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什么代不代,大家商量着来

    12月底,就在李奇微埋头苦干的时候,突然收到了前沿报告。

    “长官,高浪里发现了中军的两个主力团。”

    “敌军有对临津江发起渡江攻势的动作,南军部队已经与中军交上了火。”

    听到戴恩的报告,李奇微立刻走到了沙盘前。

    “高浪里”

    “这里的确是最适合发起攻击的点位。”

    虽然此时的种种迹象,都表明中军主力还在平壤以南地区休整。

    但李奇微内心还是非常肯定:“看来,中军不久后就会发起第三次战役了。”

    李奇微一边看着沙盘,一边随口解释道:

    “从高浪里再往东的的河道,呈现蜿蜒向南的态势,中军如果从这里渡江,必然会遭到两侧南军夹击。”

    “这属于军事常识,中军不会不懂,因此他们不可能从这里渡江。”

    “如果中军选择不渡江,而是从江原一带迂回,他们的进攻汉城的路线就远了,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应对。”

    “如果我是中军,也不会选择从这里迂回。”

    “而高浪里地区的河道蜿蜒向北,不利于联军防守,却适合中军大部队突进。”

    “因此敌人渡江的地方,一定是高浪里及其以西地区!”

    “现在的交火,只是敌军的火力试探。”

    听到是火力试探,戴恩立刻问道:“长官,那是不是马上通知南军,让他们小心一点,避免暴露火力?”

    “不。”李奇微摆了摆手:“趁这个机会,多杀伤一些敌军有生力量和重火力可能更好。”

    对美军而言,南军的重装备损失多或少,根本无足轻重。

    即使是南军所有的重装备加在一起,都还不够美国军工产业一天的产量。

    要是能用这些装备和南军的士兵,换取中军的重装备和士兵,李奇微做梦都能笑醒。

    “传我命令,立刻派出空中侦察机和轰炸机,只要发现敌军聚集地带,哪怕是只有一个连,也给我直接进行地毯式覆盖!”

    “我们要发挥我们的火力优势,尽量避免与中军短兵相接。”

    “能用炸弹解决的问题,就要用炸弹解决。”

    “如果一吨炸弹解决不了,那就再来一吨,如果还不行,那就再来十吨!”

    “直到让所有敌人全都葬身火海!”

    “是!长官!”.

    大量的美军侦察机开始在高浪里一带展开密集侦查。

    然而让李奇微诧异的是,连续多日的航空侦查,除了有零星敌人在活动以外,并没有发现其他的中军。

    甚至之前的那两个团,阵地也非常分散,根本就不像是要集中兵力突破临津江的样子。

    李奇微松了一口气:“看来是我们多虑了,敌人暂时没有继续攻击的打算。”

    戴恩点了点头:“长官,中军经过多日作战,已成疲惫之师,他们应该也在休整。”

    “而且现在停战和谈,也有中间人正在撮合。”

    “按照正常推断,我们应该还有一个月以上的休整时间。”

    李奇微不屑的撇了撇嘴:“一句虚无缥缈的停战要求,就让他们停止了步伐,真是愚蠢!”

    “不过不管中军是怎么想的,拖的时间越长,就对我们越有利。”

    “告诉南军,让他们保持警戒,侦察机也要持续侦查,防止中军突然行动。”

    “是!长官!”

    而就在C军两个团,在高浪里进行佯动的时候,陈成兴也在临时指挥部内召开了作战会议。

    这次的会议,并不仅局限于二总。

    根据志司计划,此次作战分为西线和东线两大战场。

    而4兵团是西线的进攻主力。

    因此这次会议,除了陈成兴和代表二总的罗平以外,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也在。

    桌子前面,陈成兴拿起了一份文件。

    “这是志司发布的‘关于完成第三次战役任务的指示’。”

    “连续作战,部队的疲劳在不断累积,因此第三次战役注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经过之前的连续作战,志愿军虽然取得了全胜,但是自身伤亡也不小。

