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程东几人震惊的神情,陈默也没解释,其实他们没发现这几个警卫,还真不是说对方藏的多好。
昨天这几个人是跟着自己回来,营区门口的哨兵都看到了。
只不过警卫员一直带着枪,不方便在营区晃悠。
他们都没怎么下楼,也就今天表彰大会生人比较多,陈默才发现他们下楼在附近溜达。
并不是刻意藏着。
当然了,这几人如果真想藏,也确实有能力,大军区安排过来的警卫,能耐应该不会低。
“他们昨天就来了,这次会跟着我一起回去。”
陈默看向汪建斌叮嘱道:“老汪,最近上面可能会安排一批懂电子的人过来,你负责接收一下,安排好新同志,他们是为了咱们调防后的安保问题。”
“还有连长,你这两天辛苦一下,把营里所有名字还挂在别的单位那些,统一挂靠到蓝军营。”
“调防可能比昨晚我说的一个月还要早,随时会接到命令出发。”
“我回去之后,全营开启内部一级战备,加强防备,同志们,调防之后见,希望到时候,一个人也不少。”
“放心吧,少不了。”
程东,汪建斌,满学习,秦小军,方培军几人悄悄摆手,目送营长坐上车。
军区过来的两辆车同样开着,王建勇开的那一辆也被开走,一共三辆军车,把陈默坐的位置夹在中间。
快速驶离营区。
营长走了,走的很隐秘,营里很多干部都不清楚离开的具体时间。
哪怕程东他们并不清楚细节,也知道这次,体系对抗,带给他们蓝军营的麻烦绝对不小。
否则,陈默就不会提军区安排电子战的人过来,帮忙安防,更不会特意提起,调防会提前。
如果猜测没错的话,他们调防的地方,恐怕已经在建设了,只不过并未公开。
“同志们,营长不在营里了,咱们能操作的范围也更大了一些。”
程东笑了笑,看向方培军:“老方,要不你这个教导员也回政治部躲躲?”
“你和秀才都不在,我们才能放开手脚。”
“不用管我。”
方培军伸手拽拽自己少校的肩章笑道:“我又没秀才那么大的名气,还是少校,在铁甲团说不上话。”
“随便你们折腾吧,反正最近这段时间,谁找我也没用,我没权利放人,让司令部那帮人扛住就行。”
“司令部更没权利放人。”
程东几人对视一眼,全都笑了起来。
他们又不是蓝军营的军政一号主官,可不会管到底谁来学习,没有营长的命令,没有军区的通知,直接拦住人不让进西校区就行。
合理又合规。
而军区肯定不会下类似的通知,或者说,军区会装聋作哑。
毕竟,信息机械化合成独1团可是大军区直属,按理来说,只有大军区司令部可以通知放行。
连晋阳军部都没有权利。
这,就是番号的底气所在。
此时的蓝军营,已经不是当初的蓝军营可比,他们这帮干部腰杆子都硬实了不少。
。。。。。。
另一边。
陈默坐在车上,望着外面不断倒退的风景,内心既有突然离开军区的失落,又夹杂着即将回家的喜悦。
犹记得去年参军时,还是十二月,时光匆匆,如今十个月过去,他从一名连列兵都不是的新兵蛋子。
一跃成为京都信息机械化合成独1团蓝军营营长,也是全团唯一的一个营长。
连带回乡,都能享受警卫护送的待遇。
说是衣锦还乡,并不为过。
算算时间,晋阳到鹰城有五百多公里,路上怎么也得六七个小时。
现在是下午三点,到家怕是都要晚上十点了。
陈默乘坐的车辆是由胥东驾驶,另一名警卫坐在副驾驶。
听徐参谋长那意思,这几人以后就是铁甲团警卫排的人了。
陈默探了探身子,有些好奇的问道:“老胥。”
“什么事,陈营?”胥东左右看看倒车镜,而后转头询问了一声。
“没事,跟你哥俩聊聊。”
“你们是徐参谋长身边的警卫?”
