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了吗?《月球表面》那边预售已经破了2亿5,估计首日能有个4亿,甚至5亿…近几年的最高记录,大环境真的回来了。”
钳子姐和黎茜这边还在掰头关于池野的事情。
另一边,前排位置,《火星救援》的一众主创们,则更关心竞争对手的消息,当然,更多的还是忐忑和紧张,尤其是郭峰团队。
他们辛苦努力了几年的成果即将上线,这次上线,对于池野来说,或许只是一次略微重要的尝试。
如果失败,以池野现在的体量和咖位,并不会有外界吵的沸沸扬扬的毁灭性打击,但对于他们而言,今晚,以及过后的几天时间,无异于是一场“生死战”。
《月球表面》是目前为止口碑和预售的春节档票房冠军,因为各路营销号和沈斌马莉合体的影响力,外界现在已经将《月球表面》当成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开山之作”。
至于说为什么给如此大的“殊荣”,一来是同被营销号喊“中国科幻电影代表作”的《火星救援》至今仍只有小范围试映会。
不像《月球表面》和《梦中人》那样,直接提早就开起了大规模的点映模式,除了名字不对,也基本和上映差不多了,内容流传更广。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之前中国科幻观众吃的实在是太差了!
前有《魔都堡垒》,后有《749局》,大家是真的蚌埠住了。
还是那句话,内娱苦答辩久矣,这也就导致,《月球表面》在拥有不错的喜剧质量的情况下,顺理成章的接过了这波隐形红利。
郭峰团队说的其实还是挺保守的,因为《如愿》结束,春晚高潮过去之后,《火星救援》因《如愿》涨幅了几千万票房,但沈斌马莉的《月球表面》也在涨。
除此之外,《梦中人》、《金陵事务》、《志愿军2》等顶级大制作也都在随着时间临近,肉眼可见的涨着票房。
至于国外引进的《星途》和《蜥蜴侠》,因早就在海外上映,如今票房同样强劲。
时间11∶50分,目前春节档的票房战场排名基本如下:《月球表面》3.1亿、《星途3》2.8亿、《梦中人》2亿、《超级蜥蜴侠》1.7亿、《金陵事务》1.6亿、《火星救援》1.4亿、《志愿军2》1.2亿。
以及,若干经典春节档合家欢的动画电影。
7部顶级制作,《火星救援》目前排在倒数第二,只压了好兄弟阿瑟老爹一头。
江凯歌今年没有去观看春晚,他觉得很晦气,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志愿军2》的票房和宣传,但…效果都不太理想。
这次的宣发策略似乎出了问题。
他想不明白,是观众的口味变了吗?还是他这次拍的真的有问题?
《长津湖》的成功案例还历历在目,到现在,都是华语影史票房的NO1,属于是新一代《战狼2》,当初看到这个成绩的时候,江凯歌极度感慨、春风得意,泪流满面。
春天来了,自从《霸王别姬》之后,他江某人终于又重新“统治”了华语影坛。
华语影史票房NO1导演的地位,让他本来就飘的性格,更加飘到没边,因此,在池野几次和自己错过合作后,他非常不满,也就没再搭理对方。
《长津湖2》也很成功,他仿佛掌握了“财富密码”。
他和团队费尽心力,最终,推出了《志愿军2》,这部和《长津湖》一脉相承,投资更多的顶级大片。
主演则找了正当时,最炙手可热的新晋影帝,一线大咖朱曜临。
他本以为这会是一次毫无悬念的屠杀。
结果…他好像成了被屠杀的那个。
朱曜临好像不太扛票房…至少没有他前几部那么扛,《志愿军2》到现在,投入这么多,竟然排在了今年春节档的倒数第一。
——谁说倒数第一不是第一?!
呜呜呜,好想哭啊。
江凯歌觉得自己的老脸都被丢尽了,他坐在某家电影院内,将自己的老脸深深隐藏在其中,只有隐隐咳痰的声音,才能证明,这是一位老吃家。
旁边,阿瑟焉头焉脑的坐在旁边,同样咳了口痰,左右看了看,无聊的问:“爸……”
“阿瑟。”
另一边的母亲蹙眉,提醒:“在外要说敬语。”
阿瑟:“……”
凯歌导演再次咳了咳痰,轻轻摆手:“无妨,阿瑟请讲。”
江澄沉默半晌,问:“爸,我们为什么大过年的要躲在这里看池野的电影?我不理解。”
凯歌导演斜睨了傻儿子一眼,提点:“你知不知道,你比别人更有优势。”
阿瑟:“?”
