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被盾牌层层遮护的步度根满脸阴霾。
又是这样,他讨厌这样的“惊喜”!
不过从魏哲的角度来看,眼前的画面却远算不上什么惊喜。
别看草原上的胡人总是跨越自家骑射无双,可实际上能行马开弓却是极少数。
绝大多数时候,草原上的胡人看似纵马来去如风,但射箭时不是下马步射,就是驻马立射。
只是由于胡人从小便挽弓猎狐射兔,锻炼出一手箭术,这才无论是弓箭手的数量还是质量,塞外草原都远比汉地要多得多。
由此,骑射方才成为草原军队的最大的长处。
后世被影视剧误导的年轻人永远也想像不到,没有双边马镫和高桥马鞍的年代里,在高速运动的战马上拉弓射箭有多困难!
因为这需要做到三件事:
首先,需要在疾驰的战马上保持前后、左右平衡;
其次,能够放开双手单纯以双腿驾驭奔马;
最后,同时做到以上两点,然后弯弓射箭!
这看似简单的三个要求,但实际步度根麾下能做到这一点的不过四五千人。
实际上别说双边马镫了,鲜卑大军中恐怕连单边马镫都没有。
毕竟就连曾经的汉军都会视单边马镫为妇人马具,更不用说草原上的胡人了。
越是对自家骑术感到骄傲的骑士,就越会拒绝使用单边马镫这种东西。
不过话又说回来,步度根倒是想学汉人,可惜仓促之间却没有那么工匠。
若是魏哲再给他半年时间,眼前的鲜卑大军估计就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现在么,还是老老实实地承接汉军的箭雨吧!
幸好两军的马速都不慢,所以用不着三箭,两波箭雨过后双方便已然血肉相搏。
只听得隆隆的轰响,好似山洪撞击到堤坝一般,飞溅血花顿时在空中迸射四散。
呼吸声、嘶吼声、金铁交击、马蹄践踏之声,一时间整个战场都变得嘈杂起来。
然而在一片洪流之中,左翼身披铁甲的汉骑在赵云的率领下依旧将面前的鲜卑大军冲的人仰马翻,戈矛攒刺之中眨眼间便有无数胡人落马。
踏着胡虏尸体铺就的道路,左翼的赵云直直杀穿敌阵。
至于右翼的万骑则略慢赵云一步,片刻后方才穿阵而出。
而后两军交换方向,前者往左绕行,后者往右绕行,竟然用草原胡人最拿手的骑射招呼他们。
而在一波波箭雨之中,不知道又有多少鲜卑人一脸憋屈的倒下。
被敌人用自己最骄傲的手段打败,这或许就是对他们最大的羞辱!
但步度根此刻却全然不管这些,只是一味地朝着魏哲的中军杀来。
先前在受降城下魏哲是如何对他的,此刻他就怎么对魏哲。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转眼间,两人的位置好像互换了一般。
可惜魏哲偏偏就是不和步度根交手,一直贴着步度根中军的边缘游走。
即便偶有交手,也是浅尝辄止,主打的就是一个只撩拨不上床。
不过片刻功夫,本就怒火中烧的步度根彻底暴怒起来。
心中眼中满是魏哲的他,便好似一个狗皮膏药般黏在魏哲身后。
于是魏哲仅用四千亲骑,便牵制住了步度根中军,令其无暇他顾。
并且在撩拨的过程之中,还魏哲的亲骑还不断以回马箭来火上浇油。
这个战法其实还有一个更为通俗的名字,那就是“曼古歹战术”。
只可惜即便魏哲军中装备了骑兵三宝,但回马箭依旧是一种难度较高的射箭技巧,目前汉军之中也就只有魏哲的亲骑能勉强掌握。
渐渐的,狼居胥山下的战场逐渐分裂成两个部分。
一边是步度根率领中军以多欺少追杀魏哲。
不对,准确来说是魏哲在以“曼古歹战术”遛着步度根。
另一边则是赵云、阎柔率汉军左右两翼来回环绕骑射。
由于他们总是游走不定,结果明明鲜卑人的弓箭手更多,但偏偏在骑射较量中反而落入下风,随着时间流逝竟然不知不觉陷入守势。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恐怕是对这场大战最好的描述。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流逝,不知不觉便已然日上中天。
此刻两处战场在运动之中已经相距甚远,彼此已然看不见对方的踪影。
但是步度根却一点都不担心,甚至认为胜利的天平已经在朝他倾斜。
毕竟那支恐怖的玄甲重骑在他这边,扶罗韩等人只需要应付普通的汉军。
五万骑打普普通通的两万五千骑,纵然不能取胜想来也不至于战败。
至于他这边就更不用说了,由于魏哲麾下亲骑总是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绕着弯子的游走着,所以让步度根产生了一种努努力就能追上的错觉。
其实为了不给那支玄甲骑准备的时间,步度根也不敢松懈。
即便追杀的过程中频频有鲜卑骑兵中箭落马,但步度根始终没有改变想法。
要知道他所率领的中军两万骑也是中部鲜卑的精锐。
都是精锐,两万人打四千人他的赢面甚至比西面战场更大。
在步度根看来,只要他斩下魏哲的首级,那么即便西面战场败了也没关系。
届时他只需悬首军前,剩余的汉军必然会士气大跌、军心大乱。
如此,胜利的果实自然唾手可得!
相比之下,此刻魏哲的信心倒不是那么足。
或许是因为麾下学艺不精,亦或者“曼古歹战术”的要求太高,反正这四千精骑的实战表现一般般。
当然,也可能是时间问题。
毕竟“曼古歹”战术本质就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消耗战,通过骑兵佯装溃退,诱使敌方脱离阵型追击,最终通过机动反包围歼灭敌人。
诱敌阶段倒是挺快的,一般只需通过小规模袭扰和快速撤退,逐步激怒敌军并使其战线拉长。但是消耗阶段就比较磨人了,主要就是通过骑射优势持续削弱追击部队。
一旦战机出现,数日乃至月余的缠斗,反攻时可能仅需一炷香就能解决。
也就是魏哲挑了一个绝佳的时机,否则汉军想要在草原军队面前占据骑射优势基本上不可能……(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