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1 无能的李梦阳

    程雷响大喜。

    他有被老大带飞的经验,面对被小弟带飞的局面,也一点都不慌。

    程雷响当即义正词严道,“卑职不过是从千户身旁,得了些言传身教罢了,岂能当得起千户的夸赞?”

    “要说起来,卑职最羡慕的还是陈头铁,要是能像他一样留在千户身边多效劳一些日子,说不定属下还能有所长进。”

    裴元懂了。

    眼红陈头铁的都指挥同知是吧?

    好办。

    裴元大气的对程雷响许诺道,“本千户心里有数了,放心吧。好好在天津做你的事情。”

    程雷响见裴元看出他的小心思,嘿嘿笑了笑,也没解释什么。

    邓亮和曹兴没看出什么玄虚,也不知道自家老大表现得好不好,在一旁都干着急。

    好在这会儿,萧通从外面进来,他手里拿着一坛酒,对裴元道,“千户,天气渐渐寒了,等会儿属下为您热点酒吧,也好解乏。”

    裴元想了下,这次的行动也不急迫,没必要太过严苛。

    于是便道,“让兄弟们每人吃一碗,其他饭菜也挑好的上。”

    萧通应命,看了邓亮和曹兴一眼转身出去。

    邓亮和曹兴都有些高兴,这是之前攀的交情发力了。

    天津三卫的地盘离得京师太近,向来是皇亲国戚、宦官勋贵们大打出手的地方。从弘治年起,这天津三卫的指挥使就换了一茬又一茬,上一任天津卫的指挥使更是被掌管皇庄的太监逼的在军营里自杀。

    邓亮和曹兴这两人都没什么后台,转任到这里之后,学到的主要生存经验就是唯历任天津卫的指挥使马首是瞻。

    反正他们也没什么门路,只要锚定天津卫指挥使就好。

    要是天津卫指挥使能带飞就赚了,带不飞也有天津卫指挥使在前顶锅了账,他们还可以继续跟下一任天津卫指挥使。

    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次还真抱住个腿粗的。

    这要再不出手,要等到什么时候?

    裴元对这两个新人的主动靠拢,也丝毫不吝惜释放善意,于是邀请道,“等会儿咱们一起吃点,也正好聊聊以后的事情。”

    两个指挥使纷纷受宠若惊道,“多谢千户赏识。”

    正在此时,忽有人匆匆来报,“千户,京中有消息传过来。”

    裴元闻言讶异。

    他们这一路走的也不算慢,这会儿刚一停下,消息就传了过来,看来是信使一路急急追在后面过来的。

    裴元连忙道,“让人过来。”

    不一会儿,就有一个锦衣卫小旗到了房中,双手呈上一封书信。

    “千户,这是陕西急报。云总旗、澹台百户、司空百户一致认为,要立刻拿给千户看。”

    裴元眉头皱起。

    陆永连忙去将那书信接过,检查了下信封上的暗记,随后递给裴元。

    裴元将信拆开迅速扫了几眼,接着一头雾水的看着程雷响道,“你可听说过什么玄狐教?”

    程雷响闻言愕然,“卑职并未听过什么玄狐教。”

    接着追问道,“事情很重要吗?怎么这么急的追送过来。”

    裴元正想将手中的书信递给程雷响,忽又想起邓亮和曹兴在旁,不好表现的太生分了,干脆直接对众人说道,“这是陕西来的一份密奏,写信的人乃是一个叫做康海的人,说是在兴平、礼泉、乾州、武功、咸阳等地兴起了一个玄狐教。”

    “其妖师所至,家家事若祖考。惟其所需,极意奉承。”

    “这个康海见邪教渐渐有作乱的趋势,于是赶紧向陕西巡抚都御史蓝文秀和巡按御史王子衡写了密信。”

    “可是这两人对此都置若罔闻,根本不理会。”

    “这人不得已,只得又给礼部写了信,被礼部转到了咱们千户所里了。”

    程雷响听得满头雾水,“这康海何许人也,怎么会把状子告到了礼部?”

