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颠覆认知的车技

    挑战强者,对于一名车手而言,属于职业生涯的必经之路。

    你战胜不了强者,就成为不了下一个强者!

    陈向北担任布朗GP测试车手期间,某种程度上简森·巴顿跟巴里切罗这两位正式车手,就是他的挑战目标跟竞争对手。

    只可惜随着戴勒姆集团跟舒马赫的入场,罗斯·布朗没有了车队的决定权,陈向北自然丧失跟巴顿同车队竞技的机会。

    ROC国家杯弥补了这个遗憾,陈向北真的很想感受一下,站上F1巅峰的“新王”,自己能否与之一战!

    两辆Solution F房车驶出维修站,并排停在了赛道的起跑线上面。

    这辆赛事级房车中置后驱,搭配五速序列式变速箱,最大马力为310匹,最大扭矩为390牛·米。

    单从账面数据来看,好像就是普通性能车的水平。

    事实上这辆Solution F经过轻量化改装之后,车重仅仅950公斤,推重比跟提速能力十分惊人,大部分超跑都干不过它。

    ROC国家杯同样有着惯例的暖胎圈,只是燕京十一月的严寒再加上缺乏抓地力的路面材质,实际上倍耐力全热熔轮胎根本就达不到工况温度。

    意味着车手在驾驶过程之中,需要瞬间对车辆动态、周边空间距离做出反馈跟决策。

    这不仅仅考验技术,还考验车感!

    历史级的天才车手,哪怕赛车滑成一块淋水的肥皂,依旧能稳如老狗的操控这头猛兽。

    伴随着赛车引擎的轰鸣声音,陈向北跟巴顿两人起步进行暖胎圈。

    相比较方程式赛车的左右摇摆暖胎方式,赛道上两人不约而同的选择点刹快速暖胎法,同时感受着轮胎跟路面的抓地力变化。

    确保等下起步引擎扭矩,能够跟轮胎抓地力形成完美比值,不会出现任何烧胎、空转等打滑现象。

    “叶经理,向北他这样的战术,真的有胜算吗?”

    赛事工程师王校,神情凝重的向车队经理叶永问了一句。

    刚才陈向北在维修站里面,他不敢提出这样的质疑,担心会“扰乱军心”。

    现在看着巴顿极其熟练的暖胎测试抓地力动作,他再次意识到F1世界冠军级别的车手,就是毫无短板的六边形战士,车辆跟路面环境的变化,根本就对他造成不了丝毫阻碍!

    王校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陈向北赢面在哪里。

    “当初在海珠国际赛道,你能预料到陈向北赢韩涵吗?”

    “叶经理,这两者情况不同。”

    王校摇了摇头,他觉得没有可比性。

    那时候的韩涵虽强,但终究只是国内的房车冠军。

    况且海珠国际赛道的比试,韩涵其实并没有拿出来百分之百的竞技状态,直至后面被陈向北给追上来,他才认真把高中生当作对手看待。

    现在是ROC国家杯的正赛,这种场合下简森·巴顿绝对不会放水!

    “没什么不同。”

    叶永直接否定了王校的回答。

    然后转头看着他说道:“你忘记了一点,那时候陈向北是个业余爱好者,他跑赢了职业冠军车手韩涵!”

    听到这个回答,王校愣住了。

    自己只注意到简森·巴顿F1世界冠军的头衔,却忘记了曾经的陈向北,只是一个高中生赛车爱好者。

    职业跟非职业之间的天堑,远远大于同级别的F1新秀跟世界冠军。

    陈向北那时候能赢,这时候为什么没有胜算?

    十成把握,陈向北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有达成概率!

    暖胎圈很快完成,两辆Solution F房车再度停在发车线上面。

    赛道上方同样有着五盏发车灯,陈向北跟简森·巴顿两人,眼神死死锁定着上方灯光,然后轻点油门拉升赛车引擎的转速。

    当五盏指示灯熄灭的那一瞬间,两辆赛车同时完成了弹射起步,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

    “比赛正式开始,陈向北的起步速度非常快,符合他一如既往的反应优势,以及油离配合的精准度。”

    “只是这一次,陈向北并没能领先对手,巴顿展现出他F1世界冠军的强悍实力。两辆赛车单凭肉眼几乎看不出先后差距,检测仪器数据显示巴顿略微领先了千分之三秒!”

    李冰几乎是同步进行着赛事解说,他在澳岛格兰披治赛事之后,就一直关注着陈向北的比赛跟动态,十分清楚这位中国年轻人的起步属于强项。

    但他迎战的对手,是F1世界冠军巴顿。

    哪怕一向快速的起步,依旧没能做到领先。

    不过李冰并没有感到失望,相反他语气中还蕴含着惊喜。

    原因同样在于对手是F1世界冠军巴顿!