    各军的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加起来普遍都在万人左右。

    哪怕陈成兴在战前做了大量准备,但依然有近七千人的减员。

    晚上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即使穿着厚棉衣,也会很快被冻透。

    读了一遍上级指示后,陈成兴说道:“关于跨过三八线的必要性,你们已经知道了,我就不过多复述了。”

    “这次我们一定要响应中央号召,发挥刻苦耐劳的精神、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

    “要加倍努力迎接困难,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见陈成兴在那里一套一套的,李云龙屁股底下就像有个钉子一样。

    “老陈呐,在座的都是老战友,这些场面话就没必要说了吧?这不是浪费时间嘛。”

    “李云龙!”陈成兴一脸的严肃:“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

    李云龙被这句话噎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不过旁边其他人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哪怕在座众人全都看过这份指示,对于指示精神不用多说也能照办。

    但是宣读上级指示的这个流程,陈成兴还是要做。

    不过流程走完以后,会议的气氛就不用那么紧张了。

    “好了,好了,不开玩笑了。”陈成兴也笑呵呵的坐了下来。

    “大家商量着来,商量着来嘛”

    “实在不行,老李你来代也行。”

    李云龙没有大力众人的嬉笑,果断转移了话题。

    “美国鬼子遭到了我们接连两次打击,现在见到志愿军恐怕就会害怕。”

    “我看这个第三次战役,不难打。”李云龙一脸的自信。

    “这是肯定的。”孔捷点了点头:“之前美军连退三百公里,要不是跑的快,早就给他们都吃了。”

    丁伟也在一旁说道:“首长说过,帝国主义就是纸老虎,美西方集团现在是骑虎难下。”

    丁伟的目光,很明显要比李云龙和孔捷的目光要广。

    “帝国主义集团一方面唯恐美国陷入朝鲜被消耗而削弱了欧洲的防御,一边又唯恐撤兵丢了面子。”

    “因此现在他们内部肯定是有分歧的。”

    “帝国主义集团的唯一办法,就是依托三八线作为缓兵之计。”

    “在政治上,他们会表面求和、拖延时间,但是在军事上,他们肯定是在加紧重整残部,企图反攻。”

    “你们说的没错。”陈成兴点头表示赞同。

    “因此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趁敌人撤退,且尚未稳定的有利时机,迅速越过三八线。”

    “只要能趁机再吃他几个师,敌军就会更加的混乱。”

    “只可惜现在敌人摆在一线的,是6个南军师。”李云龙有点可惜。

    李云龙从来都看不起南军,在他看来,这是跟二狗子伪军差不多的部队。

    去打他们,李云龙都嫌弃浪费弹药。

    不过让李云龙有些诧异的是,陈成兴却一脸肯定道:“打的就是南军。”

    “目前在朝鲜境内,美军只有十来万人,即使加上其他国家的部队,也就是还有十五万人左右。”

    “如果我们能大量杀伤南军,老美就相当于失去了爪牙,对以后我军作战将十分有利。”

    听到陈成兴的分析,众人点头表示认同,不过紧接着丁伟再次提出了问题。

    “打老美也好,打南军也罢,对局势都有好处,可我有些担心后勤。”

    “第三次战役会在三八线附近作战,这意味着后勤补给距离,是第二次战役的两倍以上。”

    “后勤供应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朝鲜作战不同于抗战或者是解放战争,志愿军补给只能依靠后方运输。

    补给路线越长,遭到的美军打击就越严重,物资也就越难运输。

    而打仗的时候后勤跟不上,会是一场灾难。

    对于丁伟提出的后勤问题,陈成兴倒是很清楚,之前他去志司开会的时候,就讨论过这个事。

    “后勤补给问题不用太担心。”

    “国内后勤机关已经协调了大量的压缩干粮、炒面、甚至是煮肉,这些物资足以解决前线的燃眉之急。”

