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2 小小千户

    李士实何曾见过裴元这么和声细气的嘴脸?

    一时心中大感快慰。

    好在他也清楚,扳倒德藩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

    于是,李士实也不在这上面废话太多,直接道,“我会把这话对宁王说的。”

    裴元却道,“也不用急,这件事由你来说,不如由陛下来说。”

    李士实忍不住问了一句,“什么意思?”

    裴元推心置腹道,“大都宪想想,山东的事情再这么拖下去,谁脸上更难看?当然是陛下脸上更难看。”

    “山东那边,已经不止是要追查郑旺妖言了,还牵扯到了藩王拉拢地方官员、勾结霸州乱贼的事情。对天子来说,于家于国都不能容忍。”

    李士实听着,莫名有些心虚。

    他连忙掩饰般的问道,“然后呢?”

    裴元道,“这种时候,想要强行推动审案,快刀斩乱麻的结束山东的案子,就得有宗室的长者,站出来主持公道了。”

    “与其大都宪亲自来举荐宁王,何不如等天子自己去求宁王。如此,才能彰显宁王之德。”

    李士实听了,一时也是心动。

    跑去自荐,哪有让天子主动示好更有面子?而且这样一来,就算山东那边的案子有什么差池,也能进退自如一些。

    李士实正要下意识附和,却忽然又警醒过来。

    心中自责道,李士实啊李士实,你已经不是以前的李士实了。

    为何还对这小小千户这般言听计从?

    如今世子入朝司香,百官都要向老夫靠拢,就算和杨廷和、杨一清掰掰腕子,也未必不能一试,岂能再容这小小千户在老夫面前跳脸。

    李士实能瞧出裴元有促成宁王介入山东案的意思。

    他故意改口道,“此事嘛,老夫还得再考虑考虑。那德王也是宗室中的强藩,宁王若是这时候出头,只怕会惹来宗室们的反感。”

    “再说,宗室之中还有沈王、楚王、唐王等辈分高的。就算宁王不出手,也有的是人解决这些问题。”

    李士实说着,竟然觉得很不错。

    以往的时候,宁藩想做什么,往往都是以身入局,依靠着权势金钱推动此事。

    这种不沾因果,只捞好处的做法,隐隐有眼前这小登的风范啊。

    裴元听完,对左都御史的叛逆,也没给出太大的反应,只说了一句,“这样啊。”

    李士实有些不太信裴元会这么淡然,故意道,“若是没有旁的事情,老夫就先回都察院了。现在朝廷是多事之秋,老夫也不能离开太久。等要见你的那人来了,你自己和他说话便是。”

    裴元也没坚持,笑着说道,“那我就送送大都宪。”

    能让裴元亲自相送,李士实也有些爽啦,但是……,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爽。

    主要是裴元的态度太过淡然,让李士实有些心里吃不准了。

    这小小千户,不会又有什么阴谋吧?

    李士实想着自己以往在这小登身上吃的亏,瞬间智慧的如同贤者。

    他有一种预感,自己临出门的时候,这小登一定会和自己极限拉扯一番,试图再次说服自己。

    等到了智化寺门前时,李士实下意识的脚步一缓,接着衣袖果然被裴元拽住。

    来了来了!

    李士实激动的心怦怦跳。

    只要这次能够逼迫小登低头,自己就将彻底扫荡心魔,迎接全新的自我。

    果然,就听裴元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对了,小弟有件不情之请。”

    李士实喉头有些发紧,但还是很快反应过来,有些迫不及待道,“说来听听。”

    就听裴元说道,“是这样的,大都宪也知道小弟开了一些钱庄。这些钱庄这些日子一直在收购大明宝钞,花了我不少银子,小弟最近手头有点紧。”

    “这次霸州贼的赎金,大都宪能不能稍微宽限个一两月。”

    李士实见不是想象中的小登示弱,本就有点失落,又听裴元想要欠钱,立刻无情拒绝道,“你也知道,老夫也是在为宁藩做事,这种事情哪是我能自专的?”

    “一万两银子的价钱,可是你亲口答应了老夫的。这桩事也在宁王面前过了目,哪是我们能轻易更改的?”