“不是,我们是跟着傅首长一起从总参过来,隶属于警卫局。”
胥东平静的回应道。
问到这里,陈默基本就清楚怎么回事了。
警卫局是总参下属的二级单位,恐怕昨天京都军区总指挥去晋阳之前,针对他的安排,上面就已经有决定了。
难怪昨天傅总指挥说调防,说的那么绝对。
估计军区的人也不清楚具体情况,毕竟政委廖红军交代的只是,让这些人跟自己半个月。
如今再看,恐怕不是半个月这么简单,藏拙期间,警卫局的这几人都会跟着。
“我竟然也成香饽饽了”
陈默感慨着摇摇头,一场体系对战,直接引发了大局的变动。
这是让他始料未及的。
警卫局的人若是放在古代,也算是带刀侍卫,没成想他这个顶多算是都尉,或者百夫长的级别,还能配上带刀侍卫。
真是稀奇了。
“对了,你们知道这次出来,是长期任务吗?”
陈默随口询问,但问完他就后悔了,这个问题有些多余。
徐参谋长都说了会跟着去调防,这帮人怎么可能不清楚。
“知道,一直跟着你就行。”
胥东点点头。
问到这,陈默也没了聊天的兴致,这个给自己开门的家伙,太没有聊天天赋了。
索性,人家职业特殊,应该就是沉默寡言的类型。
失去兴致后。
陈默也不再询问,干脆靠在后排椅子上假寐,心里衡量着回去该怎么跟家里提随军的事。
这可不是小事啊。
在村里生活大半辈子的父母,突然说要半个月内离开村子,到一处陌生的城市生活,乡下的人恐怕绝大多数都不会愿意。
尽管相隔只有五百多公里,可对于父母那种连县城都没出过的人,这点距离,跟出国都没区别了。
但这次随军恐怕没得选择,体系对抗如今过去的时间还短,可能引起的后果并不大。
并且调防,谁知道调到哪个犄角旮旯。
若是整到大雪山,或者疆省那边,这两年的时间怕是想回来都不太可能。
按照这个时代的交通情况,一来一回估计一个月都打不住。
哪怕不调那么偏僻,回来也不容易。
军区家属院安保至少没问题,并且随时能跟家里打电话,没必要次次都要麻烦村长跑一趟。
陈默闭着眼睛琢磨,加上车辆晃晃悠悠的,没多久,就迷迷糊糊的睡着。
。。。。。。。
下午六点左右。
鹰城丰县狮桥镇兴隆村,村口东头数第三家。
陈默的父亲陈学军,正蹲在地上从尿素袋子里抓出一把把锯末,撒到旁边的鸡圈。
他嘴唇紧抿,口中发出“啵啵啵啵”的声音,呼唤鸡子过来吃食。
手中的锯末掺杂了一些麸糠,这东西喂给鸡子,能换来每天几个鸡蛋改善生活。
家里孩子馋了,也能拿鸡蛋去门口,跟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贩换点豆腐,或者甜果子吃。
在乡下,除了小麦和大豆,鸡蛋也算是换东西的硬通货了。
陈学军身后。
灶房烟囱炊烟袅袅,陈静小小的身子蜷缩在灶火跟前帮妈妈烧火,母亲刘凤兰忙着做饭。
今天正好星期六,陈锋也在家,已经读高一的陈家老二,搬着桌子坐在堂屋门口,借着昏黄的院子灯在写作业。
“吃饭了吃饭了。”
刘美兰伸着脑袋看看外面的父子两个:“小锋,你把桌上作业本都收了,过来端饭。”
“学军,洗洗喝汤。”
陈母一边招呼着,一边端着一盘炒到金黄的鸡蛋放在桌上。
起身拿着碗去堂屋里准备夹点芥菜丝,当第二个菜。
晚上的饭菜很简单,炒鸡蛋是给二儿子和小女儿长身体的时候吃。
芥菜丝,加上红薯被熬煮到发黏的稀饭,则是老两口的饭菜。
其实他们老陈家条件已经不错了,大儿子参军,立功给的六千多块,足够家里使用很长一段时间。
并且县里武装部,每隔一个月,都会送来米面粮油,再加点猪五花,猪大油,不说天天改善生活。
至少一日三餐在村里,也能吃的很不错了。
可老两口节省惯了。
加上大儿子快到了结婚的年纪,两人计划着,等老大当两三年兵回来,在老家相个媳妇,拿着这笔钱去找村里批块宅基地,盖三间瓦房,也就能成个家了。
钱得省着花。
“妈妈,我要吃鸡蛋。”陈静捧着小碗从灶房出来,也不顾小脸上黑乎乎的灰,看到香喷喷的炒鸡蛋就嚷嚷着要吃。
陈母笑着拉起小女儿的手:“先去洗脸,鸡蛋等会吃。”
这时候,陈学军洗完手,随便甩两个,端起碗沿着边吸溜了几口,夹起腌制的芥菜丝,塞到嘴里吧唧吧唧的吃着。
“嘿呀,学军家这是小锋回来,都改善生活了啊。”
“我隔门口都闻着味了。”
大门口,一个黑壮的汉子手中也捧着碗,笑呵呵的走进院里。
这是他们隔壁的邻居。
“啥改善生活,就弄俩鸡蛋给俩孩子解解馋,来,铁柱,坐,你家玉米都剥完了吧?”
