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前人的先进经验【1/2】

    当得知袁军撤兵的消息之后,魏哲倒是一点都不意外。

    正如审配所言,当魏哲大胜归来时袁绍就已经没有获胜的机会了。

    不过魏哲也没有下令前线反攻冀州,而是顺势休战。

    毕竟魏军也不是铁打的,这一战打到现在早已精疲力尽了,伤亡亦是不小。

    袁军固然没有继续进攻的底气,但魏军同样没有反攻的实力。

    一时间,前不久还战火连绵的北方大地竟然罕见的恢复了平静。

    是日,幕府议事厅。

    当魏哲出现后,戏志才、国渊等人当即将这段时日的事务一一奏报。

    “王允一党被肃清后,长安再次落入凉州军手中,李傕自为车骑将军,郭汜为后将军,樊稠为右将军,张济为镇东将军出屯弘农……天子已然沦为凉州军傀儡矣!”

    听戏志才说罢诸般消息之后,魏哲并没有太过诧异。

    相比之下,他反而对吕布和士孙瑞据守洛阳的消息更为惊讶。

    怎么,吕布这厮还真成了大汉忠良了?

    至于刘备被陈宫迎为兖州牧的消息,就更让魏哲感慨连连了。

    看来刘皇叔是命中注定要和曹丞相纠缠不清了。

    就是不知道这回曹操还能不能绝点翻盘,重新夺回兖州。

    毕竟刘备可比吕布那个莽夫强多了,而且还有张飞、关羽辅佐。

    最关键的是陈宫的出现填补了刘备最大的一块短板。

    陈宫+刘备、关羽、张飞的组合,可要比吕布、陈宫两人危险多了。

    魏哲顿时也十分好奇兖州局势最后会衍变成什么模样。

    不过说到最后,竟然商议的重点还是自家内部的事务。

    “此战所俘草原胡虏甚多,不可浪费了。”

    议事厅内,只见魏哲指着幽州舆图道:

    “水利、官道,该修的修,该挖的挖,正好磋磨一下这些草原胡虏的性子,免得他们分不清状况。”

    国渊闻言顿时微微颔首,此举再好不过。

    他早就想要兴修水利了,只是一直凑不出多余的人手而已。

    不过随即他忍不住犹豫的问道:

    “君侯,那修完水利、官道之后呢?可要令此辈内附郡县,放牧牛羊?”

    要知道几战下来魏哲俘虏的草原胡人将近有三十余万之多。

    虽然其中大半都是老弱妇孺,可如此庞大的数量放也不是个小数字。

    当然,这本就是中部鲜卑的老底子,这回算是被魏哲一锅端了。

    若是效仿光武帝故事将这批人安置在幽州郡县,其实也就等于中部鲜卑诸部内附幽州了,一个处理不好还真容易出乱子。

    毕竟挖河修路纵然会死不少人,可也不至于让三十万人都死绝了。

    而见国渊这么一说,戏志才亦忍不住皱眉。

    全杀了浪费,用光武帝的法子直接内附好像也不妥,确实是个麻烦。

    于是戏志才干脆建议道:“不如挑选其中的鲜卑骁勇组建一支突骑?”

    毕竟早期洛阳北军中的突骑营,就全都是草原胡人勇士。

    光武帝立国之时,就没少驱使胡骑南征北战,扫荡不臣。

    不过魏哲在沉吟片刻后,还是摇头道:

    “先让他们挖河赎罪,待水利之事告一段落,可选乖顺之辈编户齐民,易服改姓,打散在各地郡县屯田,勿使抱团。如此两代之后,自然化夷为夏矣!”

    “至于依旧桀骜不逊之辈……”

    说到这里只见魏哲面色微冷道:“便送去矿山采挖石涅吧!”

    不错,若是魏哲愿意他立刻就能拥有一支鲜卑精骑。

    但胡骑用起来是方便,可是后续处理起来就麻烦了。

    魏哲可不想为了省懒,就给日后埋下诸多隐患。

    再说了,幽州一不缺马二不缺人,他从头培养一支忠心耿耿的汉骑不香吗?

    汉军出塞攻打草原胡人时,用些胡人仆从骑兵很正常,但在内地就大可不必。

    司马家就是在这方面太懒惰了,为了一时的方便才流毒无穷。

    说到这里,魏哲索性定下一个基调。

    只见他斩钉截铁道:

    “日后若是有草原部落受灾活不下去,主动南下请求内附,一概以此例处理。”

    “丁零人也好,鲜卑人也罢,所有部落都一视同仁。”

    “部落首领若愿意交出部众,可来蓟县当个富家翁。至于剩下的部落牧民必须入乡随俗,打散安置各地,编户齐民,一如汉人。”

    在魏哲看来,光武帝什么都好,就是在胡人内附这块太过心大了。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对圣人典籍太过自信,竟然直接让胡人成建制的内附。

    即便他在安置胡人的时候也拆分成各部,但终究让他们继续抱团生活。

    如此一来,分拆安置反而成了播种扩散了。

    百多年下来反而让这些内附的胡人发展壮大,学会了汉人的手段。

    也正是因为光武帝开了这个先例,才让司马家觉得这样做也没什么。

    魏哲有时候都纳闷了,春秋战国时期靠着编户齐民化夷为夏不是挺好的吗?

    就为了能获得一批免费的胡人骑兵,就把先贤的成功经验抛之脑后了?

    啧啧,懒政果然是最大的作恶!

    与此同时,见魏哲态度如此坚定国渊顿时明白了,当即领命而去。

    只是戏志才依旧有些不解,田丰亦是觉得魏哲有些小题大做了。

    在两人看来经过魏哲这次的出塞扫荡,草原上的胡人基本上没什么威胁了。

    与其如此,还不如将曾经的胡患化作助力。

    当然,也不能说他们这么想是错的。

    主要是两人还被局限在当代这片时空,不知道今时不同往日了。

    在小冰河期的背景下,草原上能养活的胡人将会越来越少,那些活不下去的草原部落自然也就会南下进入汉地求活了。

    魏哲的威名再大,也不可能阻止这股胡人南下的潮流。

    毕竟留在草原也是死,南下九死一生的结果反而算是一个极佳选择了。

    甚至这股胡人南下求活的潮流可能长达百余年,直到气候再次回暖。

    司马家固然是废物到了极点,可是胡人南下的这股外因也是确实存在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魏哲这人就是不喜欢被动,即便胡汉融合是大势所趋,他也必须掌握主动权。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先民能慢慢同化中原四夷,如今后辈自然也可以。

    须知主动融合和被动融合的结果可是截然不同的。

    主动融合,那是华夏汲取了蛮夷之力化作自家底蕴,然后酝酿出新的盛世。

    若是被动融合,那么五胡乱华时汉人的处境就是最好的例子。

    司马家罪该万死,但在五胡乱华中罹难的数千万汉家儿女却是无辜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汉官不错,请把《汉官》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汉官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