    面对这样强悍的对手,千分秒精度的仪器,才能检测出陈向北的差距。

    这要放在以前的中国赛车界,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一幕。

    哪怕陈向北最坚定的支持者,对于比赛结果也就是情感上认为陈向北会赢,理智上还是觉得巴顿会遥遥领先。

    结果万万没想到,陈向北几乎不落下风。

    只是ROC国家杯的赛制是两条赛道并行,不像方程式赛事那样存在车手之间的直接对抗。

    起步获得优势,仅仅是快千分之三秒,做不到抢占最佳过弯切线,强势压对手一头。

    真正决定比赛结果,还得看弯道速度!

    鸟巢赛道的起步直道很短,眨眼之间两辆赛车就来到了1号弯。

    陈向北处于赛道内圈,理论上他的过弯半径更小,需要提前进行刹车减速。

    可是陈向北却延迟了刹车点,几乎做到了跟外圈的巴顿同时减速。只见他极致贴近弯道内侧,然后用着标准的外—内—外切线方式过弯。

    所谓的切弯,其实就是利用弯道的内外宽度,尽可能把行车路线给拉成一条直线。

    如果速度过快,亦或者转弯角度过小,那么赛车就会出现推头转不过来。

    陈向北的过弯速度,充斥着失控的上墙风险,然而他却做到了堪称完美。用着极其精准的走线,高速通过了弯心的APEX点,完成了对简森巴顿的反超!

    “沙老师,我没看错数字吧,向北现在速度要比巴顿快了0.1秒?”

    李冰望着仪器监测出来的圈速用时,用着不可思议的语气询问了沙彤一句。

    跑步内线要比外线更快,赛车却往往外线比内线更快。

    并且过弯更考验一名车手的技术,才会有弯道快才是真的快那句名言。

    陈向北不仅没有被巴顿拉开差距,相反他还能靠着弯道反超?

    “没有,陈向北目前处于领先位置,哪怕面对F1的新科世界冠军,中国车手依旧展现出凌厉的斗志,以及极强的胜负欲。”

    “陈向北他完成了反超!”

    陈向北的精彩过弯操作,瞬间点燃了解说嘉宾沙彤内心里面的火焰,语气有种按捺不住的激动。

    得到解说搭档确切的回答,李冰重重咽了咽口水。

    赛前最好的预测,认为陈向北对战简森·巴顿,每个弯道只要慢0.2秒之内,就算是一种胜利。

    要知道历史上当时的中国最强车手韩涵,面对世界冠军级别的F1车手,使用超级卡丁车跟房车的情况下,每场比赛平均圈速慢了五秒以上!

    陈向北不仅没慢,反倒比巴顿更快?

    这种堪称“诡异”的场景,现实中就这么发生了。

    李冰此刻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只期望这不是一个偶然或者意外!

    比赛依旧在进行着,1号弯过去之后两辆赛车就“分道扬镳”,分别沿着内圈跟外圈独自行驶。

    内圈第二个弯道飞驰而过,陈向北速度依旧快的惊人,切弯的流畅性,操控的精准性,哪怕外行都能感受到那种车技的“美感”。

    见到这一幕的时候,英国一队维修站工程师们,脸上没有了之前的轻松神情。

    一次过弯还能说超常发挥。

    两次那就只能称之为正常发挥了!

    陈向北这位靠着赞助跳级的付费车手,难道说真有匹敌F1世界冠军的实力?

    没有人会认同这个事实,就算现在开的并不是方程式赛车,而是一辆改装的房车。

    但对于一名F1世界冠军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借口。

    巴顿难道有输的可能?

    没有直接的前后对比,现场没有人敢给出答案。

    Solution F房车依旧在飞驰,很快两辆赛车交换了内外道。

    陈向北来到了外圈,巴顿则跑在了内圈。

    到了这一刻,意味着将有真正的弯道圈速对比,来验证陈向北是否真的有匹敌简森·巴顿的速度!

    这时候鸟巢上方的大荧幕,出现了陈向北跟简森·巴顿速度对比,让观众们能更加直观的进行判断。

    同样的1号弯过去,陈向北在外圈的速度更快,巴顿却没能达到之前的内圈速度。

    就这一个弯,陈向北拉开了巴顿0.2秒圈的差距!

    情感会骗人,数字却不会骗人,陈向北速度快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错觉。

    哪怕交换了赛道,陈向北依然做到了比巴顿更快。

    “女士们,先生们,来自于中国的车手陈向北,交换赛道之后依旧保持着更快的速度以及领先位置。”

    “这场比赛并非从一开始就注定结局,陈向北如果保持这种状态下去,中国代表队的赢面很大,我们能拿下比赛!”

