基地中也有一个类似的地方。

    为了防止KGB的特工被阿美莉卡的药剂克制,为特工们增加一项药剂适应性训练也就很有必要了。

    这次短暂的开车路过,孙志伟算是摸清楚了KGB特工药剂方面的情况,此时他已经开车远离了KGB大楼,开始来到下一个景点游览起来。

    之后的两个多小时,他游览完另外几个景点后,开始开车返回酒店,并第二次路过KGB大楼楼下。

    这次,他根据提前想好的,将冷库中的失能药剂和审讯药剂各自取了一些。

    而毒药只取了KGB常用的几种,包括氰化物和蓖麻毒素等等。

    失能药剂和审讯药剂,以后他在执行任务时可能会用到;至于毒药,可以用来混淆视听,迷惑敌人。

    至于那些特种投放工具,对他来说就完全没有必要了,他有空间,不管投放什么都是一瞬间的事情,哪里还需要什么器械。

    所以,这些特种装备,他每一样只取了一个,算是留在空间中作为纪念。

    至此,获取药剂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孙志伟再也没了游玩的兴致,第二天就呆在宾馆的房间内休息。

    第三天上午他乘坐支线航班抵达高尔基市。

    高尔基市以前叫做下诺夫哥罗德,这也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始建于1221年,自16世纪起这里就是重要的工业中心。

    现在这里主要生产汽车、船舶、飞机等重型工业产品,其中红色索尔莫沃造船厂,就是毛熊家唯一一个内陆核潜艇制造厂。

    孙志伟要寻找的945型攻击核潜艇(塞拉级)就是在这里制造的。

    高尔基市虽然是个大城市,但因为地处内陆地区,它从来都没有遇到过战乱,连二战时期这里也属于大后方。

    长久的和平让这个城市有着苏联其他城市所没有的安逸的氛围。

    孙志伟抵达高尔基市后,就在机场更换了一身工人装束,然后直奔河边的造船厂探查消息。

    红色索尔莫沃造船厂是高尔基市最大的造船厂,它在这里很有名,厂址占据了很大一片河岸,十分好找。

    可叫孙志伟失望的是,他并没有在造船厂看到那艘应该已经完工的《科斯特罗马号》。

    船厂船坞内只有一艘建造进度不足1/5的新潜艇,那应该是去年2月开始建造的,第三艘塞拉级攻击核潜艇《普斯科夫号》。

    孙志伟意识到自己来晚了,《科斯特罗马号》应该已经舾装完毕开始启程试航去了。

    这可怎么找啊,要知道高尔基市的河道,连接的可是“五海通航”工程的运河网络。

    那是以伏尔加河和各运河组成的深水航道网,总里程超过6600公里。

    《科斯特罗马号》有可能在河流的任何一处位置试航,如果去了海里,那就更找不到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不错,请把《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