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学宫“系主任”

    先前修习儒家听风诀,没有相配套的武夫绝学。

    如今看来,顺风耳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补上?

    徐永生试验了一下。

    “很好。”结果令他满意。

    无需专门修习武夫顺风耳,徐永生只需要继续修炼儒家听风诀即可。

    有了合适的配套武夫绝学,相应修为果然便自动叠加到了儒家听风诀上。

    和之前观火瞳与鹰眸那时一样,接下来自己再施展听风诀,除了天阁中儒家“智”之龟甲外,果然也有武夫念气弓毫无征兆浮现。

    相较而言,儒家听风诀的功效,更多作用于周围四面八方一定范围。

    武夫顺风耳则更倾向于单一方向,但能听到更远距离的风吹草动。

    眼下两相结合,二者互取所长,优势合一,令徐永生听觉更加敏锐。

    “我喜欢这四门绝学,精益求精,能一直用下去。”徐永生连连点头。

    相较而言,裂风虎爪手虽然也是不俗绝学,但他已经有执中掌叠加奔雷掌的情况下,便不显得必须。

    相关武学,熟能生巧,精益求精,一直浸淫其中同样需要时间。

    接下来,徐永生的生活一如当初,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

    除了每天修行外,便是打理他的粥棚,只要无其他事,徐永生都会亲自前往城外粥棚主持。

    某一日,出城路上,他还在另一乡间村口,路遇别人也在深秋将要入冬之际专门开粥场施粥。

    徐永生路过之际,刚巧一个年轻书生从粥棚走出准备回东都。

    对方一袭青衿,正穿着学宫正院学子的标准“校服”。

    徐永生不多过问,否则或可寒暄几句:

    真巧啊,学长也来完成“仁”的历练……不是,说错了,学长也来做善事啊。

    是啊,是啊,你一村我一里,大家分片负责,井水不犯河水,谁也别抢谁的。

    今年要进行这项历练的人少,乡间够分,不用排队争抢或者挤在一起,也不用往远了走……

    他撑舟顺水而下,无声路过。

    和往常一样,徐永生指挥若定,操持粥棚开始接济汇聚于此的民众。

    虽临近冬日,但河洛东都周围陆上、河上仍然往旅人众多。

    远方有几骑驰来,途经乡里不停,径自向东都城而去,到城门前方才放慢速度。

    为首之人乃是个眉目如画的少女,着男装胡服,马术娴熟,这时回首后望,笑道:

    “一路上这么多粥棚,不知道几个是真善人,几个是儒家武者用于完成典仪历练的?”

    落后她一个马头的中年骑士言道:“不管怎么想,终归都是做善事。”

    男装少女问道:“丁叔,你留意刚才有个粥棚没,主持的人好像是个年轻书生?”

    中年男子颔首:“瞧见了。”

    女扮男装的少女谢初然回头朝已经看不见粥棚的后方望了一眼:

    “就算是为了第一层‘仁’之玉璧的历练,也挺讲究了,亲自跑来打理,不像其他人,只出面出钱把棚子支起来,坚持做下去就行。”

    她身旁有同样着男装胡服骑马追随的侍女笑道:“和姑娘你还有大公子当初一样。”

    丁叔则嘿嘿一笑:“正经做,都差不多,但也不是没有钻空子的可能。”

    “哦?”谢初然回头。

    丁叔:“我虽是习武,可也知道,儒家第一块仁之玉璧的历练,是施粥接济孤老病幼,坚持一月。

    但谁是孤老病幼,怎么样算孤老病幼,谁说了算,如何精准划分?”

    谢初然目光一闪,似是想到什么。

    “姑娘你只是经历事少,但听我这一提,你也大约想到了对吧?”丁叔叹息:“有些人家,肥水不流外人田,招待自家奴仆一个月,就算是凑够数了,当中不乏族中多名子弟反复利用同一批人的事。”

    谢初然失笑:“这都能算数?”

    丁叔认真答道:“古往今来这么多年了,钻空子的方法远不止这一桩,大郎自己不用也不教三娘,是他克己。

    就像刚才粥棚里那个年轻书生,别管他知不知道这办法,眼下他当真施粥济困,便是好样的。”

    男装少女点头:“这倒是不错。”

    她拨转马头,重新起步:“好了,走吧,几年没来东都了,再领略一下东都繁华,而且既然来一趟,总有些长辈亲朋要拜访。”

    丁叔等人跟上:“三娘不等二郎了?”

    谢初然笑声传来:“二哥肯定又迟到,他十月以内能来,我就谢谢他了!”

    ……………………

    徐永生虽不知自己被人议论一番,但关于儒家历练,托谛听每天上班打卡的福,有些事他是知道的。

    比方说,某类钻空子的事与操作方法。

    徐郎君从不讳言,他自己也不是全部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完成各项历练。

    先前格物明理的时候格凳子,他就没有按照一般约定俗成的方法,某种程度上来说同样是钻空子。

    但他只会以自己的方式钻空子,而不是某些人的方式。

    临近十月份,学宫为期一月的授衣假即将结束。

    已经通过“提前批”考试成功上岸的徐永生,给学宫助教王阐报备后,继续主持自己的粥棚。

    落在懂行的人眼里,自然知道徐永生当前在做什么,是以王阐勉励他几句后便即准了。

    九月二十九。

    徐永生下午粥棚收摊后,返回东都城内。

    他考虑着今晚要不要再去崇本坊夜市看看。

    经过针对香德寺的扫荡,之前夜市低调了一段时间,如今三个月过去,背景不浅的夜市又重新开张。

    不过,回到永宁坊住处,徐永生远远就见门外有一老一少正等他。

    老者是这永宁坊的坊正,少年则是刘德,前者神情尚安稳,后者则抑制不住地激动。

    “坊正公。”徐永生先客气跟坊正见礼,然后再跟刘德招呼:“三郎,这是怎么了?”

    刘德难掩激动之情:“二……不是,先生,之前有位老人家来给你送请柬,是……是林博士府上……”

    徐永生家里一直没有仆人、侍女之流,眼下邻居刘袁氏也常出城帮衬粥棚,故而他外出期间,这段日子如有客人、信件到来,都是坊正代收。

    “徐先生,是学宫林博士府上有请柬送给您。”坊正双手呈上帖子,然后告辞。

    徐永生打开看过后,轻轻呼一口气:“林博士邀我明晚去他府上赴私宴。”

    东都学宫授衣假结束,四门学“系主任”林成煊,外出访友归来,正式邀请徐永生这个“学前班”学生登门做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二郎至圣先师不错,请把《二郎至圣先师》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二郎至圣先师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