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军心铁石高深里(下)

    所谓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

    这种决定许多人前途命运的大事,如此多利益相悖之人,注定不可能三言两语就议论清楚。

    陆游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因此他在通报这番消息之后,也只是端着茶水,饮用不停。

    直到争论将近一个时辰之后,众将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

    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撤军了,消息其实已经瞒不住了,接下来必定是军心动荡。

    更何况朝中又要转向主和,那么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就不是功劳,而是罪责了。

    拼死拼活打一场,收复了大量失地,不止无功,反而有过,这大概就是魔幻的大宋政治吧。

    除非陆游立即就地自立为王,否则所有的努力都是白搭。

    至于陆游有没有可能自立,说句难听的,如果他真有这份心,莫说当日不用离开河北,如今他单骑去幽燕,大概也能混上一个开国相公的职位。

    而那些宋军将领们自然也要遵从宋国体统的,发言最激烈的吴挺等人也只是让陆游千万不要回到朝中,以边关不靖为借口留在川北,最起码也得留在成都府,万万不能去临安。

    至于大多数将领则是手足无措,慌乱一时,说什么的都有。

    “好了,都回去想想。”待所有人都口干舌燥之时,陆游方才饮着茶水出言:“勿要动乱军心,扶风距离大散关也不近。”

    众将会意,纷纷起身离开。

    唯有张中彦依旧端坐不动,对陆游缓缓说道:“陆相公,老夫一定要往临安走一遭吗?”

    陆游淡淡说道:“那是自然。”

    张中彦依旧不死心:“我在关中还是有些人脉的,足以替大宋稳固边疆。”

    陆游抬头看着对方,似笑非笑的说道:“正因为张节度威望卓著,才不敢让你留在关西。

    金贼占据关中,还能算是异族统治,可若是张节度在关中站稳脚跟,大宋可就真的无法再回来了。”

    张中彦沉默片刻,方才叹道:“我那侄子就可用吗?”

    “总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若是事态允许,我不会让任何一个外将在关中有立足之机。”陆游再次饮了一杯茶水后说道:“饶是如此,若是张从进此番不能将徒单合喜的人头拿回来,那我拼着关中大乱,也要斩杀此人。”

    张中彦神色一变,却又随即颓然。

    身在人手,不得自由,连传递讯息的手段都没有,也只能在心中祈祷自家侄子能争气了。

    陆游以淡淡语气放完狠话之后,帐外终于有人唱名。

    毫不意外,第一个私下里来寻陆游之人正是老将李师颜。

    “陆相公……陆相公,朝中发生这么大的事情……这……”

    李师颜有些语无伦次,花白的胡子都在颤抖,一时间竟然什么都说不出来。

    陆游却闻弦声而知雅意,立即说道:“关西局势,还得依靠老将军来维持,我会留下一些关西兵马,供李老将军驱使,以制衡张从进。”

    李师颜当即跺脚:“我哪里是想说这事?关键是如今朝廷明摆着不想要关西了,就算能坚持下去,不也算是抗旨吗?”

    陆游:“那李老将军,你待如何?”

    “陆相公须得给我一个说法,而且是从朝中来的说法,我才能安心做事,否则……否则岂不成了叛逆?我为国征战多年,万万不能受这个名头。”

    陆游不由得嗤笑出声。

    李师颜见状,简直是有些恼怒了。

    “陆相公,我知道此战都算是你抗旨打赢的,自然可以瞧不上我这胆小之人。不过士大夫与贼配军是一码事吗?所谓刑不上士大夫,礼不下庶人,我这种老革,真抗旨那就是九族死绝了。”

    “没有什么刑不上士大夫了,虞相公都已经被杖杀。”陆游一挥手,打断李师颜的说法:“我只是在笑,你们竟然都没发觉如今形势是何能险恶,只是觉得朝中大乱会影响自家经济仕途,却没想过,如今大宋也是要有倾覆之忧的。”

    李师颜目瞪口呆,一时间有些张口结舌之态,想要问却又不知道从何问起。

    陆游见状,反而将这话题揭过:“老将军,你继续在关西坚持,最迟五个月之后,朝中自然会给一些说法的。”

    “陆相公可敢作个保证?”

    “腿长在李老将军身上,若到时候真的另有旨意,李老将军直接率军回来即可,又何须什么保证呢?”

    李师颜左思右想,半晌之后方才咬牙点头:“陆相公既有说法就成,硬仗都让陆相公打了,末将在关西坚持数月又算什么?细细说来,末将还是占便宜了。”

    李师颜走后,早已经等待许久的吴挺冲进了帐中。

    然而冲进来之后,吴挺却如同刚刚的李师颜一般,张口结舌,似乎想要表达什么,却连思路都不太连贯。

    陆游静静等待半晌,方才在张中彦怪异的眼神中缓缓说道:“吴五郎,你既然无话可说,那就由我来问吧。”

    吴挺仿佛如释重负:“陆相公请问。”

    “你怨恨大宋吗?”

