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俣很清楚,玩归玩,闹归闹,要是把这些娱乐上的事当成主业,就像赵佶沉迷于艺术,耶律延禧沉迷于狩猎,那自己也就离亡国之君没多远了。
所以,赵俣只在休息的时候玩,该工作时,他绝对勤政爱民,从不偷懒,也从不因为沉溺于温柔乡而荒废朝政。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肩上的责任重大,黎民百姓的福祉系于一身,不可有丝毫懈怠。关键,一旦自己当不好这个皇帝,可就不是自己玩人家的妻女了,而是人家瓜分自己的妻女了。
赵俣永远都没有忘,现在就在东北方向,就有一支有可能消灭赵宋王朝的力量正在快速崛起。
因此,天亮后,昨晚赵俣重点关注的唐括玲儿和高广雨,对赵俣依依不舍,想让赵俣陪她们再睡一会,不想,赵俣却拍了拍她们的屁股,让她们和另外几个新晋少妇伺候自己起床。
接着,赵俣像是在对情绪不高的唐括玲儿和高广雨说,又像是在对他自己说:“朕非不念及尔等温情,实乃国事为重,岂可因私废公,害了朕,亦害了你们?”
说完,赵俣就去了演武场。
李琳照例在这里等着赵俣。
在李琳的伺候下,赵俣换上练功服,接着开始练起《瑜伽》来。
“先松肩。”赵俣低嘱一声,双臂自身体两侧缓缓抬起,掌心相对时如托流云,到胸前陡然下沉,肩胛骨随着动作向后收拢,又在吸气时舒展如蝶翼。
李琳立在侧后方,指尖虚虚悬在赵俣的腰侧,待赵俣做“下犬式”时,见赵俣的脚跟微颤,她屈膝用膝盖轻抵在赵俣大腿的后侧,说道:“陛下气息再沉些,髋部往下送。”
赵俣喉间溢出一声轻嗯,吸气时腹部鼓起如满月,呼气时收紧似空囊,身体随之向下压得更低,手臂撑地的力道匀得惊人,手腕与地面呈直角,指尖深陷垫中却不见丝毫晃动。
赵俣保持这个姿势足有一炷香,额角渗出汗珠顺着下颌线滑落,李琳适时帮赵俣擦掉汗水。
接着,赵俣转做“单腿鸽王式”,右腿屈膝贴地,左腿向后伸直,脚背绷得笔直如弦,上半身扭转时,左手精准抓住左脚脚踝,动作行云流水,腰腹的肌肉在薄衣下若隐若现,是常年练瑜伽练出的流畅线条。
“换《囚徒健身》罢。”
收势时,赵俣气息匀称,大气都不喘一下,可见他的耐力有多好。
不多时,李琳已取来粗麻绳缠绕的横杠。
赵俣走到杠下,双手握杠时指节泛白,双臂间距与肩同宽,先是做了组标准的引体向上,身体起落间不见借力,到第一百个时突然变式,双腿悬空屈膝,腹部发力将膝盖收向胸前,再缓缓放下,如此往复,汗水浸湿的衣襟贴在背上,勾勒出紧实的背肌轮廓。
李琳在旁数着数,见赵俣做窄距俯卧撑时手肘角度略有偏差,便蹲下身,用指尖轻敲赵俣的肘部,示意赵俣动作略有一点点不标准。
赵俣立即调整姿势,肘部内收时肌肉骤然绷紧,每一次俯身都让胸肌与地面几乎相触,撑起时手臂稳如磐石,连呼吸都踩着动作的节拍,呼哧声里裹着沉稳的力道。
最后练到悬垂举腿,赵俣双手握杠悬在空中,双腿伸直并拢,缓缓向上抬起直到与地面平行,腰腹的爆发力让整个身体如秤杆般平稳。
李琳站在赵俣的正下方,仰头望着他紧绷的下颌线,见他举腿时腹部肌肉凝成块垒,便轻声道:“陛下这腰力,又精进不少。”
接下来,周侗等人前来,又教了赵俣一些拳脚功夫。
到了快中午时,赵俣带上李琳、周侗等人前往神机军驻扎的营地,检查赵俣在这个世界最大的倚仗。
因为可能很快就要打仗了,赵俣对神机军又进行了重新整编,并为神机军选择了新的统帅、监军和副统帅。
神机前军,都统韩世忠,都监詹度,副都统赵立;
神机中军,都统王禀,都监宗泽,副都统王彦;
神机后军,都统翟兴,都监陈遘,副都统翟进;
神机左军,都统张俊,都监张叔夜,副都统李彦仙;
神机右军,都统吴玠,都监刘韐,副都统王德。
赵俣同样做了调整的还有四辅军。