陈学军笑着招呼,旁边的陈锋急忙把椅子让出来,自己跑回屋里重新搬。
陈父把芥菜丝挪到一旁,把炒鸡蛋摆到铁柱跟前:“尝尝,猪大油炒的,香着嘞。”
陈静听到有人吃自己的鸡蛋,正在洗手洗脸的她,嘴巴都不情愿的崛起,闷闷不乐。
铁柱只是伸着脑袋瞄了一眼:“赶紧拿过去,我能跟孩子争吃的?”
“再说了,我这有菜。”
铁柱摇摇头,端着碗吃的喷香道:“不是我说你学军,你家老大去当兵,少了一个吃饭的人,县里领导经常往你家送东西,这生活也该改改了,咋还能比我吃的都差呢。”
“你看我碗里菜,都比你这油花大。”
铁柱的碗里是清炒窝瓜,也就是南瓜,除了油大点,面汤上漂了一层油,实际上,也强不到哪去。
他就是看不过这个邻居,把日子过的太清苦了。
啥东西都是为了孩子,平时连鸡蛋都不舍得吃。
“吃饭有啥的,对付对付得了。”
陈学军没当回事,他身体不行,平时只能干点零活,地里的活大多都干不了,种的也很少。
交完公粮也剩不下多少。
好东西,肯定要留给正长身体的孩子啊。
正在两人闲聊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哐”一声的关门动静。
这声音,兴隆村东头的人可太熟悉了,整个村子也只有老陈家会有领导开着汽车来。
铁柱听到动静愣了一下。
心说不会这么巧吧?刚才提起县里的领导,这话刚说完,领导就来了?
可这日子不对啊,前几天国庆才过来送过东西,没这么快啊。
陈学军也被动静吸引,他下意识的起身。
就在这时,丰县武装部部长曹德明,政委董国强两人已经大步走到了院子里。
瞧见陈学军一家正在吃饭,曹德明慌忙迈开步子,一把抓住陈父的双手,表情难掩激动道:“陈老哥啊,我的老哥诶,你们家能去享福了。”
旁边正在吃饭的铁柱赶紧起身,把凳子让出来,陈母也撒开小女儿,忙着搬凳子,泡茶招待。
可这两位领导没头没尾的话,反倒把陈学军给整迷糊了。
“领导,你这话啥意思嘛,都把我给绕晕了。”
“我们家享啥福啊。”
“你不知道?”曹德明也愣了一下:“你家大儿子回来了,晋阳军区的首长特意打电话到咱们丰县,说是要单位配合家属安顿老家的田地和宅子。”
“你家大儿子要接你们去晋阳军区家属院生活,那边工作都安排妥了,孩子读书的学校也联系好了。”
“陈老哥,你们家以后也是工薪家庭了啊。”
小默要回来?
陈学军扭头看了妻子一眼,见刘凤兰同样一脸茫然。
他更懵了。
前两天才跟部队通过电话,也没说要回来的事啊,这怎么变化这么快,不光要回来了,还要带他们去大城市生活?
这哪个可能嘛。
再说了,谁家孩子当兵几个月,能从部队回家啊,听隔壁村退伍回来的人说,当兵得当够三年才能回来一次。
“领导,是不是小默在部队惹祸了?”
