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 幼稚鬼

    韩千户显然是很不待见裴元了,只没多会儿,就皱着眉头问道,“你没有旁的事情了吗?”

    裴元见韩千户要赶人,笑着说道,“卑职还有一事相求。”

    韩千户短促道,“说!”

    裴元见韩千户心情不太美好,只能简短的说了要带三位举子同行的事情。

    韩千户听了,没怎么在意,淡然道,“科举是为国选才的大事,既然只是顺手而为,能帮也就帮了。”

    裴元“嗯”了一声,才说了自己的真正目的,“等上了船卑职会和他们玩个小游戏,不知道千户能不能帮我做个弊?”

    韩千户不解的皱眉问道,“什么意思?”

    裴元道,“就是,等会儿卑职会给那三个读书人三支签让他们抽取,韩千户能否按照他们的年齿,让他们抽到甲乙丙三支签。”

    韩千户看着裴元,仍旧不明白,“什么意思?”

    裴元只能大概解释道,“卑职有种预感,今次恩科的三鼎甲,就会出在这三人之中。”

    “卑职以一舟载三鼎甲入京,或许能成为一段千古佳话。”

    “如这般事,没有传奇留下怎么能行?”

    韩千户不敢置信的看着裴元,像看一个脑子有问题的病人,“裴元,这两天的雨,是不是把你的脑子浇糊涂了?”

    “你是说,恰好有三人找你帮忙,而他们就恰好是这次恩科的一甲状元、榜眼、探花?”

    裴元自信的说道,“我觉得是。”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

    文科考试这种事情,完全看有没有看对眼。

    这三人不出现就罢了,只要出现了,就是朱厚照心中的三鼎甲。

    “呵,幼稚鬼。”韩千户鄙夷的看着裴元。

    说着,脑海中也浮现了这家伙以往的幼稚举动,比如说卡点偷偷闻香被撞破的那次,又比如说冒失写信、险些惹得自己破防那次,再比如说那时不时贼兮兮的乱看,还有那自欺欺人的……

    韩千户冷着脸说道,“不行,本千户可不陪你丢人现眼。”

    裴元不由大为失望。

    这可是个能在读书人中刷出大声望的绝佳机会。

    裴元这次出手,觊觎的可不止是三人的那点感念。

    等这三人金榜题名,成为天骄翰林,就算自己之前给过他们一些恩惠,恐怕也会讳莫如深,尽可能的隐秘其事。

    毕竟谁愿意刚登上仕途,就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啊。

    万一被文官们觉得这三个人为了利益可以在原则上妥协,势必会把他们排斥在圈子外的。

    可裴大善人也不是肯白做好事的性格。

    除了刻意离间,搞出几个人证,裴元又想到了另外一个绝佳的计划。

    想要让这三人甘心情愿的记住自己,也愿意承认这段交情,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另一段更加传奇,并注定会青史留名的故事,把他们和自己绑在一起。

    到时候,这件事不但没人诟病,反而会被视为文运昌盛的祥瑞,传为美谈。

    而作为载三鼎甲入京的裴元,不但可以捞到巨大的声望,彻底甩掉锦衣卫奸邪这个名头,甚至说不定还会被满天下的读书人赋予一些玄学价值。

    顺带着,还能稳固裴元自己的基本盘,让那些山东、辽东的举人在金榜题名后,不至于有什么多余的想法。

    好处那么多,付出却很小。

    裴元当然不想放弃了。

    “试试吧,试试吧。”裴元不屈不挠的怂恿着。

    韩千户“哼哼”一声,斜了裴元一眼,“你如果那么闲的话,就去检查一下携带的火药有没有受潮。”

    裴元见韩千户完全不理会,一时也没了法子,只得去季信那边,向他询问火药的事情。

    火器这东西还挺敏感,重要性不在精骑之下。

    大军征伐的时候,朝廷还会派出专门负责管理兵备物资的监枪太监,火器就一直在严密监视之下。

    比如说弘治旧人中的尹生、张忠等人就给谷大用和陆訚担任过监枪。

    尹生、张忠更是利用这个机会,投靠了大有前途的陆訚。

    只不过,韩千户连佛朗机炮的子铳都在仿造了,这些火器反倒算不得什么了。

    裴元在季信那里磨蹭了一会儿,就让人通知了唐皋他们三人,提前收拾东西,准备下午登船。

    唐皋三人得了信儿,直接就带着自己的包袱和仆人,来到了码头。

    裴元听人回报,有些好奇的从季信那船出来,向唐皋询问道,“不是说要下午才能开船吗?难道底下人没说明白?”