“池野毕竟和你有过交情。”
“爸,你不会也觉得他这次能超过你吧?”
江凯歌不乐意了:“这话说的,我们现在已经被超了。”
“咳咳。”
陈虹有点听不下去,蹙眉说:“说话文明点。”
江凯歌一愣:“这有什么不文明的?”
江澄也看向母亲:“妈,你不对劲。”
“……”
幸福的一家三口来了一次孝口常开,然后江凯歌才面不改色的磨了磨牙:“现在也只有池野能帮我出这口恶气了,我不甘心呐。”
江澄一愣,随即隐隐悟了。
是的。
江凯歌这次失败了,他低估了今年春节档的竞争强度,更高估了自己对于市场的把控…观众已经腻了他那一套,那一套不再是曾经的财富密码。
现在的财富密码是——科幻电影。
麻花影业那边只是挂了一个科幻的名头,都没做多少特效,竟然就能拿到现在这个成绩,预计至少也要超过他曾经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作品,又是一部《长津湖》。
江凯歌不甘心啊,这部电影他倾注了不少心血,而且儿子在里面是男二…这傻儿子看来是真捧不红了,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圈内那些老阴阳人对他的各种蛐蛐。
——众所周知,诗人是最要面子的,最受不了被人看不起的。
所以,他想看看今年春节档到底会有什么变化,而以如今春节档的环境…除了《火星救援》,其他电影已经都亮了底牌。
如果真的有意外,那《火星救援》,就是那个意外。
他要看看,诗人也有脾气,诗人现在也想当一次科幻迷。
“希望不会让人失望吧。”
江凯歌拿大的喝了口水,耳边已经听到了大银幕上出现的熟悉的龙标。
明亮的影院黑暗下来,周围的热议和嗡嗡声消失——《火星救援》,开始了。
……
2040年太阳日6月(SD6)、地球2040年4月。
中国宇航局的“祝融3号”载人任务成功登陆火星,机组共六名宇航员正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科考任务。
任务第18个太阳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威力远超预期的巨型沙尘暴袭击了基地。
为了宇航员的安全,任务指挥官刘蓝被迫决定中止任务,紧急撤离火星。
故事,从这里开始。
MAX巨幕大荧幕变得通红,映照着整个电影院都变得红彤彤的。
镜头转动,一片广阔无垠、锈红色的火星地表出现在所有人的视觉中。
银色的栖息舱在广袤无垠、沟壑纵横的火星地表上,变成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
镜头继续拉远,整个火星作为一个巨大的、锈红色的星球悬浮在漆黑的宇宙真空中,背景是遥远的星辰,没有任何声音,只有寂静到令人窒息的浩瀚。
“……我艹!”
“好壮观!”
“牛逼啊这拍的!”
仅仅只是这一个镜头,影厅内的几乎所有人就忍不住“哇”了一声。
——因为《火星救援》全片几乎百分之八九十的片段都是采用全CG场景特效制作,为了让观众相信火星真的能种土豆,全片巨额的投资,有三分之一都砸在了“火星”上。
所以,这个画面的冲击力是极其惊人的,也是此前中国科幻电影根本不具备的质感和震撼。
这,就是科幻电影的魅力所在。
江凯歌眼神被晃的一亮,老脸微微一动,浑浊的瞳孔随着大荧幕的镜头变幻,倒映着接下来的场景和剧情。
天空是昏黄的粉橙色,地势起伏,布满砾石。
一个孤零零的栖息舱群——“祝融3号”任务营地,如同几个银色的罐头,在这片荒凉中成为了一束光亮。
这是迄今为止,这座星球唯一的人类痕迹。
六名宇航员正在紧张地工作,火星车在移动,宇航员们穿着白色的宇航服,在红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醒目。
“这个火星车好帅!”
