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兴原想着,张超英等人能同仇敌忾,结果没想到会是这个反应。
    明摆着的,张超英等人要比他聪明得多。
    或许他们也对李天明隐瞒恢复高考的消息,导致他们少了几个月的复习时间感到不满。
    但是……
    这里是李家台子。
    就算再不满,他们能怎么样?
    真的去找李天明兴师问罪?
    人家又不欠他们这些知青的。
    说与不说,全在李天明。
    更何况,李天明已经帮了他们很多,提供教室给他们上课,还自掏腰包购买教材。
    要是他们还揪着一个不知道真假的可能性不放,那就是忘恩负义。
    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高考的考场上,所有人都是竞争对手。
    让自己人掌握一定的优势,这件事,李天明的做法无可厚非。
    马兴想要借此挑动大家的情绪,只能是枉作小人。
    尝试了几次,都没能得到想要的结果,马兴也消停了。
    他又不傻,再折腾下去,这事一旦传到李天明的耳朵里,绝对没他的好果子吃。
    而事实上,李天明很快就听说了。
    “这种人就是没良心,哥,你就不该帮他。”
    靳小琪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依旧愤愤不平。
    倒是李天明很看得开。
    他帮那些知青,完全是看郄国良的面子。
    自始至终也没想过让他们感激。
    至于马兴,跳梁小丑而已,想收拾他的话,能费什么力气。
    只不过,李天明现在还有要紧事,根本顾不上。
    今年的春季广交会马上就要开始了,他又要随团南下。
    在出口创汇,支援国家发展这等大事面前,一个上蹿下跳的小丑,还不值得李天明多费心思。
    “这次考试,你考得咋样?”
    高考复习班开课一个星期,知青们又迎来了第二次摸底考试。
    “李老师说,我的成绩能报京城的大学。”
    “清华,还是北大?”
    李天明知道的好大学也就这么几个。
    家里要是真出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也算是露脸了。
    本来李天明还指望小五能为李家改换门庭呢。
    只可惜那丫头天生不是学习的料,用李爱华的话来说,那就是脑子聪明,可聪明劲儿没用在正事上。
    对此,李天明也不强求了,学习不行,那就好好学唱歌,万一家里将来能出一个歌唱家啥的,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哥,你可真敢想,我要是能随便考上个大学就知足了。”
    高中知识虽然一直没丢下,但毕竟离开学校这么多年了,面对三个月后的高考,靳小琪并没有多大的把握。
    “目标定的高一点儿,朝着那个方向努力,万一考上呢!”
    宋晓雨忙道:“别有压力,还是得放轻松。”
    李天明笑了:“听你嫂子的,对了,天亮最近来信了吗?”
    臭小子自打结婚以后,所有的家信都寄给了靳小琪。
    “没有,我之前给他写的信,一直没回,上次来信说,部队前段时间在大练兵。”
    十年动乱,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国家的教育、经济,就连军队也受到了不小的波及。
    天亮刚去当兵的那段时间,给家里写信,还曾提过,部队里也举行赛诗会。
    先是班里赛,接着连队赛,选好的再去团里、军区赛。
    当兵的不握枪杆子,耍起了笔杆子。
    “抽空再给他写封信,问问啥时候能回来探家。”
    宋晓雨闻言道:“你想啥呢,天亮去年年底才回来过,下回探家少说也得等两年。”
    两年……
    靳小琪见李天明不说话,忙道:“哥,我回去就给天亮写信。”
    她也知道李天明对弟弟妹妹的感情。
    能有这样的大哥,是她和天亮的福气。
    下乡这么多年,她也曾见过亲兄弟为了那点儿家产,打得不可开交。
    像李天明这么照顾弟弟妹妹的,真不多见。
    “让他……在部队好好干,家里的事,不用他操心。”
    靳小琪连忙答应了一声,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转天,李天明正在自留地里忙活,小蓉跑报信,天和、天敬到了,一起来的还有老四天元,他是应届高中生,今年也要参加高考。
    “我不想来,我爸非得让我来,我又不是读书的料,还不如老老实实的上班呢。”
    刚见着李天明,天和就开始抱怨上了。
    “你唠叨个屁啊!”
    李天明抬手,照着后脑勺就是一巴掌。
    “还老老实实上班,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钢厂咋样。”
    天敬这小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无论干啥,都没有长性。
    上辈子就是这样,一会儿倒腾小买卖,一会儿又要开饭店,弄游戏厅。
    如今在钢厂上班,在李学军的眼皮底下,也没好多少。
    “踏踏实实的学几个月,甭管啥大学,你好歹考上一个,将来也能有更好的前程。”
    这话是对天和说的,也是在点天敬和天元。
    上一世天敬考了两次,最后考上了军校,天元高考失利后,下乡了一年,然后就赶上了知青返城。
    回到海城以后,因为没工作,又在社会上晃荡了两年。
    后来下决心再考,居然还真被他考上了海城的一所大学。
    毕业后一直在市统计局工作,直到退休。
    日子过得倒也顺遂。
    如今哥仨全都被李学军和严巧珍送到了李家台子,有李爱华、郄国良这些名师教导,考的总要比上辈子好一些吧!
    “在家里啥都用不着你们,就记住一点,好好学,争取考个好大学,记住没有!”
    天敬和天元老实,李天明的话哪敢不听,闻言连连点头。
    天和这小子眼珠子一阵乱转,被李天明盯上,也没敢再废话。
    “记住了,记住了,那个……哥,咱家今天晚上吃啥啊?让嫂子给我们哥几个做点儿好的呗!”
    还没开始学呢,先惦记上吃了。
    “你们来了,嫂子还能亏待你们啊,晚上炖肉!”
    宋晓雨本就不是个小气的,更何况还是李天明的兄弟。
    “炖肉啊!嫂子,我都好些天没吃着肉了,家里的肉票,我妈全都攒着不让动。”
    “行了,多大的人,还这么馋,都别杵着了,跟我去见见老师。”
    高考复习班只有晚上开课。
    带着天和几人到了养殖场,托付给郄国良等人。
    多几个学生,郄国良自然没意见。
    用他的话来说,那就叫多多益善。
    他们甚至巴不得李家台子所有年轻人都来呢!
    李天明同样盼着,往后能有真正从李家台子走出去的大学生。
    天和等人来村里半个月后,李天明跟着过来拉货的车一起去了市里。
    广交会三天后开幕,又到了要出发的时候了。
    钢铁厂的工程,李天明联系了孙立,定下来六月份动工,年底结束。
    后面的事,李天明准备全都交给张学振,这段时间张学振跟着他学看图,学得也差不多了,等到开工以后,市里的二建会安排技术员和监理,有专家把关,倒也出不了啥大事。
    到了市里,李天明先去市委大院和王作先见了一面,接着便随大部队到了火车站。
    一天两夜的颠簸,骨头节都快散开了,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广州。
    “广州今年可真够热的啊!”
    海城每年要到六七月份才开始升温,广州这边,还没到五月中旬,就能闻见人肉味儿了。
    休整了一天,李天明跟着卢源参加了各部门组织的好几个会。
    五月八日,广交会准时开馆。
    参加了这么多次,大家伙对于应该干什么,也早就轻车熟路了,展位前一天已经布置好了,正式开馆之后,李天明带着几个人去大门口发宣传册。
    回去的时候,路过一个展位,隔着人群,李天明听到了卢源的大嗓门。
    “你们还能不能要点儿脸!”
    呃?
    这是……
    怎么还骂起来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