    三人神色都有些尴尬,最后还是心性最坚定的唐皋说道,“也没什么不好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早些出来,也好过相看两厌。”

    裴元一转念便心中暗笑,八成是自己的离间计起了作用。

    他正想着该怎么挑开自己的责任,便见几个举子带着仆人从驿站里出来,那些人也不看这边,径直的向北赶路了。

    裴元看向唐皋。

    唐皋解释道,“下了两天雨,驿站里的人都急着离开。崇武水驿里的船都被占用了,也没人愿意帮忙。他们只能尽快往前赶路了。”

    裴元瞧着那些人离去的背影,心道,要是这些人能赶上考试也就罢了。

    若是赶不上,只怕他们还不知道要把唐皋这三人恨成什么样子。

    裴元收回目光,向陈心坚询问道,“咱们的人都安排妥了吗,我的座船是哪个?”

    陈心坚给裴元指了几条船,顺便也给裴元指了他的座船。

    裴元“嗯”了一声,回头对唐皋三人道,“你们三个,就去我船上吧,那里宽敞些,也好让你们养足精神。”

    三人都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说不敢,表示裴元肯让他们搭船,就已经足够感激了。

    裴元也不和他们客套这些,直接让手下把他们的行李包袱,都往自己那座船上搬。

    这个时代的物流十分发达,连冰鲜直达的模式都已经有了,负责招待往来官员的驿船,自然也收拾的不错。

    这就像是驿站中提供的酒菜一样,属于朝廷标准之外的增值服务。

    往来的官员能行个方便,上下经手的人,也能小赚一笔。

    裴元的这个座船虽然不算大,也能住十来人。

    裴元先上船瞧了一圈,然后一一为他们三个安置住的地方。

    结果总共四个房间,光是他们三个,就占了三个房间。

    裴元挑了陈心坚和岑猛两个总旗随身护卫,把其他人都赶到了别的船上。

    唐皋和黄初、蔡昂他们听说,这个看上去蛮不讲理的千户,为了让他们能独居一室,自己竟然还要和手下武官挤在一起,都是大为感动,连忙谦让。

    裴元想着以后这段故事可能是要流芳百世的,当场就演上了。

    不但字斟句酌的表达了对读书人的尊重,还慷慨豪迈的表示,唐皋等人进京赶考,乃是为了报效大明,他这么做,非止为了唐皋等三人,也是为了守护国家栋梁。

    一时间把唐皋、黄初、蔡昂等三人,都感动的唏嘘不已。

    等到三人领了好意,各自带着仆人回了房间。

    裴元又觉的刚才没发挥好,有几句话,说出来可能更加分。

    要不是怕后世人说他下贱,裴元都恨不得把部分感想写在日记里,贴在门上。

    裴元自己的东西不多,陈心坚和岑猛也懂事的一直在甲板上晃荡,没过来打扰。

    中午的时候,众人简单的用了点饭。

    驿站这边也已经确定了附近的水闸在这场暴雨中没出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放船北上了。

    山东的地势偏高,船要上行,光是山东这一段的大运河,就有三十多道船闸。

    裴元手中有从山东镇守太监毕真那里讨来的大把空白手令,自己简单填了一下,就是畅通无阻的凭证。

    旁的人,不管是官船、粮船还是商船,都要在船闸处积攒够了足够的数目,才能开闸通行。

    但是有了这道手令就不同了。

    朝廷规定各地镇守太监的使者可以随到随行,不需要任何等候。

    因为镇守太监有个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天子搜集各种珍奇玩好的,有什么得趣的玩意儿,当然得第一时间让天子看到。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官宦豪强,都喜欢找镇守太监参股做生意的原因。