    虽说此事还真的歪打正着,联系到了专管邪教的镇邪千户所,只不过这告状思路实在很清奇啊。

    裴元看了看云不闲他们附的信函,说道,“这倒没写,他们知道的也不多。”

    就在两人一头雾水的时候,忽听有人在旁讪讪说道,“千户说的莫非是陕西西安府武功县的康海?若是此人的话,卑职倒是知道一二。”

    说话的人,正是邓亮。

    见裴元和程雷响看了过来,邓亮连忙道,“卑职正是陕西西安府武功县的人,知道这康海的名声。”

    裴元没想到居然还遇到个知根知底的。

    他当即道,“说说看。”

    结果这邓亮一张嘴,就把裴元镇住了。

    “千户,这康海是弘治十五年的状元,乃是文坛七子之一。”

    裴元有些懵逼的看看手中的书信,又看看邓亮问道,“那他不在翰林院修书,跑回老家武功做什么?”

    邓亮说道,“这事儿卑职还真知道,去年的时候卑职回乡省亲,听人说过此事。卑职不知道千户听没听过李梦阳这个人?”

    裴元还真听过。

    当初在小舟中与唐皋等三人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唐皋就曾经提起过,说李梦阳才思敏捷,卓然有复古之风,又风骨过人,不避权贵,乃是当世英雄。

    于是便道,“听过。”

    邓亮叹了口气,“我那同乡,就是倒霉在认识了李梦阳这个小人。”

    说着不等裴元再问,就解释道,“当初康海被点了状元之后,原本仕途倒也顺顺利利。后来当今陛下登基,刘瑾用事。刘瑾因为康海与他同是西安府的人,于是欢喜之下一直想要拉拢康海这个同乡,做他的同党。”

    “康海刚直不阿,藐视权贵,根本不为刘瑾所动。”

    “刘瑾虽然不快,但念在康海是家乡出的状元,生怕被老家里的人戳脊梁骨,所以虽然被康海无视,却也一直客客气气的。”

    “后来的时候,李梦阳因为代尚书韩文草拟弹劾刘瑾的奏章。事情暴露后,刘瑾加给李梦阳不少罪名,将其逮捕入狱,准备处死。”

    “那李梦阳名声很好,皮面甚光,却是个机灵人。他知道刘瑾欲见康海而不可得,而他与康海又是知交好友。于是从狱中让人给康海递了一张纸条,上写‘对山救我’四个字。”

    裴元听到这里,脑海中自动脑补出了,刘老汉对着康海桀桀桀,“康海,你也不想李梦阳……”

    卧槽!

    裴元一下子就有画面感了。

    这是什么无能的李梦阳ntr剧情!

    也是“对山救我”四个字,竟然还真让裴元想起一些典故来。

    只不过,有邓亮这小老乡详述,裴元自然耐心听了下去。

    邓亮继续道,“康海见知交好友不求别人,只给自己递来这四字,已知其意。于是不再顾念高洁之名,只得屈身去拜谒刘瑾。”

    “刘瑾听说康海求见,高兴地连鞋都没穿好,就亲自跑出门迎接康海。康海为了至交好友,只得与刘瑾好言好语的劝说,让刘瑾放了李梦阳。”

    “刘瑾虽然贵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把满朝公卿都不放在眼里,但是面对他自己家乡的状元,那就不一样了。”

    “是以,见到康海亲自求情,刘瑾当即就高高兴兴的允诺了他。第二天,果然将李梦阳放了出来。”

    裴元想着“对山救我”的那曲子,虽知结果,仍旧问道,“后来呢?”

    邓亮说道,“前年的时候,刘公公事败,被人剐了三千多刀。康海因为去见过刘瑾,被列为同党,从大好的翰林院修撰官,直接被贬为了平民。”

    “这时候李梦阳不但已经官复原职,而且在士林中声望很高。康海满心希望,李梦阳能够站出来道明实情,洗刷自己攀附阉党的名声,成就两位才子间的佳话。结果李梦阳生怕当初的事情暴露,反倒对康海倒打一耙。”

    “康海大失所望,以文为身累,索性就回乡去了。”

    帐中众人听到这里,纷纷叹道,“这李梦阳,真不是个东西啊!”

    裴元倒是清楚,这李梦阳确实不当人,但也没太好的下场。

    毕竟得罪了文化人你还想落好?

