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铁木格在海拉尔河畔誓师起兵之际,中都城内依旧歌舞升平。
更准确地说,中都城从未如此歌舞升平。
中都城,会同馆。
这里本来是金国招待各国的使者的所在,赵朔取了中都后,依旧是类似的职能。
忽必烈在半年多前入中都,自然被安排到会同馆就住。
他想去拜见赵朔,赵朔此时却没在中都,而是从临安赶来中都的路上,忽必烈也只能在中都继续等。
赵朔见不着,忽必烈想先拜见拜见姑母华筝吧,华筝却病了。
乃马真害死孛剌合真是秘密进行的,处死特勒格妮却是没有任何遮掩。华筝得知这个消息后,意识到成吉思汗的恩泽将尽,黄金家族以后说不定还得因为内乱流多少血,忧思过度,生了一场重病。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赵朔才急匆匆从临安返回中都。
好不容易华筝的病有了起色,忽必烈才得以拜见赵朔和华筝,谈到了拖雷一系的条件。
华筝一听忽必烈起了个头,就借口身体不适离开了现场。
窝阔台一系和拖雷一系势同水火,赵朔就算不偏帮一方,他们就不内斗了吗?那怎么可能?恐怕会斗的更加血腥,更加没底限。
那赵朔偏帮哪一方呢?
手心手背都是肉,华筝自己都不知道该帮哪一个,干脆来个耳不听为静,随赵朔去处置了。
赵朔听了忽必烈的条件后,不置可否,告诉忽必烈一切等贵由从西方回军再说。这些日子,忽必烈可以暂时在中都住着,和赵朔的子女们亲近亲近,顺便游览一下中都。
忽必烈听了,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喜的是,赵朔对汗位如此不上心,那就是完全没有挥军北上争夺汗位的心思了。
如今华夏一统,蒙古主力却在西征,草原空虚。赵朔如果真的挥军北上,二十多个汉军八旗万户,谁能抵挡?
等贵由蒙哥率军回来,那些西征将士的家眷都落在了赵朔手中,又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只能说,成吉思汗对赵朔太好了,华筝和赵朔又伉俪情深,不忍心如此。
忧的则是,忽必烈所带来的,已经是拖雷一系能开出的最好的条件了。赵朔依旧没有明显的偏向,看来这场汗位之争,到底花落谁家,还真不一定。
不管怎么说吧,从那以后,忽必烈在中都住了下来。
赵朔现在有十四个儿子,十二个女儿。因为华筝生病的缘故,除了长子赵赫以及鲁速丹女王给赵朔生的儿子赵慕外,全在中都。
次子赵衍、三子赵弈、四子赵聿,五子赵玹,已经成年,轮番宴请忽必烈,忽必烈自然也要回请。
其他几个未成年的儿子,也和忽必烈多有接触,互相送了礼物。
那些朝中大臣,忽必烈是知道分寸的,不会进行接触。
时间久了,忽必烈才开始独自带着几个从人,游览中都。
他越游览越是心惊。
这中都城,也太繁华了!
尽管赵朔以哈尔喀贵城为北都,以燕京城为中都,以呼罗珊地区的巴里黑城为南都,以罗斯的乞瓦城为西都,有四座都城。
但是,因为赵朔常驻中都的关系,这里已经成为赵朔汗国事实上的首都。
华夏人、西域人、波斯人、罗斯人、高丽人,这中都城里应有尽有也就罢了。扶桑、安南、大理、南洋诸国、法兰克、英格兰、神圣罗马帝国……无数人或者经商,或者游历,或者有着什么特殊的目的,来到了中都。
再加上他们所带的各个种族的奴仆婢女,中都城简直成了一个世界之都,能看到忽必烈所知的一切人种。
人口总数也是众多,当初金国最繁华的时候,中都城有着近百万的人口。后来,随着战争的进行,中都的人口有所减少。
但现在,中都光官府在册的人口,就达到了一百三十万之众。
世界第一繁华大城,非中都莫属!
忽必烈自然是去过和林的。
那里虽然是大蒙古国的首都,住在里面的大汗还自称是“全人类的皇帝”,但论起繁华来,连赵朔的北都哈尔喀贵城都大有不如,更别提和中都比了。
那也就罢了,草原承载力不足嘛,在和林附近的土地上种出萝卜都算大新闻,没有中都这么那么繁华不丢人。
但是,在和林才能看到多少种族的人?