    这些食物都是熟食,不需要生火便能食用。

    压缩干粮因为需要压制,在没有大量机器的时候,产量没有那么大,只能用于应急使用。

    不过炒面这种东西,一个人一口锅就能生产。

    这对走人民战争路线的中国来说,生产并不困难,难的只是运输。

    不过现在中央正在与苏俄协商,下一步应该会获得更大的空军支持。

    丁伟点了点头:“如果有便携的补给,那倒是可以打。”

    解决大家的问题后,陈成兴这才来到地图前。

    “根据中央的战略目标和志司的作战方案。”

    “二总、A军、B军、C军,及配属炮兵第1、第8两个师为西路攻击部队,目标是南军第1和第6师。”

    说完西路的攻击任务后,陈成兴又在地图上顺势介绍了一下志司其余部队的任务。

    “东线的Z军和Y军,目标是消灭南军第2和第5师。”

    “位于西海岸的北军第一军团,负责发动佯攻,配合我们作战。”

    “东线的北军第2、第5军团负责进攻南军结合部,配合东路军进攻。”

    “从志司的整体作战计划上来看,这是一个全面进攻、重点突破的打法。”

    “这次战役,除了跨越三八线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就是尽可能多的消灭南军部队。”

    目前美英等军集中在汉城地区,不利于志愿军攻击。

    但只要能歼灭南军的大部队,美军的兵力就不足以控制朝向南部的大片区域。

    守不住阵线,美军自己就会后撤。

    看着地图上敌人布置的防线,和顶在最前头的南军几个师,丁伟几人全都点了点头。

    战斗力强的美军全体退到了二线,战斗力堪忧的南军则是全部被顶到了做前线。

    不打他们都对不起美军的布局。

    很快,陈成兴他们根据志司的战略,做出了作战计划。

    李云龙的两个团继续保持佯动,吸引美军的注意力。

    二总21支队作为全军第一梯队,负责强渡临津江突破敌人的防线。

    突破成功后,22支队、24支队作为第二梯队,负责纵深切割。

    丁伟、孔捷、李云龙作为协同力量,分别向高阳、议政府、抱川攻击前进。

    “老丁、老孔、老李,能不能包住敌人,可全得看你们的穿插速度。”

    “要是被敌人跑了,志司首长怕是要骂娘啊。”

    “老陈,这你就不用担心了,二总只要能按时间打开突破口,大部队过了江,肯定能狠狠吃他几口肥肉。”

    “好!那就这样定了!”陈成兴点了点头:“这次一定要发挥出我们的穿插优势来。”

    根据志司的计划,东路军的Z军、Y军以及北军第2军团、第5军团的目标,是拿下春川、嘉平、铜川、彭城。

    在此之后,他们会向西包抄到汉城附近。

    确认好各自的任务后,陈成兴又将王承柱叫来过来。

    “柱子,给你个任务。”

    王承柱立刻立正道:“保证完成任务!”

    “不用紧张。”陈成兴摆了摆手。

    “你的任务就是每天去阵地前看日落,观察敌机。”

    “啊?”王承柱懵了。

    “总队长,我这也不是文化人啊,看日落也看不出什么心得啊”

    “谁踏马让你去休闲的?”陈成兴没好气道。

    “我让你去,是为了观察敌机什么时候撤离,这样才能得出最佳的进攻窗口期。”

    “还有,我已经命令魏大勇往敌后渗透了,特战大队会发回敌人的各种坐标,到时候炮支要根据每个坐标提前设定好参数。”

    王承柱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是!总队长放心,保证精确!”

    “去吧。”陈成兴摆了摆手。

    志司加强过来的炮1师和炮8师,已经被拆分到了各军。

    这两个炮师已经全部换装了苏式火炮,不过现在只是有4个团到位,另外两个团还国内训练。

    因为二总火力并不缺,所以除了两个营的152毫米榴弹炮负责兵团纵深打击以外,其余各炮营全都下发到了李云龙他们三个军。(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不错,请把《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