    康海回到老家之后,就开始醉心戏曲,研究秦腔,并且根据历史故事以及自己的好朋友李x阳,创作出了戏曲杂剧《中山狼》。

    之后,李梦阳的仕途人生虽有起落,但是在《中山狼》的杂剧出来后,就彻底社会性死亡了。

    一直到了明末,还有人对此念念不忘,写了另一杂曲,叫做《对山救我》。

    区区四字,就将李梦阳的仓皇苟且之状,垂于青史。

    “刘家老公性烈火,满朝公卿锒铛锁。磨刀杀李崆峒,惟有对山能救我。”

    “对山慨应真吾事,骑马上门谒中贵。今日何好风,吹得状元至?”

    “老公倒屣小珰跪,焚香把酒劝公醉。”

    ……

    裴元见群情激奋,询问众人道,“知道李梦阳现在在哪儿吗?”

    众人都面面相觑。

    他们这些都是武官,知道李梦阳是谁都算超纲了,更没人会留心一个文官的调动。

    裴元大手一挥,定调道,“你们找人打听打听,看看他在哪,咱们……”

    裴元指了指程雷响、邓亮和曹兴,“这种背信弃义的小人,老子看不起他。到时候,咱们四个蒙面去打他一顿。谁都不许不去。”

    程雷响对裴元的命令自然没有二话,邓亮和曹兴却是真的有些激动了。

    只感觉裴千户简直是天下第一等的痛快人。

    两人纷纷拍着胸脯道,“只要千户一句话,就是砍了他的脑袋,我们也没话说。”

    裴元哈哈笑道,“那不至于,没意思。”

    看着李梦阳这种道貌岸然的家伙,被他的猥琐行径腌入味,成为人人侧目的小人,才更有意思。

    众人哄笑完,邓亮想起自己的事情,连忙继续说道,“我估摸着那陕西巡抚都御史蓝文秀和巡按御史王子衡,也是忌惮康海被划为刘瑾余孽的事情,所以不敢牵扯此事。”

    “康海在翰林院的时候,是跟着王华学习的,算是王华门下的半个弟子。康海自己就是老秦人,自然不想看着家乡发生祸患。所以,很可能是在求告无门的情况下,只能求到昔日的老师王华那里。”

    裴元再看看那封信。

    这样就说的通了。

    礼部和镇邪千户所最近交往很是密切,对镇邪千户所的职司比旁人清楚的多,所以看到邪教作乱的事情,下意识就转给千户所,也是正常操作。

    只不过,这玄狐教是不是有些过于生猛了?

    裴元看着那写着“数十万教众”的句子,感觉有点头皮发麻。

    这么大的邪教,叫我去平?

    只是裴元也不能视而不见,毕竟事关邪教的事情,他根本没法推脱。

    别看现在这个玄狐教在高速扩张,但只要这些邪教还没有掀起叛乱的大旗,那这数十万教众就还只能算被蛊惑的百姓,朝廷断然没有直接动刀兵的道理。

    毕竟那么大的罗教摆那里,朝廷为了少惹事,也还装聋作哑着呢。

    更何况远在天边的一个玄狐教了。

    裴元看完,将那信先递给了邓亮。

    邓亮受宠若惊的接过,想要先给程雷响看。

    程雷响不悦道,“千户让你先看,你如何能自作主张?”

    邓亮这才赶紧打开看了,康海在信中所述的内容触目惊心,一时就连邓亮也魂不守舍起来。

    他的满门老小都在西安府呢。

    真要是发生教乱,后果不堪设想。

    裴元向邓亮询问道,“你之前一点玄狐教的风声没听过吗?”

    邓亮心乱如麻,开口说道,“以往只听说过有白莲教的人出没,没听说过有什么玄狐教。或许这玄狐教,就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

    裴元没得到什么有用的情报,不由叹了口气,这样紧要的时候,莫非自己还要去趟陕西?

    那山东的事情怎么办?

    可是放着不管也不成,真要是闹起乱子来,这些乱民祸害最狠的,就是比他们更柔弱的普通百姓。

    裴元深感分身乏术,忧国忧民之下,也不由慨叹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不错,请把《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