    出了事情不但有更大的后台罩着,还能享受物流上的绿色通道。

    这个好处前两年受到了点影响,但是万幸,在朝野精诚团结的抗争下,刘瑾乱政被全盘废除了。

    这些特权重新得到了恢复。

    就连裴某人也美滋滋的享受了这样的便利。

    于是,原本还忐忑的担心要耽搁不少时间的唐皋三人,都惊奇的发现,这支船队竟然畅通无阻的很快就到达了清源水驿。

    清源水驿依附的乃是大城临清,夜宿的时候,陈心坚跑来询问裴元,在船里憋了半天,要不去城里转转。

    顺便还给了裴元一些暧昧暗示。

    这让裴元一下子就想到了曹安民。

    裴元当即正色道,“不了,莫耽误了明日的行程。若是因为我贪图享乐,让国家痛失人才,我裴元又有何面目面对天下人。”

    唐皋等人听了,受宠若惊的都有些坐立不安了。

    晚上的时候,众人就住在清源水驿里。

    因为临清城大,又十分繁华,不少南下北上的官员士人,在路过这里的时候,都会稍微停留,见识下当地的风物,因此驿站的房间十分紧缺。

    这趟韩千户带的人又多,就算留了崔伯侯和那些骑兵慢慢赶路,剩下的人加上裴元这边,也有将近二百多人。

    陈心坚出去打听了一下,得知只有三五个房间空着,裴元也熄了上岸的心思,直接让人买来酒菜,就在船上夜宿了。

    裴元好好地置办了一桌子酒肉,然后邀请了唐皋、黄初、蔡昂三人同来,也算做个东道之情。

    三人在上船之前,顾虑到以后的风评,还互相暗暗约定过,要适当的与那锦衣卫千户保持距离。

    但是这一路的行止,以及裴千户的态度,实在让他们有些自惭形秽,觉得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之腹了。

    这会儿听到裴元邀请,三人都不好意思推辞,一起来了裴元房中饮宴。

    陈心坚和岑猛还很矫情,表演成分很重的躲了出去。

    裴元亲自为三人斟酒,简单的和他们聊了些闲话。

    三人原本以为,裴元身为锦衣卫千户想必以狠勇为能,怎么也要说点什么“朝野惊畏”、“小儿止啼”的事情,事实证明,这完全属于他们以往的刻板印象了。

    千户裴元借着酒意,首先提起的就是自己的得意之作,讲述了他如何为了替两百多无辜惨死的百姓申冤,在大慈恩寺两打梁次摅的故事。

    还特别点出了留在京城举人们被梁次摅仗势迫害,一度被骑脸挑衅,却敢怒不敢言的形状。

    而他裴元不畏强横,也不怕朝中奸相,毅然的站出来支持了众多举子,鼓舞了人心士气,最终让天子回心转意,惩治了恶贼。

    他义士裴元的名声,也在士林间获得了交口称赞。

    唐皋等三人虽然都不在京中,但是梁次摅案也都是有所耳闻的,听到眼前的这位正直的锦衣卫,在此事中表现极为活跃,还获得了士林赞誉,一时间对裴元的感官大好。

    这其中最现实的理由是,如果受过这个锦衣千户恩惠的举子不止他们三人,将来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了。

    裴元还简单的提了下,他和王琼一起向朝廷进言,以后在平叛中不再斩首记功的事情。

    当听到这桩活人无数的大功德,竟也有此人的参与,唐皋他们更加不敢再以普通奸邪视之。

    几人在裴元的抛砖引玉下,也各自说了点自己的事情。

    等听完了唐皋的心酸过往,裴千户不但十分共情,还现身说法,豪气十足的表示,“我命由我不由天,是正是邪,由我自己决定!”

    这让唐皋这个快五十还没考上进士的老书生,心里异常的热乎。

    四人推杯换盏,酒席间的气氛越发融洽起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不错,请把《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