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臭小子,吓我一跳!”
汪学文又瞪了他一眼,然后拉着方知砚在沙发上面坐下来。
“你仔细说说看。”
说话间,他顺手给方知砚泡了杯茶。
这待遇,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啊。
“我是想着吧,省一院那边既然提出这个建议,那我们肯定要按他们说的来。”
“病人转诊,送去省一院。”
“然后既然是合作,商讨,我一个人去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我们这边也得有几个人过去一趟。”
“比如肿瘤科的倪德禄主任,然后儿科这边,都得去一趟,您觉得呢?”
方知砚将自己心里的计划讲了一遍。
汪学文听得连连点头。
是啊,是得去!
还真是托方知砚的福,竟然能跟省一院进行合作,这要是传出去,中医院超越人民医院那是指日可待啊。
想到这里,他严肃地点了点头,“没问题,你说得对!”
“回头啊,我带队,一起去一趟!”
“啊?”方知砚有些懵逼。
汪学文板着脸道,“啊什么?我不能去?还是我没资格带队?”
“当然不是。”
方知砚连连摆手,心里却低估不已。
人家去也就算了,你个中医兼内科的去凑什么热闹啊?
“你带队那可就太好了,可算是让我有了主心骨,一开始我还担心不知道怎么办呢。”
方知砚在旁边解释着,凸显出汪学文的重要性。
汪学文嘴角也忍不住翘起来。
“行,那这件事情我来跟省一院那边沟通,确定好时间,直接带你过去。”
“行。”
方知砚点了点头,两人简单聊了几句,确定大体情况之后,他才匆匆出了门。
上午的病人并不是很多,方知砚再度看了几个病人,便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朱子肖,殷静两人端着饭碗跟方知砚坐在一起。
正准备聊天的时候,又看到范晨夕也讪笑着坐过来。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的低头没有理会范晨夕。
范晨夕有些无奈,“方医生,朱医生,殷医生,我能不能在这里跟你们一起吃饭?”
“之前是我不对,还希望你们能给我一个改正的机会。”
殷静没说话,自顾自地吃着饭。
朱子肖则是冷笑一声,“可不敢,您随便坐,您是高才生,我们能力不够,不敢跟你坐一桌吃饭。”
范晨夕笑得更加尴尬了。
可她准备解释的时候,方知砚的手机却响了起来,这让她果断地闭上嘴,没有打扰方知砚。
电话是人民医院急诊科的贺雪打过来的。
她身为杜宇的天才弟子,以前也是偷偷给方知砚打过小报告。
只不过现在打电话过来是干什么?
方知砚有些不解,但还是接通了电话。
贺雪的声音传来,清脆好听,只是带着些许忧愁。
“方医生,你忙不忙啊,方便接电话吗?”
“还行,我在吃饭,贺医生有事?”方知砚扒了一口饭,同时开口询问道。
“我是有些事情想要咨询你一下,关系到我以后选择哪个地方工作。”
“可我也不敢问杜主任,要是他知道我想走的话,肯定对我有意见的。”
王曦叹了口气,似乎十分纠结。
“你先说说看。”
反正左右无事,方知砚便让她大胆发言。
“是这样的,前几天有个外事办的同志带着一位马来华侨到我们医院看病。”
贺雪的第一句话,就牢牢吸引了方知砚的注意力。
他放下筷子,表情有几分严肃。
马来华侨?外事办的同事?
不就是今天这两个吗?
他们曾经也去过人民医院?
见方知砚放下筷子,朱子肖,殷静,范晨夕三人都不敢吃了,齐齐望着他。
贺雪继续开口道,“那位华侨叫黄艾伦,是来我们江安市投资建厂的。”
“他说想要聘用一位公司专职保健医师,热情地邀请我过去,工资给我开到了五千块钱。”
“我在人民医院这边,过几个月才能转正,到时候工资估计也就一千多块钱。”
“黄老板的厂是合资企业,工资也开得高,同时还答应我,只要公司一开张就来请我。”
“你说,我该不该去啊?”
“还是留在人民医院呢?”
贺雪的声音之中透露着浓浓的茫然还有疑问。
大概是跟着杜宇跟久了,她知道杜宇不是什么好人。
可直接跳槽到中医院吧,又会被人说闲话,现在正好有个合资企业开公司,工资还这么高,所以她异常的动心。
但是这情况听在方知砚的耳中,却让他更加奇怪起来。
今天这黄艾伦也对自己发出邀请,难道他公司需要好几位专职保健医师?
没必要吧。
而且外资公司录用员工不应该这么简单吧,起码也得挑选一下。
对自己发出邀请还算是正常。
对贺雪发出邀请算怎么个事?
人家只是一个实习生啊。
当然,虽然自己也是实习生,但这是两码事。
方知砚顿时感到蹊跷无比。
有问题,这黄艾伦有大问题啊。
“贺医生啊,你去不去合资医院我不好给建议,但我今天早上也看了一个病人,我可以跟你简单陈述一下具体情况。”
“这个病人,也叫黄艾伦,个子很高,一身西装,跟着他来的外事办同志叫魏泽。”
“他说自己有胆囊炎,胆石症病史,要求吗啡镇痛。”
“临走时还让我给他补配了一个吗啡,另外,也对我发出了邀请,说要投资建厂,给我开一个月五千,问我愿不愿意去。”
“你觉得,跟你说的黄艾伦是一个人吗?”
方知砚不动声色地询问道。
而电话那头的贺雪一下子惊了。
“怎么会这样?”
“确实个子高,穿西装,也是胆囊炎病史,还开刀,也让我们主任补配了一支吗啡带走。”
“怎么会这样?他也对你发出邀请了吗?那我肯定竞争不过你了啊,方医生。”
贺雪有些沮丧,说出来的话听得方知砚更是无语。
不是?
是竞争的问题吗?
是巧合性,还有整件事情的蹊跷!
方知砚静静地思索着,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早先国家在招商引资的事情,其实政府是吃过很多亏的。
有些高级骗子,想要骗政府的投资资金,贷款资金,就会谎称自己是国外的投资商来考察。
当时国家一心搞投资,对这种事情几乎是一路绿灯。
所以很多政府都被骗了。
今天这个黄艾伦,莫非也是个高级骗子,还被自己碰上了不成?(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