    第一句话就让吴挺再次张口结舌,片刻之后,方才喃喃说道:“陆相公,我如何会怨恨朝廷和虞相公呢?还有我的父亲,伯父,兄长,难道就不是大宋的节度使吗?我又如何能怨恨他们呢?”

    陆游见状微笑摇头:“看来是我说得不清楚了,我问你,若是太上皇重新成了官家,朝中又是主和派当道,你可怨恨朝廷。”

    吴挺默然不语。

    不说话其实也是一种态度了,陆游当即了然:“那若有朝一日,大宋将亡,你还愿意上阵拼命吗?”

    这次吴挺回应很快:“太上皇是太上皇,大宋是大宋,我吴氏世受国恩,若大宋悬危,末将当粉身碎骨,以护卫国家。”

    陆游再次点头:“那你可愿服从我的军令?”

    吴挺保持拱手姿势,依旧干脆利落:“陆相公救蜀地于危难,折金贼于锋锐,乃是天下名将,我自当为陆相公马首是瞻。”

    陆游含笑点头,却随即有些感叹之状:“若天下之人,都如同吴五郎这般心思纯净,那世事也就能处置妥当了。”

    “吴五郎,你既然信我,那就只听我军令即可,其余无需多言。”陆游对吴挺正色说道:“万事有我。”

    吴挺闻言也仿佛放下心中块垒,大声应诺后转身离去了。

    吴挺离开之后,其余大将也纷纷入内,他们或惊慌失措,或寻求许诺,或旁敲侧击。

    陆游也是见招拆招,手段百出,将这些宋军将领全都安抚下去。

    坐在一旁的张中彦也从一开始的好奇犹疑,到后来的面露钦佩。

    直到两个时辰之后,天色将黑,陆游将所有人都见了一遍,张中彦方才诚恳说道:“陆相公果真是天下奇才。”

    陆游不知道这话从何说起,却也没有反驳,更没有应声,只是举杯饮茶。

    张中彦却是苦笑继续说道:“想来也是,我是人老糊涂了。不说魏公与刘大郎乃是天下名将,单单只说带着少量兵马收复大散关,也是了不得的事情。至于此战……”

    张中彦连连感叹:“想必陆相公早就已经得知朝中讯息,却还是顶着万难,先行击溃了金军,然后方才从容布置,单单这份心性,就是上佳之选……真是……真是……”

    说到最后,张中彦竟然有些沮丧:“若是当日富平之战时,不是张俊那厮,而是你陆相公统一指挥,那该多好啊。”

    陆游脸颊抽动几下,莫名有些恼怒:“张节度,你以为我不想以堂皇之势碾压大局吗?你以为我想事事兵行险着吗?还不是因为……唉……”

    陆游很快也丧失了言语的欲望,只是捧着茶杯,连连叹气不止。

    第二日近午时,张从进将包括徒单合喜在内的近千颗人头带到了扶风口时,惊讶发现,此地竟然只有李师颜与新归属于他的千余关西兵马。

    “陆相公呢?”

    李师颜仔细查验了一番徒单合喜的人头,方才放下心来:“朝中有旨意,让陆相公率大军回到蜀地。”

    张从进差点没蹦起来:“都已经大胜了,关中唾手可得,这种时候,大宋竟然要撤兵吗?”

    李师颜翻了个白眼:“小张,这话你就说的不地道了,我这大活人还在你眼前呢!”

    张从进闻言一愣,随后看向了李师颜身侧列阵的那两千一看就很精悍的关西兵,立即感到有些混乱。

    “老李,你一定得告诉我,宋国朝中是不是出什么岔子了?”

    李师颜慢吞吞的说道:“小张,你是个聪明人,我知道瞒不住你,你也可以打听出来,但是陆相公对我的嘱托乃是三日之后,才将事情全须全尾告知于你,小张你也莫让我为难。”

    张从进当即有些气急。

    但李师颜却压低声音说道:“如今金贼主力大损,而陆相公又不得不暂时回到蜀地,这不恰好遂了你的意吗?问这么多作甚?”

    张从进没想到李师颜这浓眉大眼的也会说这种话,结结实实打量了这厮一番后,却立即怦然心动。

    他不由得回头望向关中平原,只见天蓝地白,果真是一个天高海阔的好地方!(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将北伐进行到底不错,请把《将北伐进行到底》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将北伐进行到底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