北辅军,都统刘法,都监李邈,副都统刘翊;
南辅军,都统种师中,都监折彦质,副都统郭忠孝;
东辅军,都统种师道,都监仇悆,副都统姚友仲;
西辅军,都统何灌,都监徐徽言,副都统霍安国。
除此之外,赵俣还对西军、虎贲军、一众禁军的将领和都监做了调整。
总之,经过这次调整,赵俣将那些有能力又忠诚的帝国新星提拔起来,放在关键位置上,确保赵宋王朝能应对任何强度的战斗。
调整过后,赵俣下圣旨,要求各军积极训练,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
而最重要的神机军,包括四辅军,赵俣不仅让李琳一直帮自己盯着,一有时间,他就亲自去神机军视察。
就比如今天,赵俣就随机选中了神机右军。
……
日上中天,阳光直洒在神机右军的营地,旗帜在微风中猎猎作响,赵俣一行人踏着整齐的步伐步入这片充满肃杀之气的训练场。
只见,神机右军的训练场上划分出了数个区域,各区域内的士兵正依照不同科目进行操练,动静之间透着严明的章法。
队列训练区里,将士身着棉甲,或扛着李琳铳,或手持神臂弓,他们排成整齐的横列与纵列,随着教头的口令迈步、转身、立定。脚步声踏在地面上,竟如同一人所为,连呼吸的节奏都渐渐趋同。偶有士兵脚步错乱,立即就有教头以木棍击打,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找到队列的节奏,直至整个队列变得严丝合缝的方正,仿佛一块在地面上移动的铁板。
炮兵训练区则更为震撼。数门李琳炮架设在校场边缘,炮口直指远处的靶标。炮兵们分成小组,有的负责搬运炮弹,有的校准炮身,有的清理炮膛,动作娴熟得如同演练过千百遍。随着教头一声令下,一名炮兵猛地点燃引线,火炮轰然作响,铁弹呼啸着掠过半空,精准砸中百米外的土墙,顿时尘土飞扬。随后,士兵们迅速上前清理炮膛、重新装填,整个流程行云流水,不过片刻便完成了二次发射的准备。
虎蹲炮的训练虽然没有这么繁琐,但其精准与迅猛却同样令人叹为观止。这些迫击炮一样的虎蹲炮被快速架好,炮口微微上扬,仿佛蓄势待发的猛兽。三名炮手,分工明确,有人负责瞄准,有人负责装填火药与弹丸,有人负责掩护和做替补。随着教头一声令下,数门虎蹲炮几乎同时开火,震耳欲聋的炮声在训练场上空回荡,弹丸如雨点般倾泻在远处的靶标上,掀起一片片尘土与碎石。
投轰天雷的士兵们则在另一侧的空地上操练。他们每人腰间挂着三颗手榴弹一样的轰天雷。训练时,士兵们拉开引信,先助跑几步,借着转身的力道将轰天雷掷向数十步外的土坑。引信燃烧的“滋滋”声与重物落地的闷响交织,片刻后,土坑中接连爆发出沉闷的轰鸣,碎石与泥土被掀飞数丈高。教头在一旁记录着投掷的距离与准度,不时喝令调整姿势——既要投得远,更要确保落地时引信恰好燃尽,不要被敌人捡到扔回来。
三三阵型的训练最见默契。每三名士兵组成一个小阵,三人或持李琳铳,或持神臂弓,呈品字形站位。随着号令,三人步伐协调,前进时相互掩护,后退时交替断后。遇到模拟的“敌军”冲阵,前排铳响过后,后排手持李琳铳或神臂弓的将士便如飞蝗般跟上,随即三人迅速变换位置,为下一轮射击腾出空间,整个过程中,三人的间距始终保持在三步之内,配合得密不透风,若是遇到需要近身战之时,手持李琳铳的士兵立即上刺刀,手持神臂弓的士兵则扔下神臂弓从背上抽出大刀。
格斗训练区的规模稍小,士兵们或是手持带刺刀的李琳铳,或是手持大刀,正在与木人桩或同伴对练。不过他们的刺刀或刀法并不追求花哨的招式,多是刺、劈、砍、格挡等简洁实用的动作,尤其注重在铳箭用尽后,如何用刺刀或大刀快速破开近身之敌的防御。教头在一旁强调:“远程才是根本,拼刺刀及刀法只为保命!若让敌人近身,你们的命就已经没了一半,若不拼命,剩下那一半也没了!”