    李冰说出最后这一句的时候,几乎变成了一种呐喊。

    整场比赛的心境,简直如同过山车一般从地狱来到了天堂。

    如果说赛前最大的奢望,无非就是凭借田忌赛马的方式赢下一小局。

    那么现场陈向北的表现,点燃了获胜的希望。

    中国代表队,不是一轮游的弱者!

    “陈向北加油,你也是世界上最强的F1车手!”

    “世界冠军又如何,我们中国车手也能赢!”

    “车神北,加油,让世界见证中国速度!”

    一声声加油的怒吼声,响彻在鸟巢国家体育馆的上空。

    现场中国观众可谓是热血沸腾,就连彭盛陪同观战的几位中年领导,这时候都被现场的情绪感染,站起身来为陈向北欢呼鼓掌。

    他们真的没有想过,原来中国新人车手,已经强到了这种境地。

    虽然银联跟中石化是国企,但同样得考虑投资跟广告收益问题。

    几百万的小赞助还好,凭借F1世界级的影响力,再加上全年接近二十场比赛的转播画面,终究还是能起到一定宣传作用。

    可一旦这个赞助金额高达上千万美金,那几个镜头就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F1同样存在着赢家通吃的现场,每场大奖赛转播镜头除开超车跟事故画面,几乎百分之八九十集中在头部集团身上,后排车辆基本上全程跑下来属于查无此人的状态。

    想要获得画面,那么至少得跑到中游集团。

    再次一点,哪怕正赛跑不出来,你至少得在排位赛里面收获风头。

    如果说正赛成绩七分靠车,三分靠人。

    排位赛车跟人之间的比例,能达到五五开的程度。

    就算垫底的车队,依旧可以出现跑进Q3的场景。

    就好比拉塞尔在威廉姆斯车队,勒克莱尔在索伯车队,维斯塔潘在红牛二队那样。

    他们之所以会被认定为超级天才,提拔进入大车队。

    并不是看他们能获得多少积分,相反拉塞尔在威廉姆斯车队有过全年零分。

    可恰恰这么一辆垫底的拖拉机,拉塞尔全年排位赛零封队友,多次晋级Q3镜头十足。

    陈向北如果在ROC国家杯能保持这种表现,那么他在F1大奖赛里面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将达到“国家队”入场赞助的标准!

    相比较中国观众的狂欢喜悦,英国维修站的比赛工程师,这时候忍不住按下了语音通话键。

    “巴顿,你需要提速了,中国车手北目前处于领先位置。”

    英国工程师们赛前根本没有想到,他们还会有提醒巴顿加速的时候。

    按照正常局势走向,巴顿应该全程碾压,以绝对领先的优势拿下这场比赛的胜利。

    结果局势却变成了陈向北更快!

    ROC国家杯历史上面,不是没有出现过F1世界冠军落败的场景。

    事实上由于驾驶项目不同,再加上存在着一定“娱乐”心理,包括舒马赫、阿隆索、汉密尔顿、哈基宁等等冠军级别的车手都输过。

    可他们输的对手,同样是其他汽车赛事统治级别的车手。

    陈向北算是ROC国家杯历史成绩第二差的车手,第一则是同队的韩涵。

    就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F1菜鸟,巴顿居然跑不过?

    突然听到工程师传来的指令,巴顿内心里面有些震惊。

    他确实没有太认真,至少没有拿出F1比赛的全力以赴状态。

    但这并不意味着,巴顿就放水了。

    事实上除了没有冒险挑战极限之外,巴顿拿出了一名F1冠军车手应该有的发挥。

    巴顿是真的没有想过,陈向北能比自己快!

    虽然ROC国家杯赛事,对于巴顿这种功成名就的冠军而言,输赢其实并不重要。

    但也得看输给谁。

    输给同为冠军的舒马赫、汉密尔顿、莱科宁无所谓,亦或者输给勒布、克里斯腾森这样的传奇车手,依旧可以接受。

    要是输给新人陈向北,场面就真的有些难堪了。

    得知这个结果,巴顿并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这也是他一贯的稳定风格。

    要知道巴顿同时代车手的偶像大多是塞纳,而他则是普罗斯特。

    只可惜这不是F1围场。

    车手直接对抗的赛道,巴顿获得胜利的基础除了他恐怖的稳定性之外,还有持续不断朝对手施压的能力。

    想想看你觉得自己开的很快,车后却始终跟着一位对手无法甩开。

    随着轮胎的消耗你速度越来越慢,对手速度却越来越快,那种无形的压力以及压迫感就会扑面而来,从而出现一些压迫性的失误。

    巴顿没有办法在ROC赛道给陈向北造成压迫,并且他缺少极致的单圈速度,成为了这时候的致命缺陷。

    要是巴顿一开始就全力PUSH,说不定能凭借整体稳定性跟速度略胜陈向北一筹。

    当他处于落后的境地,想要追上陈向北这种极致冒险的车手,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这就是为什么,陈向北没有采取“田忌赛马”的策略,选择挑战巴顿喊出十成胜算的原因。

    ROC赛道跟赛制,陈向北的风格吃定巴顿了。

    哪怕对方是F1世界冠军!