    裴元听了有些失望,“这样啊。”

    接着,想起什么似的,又连忙道,“不会让大都宪白忙,若是这笔款子能拖一个月,小弟愿意多出五成的银子。若是能拖两个月,小弟愿意出翻倍的价格。”

    “什么?”李士实大吃一惊。

    按照裴元这个说法,若是晚两个月付款,岂不是就能多赚一万两。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意外之财啊。

    李士实不由狐疑起来,“贤弟,你这是何意啊?”

    裴元长叹一声,“前期铺的摊子太大,把银子都砸在了宝钞上面,现在周转遇到了些麻烦。”

    接着,像是怕李士实怀疑他赖账一样,赶紧又解释道,“不过不要紧,等到年后税关开始征收宝钞了,必定会迎来一波很强的需求。到时候,小弟就能把宝钞高价出货了。”

    李士实将信将疑的看了裴元一眼。

    宝钞的事情他上次也参与了。

    宝钞的价格拉到“一贯宝钞兑换一文”的时候,李士实手中的宝钞也确实吃到了不少的浮盈。

    只不过李士实认为,这波行情完全就是朝廷重新征收宝钞的利好带起来的,现在司钥库的奏折还没上,感觉高点应该在后面。

    是以李士实一直拿着宝钞没有出货。

    谁想到司钥库奏疏公开的当天,还没等朝会散了,市坊间的宝钞价格就出现了暴跌。

    那时候李士实才如梦初醒一般的赶紧出货。

    宁藩手中的宝钞几乎完美的错过了这波上涨行情中,然后在踩踏中获利甚微的离场。

    事后坚持自己操作的李士实,还打肿脸充胖子的对裴元表示,自己赚麻了,不拉不拉不拉。

    所以在听说裴元继续在宝钞上砸钱,并且准备利用明年年初政策落地的时候回收白银,李士实本能的不太看好。

    毕竟宝钞行情的第一波暴跌,就是司钥库奏疏发布的时候兑现的,等到七大税关征收宝钞的日期来临,谁敢说宝钞会不会崩第二波。

    李士实有心贪图裴元多许诺的银子,半真半假的试探道,“贤弟,宝钞已经跌了上百年了,那是那么容易让咱们赚到好处的,别到时候折了本钱。”

    裴元知道李士实的疑虑,自信的说道,“放心好了,就算这宝钞的价格折价再折价,以小弟的家财,套出几万两银子也不成问题。”

    “不至于拿不出给大都宪的钱。”

    李士实总觉的这小登没憋什么好屁,当下也不敢直接接下来,而是说道,“且待老夫回去想想,明日再给你答复。”

    裴元低声对李士实道,“小弟这次回京还有其他的事情,现在还不好露面,就先送到这里吧,大都宪见谅了。”

    李士实只觉的一头雾水,感觉眼前的小登,更是如在雾中、云中。

    等李士实走的远了,萧通才有些不解的凑上来对裴元道,“千户,怎么感觉李士实这次硬气了不少。”

    裴元斜了萧通一眼,“你也看出来了。”

    说着,给萧通解释了一句,“天子让宁藩世子来替他司香,李士实不嚣张才怪。”

    萧通闻言越发不解了,“我看天子还年轻,怎么早早的就让藩王世子入京。”

    裴元抄起了手。

    这件事的始末嘛,裴元还真知道点。

    无论是历史上的“宁藩世子司香事件”,还是这条时间线的宁藩世子提前进京,都有着深刻的逻辑。

    或许很多人觉得这件事着实有些离谱。

    毕竟古代就讲究一个“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别说古代人了,就连后世人对祭祀的特殊意义都很敏感。

    那么为什么朱厚照会让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宁藩世子,充当这个司香人呢?

    莫非朱厚照太过顽劣,不理解其中的意义?

    并非如此。

    因为朱厚照不但这么干了,而且下旨的时候还特意使用了“异色龙笺,加金报赐”的规格。

    这个规格,在大明就是太子监国用的标准规格!