有观众在看到大荧幕中的火星车,又惊呼了出来。
池野的画外音忽然响起,听着很熟悉,但却又透着点陌生的乐观和幽默——一如既往的好听。
“他们说一旦你在某个地方种了庄稼,你就算正式殖民了它,所以,说真的,我应该是殖民了火星的第一人。”
笑点低的观众已经笑出了声。
这看上去是个逗比的主角?
喜剧?
也是《月球表面》的路子?
镜头切换至宇航员们收工,一边闲聊一边走向栖息舱,气氛轻松愉快。
指挥官刘蓝正戴着麦克风:“好了,收工,大家都进来吧,风暴要来了。”
轰隆!
就在这时,一声犹如地震般的轰鸣由远及近,顶级的音效搭配顶级的画面和设备,瞬间震得影厅众人一个激灵,耳朵嗡嗡。
“我靠。”
“吓我一跳…”
“那是什么?!”
——远方的天际线出现一片翻滚的、令人窒息的棕褐色沙尘暴墙,正以惊人的速度向营地推进,风声逐渐增强,从低吼变成咆哮。
观众都被这个大场面惊呆了,因为这不是普通的敷衍特效,而是极其复杂的流体动力学和粒子特效,呈现在大荧幕里,就是数以亿计的沙粒以符合物理规律的方式运动、碰撞、并与其他物体的互动。
国内科幻迷哪里吃过这个?
视觉盛宴!
室内。
“宇航员们脱下头盔。”
刘蓝:“马默,分析一下土壤样本,文斌,检查一下气压,张强,检查通信。”
男主角马默打了个哈欠:“好的领导,我这就去给我的土豆施点肥。”
突然,栖息舱剧烈摇晃,尖锐的警报声响起。
刘蓝一愣,脸色巨变:“情况不对,这比预测的要强得多!”
室外。
巨大的沙尘暴吞噬了整个营地,能见度降至为零。
狂风卷起尖锐的石砾,像子弹一样击打着栖息舱的外壁和太阳能板,一块巨大的太阳能板被撕裂,碎片横飞。
对讲系统的声音因静电和风声而断断续续:“全体人员!紧急情况!我们需要紧急撤离!重复,紧急撤离!”
另一边,宇航员们顶着风暴,在几乎完全黑暗和混乱中奋力冲向火星载具上升器,狂风几乎要将众人吹走,他们只能靠着安全绳彼此拉扯着前进。
“咔嚓、咔嚓。”
“嗖!轰!”
一块被狂风撕裂的通讯碟盘天线,像一片废纸一样扭曲、断裂,其尖锐的金属支架在风暴中旋转着飞出。
“我靠!”
马默狼狈的爬到上升器舱门时,回头看了一眼,很接地气的来了一句国骂,随后想躲。
但那天线碎片就如同炮弹一般,瞬间击中了他。
他的生物传感器瞬间爆红,身体被巨大的冲击力打飞,安全绳断裂。
短短一个刹那,一个活生生的人就消失在了狂暴的沙尘和黑暗中。
旁边的同伴试图抓住他,但直接抓了个空:“马默!不!!”
刘蓝在风暴中绝望地搜寻,不断喊着:“马默!报告你的位置!马默!”
传感器数据显示:“生命体征消失。”
上升器即将被吹倒,刘蓝痛苦的挣扎了片刻,毫不犹豫的说:“我们必须走……我们必须走。”
“轰隆。”
炸雷声响,上升器在惊天动地的风暴中艰难升空,留下火星表面那个被遗弃的、逐渐被沙尘掩埋的营地。
画面渐黑。
一支折断的天线碎片半埋在沙里,上面依稀可见大大的,充满中国古神话韵味的汉字——“祝融3号”。
马默面朝下倒在红色的沙土中,一动不动。
插在他宇航服腹部的,正是那根致命的天线碎片。
他的生命体征监测器发出单调冰冷的红灯,显示着“NO LIFE SIGNS!”(无生命体征)。
风声呼啸,一片死寂。
跟着一起寂静的,还有全国各地的影院、观众,同行,以及没来得及,此前也没时间观看样片的领导们。(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