恐怕,虽然蒙古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帝国,但中都城才能称为“世界之都”!
也不单单是种族多。
每天傍晚,就开始亮起的彻夜不息照亮中都主要道路的煤油灯有没有?中都城是世界上唯一的不夜城!
皇宫旁边的中都图书馆有没有?
攻取了南方的宋国之后,赵朔将南宋朝廷收藏的珍贵藏书都送到了中都,并且命人抄写。
这些抄写出来的书籍,读书人经过一定的手续,就可以在中都图书馆内查阅了。
完全可以说,要想最学问,华夏最好的地方,就是这中都图书馆。
事实上,何止是华夏的典籍啊?
西辽、回纥、波斯的珍贵典籍,也在其中。
世界上做学问最好的地方,也在中都图书馆!
忽必烈甚至发现,在中都图书馆旁边,有一片巨大的工地开始动工了。
据说,赵朔要在那里建一个中都博物馆。
将世界各地的珍奇文物,不是放在皇家府库之中,而是放在中都图书馆中,任由军民百姓参观。
中都城内,甚至早就修了一个中都动物园,凡是中都城内的环境能养的活的人类所知的大型动物,应有尽有。百姓们只要交十文钱,就可以任意参观。
中都城内,还有供寻常百姓游玩的热气球。
这个要贵一些,一百文钱才能登上去一次,坐在热气球上游览整个中都城。
别嫌贵,还供不应求。
飞天啊!自古以来,人类的梦想。
除了在中都城,你就是花再多的钱,能有这个享受?
只有在中都城,寻常百姓才能飞上天空。
什么是世界之都的风采,这就是世界帝之都的风采!
另外,忽必烈感触最深的,就是中都城的富庶了。
随着赵朔汗国的实力越来越强,中都的地位随之水涨船高,商业也越发繁荣。
其一,各路贵人云集,有头有脸的官员都喜欢在中都置业。此地完全可以说是赵朔汗国消费力最强的地方,自然吸引了无数天下各国的商人,前来贸易。
其二,中都本身的造血能力强。
原本在金国时期,中都就有十几万工匠,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匠人都能找到。
蒙古人攻中都,大量的工匠被送往草原。
不过,随着赵朔完全取了中都,不但命原来的工匠大量回迁,而且他麾下一些不太核心的工坊也迁到了中都。
随着这些工匠的回归,中都的商品越发丰富。
他们生产的众多商品再被商人们买走,卖到天下各国,形成了良性循环。
现在中都容纳人口最多的工坊,是棉布纺织工坊。
棉布纺织不需要太高的体力,为城市内的普通女子提供了就业机会。
当然了,因为男女大防的存在,这些棉布纺织工坊分为男子工坊和女子工坊,有着严格的门禁。
不过现在,男子纺织工坊只剩下三千人左右,女子工坊内却高达三万人。
很简单的道理,中都各种就业的机会太多了。对于男子来说,一个月一贯钱的收入,着实吸引力不足。
但话说回来,对女子来说,一个月一贯钱就相当不少了。
毕竟,部分男子都能忍受的工钱,何况是女子呢?封建社会女子的就业机会太少了。
大部分女子能够为家庭赚钱,让中都各个家庭的消费力进一步提高,又促进了各种商业的发展,让中都进一步繁荣。
事实上,中都如果仅仅是是繁华的话,忽必烈还能够接受。
原来的金国,不比蒙古繁华得多了?还不是被成吉思汗一口口的吞下了?
关键是,忽必烈从这座城市中,看到了恐怖的战争潜力。
赵朔有意培养民间的尚武之风,那些遍布民间的武馆就不用说了,马也多啊!
赵朔本来就有抚昌桓三州的优质牧场,还有着呼伦贝尔大草原,整个草原又完全不对赵朔禁运,再加上赵朔鼓励的尚武之风,以及中都百姓的富庶,让中都人乘马成了风气。
忽必烈估计,整个中都民间的马匹在十五万匹以上,再加上骡子、驴、骆驼这些牲畜,恐怕能达到三十万头。稍微有点身份的人,没有一匹好马,简直不好意思出门。
中都各坊之间马球队的对抗,更是让中都百姓训练骑术成风。
还有,赵朔工坊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讲究协作,工人们自然也越来越有纪律性。
那些工人,只要集合起来,不就是合格的士兵吗?