陈学军是个老实人,带着老辈人的淳朴,他觉得自家孩子应该是惹祸了,只不过当着邻居的面,领导不好直说。
“诶,陈老哥,这话可不能乱说啊。”看老曹解释不清楚。
政委董国强笑道:“你家大儿子在部队里立了大功,现在已经是营长了,手底下管着好几百人。”
“根据部队的政策,陈默的级别已经可以让家属跟着从军,这是去享福,是好事啊。”
营长?!!!
这么快就当营长了?
旁边铁柱听的目瞪口呆,要说啥啥级别的大领导,他不一定知道。
可部队里面的营长,乡下人可不陌生,加上附近村子里都有人当兵,据说隔壁村王明寨还有一个人当了副连长。
那家伙,回到老家都有人踩着门槛说亲,三十多岁的人了,愣是能讨个媳妇,前几年传的还挺火。
现在那人还在部队里呢,也不知道现在跟陈家大娃子比,谁的官大。
营长啊,乖乖。
就算没有隔壁村那人的官大,毕竟都过了好几年了,人家也会升,可那也不小了啊。
铁柱吸吸溜溜的吃完碗里的饭,急匆匆的离开。
陈家大娃子当了领导,这可是大事。
听到儿子要回来了,母亲刘凤兰可不管什么营长不营长的,她只知道自己孩子要从部队上回来了。
“领导,俺家孩子啥时候能到家啊?”
“这我还真不清楚。”董国强微微摇头:“不过应该是今天,从晋阳到咱们这有五六百公里,如果坐火车的话,上午出发,最晚今天夜里也能到。”
“不过我听晋阳军区那边的意思,陈默不是坐火车回来,是坐军车回来,应该会快点,说不好这时候都已经到市里了。”
哎呀!
得知大儿子要回来,刘凤兰饭也顾不上吃了,急忙从口袋摸出两张五块的,递给陈锋:“小锋,你骑车去集上看看,有熟肉了买点熟肉,要是这个点还有肉摊营业,就买新鲜的,要肥一些的啊。”
“知道了妈。”
陈锋得知自己哥哥要回来,那也是激动的撒腿就跑。
陈静怯怯的站在一旁,她年龄小,才上育红班没多久,印象中她确实有个大哥哥很亲。
可记忆里,已经没有多少关于大哥哥的影子了。
以前她总喜欢守着电话听陈默的声音,但十个月对于大人来说没多久,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
足够陌生了。
但这时候,没人在意一个小孩子的想法,陈母忙着做些新菜,把女儿抱到一旁小板凳上,让她自己先吃。
陈学军和两个领导坐在房檐下闲聊,陈锋则是被派到村口当斥候。
铁柱把消息传给左邻右舍,老陈家的大门都快被挤破了,很多村子里的闲人都过来凑热闹。
想看看陈家大儿子当了领导,到底是什么样。
可等到八点多,在农村,这个时间已经很晚了,依旧没等到人,一部分村民带着孩子先回家。
九点。
连陈静都哈欠连连,时不时仰头问妈妈,哥哥什么时候回来,哥哥长什么样子。
凑热闹的村民也走了大半,只剩几个邻居还在坚持。
十点。
就连武装部的两人,都认为陈默今天赶不回来时。
杵在村口当了仨小时斥候的陈锋,突然跑着冲进院子,扯着嗓门大喊:“爸,妈,我哥回来了。”
“哪呢哪呢?”
刘凤兰,陈学军,董国强,曹德明,以及仅剩那几个还在坚持的邻居,同时起身走到大门口。
只见三辆军车,缓慢的转弯,进到村里。
停在了自家门口。
啪啪啪.
连续几声关门,三辆车下来四个身穿军装的军人,目光平静的注视了下四周,下意识以站位封住前后。
而后,又一名年轻军官下车。
正是紧赶慢赶回来的陈默。
跑到门口迎接的几人,看到一身常服,挂着少校军衔的陈默,与去年相比,整个人行武气息很重,由内而外,透露着一股虎虎生威的阳刚之气。
搞的一群人差点没认出来。
这还真不是陈默故意摆谱,任谁带一千人的部队,带一段时间,自身的气质也会潜移默化的产生影响。
“爸,妈。”
“我回来了。”
陈默激动的开口,而后大步走向父母。
军区拼搏大半年,所有的辛苦,所有的荣光。
在这一刻,见到父母。
哪怕苦,也会变成甜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