整个训练场中,远程打击的训练才是核心。李琳铳手和神臂弓手们站成数排,训练着三段式射击。箭矢离弦的“咻咻”声不绝于耳,箭簇尽数钉在远处的靶心上,密集得如同刺猬的尖刺。而李琳铳的射击声则更为清脆,士兵们按照队列轮流举铳、瞄准、扣动扳机,铅弹穿透靶纸的孔洞整齐排列,硝烟散去后,铳手们立刻俯身装填火药,动作快得几乎连成一片。
赵俣看着这一切,暗暗点头,对身旁的李琳说:“练得不错。”
即便严厉如李琳,都点了点头,说了声:“还行。”
与此同时,李琳心想,‘名将就是名将,虽然年轻,但这能力确实不一般。’
如今的吴玠还不满二十岁,其实根本就不够独领一军的,更遑论担任最重要的神机军的主将。
而且,吴玠由于出战的机会太少,实际上,只在剿方腊的时候立过一些战功,并没有更多的战功。
在那之后,吴玠就被赵俣调到自己的亲军当中,亲自培养。
半年前,赵俣调整各军将帅时,神机右军的主将之位空了出来。
当时,枢密使苏轼推荐姚古或者刘延庆来担任神机右军的主将。
可张纯却说,此二人虽也是不错的战将,但难担大任。
同样熟悉两宋历史的赵俣,知道张纯所言非虚,所以,以自己想用一些年轻的将领来担任神机军的主将为由将姚古和刘延庆给拒了。
苏轼又推荐姚平仲和刘光世,知道此二人,尤其是前者,也不行的赵俣,还是没同意。
最后,谁都没想到,赵俣竟然听了张纯和李琳的推荐,选了籍籍无名的吴玠。
另外,吴玠的弟弟吴璘,还成了赵俣的儿子赵擎的陪读。
当时这件事传得沸沸扬扬,甚至有人在传,吴玠和吴璘是赵俣的私生子。
拜托!
赵俣只比吴玠大了不到十岁,他就是再好女色,也不可能不到十岁就生孩子啊!
关键,吴玠出生时,赵俣都还没有穿越。
不过这也能从侧方面反映出,当时赵俣这一任命所引起的轩然大波。外界的流言蜚语,如同秋日里的落叶,虽轻却繁多,难以一一拂去。但赵俣心中自有丘壑,不为所动。
如今,吴玠用实实在在的能力,向世人证明了,赵俣并没有用错人。
将来,吴玠更会用无与伦比的战绩,向世人证明,赵俣依旧知人善用。
对此,赵俣坚信不已!
见赵俣到来,吴玠、刘韐、王德等人赶紧迎了过来。
在吴玠等人的陪同下,赵俣缓步穿梭于各训练区域之间,他的目光充满了赞赏与期待,并不时与身旁的吴玠等人低声交流,对训练中的细节提出自己的见解……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