也就是说,赵朔发了狠,单凭一个中都城,就能顷刻间组建三十万战力还算可以的大军。
如此战争潜力,实在是可畏可怖!
最近更不得了,赵朔下了一道旨意,组建中都武学。
这个武学招收的学生,一半来自八旗军子弟,一半来自民间。
他们从武学毕业,考察合格以后,直接补充进八旗军。
其实,忽必烈天纵英才,已经感觉草原战士的战力有下降的迹象。
无他,草原战士在铁木真统一蒙古以前,处于黑暗时代。不够勇武的孩子,根本就长不大,长大了也得在残酷的厮杀中淘汰。
但是,自从铁木真一统草原,已经近三十年了。
来自黑暗时代的战士绝大部分已经退出了蒙古军,新一代的草原战士,没有经过如此残酷的自然挑选。
还有,草原战士们随着铁木真厮杀,抢到的各种财物太多了,造成了新一代草原年轻人的养尊处优。
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父辈长时间的征战在外,又缺少了各种战斗技巧的传承。
现在这个问题还不太严重,但忽必烈估计,以后补充的草原战士,恐怕比现在这批还要大大不如。
原本他以为,赵朔的八旗军,也大概如此吧?
日子久了,会逐渐堕落下去,远不如他们的父辈,
但是,万没想到,赵朔开始组建武学了!
缺少父辈的教导算什么?赵朔统一进行教养!
日子好过了,养尊处优算什么?汉人的人口太多了,赵朔不愁找不着合适的人才,进行培养?
赵朔所建的武学,时间久了,会不会也开始堕落?很有可能!
但是,至少二三十年内,哪怕是赵朔死了,赵赫登基,八旗军也会保持着如今的战力。
甚至,由于严格而统一的训练,名将的教导,让他们的血勇纵然可能不如父辈,但是战斗技巧乃至于军事素养恐怕还在他们的父辈之上。
忽必烈估计,最近十年内,八旗军的战力很可能会获得一定的提升!
现在汉军八旗,都足以和草原战士们分庭抗礼了。
那十年后,双方战力此消彼长,战力会差距到何等地步?
偏偏,草原战士的人数太少了!
就算忽必烈想学赵朔建立武学,恐怕也起不到什么效果。再说了,忽必烈别说不是蒙古大汗了,连拖雷一系都是听蒙哥的而不是听他的啊,忽必烈能做的实在是太少了。
每每想到这里,忽必烈都感到绝望。
当然了,这蒙古大汗的位置,他还是必须要帮蒙哥争的。
其一,虽然即便蒙哥当上了蒙古大汗,也对赵朔没有什么办法。毕竟赵朔现在的主力是汉军八旗的二十多个万户,而不是那十个草原千户。但是,对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拖雷汗国,都有很大的影响。
“挟天子以令诸侯”,蒙古大汗这个名义,对拖雷一系的确非常重要。
其二,这意味着十数万草原战士的指挥权。
这是除了汉军八旗外,排名世界第二的恐怖军事力量了。有了军队,还愁抢不到地盘?
其三,拖雷一系和窝阔台一系势同水火。
拖雷一系只有登上汗位,才能报了那血海深仇!
相反地,如果贵由登上汗位,拖雷一系要想报仇就不知何年何月了。如果赵朔不再庇佑拖雷一系,他们面对窝阔台一系自保都困难。
不争,行吗?
“有消息了!有消息了!”
正当忽必烈在会同馆内胡思乱想之际,姚枢急匆匆走进了屋内。
他是拖雷的心腹谋士,拖雷去世之后,继续效忠拖雷家族。这次和忽必烈一起,来到了中都、
忽必烈豁然而起,道:“贵由的消息?”
“是。”
姚枢道:“贵由和察合台,将在三日后抵达中都。赵朔汗决定,亲自出迎!”
以察合台的身份,当然是值得赵朔迎一迎的。
“好!”
忽必烈轻轻一拍几案,眼中精光闪烁,道:“该来的,总会来的。这未来的蒙古汗位属于谁,就看这一遭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