    随着两辆赛车通过最后一个弯道,内外圈赛道再度出现平行的时候。

    这一次处于外圈的陈向北,并没有跟处于内圈的巴顿并排,而是跑在了前面!

    长直道的疯狂加速,引擎声牵动着每一名中国观众的心脏,当赛车冲过终点线,上方大荧幕出现两位车手圈速的时候,现场依旧是鸦雀无声。

    1分58秒012。

    1分58秒518。

    上方那个用时较短的圈速后面,紧接着浮现出陈向北名字的拼音字母。

    下面那个足足慢了0.5秒的成绩,才是来自于迈凯轮车队的Jenson Button。

    哪怕看着陈向北率先冲线,哪怕看着大荧幕上出现成绩排名。

    现场观众们依旧是呆呆看着大荧幕,张着嘴巴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庆祝,这简直是赛前不敢想象的奇迹!

    “赢了?”

    不知道谁率先喃喃问了一句。

    “赢了!”

    这一次是肯定的回答。

    “没错,我们赢了!”

    直到这一刻,鸟巢的八万观众才想起雷鸣一般的欢呼声跟掌声。

    “女士们,先生们,揭幕战赛事结束,中国代表队车手陈向北,击败了英国一队简森·巴顿。”

    “这不仅仅是两位车手的对决,还是一位新秀跟世界冠军的对决!”

    “让我们用最狂热的欢呼声,恭喜陈向北!”

    李冰用着慢一拍的解说,提醒着观众们为陈向北欢呼。

    原因在于刚才成绩出现的刹那,带给他的冲击要远超当初陈向北在格兰披治夺冠。

    陈向北不仅赢了,还足足快了0.5秒!

    面对全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陈向北放下车窗在回场圈的时候挥手示意。

    说实话,相比较解说跟现场观众,他对于这个结果并没有太大的意外。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从第一个弯道,陈向北意识到自己过弯速度要快过巴顿的时候。

    他就已经有了心理预期,巴顿保守的开法赢不了。

    与此同时另一辆赛车的巴顿,内心里面却充斥着波涛骇浪。

    当初在布朗GP车队P房的时候,巴顿看过陈向北的F3垫场赛,可以说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时候巴顿就隐约有种预感,这位中国小子的速度很快,有着进入F1围场的潜力跟可能性。

    只是他没有想过,这位中国小子的成长速度如此惊人。

    短短几个月过去,已经到了可以跟自己匹敌,乃至于战胜的程度!

    就算开着改装房车,就算自己没有冒险,依旧不是世界冠军输给新秀的借口。

    中国小子要是在F1围场,能拥有今天同样的速度跟适应力,那该有多么恐怖?

    未来的事情无法验证,随着陈向北跟巴顿返回维修站,紧接着韩涵跟房车之王安迪驶向赛道。

    ROC整个比赛周期只有两天,意味着赛事节奏非常快,几乎时刻不停给观众带来刺激!

    韩涵的比赛结果,同样属于预料之外,情理之中。

    他用自己最擅长的拉力赛车,击败了房车之王安迪,可以说这是英国一队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价。

    他们本以为这是场“宰猪局”,压根不在乎赛车类型,却万万没想到被“猪”给反杀了!

    可这并不是结束,接下来发生的场景,再度超乎了现场观众的认知跟想象。

    公认最菜的中国队,完成了对澳大利队的一场“宰猪”。

    韩涵通过BAN PICK模式,用ROC专用赛车(超级卡丁车)击败了跨界的摩托之王杜汉。

    外界大多都只知道韩涵拿到过场地跟拉力双料冠军,却不知道他曾经还是一位方程式车手,出国到马来西亚参加过宝马方程式。

    杜汉开卡丁车,真不是韩涵的对手。

    至于陈向北,更是让世人大跌眼镜。

    他居然开着拉力赛车,用漂移的方式完成了对澳洲V8世界房车冠军一场“屠杀”。

    这一幕的出现,颠覆了外界的认知。

    陈向北这位方程式车手,居然拥有堪称世界级的拉力跟漂移技术,这小子从哪里学到的车技?

    不仅仅是现场观众,就连参赛的职业对手们,都感觉自己要重新审视中国队。

    这两位中国车手看似成绩平平,却意外拥有着真正的跨界全能属性,仿佛什么赛车都会开!(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没钱赛什么车?不错,请把《没钱赛什么车?》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没钱赛什么车?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