    也就是说,朱厚照的这个行动,基本上就宣告了让宁藩世子前来监国。

    听到这里,或许后世人更觉得离谱了。

    朱厚照是独苗,但是成化天子可不止朱佑樘一个儿子啊。

    比如说湖广的小小万寿帝君,和朱厚照的血脉就很亲近,完全可以成为更合适的继承人。

    可是宁王世子呢,别说朱厚照的血脉远近了,他甚至连永乐皇帝的血脉都不是。

    那么宁王世子是如何力克所有竞争者,得到了朱厚照的青睐,以“异色龙笺,加金报赐”的规格堂皇入京司香的呢?

    答案就是,以往的前人都在嘲笑朱厚照的荒唐,却丝毫没有考虑过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

    按照原本的历史线,这件事发生在正德十一年。

    那就来说说正德十一年有什么特殊的时代背景。

    在正德十一年的时候,朱厚照成功的借助产生的弱势内阁,加强了对边军的掌控。而且不顾自身安危,跋涉于北方的每一个重镇。

    在此期间,异常凶猛的蒙古小王子不断的侵袭着北方边境,杀死礅堡的士兵,抢掠着边境的百姓,甚至一度从山西破关而入,攻击接近河南的地方。

    于是,朱厚照下定决心,要和蒙古小王子进行决战!

    在决战之前,朱厚照充分做好了自己可能会死,甚至重蹈英宗覆辙的心理预期。

    但是,他没有儿子,也没有兄弟。

    大明后续面对的局面,甚至可能比土木堡之后还要艰难。

    所以朱厚照才会在决战之前,精心挑选出了宁王世子作为继承人。

    第一,宁王的儿子已壮,不会被朝臣太后挟制。

    第二,宁王封地远在江西,一旦决战失败,北方被入侵,宁王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意愿组织抵抗。

    第三,宁王在南方诸王中不但年长,而且威望很高,能够镇压宗室,避免大明因为争夺皇位而陷入分裂。

    所以,朱厚照在决战之前放弃血脉更近的兴王一脉,选择更有机会让大明存活宁王一脉,其实是带有一定的悲壮色彩的。

    这个天子在北疆为大明决战的时候,连自己会死的事情,都考虑周全了。

    后人又有什么理由去戏谑、轻慢他所做出的牺牲呢。

    面对那些涂涂改改的历史,又有几人能读懂朱厚照“以异色龙笺,加金报赐,让宁王世子司香”的操作呢。

    好在最后朱厚照打赢了,把这次正德元年以来的连续入侵彻底干回去了。

    那个侵略如火,强横一时的蒙古小王子再也没有出现。

    等到新的蒙古小王子骑马肆虐在北京城外时,城里的君王已经换上了那个被后世吹成第一聪明人的道君皇帝了。

    可惜的是,朱厚照这搏命的布置以及这个储君方案,在打赢之后也迎来了反噬。

    在朱厚照迟迟没有儿子的情况下,大量的朝臣认可这样的安排,纷纷提前投靠了宁王。

    其实以这些前提,来重新审视群臣对宁王的依附、以及宁王的造反、朱厚照的平叛、甚至朱厚照最后的身死,是不是就有着全新的视野呢。

    至于当前时间线,为什么会把让宁王世子司香这件事提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裴元自己的锅。

    裴元当时为了打击张家二侯,算准了张太后要对付夏皇后。

    于是故意让李士实在朝议放出诱饵,引来张太后的雷霆一击。

    这让裴元轻易的向夏儒父子展示了自己的力量,逼迫他们进一步的投效,顺带的也让天子迁怒了张家二侯,打击了张家二侯的气焰。

    张太后成功的让皇帝和夏皇后这对夫妇颜面扫地,也顺利的找到了理由将夏皇后移宫,变相的将夏皇后打入冷宫之中。

    但是这也掀开了朱厚照最后的遮羞布,让朱厚照再也没有拖延下去的借口。

    也是在那之后,朱厚照被迫正视了这个问题,明白想要放手整理军备,不在继承人上的事情上有个交代是不成的。

    以朱厚照的聪明卓识,百般权衡之下,依旧是如同历史上那样,看中了宁王世子。(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不错,请把《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